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生之军嫂奋斗史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苏四公子

    唐明亮和赵一德都笑了起来,不对比不知道,和其他生产队的那些孩子一对比,就能发现大目生产队的孩子们身上透着一股灵气,虽然他们一直都在大目村生活,但那神态举止却像是见过大世面的,这一点刘好好功不可没,没准他们大目小学还真能再飞出几只金凤凰呢。

    唐明亮点了点头,“好好的主意不错,没到放假的时候,这帮泼猴就在生产队里四处捣乱胡来,还不如把他们集中在一块儿好好学点东西,我们赚着国家的工资,也不能对不起这份工资,孩子们放假,咱们可不能给自己放假,也得好好钻研业务。”

    “孩子们成天盼着放假,再把他们抓到学校来读书,肯定不乐意。”赵一德不乐观地说。

    “所以这就需要我们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你看看好好,她来开个讲座不但座




第三百三十二章 爱
    现在大部分的乡村教师还没有意识到城乡差距,他们囿于自己的小生活,为了三餐温饱柴米油盐操心,根本没有想过要去提升自己。

    幸好大目小学有唐明亮这个负责任的好校长,在她的影响下发现了问题的所在,决定要改变大目小学的状况。

    接下来的几十年在教育上的竞争有多激烈,她是亲身经历过的,就算若干年后h市经济状况不错,尤其是永乐县这一带商品经济发达,出现了不少富豪,但是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读书依然是最简单有效又保稳的上升途径。

    如果能够把大目小学打造成为乡村里的中心校,辐射带动这一个片区的小学教育质量,那就能让这里的孩子们在将来的高考中增加一些优势。

    也许还能在若干年后把先进的经验推广到其他的村落里去,这对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是很有帮助的。

    她习惯于站在十年、二十年,甚至三十年之后,站在大局上,用历史的眼光看待问题,唐明亮只是提出一起研讨提高教学质量,她想到的则是将来发展的每一个节点。

    刘好好发现自己之前只注意购进大量儿童读物,开拓孩子们的视野,而没有考虑买书给唐明亮和赵一德充电是件很失策的事情,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不仅要从文化程度入手,还必须让他们学习先进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

    现在不比几十年后,教育学和心理学的书籍满天飞,别说是老师了,就连家长都能通过各种渠道很轻松地获取这方面的知识,目前市面上几乎买不到这方面的书籍,如果有的话就只能在京城买到了,她决定去京城的时候一定要好好留意一番。

    想着想着,她突然想起之前买来的一本儿童读物,其实就是一本完美的教育学书籍啊。

    “大姐,你在找什么”刘向上有些心疼地看着刘好好在他的宝贝书堆里东翻西找。

    “有一本书叫做《爱的教育》,我之前好像有买过给你们,你还有印象吗”刘好好灰头土脸地抬起头来,记得这本书很破旧了,所以她没有捐到学校去,而是让刘向上自己收起来保管。

    “我知道,在最底下,我拿给你。”刘向上熟练地上前,小心翼翼地抽出来递给她,这本书被刘向上修补过,还用报纸包上了一层薄薄的书皮,上头用铅笔青涩地写着“爱的教育”四个大字。

    虽然修补的手法十分笨拙,但可以看出刘向上是真的用心了的,论爱书,恐怕她还不及刘向上。

    “你都读过了”刘好好有些意外,这本书是二十年代的旧书,没有拼音注音,插图也不算多,没想到刘向上小小年纪能够全部看下来。

    “读过了,”刘向上老老实实地点头,“不过有的时候懒得去查字典,有些字是半蒙半猜的。”

    他偷偷觑了刘好好一眼,生怕她生气批评他懒,刘好好特地给他们仨各买了一本《新华字典》,就是让他们遇到不明白的字的时候查字典认字,但是他读起书来的时候,常常被书里的情节吸引,懒得去查阅字典。

    “你觉得怎么样”刘好好没在这件事上多纠结,她过去读书的时候也常常这么囫囵吞枣,看得多了自然也就学会认字了。

    “挺感人的,还看哭了几次,”他微微松了口气,有些不好意思地说,“但还是看的不大懂,那些外国人的名字又长又拗口,还有



第三百三十三章 平等
    刘向上一点都不羡慕书里的小朋友,他们虽然拥有一个充满爱的世界,但那是假的,而他却有一个充满爱的大姐,仅她一个就胜过了所有。

    刘好好笑了,“我也读过这本书啊,我和你一样喜欢书里的世界,所以我也想做一个像书里那样充满爱的人,如果你喜欢那样的世界,你就得先让自己成为那样善良有爱的人,然后把自己的善意传递给别人。”

    刘向上用力地点点头,“我一定会努力的,大姐,你突然找这本书做什么”

    “我想把这本书带给唐校长和赵老师看,书里面有很多教育理念值得我们做老师的好好学习,想让你们这些学生成为对社会有益的栋梁之才,我们这些老师得先提升自己的素质。”

    “你是想让唐校长和赵老师也成为善良有爱的人像书里的老师那么好”刘向上想了想,“其实他们也挺好的,我们都知道他们是为了我们好,可就是和他们谈不来。”

    刘向上挠了挠头,“大姐你过去教我们的时候,咱们就像朋友一样,有什么话都愿意和你说,无论我们说什么,你都愿意理解我们,也有耐心回答我们。可是他们教我们的时候,我们多问两句,他们都不让,吹胡子瞪眼地说这话不是小孩儿该问的,我们怎么知道什么话该问,什么话不该问所以干脆什么都不问了,反正他们总是这个不准,那个不准的,我们就都瞒着他们,省得他们又凶我们。”

    “这还真是个问题。”刘好好拿着书,和刘向上一块儿坐在门口,一点都没把他当成小孩子,就像是朋友一样平等地闲聊着,“这问题不仅存在他们的身上,大部分的大人也总是喜欢用这种态度和我们说话。”

    “对对对,阿爹阿妈也是这样,一副我们这些小孩儿什么都不懂的样子,其实我们心里比他们还明白呢。”刘向上觉得还是自家大姐最好了,她那么厉害,却从来不会看不起他们这些孩子,总是把自己划到他们一国,“大姐,你说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他们是长辈,就都是对的吗”

    “这个问题可大了,”刘好好哈哈大笑,“你有耐心听吗”

    刘向上点点头。

    “这个问题其实我也没有认真地思考过,也就是想到什么说什么,说的未必是对的,你也许会有更好的想法,也尽管大胆地说出来,咱们一起讨论讨论。”刘好好顿了顿,“我觉得长辈们这种态度和我们根深蒂固的文化传统有关系,我以前和你们说过,咱们古代儒家文化讲究的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几千年下来,人们已经习惯了服从权威,咱们的长辈接受的是这种服从的教育,他们的脑海中也会被种上这种思想,所以他们也会要求自己的晚辈服从他们……”

    刘好好很喜欢和人聊天交流,这种闲聊的过程也是一种思考,一种对现象的反思和梳理,对她自己本身就很有帮助。

    刘向上经过一段时间的知识积累,刘好好已经不需要再和他说些浅显易懂的大白话了,也不管他听不听得懂,直接就把自己的思考一股脑地说出来。

    他虽然对有些地方听得懵懵懂懂,但总体还是觉得津津有



第三百三十五章 追捧
    这一次一个人的旅程,没有庄立军的照应,也没有人陪着她一路上闲聊解闷,旅途显得格外无聊。

    她望着窗外缓缓滑过的景色,听着绿皮火车有节奏的行进声,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感觉,在笔记本上随意地记着自己的心情和思考,对于将来,她还暂时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划。

    转眼来这个世界两年了,似乎发生了很多事,又似乎还是一事无成,到了新的环境,在新的时代,她必须要更踏实更稳重一些,把步子迈得再扎实一些。

    “姑娘,你是去京城探亲的吧”她的对面坐着一个扎着花头巾的胖大婶热情地和她攀谈。

    “是去读书的。”她微微一笑。

    “你是大学生啊”胖大婶张大了嘴,一脸佩服地看着她。

    她放下笔,礼貌地点了点头。

    不仅是胖大婶,就连坐在周围的乘客都朝她投来了羡慕崇拜的眼神,看不出来这个打扮寻常的姑娘竟然是个大学生,不过也难怪她身上有一种沉稳的书卷气,不同于一般大姑娘的胆怯,也没有小媳妇的咋呼,第一眼觉得平常,第二眼就看出不同了。

    “嗬,小姑娘真了不起,文化人啊!”胖大婶朝她竖起了大拇指,“能考上大学可真不容易。”

    现在高考还没有扩招,又是刚刚恢复高考,大学生是十分稀罕的,而且社会关注度也极高。

    “那可不,我家那小子也参加了高考,就没考上,现在在家里准备明年再考呢。”一个瘦高的中年男子也加入了话题。

    “姑娘,你考上的是哪所大学啊”

    “京城大学。”

    “哇!”她的身边一片哗然,其他大学还没什么,京城大学可是国内最好的大学,这是全国皆知的,能考上这座学校那真是精英中的精英,就算是几十年后京大的学生也能引来人们的羡慕的眼神,何况是在这个年代呢。

    “真是了不起!能考上京大绝对是状元!”乘客们纷纷朝她竖起了大拇指,望着她的眼神越发热切。

    “京大啊,想都不敢想,我家那小子只要能给我考上一个大学,就算给我长脸了。”

    “是啊,现在考大学太难了,千军万马挤独木桥啊。”

    “侥幸而已。”她客气地颔首微笑,心里有些感慨,一年前知识分子还是臭老九,一年之后人们却以胜过以往百倍的热情开始尊重知识,崇拜知识了。

    又或者说,“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思想已经牢牢刻在国人的文化基因之中,无论社会风气怎么变化,人们内心深处依然存在对知识的追求和尊重。

    “能考上京大,肯定不是侥幸。”

    “就是,小姑娘你是怎么考上京大的能不能传授几招学习的诀窍啊”

    旅途漫长,好不容易逮到一个话题人物,人们怎么会轻易放过,变着法子找话题和她说话,仿佛能和京大的学生说上话是十分了不得的事情,今后可以作为谈资向人夸耀的。

    现在的社会风气和刘好好原先所处的年代不同,她当年每回一个人出门都是耳朵里塞上一副耳机,再戴上眼罩闭目假寐,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大家也都是各做各的,基本不会有人故意搭讪,哪里经历过这样左邻右舍前前后后起哄的热闹场面,也觉得挺有意思的。

    现在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没有几十



第三百三十六章 占座
    “听您的口音不是南省人”刘好好努力保持微笑地看着那个男人,不是南省人这么关注他们南省的高考状元做什么

    男人点头微笑,也难掩对她的好奇,“我是到南省出差的,土生土长的南省人很少像你这样不带半点口音的。”

    “是啊,小姑娘是南省人啊真是半点都听不出来。”

    “你们南省人讲话可真难懂啊……”

    刘好好在心里默默翻了个白眼,南省人还觉得他们这些外省人讲话难懂呢,走到哪里都有人要吐槽他们南省人的口音,真是够了!

    她正被众人围着热聊,火车正巧到了一个大站,一停就是十分钟,众人纷纷下车溜达透气,买些特产零食,坐得腰酸背疼的刘好好也借机下车活动活动筋骨,顺便接了一壶开水。

    等她上车的时候,却发现自己的位子却被一个陌生人占了。

    “同志,不好意思,这是我的座位。”刘好好打量着这个看上去和她年纪相仿的姑娘,态度温和而坚决。

    那姑娘看了她的车票一眼,又上下打量了她一番,冷哼一声扭头朝着窗外,竟然不准备搭理她了。

    坐在姑娘身边的是一个剪着干练短发,看上去像是个干部的妇女,应该是那姑娘的母亲,一脸鄙夷地看着她身上那寻常的衣料,端着矜持的笑容对刘好好说道,“我们家姑娘晕车,你就和她换换,让她坐那个靠窗的位子,你坐外头也是一样的。”

    “不好意思,我也晕车。”刘好好面带微笑,态度依旧坚决。

    “哎哟,你这个小同志,思想很有问题啊,一点同情心道德感都没有,不是和你说了她晕车,你怎么还这么固执不肯换座位就不能照顾照顾病人啊”那妇女笑容一收,盛气凌人地指责道。

    “我也晕车,我也是病人,这个座位是我的,麻烦你们能够对号入座。”刘好好也收了笑容,手里捏着车票。

    “无凭无据的,你说你是病人我就要相信你啊”妇女尖酸地剜了她一眼,“你一个乡下来的懂不懂规矩啊有位子给你坐就很好了,还要挑三拣四,也不掂量掂量自己,靠窗的位子是你坐的吗”

    “我们乡下人不懂你的规矩,只知道凭票入座,一张票对一个位子,我不知道你所谓的规矩是什么既然我们对规矩有异议,那就请列车长过来好了。”刘好好脸色一沉,语气森然,寸步不让。

    那一瞬间她身上那股高傲威严的上位者气势又不经意地流露出来,让那个妇女怔了一下,随即又更加恼怒,“你以为你是谁啊乡巴佬摆什么谱!”

    这时候早有人帮忙找来了列车长,“怎么回事怎么回事火车已经开了,快点坐下来。”

    列车长一脸不耐,他的事情那么多,哪有闲心处理这种乘客之间的小纠纷。

    “列车长,我的位子被人占了。”刘好好把自己的票出示给列车长看。

    “你们俩的票呢”

    那妇女将票一把拍在小桌板上,“什么占了我们也有票,明明就是换个位子,小姑娘年纪轻轻的讲话怎么这么难听”

    “换位子是双方自愿交换的,可是我从来就不愿意和你们换位子,你们就擅自坐了我的位子,不肯把我的位子还给我,这不是换,这是强占!”

    刘好好强硬的态度让列车长发现这个高考状元不是个好说话的善茬,让他和



第三百三十七章 骄纵
    那姑娘脸色稍霁,冷哼了一声,对自己的母亲也没有好脸色,“都是你,为什么不给我买靠窗的票连乡巴佬都能买到票,你怎么就买不到”

    “口口声声乡巴佬乡巴佬的,农村人碍着你了啊”和刘好好攀谈了一路的胖大婶终于忍不住了,“我就不信你家祖上世世代代都是城里人。”

    “就是啊,大学生了不起啊人家小姑娘也是大学生,还是省状元呢,不比你强多了!也不知道在这里显摆什么。”

    “不就是仗着她那个做县高官的好爹吗你这个大学生是自己考的,还是你爹给你推荐的啊”

    这母女的做派早就有人看不惯了,胖大婶起了个头,立刻就有人纷纷跟上。

    那姑娘出身官宦之家,从小养尊处优,在县里头她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千金,被人捧在手心里宠着护着,哪里受过这样的委屈,气得当场就要落下泪来。

    “大家都少说两句吧,两个小姑娘都是去京城读大学的吧说不定还是同学呢,在车上遇到也是缘分,交个朋友,今后出门在外互相也能有个照应。”也有热心的和事佬看不过这小姑娘委屈的模样从中说和。

    “谁要和这种人做同学”姑娘狠狠地白了和事佬一眼,扭过头对着妇女抹眼泪,“你看她穿的那是什么衣服,颜色土里吧唧的,胳膊上还有补丁,我要是她早就一头撞死了,哪里还有脸出门抢别人的位子。”
1...6162636465...22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