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军嫂奋斗史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苏四公子
可孙宏明他们却犯了愁,“老师让我们每周写一篇小论文,虽说字数不用太多,只要八百到一千字之内就行了,可是这个论文到底是个什么形式该怎么写啊”
几个班委面面相觑,脸上都有着愧色。
“刘好好,你读的书多,你知不知道论文是什么”
刘好好呆了呆,她以为他们会对具体的操作提出意见,没想到他们问出的会是这么简单的问题。
现在不是几十年后,上网搜索一下就有铺天盖地的论文出现在眼前,别说是大一新生了,就连小学生都能像模像样地写出一篇小论文来。
他们接触论文的机会太少了,连书都很难看到几本,何况是学术论文呢,恐怕整个系里除了她之外,可能不会有第二个人会写论文了。
“大家都是第一次写论文,我觉得不必太拘泥于格式,把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就可以了,我觉得论文就是表达观点的小文章,大家也不用对这个形式太紧张。老师布置好题目后,咱们可以通过到图书馆查阅资料、小组讨论的形式把自己的观点记录下来,写多了自然也就熟了。”
“好好说的对,最重要的是要动起笔来,就算刚开始咱们写的不好,多写一段时间,总会摸着门道的,总比什么都不做好。”
“我赞成,也许刚开始会遇到困难,但是咱们遇到困难可不能绕路走,一定要想办法克服。”
“还有之前说的分小组,我认为这种学习方式很可行,但是好好分在哪一组”孙宏明无奈地说,她这样的人才,毫无疑问是每组都愿意争取的对象,她的功底这么扎实,和她在一块儿学习讨论,肯定能够得到更快的提高,他自己也想和她编在一组,这一碗水怎么端得平
众人面面相觑,一时也想不到什么好主意。
“要不好好就不编进小组里去了,她轮着参加分组学习,你们觉得怎么样”洪烈提出了一个想法,“比方说第一周她参加第一组的活动,第二周她参加第二组的,以此类推,这样每一组的同学都有和她一起学习讨论的机会。”
“好好,你觉得怎么样”孙宏明是个很宽厚的人,第一反应就是征求刘好好的意见。
“我没有意见。”刘好好点点头,她觉得轮流讨论是个好主意,法律的学习对默契度要求不高,更需要观点的交流碰撞,长期和同一组人在一块儿学习讨论,容易彼此影响出现思维固化。
“那行,就这么决定了,咱们现在就开始分组,建议除了好好之外,咱们几个班委每人带一组同学,就按学号来分,你们有没有意见”
“没意见,就是分成小组之后集中学习讨论的时间可以更灵活机动一些,让每个小组组长自行安排,只要保证每周有三次集中学习的时间就可以了,尽量能让每一个同学都参加。”
“但是集中学习的时间不能少于两个小时,时间太短效果会打折扣。”
“对,这一点也要明确下来,我建议给每个小组再配一个副组长,也能够帮助组长分担一些。”
&n
第三百五十六章 计划
他们几个班委的行动力很强,很快就找到了系主任徐华,徐华见这些学生这么好学,心里很高兴,立刻帮他们制定了学习计划。闪舞
可孙宏明他们却犯了愁,“老师让我们每周写一篇小论文,虽说字数不用太多,只要八百到一千字之内就行了,可是这个论文到底是个什么形式该怎么写啊”
几个班委面面相觑,脸上都有着愧色。
“刘好好,你读的书多,你知不知道论文是什么”
刘好好呆了呆,她以为他们会对具体的操作提出意见,没想到他们问出的会是这么简单的问题。
现在不是几十年后,上网搜索一下就有铺天盖地的论文出现在眼前,别说是大一新生了,就连小学生都能像模像样地写出一篇小论文来。
他们接触论文的机会太少了,连书都很难看到几本,何况是学术论文呢,恐怕整个系里除了她之外,可能不会有第二个人会写论文了。
“大家都是第一次写论文,我觉得不必太拘泥于格式,把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就可以了,我觉得论文就是表达观点的小文章,大家也不用对这个形式太紧张。老师布置好题目后,咱们可以通过到图书馆查阅资料、小组讨论的形式把自己的观点记录下来,写多了自然也就熟了。”
“好好说的对,最重要的是要动起笔来,就算刚开始咱们写的不好,多写一段时间,总会摸着门道的,总比什么都不做好。”
“我赞成,也许刚开始会遇到困难,但是咱们遇到困难可不能绕路走,一定要想办法克服。”
“还有之前说的分小组,我认为这种学习方式很可行,但是好好分在哪一组”孙宏明无奈地说,她这样的人才,毫无疑问是每组都愿意争取的对象,她的功底这么扎实,和她在一块儿学习讨论,肯定能够得到更快的提高,他自己也想和她编在一组,这一碗水怎么端得平
众人面面相觑,一时也想不到什么好主意。
“要不好好就不编进小组里去了,她轮着参加分组学习,你们觉得怎么样”洪烈提出了一个想法,“比方说第一周她参加第一组的活动,第二周她参加第二组的,以此类推,这样每一组的同学都有和她一起学习讨论的机会。”
“好好,你觉得怎么样”孙宏明是个很宽厚的人,第一反应就是征求刘好好的意见。
“我没有意见。”刘好好点点头,她觉得轮流讨论是个好主意,法律的学习对默契度要求不高,更需要观点的交流碰撞,长期和同一组人在一块儿学习讨论,容易彼此影响出现思维固化。
“那行,就这么决定了,咱们现在就开始分组,建议除了好好之外,咱们几个班委每人带一组同学,就按学号来分,你们有没有意见”
“没意见,就是分成小组之后集中学习讨论的时间可以更灵活机动一些,让每个小组组长自行安排,只要保证每周有三次集中学习的时间就可以了,尽量能让每一个同学都参加。”
“但是集中学习的时间不能少于两个小时,时间太短效果会打折扣。”
“对,这一点也要明确下来,我建议给每个小组再配一个副组长,也能够帮助组长分担一些。”
&n
第三百五十七章 惦念
“世界上有两样东西能震撼我们的心灵,一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标准,二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邹小寒倨傲地背出了康德的名言,她高中刚毕业不久,从小在城里长大,父母又是干部,没有吃过什么苦,甚至还比平常人多了许多接触书本的机会,很多别人看不到的书,她都有渠道能够读到。
她爱看书,尤其是哲学,这次将哲学作为自己的第一志愿,满心以为能够考入哲学系,谁知道……
她的眼神充满了不甘,如果不是父母觉得考上了京大放弃太可惜,逼着她来读京**律,她一定会复读,直到考上哲学系为止。
再看看和自己一屋子的这几个哲学系的女生,一个个都异常庸俗,年纪都一大把了,她们懂什么是哲学,懂什么康德黑格尔,懂什么道德和星空吗
这样的人凭什么考上哲学系,挤占了她的名额就凭那几张考卷
不公平!邹小寒毫不掩饰自己满满的不忿。
邹小寒的鄙视之意太过明显,那几个哲学系的女生在她如针一般尖锐的眼神之下,都有些坐不住了,难怪她自住进来开始就阴阳怪气的,原来是因为没考上哲学系啊。
但是这个人也未免太过可笑了吧,自己没本事考不上哲学系,倒怪到她们身上了。
刘好好仿佛没感觉到这一屋子的暗潮汹涌,“我听说康德写过一本书叫《法学的形而上基础知识》,虽然我没有读过,但我觉得这说明康德也认为咱们法学和哲学的关系非常密切,如果你有兴趣的话,可以研究一下哲学和法学之间的关系,今后也给我们大家介绍介绍……”
刘好好说得很诚恳,没有半点炫耀的意思,却深深打击到了哲学系的同学,她们不过刚刚入学,虽说不至于像他们法学系一样对自己的专业一无所知,可也并不算太了解,就算她们模模糊糊地听过黑格尔和康德的名字,但对他们的学术思想却是一无所知,哪里能像刘好好这样张口就来。
原本以为她就是个普通的农村姑娘,运气好一些有个出挑的未婚夫,那曾想她的实力如此强横。
“好好,你知道的东西可真不少,我家在农村,你说的那些我连听都没有听过。”苏爱华性格最爽朗,也不避讳那么多,直接就表示了自己的崇拜。
“我也是农村的,后来在省城工作了一段时间,离图书馆近,常去那儿看书,其实看过的书也不多,有些书也是在其他的书本里读到的,觉得有意思就记了下来,今后有机会一定要想办法读到。”
“哎,那可真好,我读书的时候除了看课本就是领袖语录,连一本其他书都没见着,”苏爱华惋惜道,“幸好考进了京大,也有了图书馆,我明天就上图书馆借书去。”
“听说咱们京大的图书馆特别大,里面的书可多了。”
“是啊,咱们还有图书馆系呢,我刚报到的那天,就去图书馆逛了一圈,我滴乖乖,咱们学校的图书馆比我们省城的图书馆还大呢。”
“京城就是好啊,什么都是最好的,咱们京城还有个国家图书馆你们听说过吗那可是全国最大的图书馆,比咱们京大图书馆的书还多。”
“这还真没听说过,你去过在哪儿啊离学校远不远”
“我没去过,自从到了学校之后,就一直在学校里没出去过,这么大的校园都还逛不过来呢。”
&nbs
第三百五十八章 努力
等到他执行完任务回来的时候,学校军训肯定已经结束了,部队的管理严格,就算都在京城,想见一面也是很困难的事情。
之前他在京城,她在南省的时候,相隔万里,只能书信来往,她也没这么惦念过他,现在她也到了京城,见面的机会比那时候要多得多了,那份思念却毫无缘由地与日俱增。
她握着笔微微走神,原来书里写的那些酸甜苦辣的相思就是这个味道的,明知道该把注意力放到学习中去,可落在笔记本的笔尖却还是不自觉地勾出了一个“庄”字。
明知道别人看不见她在写什么,她还是有些紧张地抬头看了四周一眼,见没人注意她,这才红着脸,有些羞恼地涂去了这个字。
大家都在卯足了劲儿学习,她可不能耽于儿女情长荒废了学业,否则就算她的底子比他们要好,也会随时被勤奋努力的同学超过的。
时间太宝贵了,尤其是大学四年有这么好的条件,她必须要制定一个学习计划出来,不能让时间白白溜走。
京大大师云集,像法学、经济学这样后来的热门专业,此时并不完善,尤其是那些曾经的大师们此刻刚刚重返校园,正在战战兢兢地摸索着教学的方向,在顶层设计没有定调之前,他们暂时也不敢有太大的动作。
但是文史哲这些传统文科专业却非常强,刘好好前世只在报刊书籍上见过的大师们,此刻都活跃在讲台上,能够亲耳听他们上课,单是想想就让人激动。
她宿舍里有哲学系的、历史系的,还有中文系的,向她们要到课表轻而易举,于是她排了排课,只要有时间就背着书包到处蹭课听。
于是杨平在上课的时候无意中瞥见了坐在教室后排角落,认真地听课记笔记的刘好好,如果不是正在上课,她都想摘下眼镜揉揉眼睛,确认这到底是不是刘好好。
“你这个丫头,要是真对历史感兴趣,转到我们系来就是了,至于这么窝在后排听课吗”下课后,杨平又好气又好笑地把刘好好拎回家吃饭。
“姥姥,您看,”刘好好拿出了一张排得密密麻麻的课表,“我特别找朋友要了咱们学校几位大师的上课时间,我们第一学期的课不多,我就找课余时间去蹭课听,也能长长见识,身在宝山四年,可不能空手而回啊。”
苏弘毅也凑过来偷瞄,还有些沾沾自喜,“你也蹭过我的课我怎么没发现”
“就你那老眼昏花的样子,能注意到谁这丫头肯定每回都是躲在最后一排。”杨平没好气地说。
刘好好不好意思地笑道,“已经是去蹭课听了,总不好往前坐,挤占别的同学的资源。”
“坐在后头能听清吗蹭课也不是什么丢人的事儿,很多学生,甚至是外校的都到我们学校来蹭课,有心向学是好事,我们这些做老师的不怕蹭课听,就怕没人听,下次你来我们俩的课上,尽管往前排坐。”杨平的心里其实挺高兴的,刘好好如果没有认可他们,也不会特地去蹭他们的课听了。
“丫头,你还去听法语课”苏弘毅认真地看着她手里的课表,“我觉得还是先把英语学好,毕竟现在世界上说
第三百五十九章 迷茫
“我们这一届的大学生年纪都不小了,所以也就特别珍惜学习的机会,因为太不容易了,您是没见我那几个同学和舍友,二三十岁的人有家有口的了,他们那股学习的劲头才强呢,天没亮就起来读书,不到熄灯的时候绝不放下书本,天天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之中,想不好好学习都难。”刘好好感慨道,学习也是一种氛围,周围的人都在拼了命学习进步,也会不由自主地被推着前进的,想要偷懒都觉得于心不安。
“是啊,越是来之不易的东西,就越让人珍惜,你们这些年轻人也不容易啊,”杨平感叹道,“咱们京大的图书馆已经算是大的了,可就是这么大的一座图书馆,每天都要排队进去读书学习,天天都是座无虚席,可见孩子们的学习热情之高,不容易啊。”
“话虽如此,你还是要注意劳逸结合,年轻人还是觉得应该会有年轻人的活力,现在就这么老气横秋地学学学,今后反倒没有后劲了,”苏弘毅笑道,“你别嫌我老头子啰嗦,我这也是过来人的体会,每个年龄都有每个年龄该做的事儿,年轻人就应该活泼一些,等三十而立了,再慢慢稳重下来,你二十多岁就做着三十多四十多五十多,甚至是我们这个年龄都在做的事儿,那你的二十几岁还有什么意义……”
“去去去,别胡说八道了,你什么时候稳重过你从年轻到老也一直都是这副德行,”杨平毫不客气地吐槽,“趁着年轻多学一些是好事,年轻人上进应该多鼓励才对,你就别在这里扫兴了。”
“我这不是希望她别成天呆在教室里嘛,学校也真是的,这么多年轻人不多组织的一些书活动,”苏弘毅唠叨着,突然话锋一转,“学校不组织活动也没关系,你有时间就和立军多出去走走,培养培养感情。”
刘好好知道苏弘毅是好意,可是他一提庄立军,她就脸红,连她自己都不知道她脸红个什么劲儿。
“你以为立军是你啊,没事成天在学校里逛荡现在军训结束了,他在部队里,管理严格,他又是干部要以身作则,怎么可能随便出来你看南生这么多年不也都是不着家。”在杨平眼里,苏弘毅就是个不谙世事的老小孩儿。
“军嫂不容易啊,”苏弘毅叹了口气,“当初素云要嫁给南生的时候,我就不同意,军人为国奉献固然伟大,但做军嫂太苦了,男人一天到晚不着家,所有的一切都要女人来扛,太可怜了,作为一个父亲,我舍不得让我的女儿去受这样的苦。”
虽然苏弘毅常常被苏素云气得不行,但父女连心,他的心里还是很疼爱这个女儿的。
杨平踢了苏弘毅一脚,这个人还真是不靠谱,刘好好是庄立军的未婚妻,庄立军是他们的大外孙,他倒好,在这里劝刘好好别嫁给庄立军,要让庄立军知道了,非和他们翻脸不可,尤其是他们俩现在情意正浓,他这个糟老头子给人家小姑娘添什么堵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