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生之军嫂奋斗史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苏四公子

    “向上被程家的恶婆娘给打晕过去了,我们准备带他去卫生院里看看。”刘长生着急地说。

    “程家的人敢到我们大目来撒野!”刘祥怒了,身为生产队长和族兄,他可是很护短的。

    程招娣瑟缩了一下,更觉得抬不起头来了,对自家大嫂的怨恨又重了几分,他们是来求她帮忙的,结果把她儿子打成这样算是什么




第五百零九章 独立
    刘祥的话戳中了刘长生的软肋,他努力克制自己的情绪,关切地看着儿子,“向上,你还认识阿爹不”

    刘向上被刘长生的爱感动得眼泪汪汪的,用力地点了点头,刘向上看到他的泪水,以为他是被打哭的,更加心疼了,“你放心,阿爹一定会好好教训那个女人,要不阿爹就不配当你的阿爹!”..

    刘天天在一旁看得心里发酸,都是一个娘胎里出来的,都是刘长生的亲生子女,刘长生的眼里永远都只有刘向上,好像她们这些做女儿的就不是人一样。

    “长生媳妇,你大嫂把我们刘家的人打成这样,我们是肯定要讨回一个公道的,你自己看着办吧,是打算和他们回程家,从此和我们刘家一刀两断,还是安分守己地做刘家人,和程家一刀两断,这主意你自己拿,我也不逼你。”刘祥充满威严地说。

    刘长生之前也撂过这样的狠话,但程招娣没当一回事,还是成天哭哭唧唧的,现在是刘祥代表整个大目刘氏宗族逼她做最后的决断,容不得她有一丝一毫的含糊。

    程招娣看了看一脸怒意的刘长生,又看了看可怜兮兮的儿子女儿,在心里犹豫了几秒,终于含泪下了决定,“我生是刘家的人,死是刘家的鬼。”

    “这才是我们大目刘家的好媳妇。”刘祥点点头,“长生,叫上几个后生哥,把程家那些撒泼的混账轰出我们大目去,他们要是再敢闹直接捆了送到公安局去!”

    程招娣的眼睛都快哭瞎了,虽然她平时就爱哭,可是这几天流的泪都有她一辈子流的泪多了,她之前的话说的虽然决绝,可她毕竟是程家的女儿,两个嫂子也就算了,看着自己的老父老母被轰出去,心里痛得无以复加。

    “你们要做什么我们可是你们的正经亲戚,招娣,你得讲良心啊!”大舅母和二舅母在地上撒泼,怎么也不肯走,“我被你们刘家的人打死了,你们得偿命啊……”

    “是你先在我们大目撒野的,打死活该!”刘祥不吃她这一套,“程招娣已经说了从此和你们程家划清界限,我们刘家没你们这门亲戚,要是再在这里撒泼,就全给我绑到公安局去!”

    刘祥这回可不是随便说说的了,几个壮实的后生哥拿着绳索上前,作势要往他们身上套,可把他们吓得不行,刚才还赖在地上说自己受了伤起不来的大舅母,逃得比谁都利落。

    “你们刘家这么不仁义,今后是要遭报应的,人在做天在看,刘大力在天上看着你们呐……”大舅母边往外走,边骂骂咧咧的。

    “你们大目刘家见死不救啊,没良心啊……”二舅母抹着眼泪哭天抢地。

    来看热闹的村民们围着刘长生他们指指点点,颇有些幸灾乐祸的味道。

    “长生啊,我当年早就和大力伯说了,程家这门亲结不得啊,你看看,娶了这么个祸害回来吧,你当初要是娶了我那侄女就好了,一连生了五个全是带把的呢。”

    “别瞎说,招娣人也不坏,好歹还给咱们刘家生了个光宗耀祖的状元呢。”

    三姑六婆们虽然不待见程招娣,但是对她生的女儿刘好好还是很敬畏的,虽然她现在远在京城,



第五百一十章 接待
    刘天天皱了皱眉,压低了声音,“你听说没,永宁县有不少人坐船逃到国外去,听说在国外干活能赚很多钱呢。”

    “你可别犯傻啊!你才多大啊,动这种心思!”刘向上吓了一跳,“要是被发现了,那可是要被抓起来的,说不定还要像阿龙表哥那样被枪毙呢。”

    “都坐船出去了,还怎么被抓起来”刘天天不以为然地说,“我听人说在国外干一天的活赚的钱比咱们干一年还多呢。”

    “那是拿命去换的!”刘向上急了,“大姐以前不是和我们说过下南洋的故事吗下南洋可苦了,不少人在海上就把命给送掉了,都是一些在家乡活不下去的人才想着下南洋搏一把,咱们家又不是没钱,值得你动这种念头”

    “咱们家就是没钱!大姐现在没有工资,不但得供自己读书,还要供二姐读书,供我读书,这不是要把她逼死吗反正我的书也读不好,不想白白浪费她的钱,倒不如自己出去闯一条路。”

    “你疯了吗过去口口声声说要好好读书到城里去的人也是你,现在说不读书的人也是你,大姐把读书看得多重,你是知道的,你要是不读书,对得起大姐吗”刘向上拉着她,声音不由得大了起来。

    “你小点儿声,别让阿爹阿妈听到。”刘天天扯了他一把,“我就是不想拖累大姐,才不读书的。”

    “瞎扯,你要是偷偷坐船跑了,说不定还要连累咱们一家,连累了大姐的前途!”刘向上咬牙,“大姐之前都已经在担心阿龙表哥的事情连累我们了,你想想你是她的亲妹妹,要是干了要被抓起来的事,大姐会不会因为你受连累祥伯说过,大姐是有大前途的人,咱们谁都不能给她抹黑丢脸!”

    刘天天抿了抿嘴,她光想着赚钱了,还真没想到这一层。

    “你就安安心心地读书,我会努力把钱省给你读书的,你可千万别做傻事,不仅连累了大姐,还让我们全家失望。”见刘天天似乎被说动了,刘向上连忙安抚道。

    刘天天不置可否,没钱读书不是她放弃学业的全部理由,最重要的是因为她发现自己不是读书的料,越往下读就越跟不上,她不是刘学习那种文静内向肯下苦功好好学的人,她根本坐不住。

    相比每天枯坐在书桌前努力学习,她更想出去闯荡,她想见识外头的花花世界,偏偏刘好好又把读书看得那么重,用从牙缝里挤出来的钱供他们读书,如果她读不好岂不是对不起她心理压力越大,她就越学不进去。

    刘向上不一样,他脑袋瓜机灵,又对读书感兴趣,看得出来是棵读书苗子,她可不想花了刘好好那么多钱读书,到了最后却成了刘家唯一一个不是大学生的孩子,倒不如自己主动不读书了,面子上也好过一些。

    刘向上毕竟还是个小孩儿,看得出刘天天有心事,却猜不出她心里真实的想法,只是对刘天天更加关心了,刘长生给他留的鸡蛋,他都舍不得吃,非要偷偷给刘天天吃,只希望她能打消偷渡的念头。

    刘好好远在



第五百一十一章 风度
    ..,

    “你们仨这张照片让我想起几十年前泰戈尔访华的时候,林徽因徐志摩和他老人家的合影,松竹梅岁寒三友啊。”有个老师戏谑道。

    谢亮脸上的神情愈加羞涩紧张,甚至不敢多看刘好好一眼,刘好好和徐华却相视大笑,她眨眨眼,“我可不敢和大才女相比。”

    “且不说才,就你这长相还真不好和人家相比。”徐华毫不客气地吐槽爱徒。

    “彼此彼此,您也不好和泰戈尔比才华和气度风华。”

    “也就只有谢亮,虽然不如大才子风流倜傥,但是清俊挺拔当得起君子竹。”

    谢亮被这一老一少作弄得脸皮泛红,性格内向的他永远都做不到刘好好这样坦然自若。

    他还犹自难为情,刘好好已经开始招呼起他们法律系的老师同学拍合影了,拍完之后又招呼学生会的同学合影,半点没有在意异常木讷的谢亮。

    他脸上的红晕还没有褪,又被人推到了刘好好身边,白净的俊脸更红了,幸好用的是黑白胶卷,他的脸再红照片上也看不出来,只是脸上的表情特别不自然。

    拍了一圈照片,大家紧张的心情也渐渐放松下来了,m国人又怎么样,他们也是人啊。

    这些人也只是长得和他们不同,生活条件比他们好一些而已,大家还开玩笑着说,m国虽然科技文化发达,但生活条件也未必有多好,听说他们餐餐吃土豆,还不如他们现在每顿都能吃上白米饭呢。

    可是这份自尊心在他们见到m国代表团时被击得粉碎,他们穿的套装是那么的时髦,就连布料似乎都闪着光泽,脚上的皮鞋是那么的铮亮,红润的脸色一看就知道吃得好营养很好……

    女生们更是看得入了迷,口红、丝袜、高跟鞋……一切都是她们没有接触,至少是这么近距离地接触过的,这些原本只是偷偷摸摸地出现在报刊杂志书籍电影里的东西,突然出现在她们眼前,这种视觉上给她们造成的冲击比什么都强烈。

    这些m国人再时髦,在刘好好看来不过是几十年前的复古风,自然是没有任何感觉的,但她敏锐地察觉到身边同学们情绪的变化,就连一些老师都受到了影响,何况是年轻的同学们。

    国门乍开,新鲜的事物一拥而入,的确会让人看花了眼,也很容易迷了心。

    他们原先生活在一个如桃花源般封闭的世界里,自给自足活得也挺快乐,生活虽苦但没有比较也不觉得有多苦,现在突然让他们看到这么一个广阔的花花世界,也难怪会冒出崇洋媚外的情绪了。

    看来接下来对那些留学名额的争夺会更加激烈,刘好好的情绪有些低落,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大部分优秀的人才都千方百计地想着出国,虽然国家盼着他们能够学到先进的科技文化回来报效祖国,但是在国外被繁华迷了眼的他们,有几个会真的选择回来支持国家建设

    她心头微凉,反正她前世认识的一个都没有,倒是等到祖国强大之后,冲着各项优惠政策回来的人不少。

    国家送他们出国的时候信誓旦旦地说学成之后报效祖国,等到了国外就将承诺抛到九霄云外,只想着回来拣



第五百一十二章 救场
    “那你呢好好小姐,我听说你们这些大学生没有接受过正规的教育,年龄差别也很大,你过去也在农村劳动吗”大概觉得从徐华这里找不到突破口,那年轻女士话锋一转,将矛头对准了看上去很稚嫩的刘好好。

    这些问题都在他们的预设之外,只见陪同的几位官员皱起了眉头,紧紧盯着刘好好,生怕她的回答不够得体。

    刘好好却不慌不忙,回了她一抹微笑,“我过去在农村当教师,在农忙的季节,我们每一个人都会参加劳动,我们在劳动中付出了汗水,得到的不仅是收获的喜悦,还有对自己的磨练和对社会的反思,我虽然进入大学学习的时间不算长,但是这段经历却给我的学习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帮助。”

    “这么说,你愿意在学成之后,今后回到农村去做一名农妇了”年轻女士目光炯炯地看着她。

    “我愿意回到农村去,但不是去做农妇,而是去调查研究实际情况,国家花了这么的气力培养我们,如果我们再回到原点,那是对国家资源的浪费,也是对老师的不尊重。”

    “如果今后有留学m国的机会,你有兴趣吗”年轻女士并没有多在那个问题上纠缠,笑容依旧,看上去真的只是无关紧要的闲聊。

    “当然有兴趣,只有相互学习交流,借鉴彼此的先进经验,才能共同进步。”刘好好笑盈盈地说,“我也很想为我们的共同进步出一份力。”

    徐华赞赏地看了她一眼,年轻女士耸耸肩,她毕竟也是千挑万选出来的,话里话外虽然挖坑,但终究不会在这种场合说一些过激的言语,毕竟两国是友好建交,没有必要挑衅激怒对方。

    徐华和刘好好用自己的不卑不亢带了个好头,原本一脸狂热的同学们也都渐渐平静下来,m国比他们先进又如何,现在看到了差异,今后加倍努力赶上就是了。

    再说了,华夏灿烂的五千年文明历史,曾经在世界上也是最先进文化的代表,那个时候还没有m国呢,一时的落后不代表永远的落后。

    m国代表团在京大逗留的时间不长,不过是半天而已,主要以参观为主,京大身为历史悠久的百年名校,出过不少在近代史上颇有影响力的名人,其中一部分人就算是m国人都不得不竖起大拇指赞一句“了不起”,这些都是之前设定好的环节,但谁也不敢放松,生怕m国人会突然问出什么意料之外的问题,答不上来的话就有伤国体。

    “我记得京大有一位教授赵清河,他是很有名的文学家,我读过他的诗歌、散文和小说,真的非常美,他现在还在京大教书吗能不能让我们见见他”突然有一位戴着眼镜的红鼻子中年男人问道。

    无论是陪同的官员们,还是校长黄坚和徐华他们这些老教授,全都面面相觑,赵清河是谁为什么他们不知道京大有这么一位教授的存在,这一时半会儿的去哪里找人就算找到了人,没有经过上级允许也不能让他随随便便和外宾见面啊。

    就在大家都有些慌了的时候,刘好好站出来脆生生地说,“赵教授在二十多年已经离开京大了,他对我们国家的金石纂刻很感兴趣,所以在那个时候就申请调到了文物研究所去专门从事这方面的研究了。”

    “那真是太可惜了,文学界损



第513章 挖人
    赵清河的作品在国外那位著名诗人怀特的推崇下为m国,甚至世界所知,也正是因为m国人重视仰慕赵清河,人们才从故纸堆里把这位老者找了出来,随后就掀起了一股赵清河热,以研究赵清河为潮流,甚至连教材课本里都收录了大量赵清河的诗歌、散文、小说节选,反正到了刘好好那个年代,全国上下只要是读过书的人,没有不知道赵清河的。

    所以刘好好第一次在杨平家里见到赵清河的时候,又是激动又是好奇,偷偷打量了这位老人很久,还一时情难自已地背了赵清河的一首诗,差点把羞涩内向的赵清河给吓着了,他对自己在国际上的名声并不清楚,特别是近年来从没有遇见过刘好好这么小的粉丝。

    也许是他的人生经历让他变得胆小,赵清河其实是非常怕与人交往的,所以后来封笔,转去和金石纂刻这些不会说话的古物打交道,虽然默默无闻,但胜在安逸踏实,苏氏夫妇是历史界的大师,和赵清河这些考古专家平时素有往来,夫妻俩的性格脾气又好,所以赵清河难得会在他们面前卸下心防,成为还不错的朋友,而就算是苏氏夫妇也不甚了解他在文学上的成就,只把他当成普通的文学爱好者。

    刘好好果真很快就接受了盘问,不过来问话的人态度十分和蔼,问了几句了解了刘好好和苏氏夫妇及赵清河的关系后,也就不再多问了。

    他话锋一转,甚至可以说是语带欣赏地说,“刘好好同学,你的英语很好,反应能力也很快,态度不卑不亢,看得出很有潜力,毕业以后可以考虑来我们部门啊。”

    刘好好差点被自己的口水给呛着了,不是说要盘查疑点吗怎么变成了拉人挖墙脚了

    主要是刘好好在学校里的形象已经立起来了,作为校学生会主席,她是活跃的学生骨干,这段时间和她接触下来,他们也都很欣赏她。

    这样一个人实在没有什么疑点,而且她根正苗红,又是庄见明的未来孙媳妇,只要她能有个合理的解释,就不会有人把她当成怀疑的对象,反倒更对她起了爱才惜才的心思。

    “陈主任,谢谢您。”刘好好朝他笑了笑,没有搭他的话茬,大家都是聪明人,不用再多说什么,就已经明白了她的拒绝。

    陈主任有些遗憾,但是这个部门的职位虽然是个香饽饽,却不是她想去的地方。

    “你刚才的表现非常好。”和刘好好一起送走了外交部的官员们,谢亮在她身边低声说道,他是真的很佩服刘好好,他在京大校园出生长大,也许还曾经和赵清河擦肩而过,可是他竟然也不知道赵清河是何许人也,让生性清高倨傲的他汗颜,对刘好好又添了几分服气。

    “是吗我也挺紧张的,”她长长出了一口气,“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活动,算是长见识,不过真挺累的,特别是绷着一根弦和那些m国人说话的时候,太累了。”

    这种活动还真是她两辈子以来的第一遭,之前是抱着好奇的心理参加的,真经历了这么一遭,她就对陈主任的邀请没有半点兴趣了,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都要小心斟酌,还要打起一万分精神应对突发状况,否则就是有失国体,这种工作一点都不适合她。
1...9091929394...22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