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生之军嫂奋斗史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苏四公子

    “好了好了,这些都是八字没一撇的事情,大家就别议论了,咱们还是继续排练吧。”王强勉强笑了笑,他是个老好人,一向不会同别人争什么,当这个团长也是以服务团员为主,正因为这样,所以大家对他尤其依赖,但是也正因为如此,面对学生会的举动,他一筹莫展,除了逃避,什么反击的手段都使不出来。

    “团长,你现在还有心情排练咱们练得再好也不过是替人做嫁。”

    “话不是这样说,我们排练,本来就是为了自娱自乐,大家在一块儿唱歌弹琴图的就是个高兴,又不是为了出风头。”王强正色道,“我就算不当这个团长,还是能和大家在一块儿排练,也没什么不好的,就算和学生会的合唱团合并了,咱们乐团也能越发展越壮大,能练的曲子更多了,是件好事。”

    “就怕蔡玉芬不给我们这个机会,谁知道她能想出什么主意不让我们参加排练呢,还记得杨玲那会儿的事儿吗杨玲都已经把女一号让出来了,她还是变着法子逼杨玲退出文艺部,现在对我们就是如法炮制。”

    “哎,对了,刘好好,蔡玉芬有没有逼你退出文艺部啊”

    “那倒没有,自从上次演出之后,她也没有召集过我们开会,我连她的面都没见过。”刘好好也觉得蔡玉芬平静得有些反常,以她睚眦必报的性格,照理说没这么快放过她。

    有几个女孩子“噗嗤”一声笑了出来,“谁说没开过会你这恐怕是被她悄无声息地除名了吧”

    “啊”刘好好有些意外。

    “对啊,文艺部自从上次联欢会后开了好几次会呢,恐怕蔡玉芬是故意不通知你,然后再说你无故缺席,把你开除出学生会。”

    “不过你也别难过,咱们几个当初也是这样被她除名的。”女孩子们“呵呵”冷笑,“除名也好,她早就看我们不顺眼了,我们也不想去受她的闲气。”

    “就是,现在的学生会,尤其是文艺部乌烟瘴气,全都是她的人,真让人恶心。”

    “要是咱们乐团真被学生会收回去和那个合唱团合并,我第一个退出乐团。”

    “我也退出!”

    “你们这么冲动做什么大家都喜欢在一起唱歌排练,就这么退出了多可惜!”王强极力挽留道。

    &nb




第四百一十三章 书
    杨平所说的少儿图书编辑名叫曹峰,是个三十多岁的中年人,大概是经常和儿童书籍打交道的原因,他的脸上总是带着平和的笑意,属于那种很讨孩子喜欢的大人。

    他看着眼前这个清瘦的女孩子,觉得她十分特别,虽然算不上什么大美女,可是腰杆挺得笔直,显得很有教养,有一股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气质,毕竟是苏弘毅和杨平这两位大学问家十分看重的晚辈,以他们俩的挑剔,能看重的人绝不可能是泛泛之辈。

    当他看到那一叠和手稿差不多厚的文稿时,整个人都惊呆了,她为了不破坏他们的手稿,甚至还重新誊抄了一份有她修改建议的文稿,而且提出了密密麻麻许多意见。

    曹峰看了看杨平,“这初稿不是七天前才给您的吗”

    这份修改后的初稿到杨平手上只有七天,就算她马上给了刘好好,到刘好好手上的时间也不可能超过七天,这意味着她在七天之内不仅看完了这些初稿,还提出了这么多修改意见,这效率也太高了吧!

    杨平也是第一次看到这些修改意见,同样难掩震惊,她看着刘好好泛青的眼眶,觉得十分愧疚,“你这孩子也太认真了,大概看看就行了,你平时要上课,又要做这么多事情,从哪里挤出来的时间提这些意见的晚上又熬夜了”

    刘好好笑了笑,“时间嘛,挤一挤总是有的。”

    学校宿舍晚上十点就熄灯了,反正她也睡不着,就打着手电在被窝里把稿子看完了,等天一亮就出门找个地方把建议写出来,尽量不占用自己平时的学习、排练时间,虽然这几天的确有些疲劳,但她就喜欢这种充实忙碌的感觉,一想起这套书能够尽快出版,心里就充满了干劲。

    “就算年轻,也不能这么不注意身体,黑眼圈都熬出来,长此以往,你身体怎么受得了”曹峰认真地看着刘好好提出的意见,杨平却一脸心疼。

    “也就偶尔为之,回头我好好睡几晚就补回来了,而且大家都是这么拼的,我们宿舍几个同学每晚都在床上咬着手电读书呢。”

    京大熄灯的时间很早,大家学习的劲头又特别足,经济条件稍好一些的,常常打了手电筒在被窝里读书学习,刘好好平时早睡早起,如果不是为了这个稿子,还舍不得打手电筒呢。

    “小刘同志,你改后的稿子故事性又变强了,看来你比我这个少儿编辑还了解孩子。”曹峰粗粗看了几页,觉得被她改后的稿子又变得通俗易懂了许多,还增添了不少趣味,连他在读的时候都看入了迷。

    “我过去在我们生产队的小学教孩子们读书,常给他们讲故事,在改这些稿子的时候,我眼前常常会浮现他们的模样,会去考虑以他们的理解能力,读到哪里的时候会不理解,会不喜欢,就好像当面和他们讲故事一样,加了很多口语化的表述,也不知道合适不合适。”

    “给孩子们看的书肯定是越浅显越好,但是有的时候我们做惯了书面文章,常常会忽略了孩子们的需求,你给我们都提了个醒,我也听杨老和苏老提过,你曾经是个很优秀的小学老师,所以这



第四百一十五章 钱
    “仓禀实而知礼节,换句话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现在的当务之急,恐怕还是发展经济,等大家全都吃饱穿暖,过上好日子,手里有余钱了,才会回过头思考精神层面的缺失,才会有更多的人关注读书的问题,城乡之间的差距才能逐渐缩小。”

    “可惜了这一代的孩子。”曹峰惋惜地说。

    “这是社会前进发展的必然,事有轻重缓急,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蹴而就。”她曾经也着急过,是徐华一言点醒了她,有舍才有得,必须把精力放在更重要的事情上。

    “你这种观点倒是和我的一个朋友很相似,他也认为目前的中心工作是经济发展,一切都必须为了这个中心服务。”曹峰笑道。

    “你说的是小余吧”杨平微微摇头,“我倒觉得他的观点有失偏颇,照他的说法,上上下下都得围着钱转,这会出问题的。”

    “挺多人反对他的,上回陈老师还当面和他吵了起来,骂他一身铜臭味,灵魂已经腐朽了……”曹峰笑了起来,但神情颇为无奈,似乎在他的内心深处其实是很赞同那位“小余”的观点的。

    刘好好并不觉得这个观点有多么大逆不道,反倒挺赞许的,自她前世参加工作开始,就一直被灌输经济发展是中心工作的思想,对她来说这个论调太稀松平常了,为了争取一个项目落地,为了各自辖区内的经济指标,他们没少花费心思,甚至还互相掐起架来,如果没有那么长的一段时间以经济为中心地持续发展,综合国力也得不到稳步上升。

    曹峰看着淡定的刘好好,看出了她对发展经济的赞同,觉得到底是年轻人,思想就是先锋,有机会一定要把她介绍给小余认识,他们俩肯定能谈得来。

    虽然杨平对围着钱转颇为不屑,但现在的刘好好却是真心地希望能够以经济为中心的步子能迈得再大一些,她才有更多的赚钱机会。

    她看着手上刚刚拿到的十块钱酬劳摇头苦笑,在学校赚钱实在太不容易了,这十块钱是她加入徐华的翻译小组,每个月固定得到的勤工俭学补助。

    对一般的学生来说,这十块钱足够他们在校的花销了,但她想到家乡的弟妹,又不禁犯起愁来,不是没有偷偷摸摸赚钱的路子,但是一来不想让关心自己的人觉得自己缺钱,特别是庄立军和那些关心自己的长辈们要是知道自己为了钱而犯愁,肯定又要塞钱给自己了,人情债比金钱的负担还要重;二来现在很多赚钱的手段处在灰色地带,于自己的名声有碍,像她这样有政治追求的人,做事格外小心谨慎,生怕落人话柄。

    她看着十块钱发呆,之前给杨平写的那套历史书提了修改意见,照曹峰的说法,他们采纳了不少修改意见,可以把她的修改认定为再创作的过程,在最后的作者栏中也会署上她的名字,所以到时候她也能分到一笔稿酬,但这毕竟是杯水车薪。

    这四年注定是十分拮据的了,刘学习读高中的学费和生活费,现在还要再加上一笔学画的费用,她手里的积蓄只出不进,恐怕撑不了太久,想起刘天天那忧心忡忡的样子,她心里很不好受,虽说刘天天读高中的时候,她应该已经工作了,工资有了一定幅度的增长,但日子一定还是会过得紧巴巴的。

    她小心翼翼地将钱收好,现在已经不能再像过去赚



第四百一十五章 钱
    “仓禀实而知礼节,换句话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现在的当务之急,恐怕还是发展经济,等大家全都吃饱穿暖,过上好日子,手里有余钱了,才会回过头思考精神层面的缺失,才会有更多的人关注读书的问题,城乡之间的差距才能逐渐缩小。”

    “可惜了这一代的孩子。”曹峰惋惜地说。

    “这是社会前进发展的必然,事有轻重缓急,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蹴而就。”她曾经也着急过,是徐华一言点醒了她,有舍才有得,必须把精力放在更重要的事情上。

    “你这种观点倒是和我的一个朋友很相似,他也认为目前的中心工作是经济发展,一切都必须为了这个中心服务。”曹峰笑道。

    “你说的是小余吧”杨平微微摇头,“我倒觉得他的观点有失偏颇,照他的说法,上上下下都得围着钱转,这会出问题的。”

    “挺多人反对他的,上回陈老师还当面和他吵了起来,骂他一身铜臭味,灵魂已经腐朽了……”曹峰笑了起来,但神情颇为无奈,似乎在他的内心深处其实是很赞同那位“小余”的观点的。

    刘好好并不觉得这个观点有多么大逆不道,反倒挺赞许的,自她前世参加工作开始,就一直被灌输经济发展是中心工作的思想,对她来说这个论调太稀松平常了,为了争取一个项目落地,为了各自辖区内的经济指标,他们没少花费心思,甚至还互相掐起架来,如果没有那么长的一段时间以经济为中心地持续发展,综合国力也得不到稳步上升。

    曹峰看着淡定的刘好好,看出了她对发展经济的赞同,觉得到底是年轻人,思想就是先锋,有机会一定要把她介绍给小余认识,他们俩肯定能谈得来。

    虽然杨平对围着钱转颇为不屑,但现在的刘好好却是真心地希望能够以经济为中心的步子能迈得再大一些,她才有更多的赚钱机会。

    她看着手上刚刚拿到的十块钱酬劳摇头苦笑,在学校赚钱实在太不容易了,这十块钱是她加入徐华的翻译小组,每个月固定得到的勤工俭学补助。

    对一般的学生来说,这十块钱足够他们在校的花销了,但她想到家乡的弟妹,又不禁犯起愁来,不是没有偷偷摸摸赚钱的路子,但是一来不想让关心自己的人觉得自己缺钱,特别是庄立军和那些关心自己的长辈们要是知道自己为了钱而犯愁,肯定又要塞钱给自己了,人情债比金钱的负担还要重;二来现在很多赚钱的手段处在灰色地带,于自己的名声有碍,像她这样有政治追求的人,做事格外小心谨慎,生怕落人话柄。

    她看着十块钱发呆,之前给杨平写的那套历史书提了修改意见,照曹峰的说法,他们采纳了不少修改意见,可以把她的修改认定为再创作的过程,在最后的作者栏中也会署上她的名字,所以到时候她也能分到一笔稿酬,但这毕竟是杯水车薪。

    这四年注定是十分拮据的了,刘学习读高中的学费和生活费,

    现在还要再加上一笔学画的费用,她手里的积蓄只出不进,恐怕撑不了太久,想起刘天天那忧心忡忡的样子,她心里很不好受,虽说刘天天读高中的时候,她应该已经工作了,工资有了一定幅度的增长,但日子一定还是会过得紧巴巴的。

    她小心翼翼地将钱收好,现在已经不



第三百三十四章 道歉
    刘好好见陈俊华直勾勾地看着她手上的书,朝他抱歉地笑了笑,“这是一本好书,但是暂时不能借给你,我现在正准备推荐给唐校长和赵老师,等我们看完再借给你吧。”

    “不急不急。”陈俊华连连摆手,一脸不好意思。

    “陈俊华看书特别快,前两天刚借给他的书,这么快就看完了。”刘向上其实心里挺佩服陈俊华的,觉得他的确很聪明。

    “他聪明又勤奋,这样的人一定会成功的。”刘好好待人向来都是不吝夸奖的。

    陈俊华被他们俩夸得连脖子根都红透了。

    刘好好想了想,“你现在这个年龄就是要多看书,还要,我去给你开个书单,这些书基本上在学校或者你找向上都能借到,你按照书单上头列的好好读,好好思考,不要贪多读太快了,过眼不过脑,对你没多大帮助,最好学会写读书笔记,摘抄一些你认为好的段落语句,再附上一些自己的思考……”

    刘好好一面拿着纸笔写着,一面细细叮嘱道。

    “大姐,我的书单呢”刘向上羡慕地看了陈俊华一眼,缠着刘好好也要她开书单。

    “我待会儿也给你开一张,其实你要看的书,都在我买回来的书里了,如果你能全看完那些书,也不用我特地给你开了。但你最大的问题不是看书看得少,而是不动脑思考,读书最关键的是要思考,你们一定要想办法养成勤于思考这个好习惯,对你们今后的人生很有帮助的。”

    陈俊华感动而内疚地看着刘好好,她越是这样待他真心真意,他就越觉得自己不是个东西,刘老师待他这么好,他当初怎么就那么不知好歹闹脾气不上学,还顶撞了她。

    “老师,对不起!”陈俊华突然朝她深深鞠了一躬。

    刘好好笔尖微顿,挑眉微讶,“怎么突然说对不起”

    “老师们对我那么好,我明知道你们希望我继续上学,还胡闹脾气顶撞你们,糟蹋了你们的一番心意,我真不是个东西!”陈俊华的脸红得都要滴血了,眼中还带着浅浅的泪光。

    “你是那时候就被我说通了,还是恢复高考的消息出来之后想通了”刘好好放下笔,认真地看着他。

    “那时候虽然心里还没有完全想通,可是想到您和校长、李老师对我的心意,我觉得对不住你们,所以还是决定继续读下去,后来恢复高考的消息传出来了,我才知道你们是对的,是我太不懂事了。”陈俊华老老实实地说。

    他不是不知好歹的人,那时候刘好好虽然骂了他,可他还是知道她是为了他好,最后才在家人的泪水中,别别扭扭地去读了书。

    “我那时候生气是因为我觉得读书求知不是一件功利的事情,是为了完善提升自我才读书的,你读书的时候总想着自己和家庭的出路,让我觉得你的想法特别不纯粹,所以才生气了。”她顿了顿,“但是现在我发现自己错了,是之前的我太一厢情愿了,对你们而言读书的确是一件功利的事情,因为这是你们能够看到的唯一出路,任何人都无法苛责你们。”

    她想起教室里那些长途跋涉而来就为了听她讲课的学生们,他们的眼神是那样的狂热而渴望,



第三百四十章 看重
    刘好好倒是不疑有他,只当他真的走神在想其他的事儿,便又在他耳边复述了一遍。

    她只要一凑近,庄立军的心跳就如擂鼓一般,那种酥酥麻麻的感觉让他连脚都软了,不住地庆幸此刻是坐在车上,要是站着他肯定得出丑。

    但这一次好歹他集中了所有注意力听清了她的话,红着脸回望她,“我不知道该怎么解释啊。”

    刘好好无语,这还真怪不了庄立军,她自己也不知道该怎么解释,算了算了,反正现在结了婚读大学也不是什么稀罕的事情,要有人误会就由着他们误会吧,反正这样的误会也不是一次两次了。

    她的鸵鸟精神再次发作,完全忽视了庄立军瞥见她一脸认命后的兴高采烈。
1...9596979899...22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