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中海霸主之路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新海月1
第七章、制定战略
不管怎么看,斐迪南制定的战略,都是冲满了诱惑力,一旦保加利亚完成了逆袭,瞬间**丝变成了高富帅!
当然要完成这一战略也不是那么容易,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虽然已经腐朽了,但是块头还是有那么大,失败的风险仍然不小!
不过在利益面前,又有多少人能够抵御诱惑呢如果有,那一定是诱惑不够大!
反正现在保加利亚政府,是抵御不了扩张的诱惑力,光保塞战争的收获,一旦消化完成,就足以令保加利亚政府少奋斗十年!
康斯坦丁不确定的说:“大公阁下,我们能够做到么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实力也不弱啊,要他们放弃巴尔干地区,除非发生全面战争,我们能赢么”
斐迪南笑了笑说:“如果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能够全面动员起来,我们当然不是他们的对手!但是他们能够全面动员么
不要忘了,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别的不多,就是敌人多!
在高加索、克里米亚一带,他们要防御俄罗斯帝国;在中亚印度地区要担心英国人的入侵;意大利人对利比亚地区虎视眈眈;奥匈已经盯上了波黑地区,随时准备吞下!
国内的亚美尼亚人正在闹独立,其它的少数民族也不安分,只要我们推上一把,随时都有可能狼烟四起!
这么多的不利因素加起来,苏丹政府即便是再重视巴尔干地区,在没有确定我们要动手的情况下,也不可能投入一半以上的力量,闲置在巴尔干地区!
只要将这些不利因素挑起来,有心算无心,腐朽的奥斯曼帝国也不是那么不可战胜!”
听了斐迪南的分析,众人兴奋的点了点头,看上去成功的几率还是很大的。
19世纪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国内的交通可不怎么好,偏偏国土面积又那么大,四处都要分兵放守。
如果战争突然爆发,恐怕奥斯曼帝国的各地的军队还来不及集结,巴尔干地区的战争就已经结束了。
丢地盘容易,想要抢回去可就难了,对一个衰弱的帝国来说,更是如此!
毕竟削弱奥斯曼帝国是欧洲所有列强的共识,即便是支持苏丹政府的德国,也不可能在这个问题上替它出头!
除非不想在基督世界里混了,毕竟现在还不是一战,国际矛盾还没有激化,欧洲民众对于从异教徒手中解救上帝的信徒,就是政治正确!
正在爆发的近东危机,就是一个例子,亚美尼亚人闹独立,迫于舆论上的压力,欧洲列强都在向奥斯曼帝国施压。
契科夫激动的问:“大公,那么我们什么时候动手呢现在是不是可以准备了现在亚美尼亚人正在闹独立,奥斯曼帝国镇压亚美尼亚人,已经遭到了国际社会的谴责!
如果我们出面干预,亚美尼亚人独立,很容易获得列强的支持!”
众人用期待的眼神,望着斐迪南,吓了他一跳。这也太着急了吧刚刚还在商讨战略,现在都打算动手了
难怪第一次巴尔干战争刚结束,第二次巴尔干战争又爆发了!就算有矛盾,也可以采用外交手段拖时间啊!
如果第二次巴尔干战争,向后再拖上几个月,保加利亚完成战略物资储备,那么历史可能已经改写了!
斐迪南也知道,这是小国的通病,在战略上缺乏耐心,容易激进,缺乏长远眼光!
“不行!我们刚刚打完了塞尔维亚,战略物资消耗的很大,还需要补充。而且这次获得的战果,还需要进行消化,才能转化成国力!”斐迪南肯定的说
 
第九章、惊天计划
希腊人这么快就找上了门,有些出乎的斐迪南的意料,不过也是情理之中!
奥斯曼国内暗流涌动,希腊人作为其中的第二大民族,是首当其冲,被重点照顾了!很自然的和希腊政府搭上了线,乔治一世立刻觉察到了机会。
想想后面敢单挑奥斯曼,主动发起“希土战争”,就知道希腊政府从不缺乏勇气。
不过对自身的实力定位就过于理想化了,开战就遭遇了惨败,或许现在希腊人已经觉得自己可以和奥斯曼帝国一战了。
平行时空,现在保加利亚正忙着内斗;塞尔维亚也好不到哪里去,国内一团乱麻;黑山(门的内哥罗)可以忽略不计。
希腊人就不得不孤军奋战了,现在塞尔维亚更惨,保加利亚却壮大了,希腊政府也不是傻子,拉盟友降低风险,还是知道的。
正在和希腊人的谈判的当口,国际形势又发生了变化。
自从英国占领埃及后,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关系就开始疏远、恶化,土耳其人开始转向亲德。
英国人现在已经控制了通往印度的海路,但还是不放心,企图还要保持陆路上的交通畅通。
在近东危机爆发后,英国通过亚美尼亚问题向奥斯曼帝国施压,逼迫奥斯曼帝国妥协,承认埃及的现状,巩固英国在近东的地位!
另一方面,随着《刚果条约》的签订后,英国人同德国人的矛盾激化,英国在欧洲外交上陷入了僵局。
英国人又打算和德国修好,改变外交上的被动局面,正好这时候法俄开始靠拢,英国人暗中推动了法俄结盟,想借法俄同盟威慑德国,逼迫德国人主动同英国改善关系。
为此还在摩洛哥问题上向法国人示好,在尼罗河问题上做出了一副拉拢俄国的动态!
1894年11月9日,英国首相罗斯伯里在伦敦市长宴会上,公开讲到了与俄国修好的问题。
正在爆发的亚美尼亚问题,又给英国人提供了一个同列强接近的机会,即建立一个在亚美尼亚问题上的“英、法、俄”三国同盟!
但是其它列强的态度,就远远没有英国这么积极了。
德国、意大利和奥匈三国反对在近东采取行动,德国人希望巩固苏丹的统治,加强德国在奥斯曼帝国的影响力,不希望土耳其发生变局。
俄罗斯帝国没有把亚美尼亚问题当成一回事,俄罗斯国内也生活着大量的亚美尼亚人,迫害少数民族的事,也是时有发生。
俄罗斯帝国现在的远东战略正在关键时刻,甲午战争牵扯了他们的注意力,不希望把水搅混,影响到了他们在东方的扩张!
法国更是无所谓,全程打酱油陪跑,在这个问题上,选择了和俄罗斯帝国保持一致。
英国人很清楚,在亚美尼亚问题上,没有俄法两国的支持,尤其是俄罗斯帝国的支持,单独和苏丹政府谈判是不可能达到目的!
自从英国人得到埃及后,近东问题再全球战略中就发生了改变,英国政府开始倾向于和列强瓜分土耳其,核心就是要和俄国人达成瓜分协议!
1894年底,英国首相罗斯伯里就提出了,让俄罗斯帝国占领奥斯曼亚美尼亚省份,换取俄国人承认英国在埃及的地位。
不过斐迪南很清楚,现在俄罗斯政府并没有对土耳其人动武的意思,不然他还真不介意当一回打手。又或者是同希腊联手,来一次火中取栗,也不是不可以!
不过现在的国际形势下,保加利亚要是贸然同希腊联手进攻奥斯曼,就顺了英国人的意,最关键的是保加利亚还没有做好准备!
19世纪末,是一个靠实力说话的年代,拳头不够强,就算打败了土耳其人,保加利
第十章、移祸江东
斐迪南不敢赌,他知道德国的反对,只是针对法国。1895年8月,威廉二世和索尔兹伯里侯爵在科威特会面,德国明确表示对土耳其不敢兴趣,只要瓜分计划,英国人将法国抛开,双方将进一步深入谈判!
历史上是一次意外事件,索尔兹伯里侯爵耽搁了下来,未参加第二次科威特会晤,丧失了同威廉二世进行深入的沟通的机会,“英、德”丧失了最佳的合作机会!
英德没有深入交流,德国人做出了战略误判,认为英国人为了摆脱外交僵局,在近东地区同法俄妥协,会增加法俄同盟在欧洲大陆上的对德国发难的机会。
英德结盟之路,还没有开始,就被打断了!
现在这些都还没有发生,斐迪南也不知道未来会如何,一旦英德靠拢,世界格局将走向何方
毕竟19世纪末的德国,还不具备挑战英国人的实力,日不落帝国仍然还在高速发展之中。
看一组数据就知道:
1890年~1900年,这十年间英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了34%,德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恰恰也是34%!
由于底数上的差距,双方的综合实力不但没有缩小,反而在继续增大,英国人的优势明显!
这一时期,在英国人心中,最大的敌人是俄罗斯,其次是法兰西,就连美国都排在德国前面,英国人还没有感受德国人对它霸主地位的威胁!
当然德国也没有挑战英国人的底气,法俄同盟的压力,就足以令德国人集中力量发展陆军!建设大海军德国人还没有那么豪气!
要想阻止这项瓜分计划,主要的对象还是英、法、德、俄四国,只能从这几个国家下手。
好的办法,斐迪南没有,不过笨办法还是有的。最简单、实用的办法就是——激化各国矛盾!
恰恰这四国之间的矛盾,又构成了当前世界上的主要矛盾,各方冲突的地方太多了!
斐迪南知道,英俄矛盾虽然严重,但是自从俄罗斯帝国战略重心东移之后,两国之间的矛盾,就缓和了很多,爆发的可能性不大!
德法矛盾更不用说,都不用挑拨,一有机会双方都会给对方下绊子,没有斐迪南插手的空间。
剩下的就是英法矛盾和英德矛盾了,要进行挑拨离间,风险太大,斐迪南可没有亲自动手的意思,英法德三国的怒火,全世界都没有几个人能承受的起!
那就只能用阳谋了,制造一个事件,来吸引列强的注意力!
死道友不死贫道!
斐迪南首先想到了英布战争,这场战争发生在1899年~1902年间,英国人同布尔人为了争夺南非的统治权,爆发的一场战争!
没办法,谁叫南非太富烁了
1867年,荷兰人后裔在南非发现了钻石,轰动了世界,探宝者纷纷涌入。
1869年又发现一颗当时价值达62.5万法郎的大钻石,更使欧洲人确信南非具有丰富宝藏,引起了空前的寻找金刚石狂潮。
1884年和1886年,在德兰斯瓦尔境内又发现了世界上蕴藏量最丰富的金矿,在欧洲又掀起了“黄金潮”。
英国在开普的殖民当局,为垄断金刚石产区,开始兼并南非的土地:1871年吞并金刚石产区西格利加兰;1877年吞并布尔人的娜塔莉亚共和国;1877—1878年并吞全部卡弗拉里亚和西北部的瓦尔弗士湾。
为了阻止布尔人向东部沿海地区发展,英国又于1878年准备夺取祖鲁兰,
第十一章、发动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现在就差一个借口,一个让大家可以联合发难的机会。
资本家们的力量是强大的,在19世纪这个金本位的年代,没有哪个财团敢忽视黄金的作用,这些资本家的背后又是英国大大小小的财团!
联合矿业公司要不是爱德华的面子够大的话,作为后起之秀,又不属于任何一个英国财团,也根本没有资格进来分一杯羹!
这个机会很快就来了,1895年3月12日,英国资本家塞西尔罗得斯旗下韦德儿公司在德兰士瓦地区发现新的矿床,消息泄露,还没来得及开采,就被布尔人以非法采矿给没收了,并且驱逐了韦德儿公司代表。
双方发生了冲突,很不幸一颗子弹击中了其中一名英国人,事后重伤不治死亡!
媒体的节操向来都很低,在资本的作用下,消息传到伦敦,已经完全变了味!
伦敦日报,就用头版头条,公布了布尔人的“暴行”!事情经过已经变成了:韦德儿的公司的代表在德兰士瓦地区采购黄金,布尔人士兵见财起意,抢劫了财物,并且残忍的杀害了英国公民!
泰晤士报的标题更是冠上了:这是对大英帝国的挑衅!
看标题就可以猜到后面的内容,已经上升到了挑战英国世界霸权的地步了,要是不给他们的颜色尝尝,那还是大英帝国么
太阳报直接从历史上开始分析,揭露了布尔人无故驱逐英国公民,抢夺财物的“黑历史”,抨击政府的不作为!
总结起来就是,政府赶快对布尔人开战吧,谁反对谁就是英奸!
……
光这还够,英国人早就想对布尔人下手了,不过犹豫德国人在背后支持布尔人,一直没有动手!
历史上英国人为了换取德国人的中立,同意了德国瓜分葡萄牙非洲殖民地的联系,1898年8月30日英德签订了瓜分条约。
条约规定,葡萄牙一旦放弃非洲殖民地,就由英德两国共同瓜分!
不过英国人摆了德国人一道,这份条约只是“空头支票”,次年葡萄牙财政危机爆发,英国抛开了德国人向葡萄牙提供了贷款。
1899年10月14日,两国签订了《英葡秘密宣言》,英国为葡萄牙的一切领地提供安全保护,英布战争爆发,葡萄牙必须支持英国的行动。
现在这些都没有发生,如果现在开战,英国人面临的麻烦要大很多!
短期内英国人向布尔人宣战的并不符合英国政府的利益,不过这和斐迪南没有关系。
英国人遇到的麻烦越大,对斐迪南来说就越有利,他决定再加一把火!
“开普—开罗”计划,早就被提出来了,历史上1895年底,英南非殖民地总理罗兹就曾派兵,偷袭德兰斯瓦尔共和国,不过失败了!
现在只需要把这个时间提前一点点,对于英国资本家们来说,这并不是个难题!
毕竟19世纪末,大英帝国如日中天,资本家们对自己的实力有足够信心,小小的布尔人共和国已经是他们的囊中之物了!
在斐迪南的策动下,一股暗流开始在伦敦蔓延。媒体不断的跨大宣传,给英国政府施加压力,资本家们对国会议员进行公关,主战派占据了上风!
由于支持者超过了历史同期,南非殖民地总理罗兹底气足了很多,胆子也大了很多。
直接向德兰斯瓦尔共和国下达最后通牒,责令其24小时交出凶手,并且要布尔人开放选举权,在南非的英国人自动获得选举权。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