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中海霸主之路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新海月1
这次起义可以分两个阶段,先是8月15日西马其顿地区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起义军一度攻破科扎尼。
但是由于事先准备不充分,加上奥斯曼帝国在马其顿地区,军事实力雄厚,起义很快就陷入了低潮。
资产阶级的软弱性暴露了,面对奥斯曼帝国的残酷镇压,在起义陷入低潮后,革命领导者果断的跑路了。在失去领导者后,起义军开始分裂。
不过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8月24日,马其顿库马诺沃地区再次爆发了起义。由于斐迪南的干涉,库马诺沃人并没有进攻重兵云集的斯科普里,反而向科索沃地区转进!
好吧,实际上是被逼出来的!奥斯曼帝国在马其顿地区有十余万驻军,指挥部就在斯科普里,距离库马诺沃仅二十余公里,不跑就完蛋了!
这一跑,就跑出了一支流寇来,除了在起义之初得到了保加利亚的军火支持外,其他时候起义军就只能考自己想办法了。
没有枪炮,那就抢!没有粮食,没有物资,还是抢!没有士兵,还是抢、抢、抢!!!
起义军成功的将“抢”字的精髓发扬了广大,付出代价就是起义军由革命军成功的向流寇发生了转变!
到了后期起义已经变质了,走一路祸害一路,所过之处一片饿殍!为了壮大队伍,义军在保加利亚教官的培养下,充分学习了李自成、张献忠农民起义的精髓!
高举打土豪分田地的大旗,一路上不断挟裹普通民众参与。至于不愿意,那个简单:挟裹着民众去攻打土耳其贵族的庄园,然后充分发挥三光精神,做完之后还要放走几个报信的。
&nb
四十一章、风雨飘渺中的奥斯曼帝国
欧洲不稳定,亚洲、非洲也不太平!
先是约旦地区亚喀巴湾地区,发生了动乱;接着舒利亚又发生了暴动;然后马拉蒂亚地区又发生了叛乱!
总之1896年,对奥斯曼帝国来说,就是风雨飘渺的一年!这个老大帝国,进入了19世纪后,越来越力不从心了!
接连不断的起义,令苏丹政府疲于奔命,好不容易才镇压了下来,但是奥斯曼帝国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为了镇压起义,奥斯曼帝国在1896年共计损失了四万三千多名士兵,光抚恤金就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最关键的是对地方上的破坏,基本上爆发起义的地区,在未来数年内,奥斯曼帝国难以获得收益,反而要财政拨款去填窟窿!
而且起义军还破坏了奥斯曼帝国的统治基础,大量的基本官员,都被一扫而空,为了稳定地方,苏丹政府不得不在地方上驻扎重兵!
这些一系列的开支加在了一起,让奥斯曼帝国那本就脆弱的财政,变得更加糟糕了起来!
1896年,奥斯曼帝国财政赤字高达1650余万里拉(约合英镑1500万英镑, 1里拉=6.651519克黄金),可以说已经在破产的边缘徘徊了。
幸好,奥斯曼帝国家大业大,底蕴犹存,总算是挺过来了,步履阑珊的向1897年迈进。
苏丹政府或许已经感觉到了危机正在向他们逼近,改革派开始壮大。实际上奥斯曼帝国的改革由来已久,早在百年前就开始了,具体体现在军事上,建立了一直现代化的军队!
再好的体制,也需要人来执行,为了培养足够的新式人才。坦齐马特时代就开起了世俗化教育改革,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时期(1876到1909年),开始了真正的教育改革,这一时期苏丹政府大力发展高等教育,提高高校的办学规模。
1900年重新改组了伊斯坦布尔大学,该校是中东第一所近代大学。高等学校采用西式教育,课程设置包含了历史、数学和外语等。
世俗化是这一时期高等教育的特征。这一时期建立了包括世俗初等及中等学校、师范和专科学校一整套现代教育体系。
新型学校的建立对教育产生了积极影响,更新了传统的教学内容。除传统教学内容外,这些学校在小学阶段就开始开设历史、地理和卫生常识,中学阶段又增设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公民学、土耳其语、法语和波斯语。
学校的现代化教学极大地推动了世俗化教育的发展。这一时期的欧洲列强不仅在奥斯曼土耳其开办企业,而且兴办学校,欧式学校教育的建立推动了西方文化的传播。
教育改革推进了司法与教育的世俗化,从内阁中清除教最高法典说明官,启动司法部对沙里亚法庭的世俗控制,把宗教学校纳入教育部的管辖范围,新建宗教基金部。
受世俗教育的知识分子大大增加,军官、军校学生很大程度上是城乡小资产阶级和下层官吏出身的人。
从他们中间,培养了众多的文武官员,孕育了新一代民族民主革命者。新兴的世俗精英挑战乌里玛传统的权力结构,削弱了传统宗教势力。
从坦齐马特到青年土耳其党人的世俗化改革,距离这一过程的最终目标――政教分离、建立世俗国家,也只剩一步之遥了。
奥斯曼帝国的改革,斐迪南并不关心,一个从上到下,烂到了根子里的帝国,盲目的改革无疑是加速其灭亡的催化剂!
很显然奥斯曼帝国
四十三章、纵横
乔治一世现在的心情就很不平衡,同样是在奥斯曼帝国搞事情,保加利亚搞出了一大堆都没有出问题;轮到希腊就不一样了,一个克里特岛起义就将希腊套牢了,搞得他是骑虎难下!
乔治一世怀着郁闷的心情问道:“外交大臣,联系保加利亚和门特内格罗,要求他们履行盟约,我要得到保加利亚明确的答复,有问题么”
好吧,弱国没有人权,门特内格罗只是顺带的,谁叫他们兵少呢
外交大臣严肃的说:“没有!”
乔治一世满意的点了点头,保加利亚会不会参战,这个问题根本就不用考虑,无非是时间早晚的问题,或者说是想要多少好处的问题!
乔治一世又问道:“首相,国内准备的怎么样了如果只有我们,现在能不能向奥斯曼帝国发起战争”
首相脸色略带苍白,慎重的说:“这个恐怕还有困难,我们并没有做好战争准备!之前建立巴尔干同盟的时候,保加利亚人就要求把战争时间放到1900年后,我们做的战争储备也是按这个计划做的。
不光是我们,就连门特内格罗和保加利亚都制定了一套在1900年向奥斯曼开战的计划书,估计他们的战备工作,也比我们好不了多少!
哦,保加利亚的预备役训练,走的要快一些,在去年就开始全面开起了,如果战争现在爆发,他们的动员能力应该没问题!”
乔治一世脸色一变,这才是最大的坏消息,现在不但是希腊没有做好战争准备,两个盟友也一一样没有!
想了想,乔治一世又说道:“不光是我们没做好准备吧奥斯曼帝国估计好不到哪里去,最近两三年奥斯曼帝国国内的起义也是层出不穷,我不信他们现在做好了战争准备!
我们好歹也有一份计划不是现在就开始全国动员,我们需要多少时间,才能能够完成
在极限状态下,我们能够动员多少兵力战略物资储备又能支持多久政府财政又能支持多长时间的战争”
首相想了想说:“理论上,在举国动员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动员二十五万军队,但是由于没有接受专业化的训练,短期内拥有战斗力的还是只有现在的十一万陆军!
海军情况要好些,由于保加利亚那支舰队的存在,奥斯曼帝国的海军主力被拖在了博斯普鲁斯海峡,我们的压力不是很大!
战略物资,这个有些麻烦,二十五万陆军在高强度的作战情况下,我们目前的储备最多只能支撑两个月!
当然这个问题还不是太大,我们还可以向英国人、法国人、意大利人购买,还是可以解决的!
麻烦的是钱,政府的财政收入一直都不好,尤其是经济危机爆发后的这几年,财政一直处于赤字状态!”
乔治一世点了点头,战略储备不足,那个简单,以希腊的地理位置,完全可以去买嘛!即便是战争时期各国禁运,只要有钱,资本家们总会想到办法的!
没钱就令人头疼了,希腊的财政问题由来已久,没钱是正常的,但是要解决财政问题就难了!
而且他现在更担心的反而是保加利亚的态度,要是保加利亚人没有准备好,不能马上参战,那么没有保加利亚牵制奥斯曼帝国的主力,那么希腊陆军的压力就太大了!
乔治一世叹了一口气,说:“等保加利亚做出决定后,我们再决定是不是向奥斯曼帝国宣战吧!
现在先进行全国动员,另外财政部要想办法筹集出一笔战争经费来!外交部先和列强接洽,购买战略物资。不管最终打还是不打,我们都要做好战争准备!”
……
实际上光看乔治一世的准备,就知道这场战争打定了,希腊国内主战派的力量已经占据了主导地位,就算这次不打,他们还是会制造别的借口宣战的!
希腊人的准备,让斐迪南悬着的心放了下来,不管乔治一世愿不愿意,希腊这次都必须要当这个出头鸟!
希腊人要求保加利亚履行盟友的义务,斐迪南当即表示没有问题,让他们放心,保加利亚绝对会按照盟约要求办的!
这可坑苦了希腊驻保加利亚大使,按盟约要求办提前爆发战争,保加利亚再三个月内参战真要是如此,希腊就成冤大头了!这样的结
四十三章、纵横
乔治一世现在的心情就很不平衡,同样是在奥斯曼帝国搞事情,保加利亚搞出了一大堆都没有出问题;轮到希腊就不一样了,一个克里特岛起义就将希腊套牢了,搞得他是骑虎难下!
乔治一世怀着郁闷的心情问道:“外交大臣,联系保加利亚和门特内格罗,要求他们履行盟约,我要得到保加利亚明确的答复,有问题么”
好吧,弱国没有人权,门特内格罗只是顺带的,谁叫他们兵少呢
外交大臣严肃的说:“没有!”
乔治一世满意的点了点头,保加利亚会不会参战,这个问题根本就不用考虑,无非是时间早晚的问题,或者说是想要多少好处的问题!
乔治一世又问道:“首相,国内准备的怎么样了如果只有我们,现在能不能向奥斯曼帝国发起战争”
首相脸色略带苍白,慎重的说:“这个恐怕还有困难,我们并没有做好战争准备!之前建立巴尔干同盟的时候,保加利亚人就要求把战争时间放到1900年后,我们做的战争储备也是按这个计划做的。
不光是我们,就连门特内格罗和保加利亚都制定了一套在1900年向奥斯曼开战的计划书,估计他们的战备工作,也比我们好不了多少!
哦,保加利亚的预备役训练,走的要快一些,在去年就开始全面开起了,如果战争现在爆发,他们的动员能力应该没问题!”
乔治一世脸色一变,这才是最大的坏消息,现在不但是希腊没有做好战争准备,两个盟友也一一样没有!
想了想,乔治一世又说道:“不光是我们没做好准备吧奥斯曼帝国估计好不到哪里去,最近两三年奥斯曼帝国国内的起义也是层出不穷,我不信他们现在做好了战争准备!
我们好歹也有一份计划不是现在就开始全国动员,我们需要多少时间,才能能够完成
在极限状态下,我们能够动员多少兵力战略物资储备又能支持多久政府财政又能支持多长时间的战争”
首相想了想说:“理论上,在举国动员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动员二十五万军队,但是由于没有接受专业化的训练,短期内拥有战斗力的还是只有现在的十一万陆军!
海军情况要好些,由于保加利亚那支舰队的存在,奥斯曼帝国的海军主力被拖在了博斯普鲁斯海峡,我们的压力不是很大!
战略物资,这个有些麻烦,二十五万陆军在高强度的作战情况下,我们目前的储备最多只能支撑两个月!
当然这个问题还不是太大,我们还可以向英国人、法国人、意大利人购买,还是可以解决的!
麻烦的是钱,政府的财政收入一直都不好,尤其是经济危机爆发后的这几年,财政一直处于赤字状态!”
乔治一世点了点头,战略储备不足,那个简单,以希腊的地理位置,完全可以去买嘛!即便是战争时期各国禁运,只要有钱,资本家们总会想到办法的!
没钱就令人头疼了,希腊的财政问题由来已久,没钱是正常的,但是要解决财政问题就难了!
而且他现在更担心的反而是保加利亚的态度,要是保加利亚人没有准备好,不能马上参战,那么没有保加利亚牵制奥斯曼帝国的主力,那么希腊陆军的压力就太大了!
乔治一世叹了一口气,说:“等保加利亚做出决定后,我们再决定是不是向奥斯曼帝国宣战吧!
现在先进行全国动员,另外财政部要想办法筹集出一笔战争经费来!外交部先和列强接洽,购买战略物资。不管最终打还是不打,我们都要做好战争准备!”
……
实际上光看乔治一世的准备,就知道这场战争打定了,希腊国内主战派的力量已经占据了主导地位,就算这次不打,他们还是会制造别的借口宣战的!
希腊人的准备,让斐迪南悬着的心放了下来,不管乔治一世愿不愿意,希腊这次都必须要当这个出头鸟!
希腊人要求保加利亚履行盟友的义务,斐迪南当即表示没有问题,让他们放心,保加利亚绝对会按照盟约要求办的!
这可坑苦了希腊驻保加利亚大使,按盟约要求办提前爆发战争,保加利亚再三个月
四十四章、战争爆发(二合一)
奥斯曼帝国和希腊的战争,现在已经无法阻止了。利益冲突、民族矛盾、舆论导向,这一系列的因素将两国推向了战争的深渊!
斐迪南可以上帝的名义发誓,这场战争绝对不是他的锅!历史上这个时候,奥斯曼帝国和希腊不还是打起来了么
巴尔干同盟的建立,无疑是给希腊人又增加了一分底气。
历史上还是乔治亲王亲自带了一支1500人的军队,支援克里特岛起义!
面对列强的集体反对,准备不充分的希腊政府,还是一意孤行的向奥斯曼帝国发起了战争,就知道希腊国内主战派的力量了!
对比当时的国际环境,对希腊人来说,现在的局面要好得多!现在列强的态度虽然各不相同,但是在外交上还是有俄国人、英国人和奥匈帝国的支持;同时,在巴尔干地区还有保加利亚和门特内格罗这两个盟友,怎么看胜算都要大的多!
历史上由于双方都没有做好战争准备,进行了一场比烂的战争,但是希腊人还是更烂一些,让这场战争成为近代战争史上希腊的一个笑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