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大唐修条路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哈撒
“回刘大人,去年大旱,因为有修渠和打井的补贴,抵消开销,仅仅用了五千不到,而今年的估计能省更多,因为有城外那位……”汤师爷望着城外西河工事的地方,阴恻恻的笑着。
“哈哈哈……”刘德之露出一副我懂我懂的表情哈哈大笑。
“不过账目这你一定要做好,大头还是孝敬鲁王那边。这点你应该十分清楚,不该碰的坚决不要碰,出了纰漏你我几个脑袋都不够砍得!”刘德之突然话锋一转,阴森森的看着汤师爷。
“下官省的,下官省的,下官保证一定不出任何意外!”汤师爷被吓了个哆嗦,连忙躬身回道。
“知道其中利害就好,下去吧!”刘德之挥挥手,又靠在了躺椅上咪上眼睛。
而旁边的婢女又继续拿起蒲扇轻轻的扇动起来。
而此时此刻,寅生依旧在城外西河工事上顶着烈日,指挥着劳功们作业。
长安城,东宫太子府。
……
“哗啦……”
“酒呢人都死绝了吗给我拿酒来……”
东宫内,一个满身酒气,身着锦袍,头发有点散乱的男子东摇西摆,满身酒气,站也站不稳,指着一帮跪在地上低着头,瑟瑟发抖的宫女和太监们骂道!
“哗啦……”
说话间,又砸了一个价值不菲的瓷器。
门口的亭堂红漆柱子边上,一个身着华服粉红宫装,腰束素色缎带,衬出婀娜身段,头挽飞星逐月髻,但却是嘤嘤嘤地哭个不停的女子,不时地抬头望着宫外。
“你们一个个是聋子吗孤的话也不听了是不是一个个都投奔魏王去了信不信孤砍了你们”这个喝醉酒近似疯癫之人却正是当朝东宫太子李承乾。
话说间便提起一旁的宝剑。
“铮……”地一声拔出来就朝着地上的那些宫女太监们砍去。
&n
第十九章 县府交易
雍州,周至县,寅生府邸。
昏暗的烛光在四周不停的摇曳着,此时夜色已深,屋外漆黑一片。
入夏时分,天气已逐渐炎热起来,经过白天烈日的灼晒,夜间暑气也渐渐消退下去。
房门打开着,一丝丝微风不时的飘进屋内,吹动着屋内四角的烛火不停闪烁,映地桌前的寅生身后的倒影忽明忽暗。
寅生站在桌前,手腕一翻,望着手腕上的指针已指到十一点了,但是脑袋内还是一团乱麻。
桌上摊开的宣纸上面横横竖竖的几道,勾勒出几个物品图案的线条,旁边放着一把木质的尺子和一只缠满布条细细的炭棒。
寅生挠挠头,依然没有头绪!背着手在屋内走来走去。
由于入夏时分,天气愈发炎热,工地上时有中暑情况发生,本就人手不够,等同于雪上加霜。
而寅生内心估摸着葛陌村的几株“西域作物”快到收获季节了,得抓紧时间回去一趟,葛炎张伍德他们是不懂这些作物的,万一出点什么岔子自己上哪哭去。
那么眼下面临着这几个问题:
一来得找个什么能够说服这个“假惺惺”的刘德之县令的理由,让他能够再增派点人手过来。
二来借着这个机会能够回葛陌村一趟,把成熟后的作物收获,将其移植到周至县城来,赶在入秋之前播种第二季,这样年内又能收获一次。
三来继续改进现阶段能够派的上用场的工具,可以将再次提高现阶段的生产力。
近几日和工部派来协助寅生的几个能人巧匠交流了意见和想法,也收获良多。
毕竟再怎样超前地提出后世的一些工具和技术,都要建立在这个时代的工艺水平能够达到的基础之上。
看着桌上摊开纸张上面的线条和拿圆圈标注的一些名字,寅生又一次陷入了深思。
雍州,周至县城,县衙内堂。
“说来惭愧,近日里下官忙于县内繁杂事务,未曾抽空前往西河工事上添薪加火,还望寅少监大人海涵啊!”周至县令刘德之双手抱拳向寅生虚躬一下说道。
“无妨无妨,县令大人忙于县内各项杂务,为全城百姓操劳,实乃百官之典范。西河工事只是一隅,也还望烦请刘县令经常前来多多指导啊!”寅生忙回道。
内心暗想这个家伙道貌岸然的,场面话倒是说的亮堂,整日在县衙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操劳个毛线。
但再怎样也是这周至县城的父母官,主政一方,该虚与委蛇的场面客套话也是得说。
似乎刘县令也听出了寅生话语中的不满,但依旧面不改色。
端起眼前茶碗揭开盖子喝了一口说道:“寅大人,下官确实政务缠身,走不开啊!大人上次提出的增派人手的提议,但是现也已到了农务繁忙季节,城内百姓也都纷纷下地务农。实在是抽调不出人手啊。
咱们周至是雍州辖区属地,是鲁王殿下的封地,周边还有众多国公亲王的封地,您说我怎能前去强行征用这些封侯贵族的府兵和杂役
给我十个脑袋,下官都不敢去叨扰的啊。”县令刘德之一脸的苦涩说道。
其实也不是刘德之故意卡寅生增派人手的请求。
太宗李世民玄武门兵变篡位后,为了稳定天下,将开国跟随他征战的功臣之士加官进爵,大肆封赏领地。
就连寅生也明白,这些个封王国公贵族吃到嘴巴里的肉,肯定是不会轻易吐出来。
随着天下太平,四夷安定,百姓生活水平节节提高,每年上缴的钱粮税收也日益增加。
这些个王公贵族封侯们纷纷将自己的封地经营的铁板一块一样,想从他们手中差人手捞好处,那是不可能的。
“既然人手这边暂时解决不了,那只能先行作罢,走一步看一步了。那只能从工艺角度着手。”寅生暗想道。
“那既然刘县令大人这边不能抽调人手,那么银钱支持方面,是否县里多给与一点支持”寅生假装诉苦道。
“近日里劳作的百姓纷纷闹着没粮食下锅,在西河工事上又不能回去忙自己田里劳作!”寅生说道。
“哎呀,寅大人,不是我周至县衙有银钱不拨,是真的没钱啊!
去年的赈灾拨款也早已用与西河工事之上了,今年的拨款朝廷还未到县里。
县衙里上月的例钱都还未曾开支。上至本官下至杂役各个家里都无米下炊。下官和衙役们都快吃糠咽菜了!”刘德之假装拿衣袖抹了抹那闪着精光的眼睛,鼻子假装抽涕两下,哭诉地说道。
我尼玛……
你这拙劣的演技我真的想上去给你两脚,放后世不给你颁个“小金人”都对不起你!
听得寅生火冒三丈!
特么的睁着眼睛说瞎话。方才寅生从前院里走进来,明明看着两个奴婢端着一盘吃剩了的鸡肉倒在门口那两只大黑狗的狗盆子里。
合着你们县府的官员们吃糠咽菜,你们的看门狗啃鸡腿啊你当我傻还是你们都是傻子
压下内心的熊熊怒火,该说的场面话还是要说的。
“寅生听闻县令大人以身作则,实在汗颜,刘大人真乃我大唐文武百官“清廉”之典范啊!”寅生抱拳说道,“清廉”二字发音特地念的重重地,看了面前这虚伪的县令刘德之。
“哈哈哈……下官不敢当,下官也是心系百姓,
第二十章 回村忽悠
前日里从县衙出来后,终于将县令刘德之的兴趣吊了起来,通过利益交换暂时将其和寅生绑在了一起。
俗话讲的好,一个好汉三个帮。
寅生这两日一直琢磨着怎么才能将此“项目”真正的做起来,万万不能像上次发明滑轮组事件这样,又沦为在工事上当“监理”了!
但是现在手底下没人呐。
当下第一个就想到了那位雍州府“军区司令”的儿子陆仲谋陆校尉。
近几日里寅生和陆仲谋基本上已经混熟了,倒不是寅生想着攀附陆仲谋背后那位“司令”身份的老爹,只是寅生觉得:
一来离开葛陌村的确没什么亲近之人,这里也就是和陆仲谋熟悉一点;
二来也受张伍德张猎户托付,与其陆仲谋交好;
三来陆仲谋陆校尉确实没什么架子,为人也很低调。从来不提他背后的那个“司令”老爹,也不摆“军二代”的谱,实打实的做好这个校尉,该看大门的看大门,该跑腿的跑腿。
这让寅生另眼相看,觉得此人日后大有可为。
于是乎乎寅生就上门找到了陆仲谋陆校尉,将其此“项目”前因后果和未来产生的效益简单地向其解释了一下。
陆仲谋当然也很心动,无他!
现在已是贞观七年,周边少数部族、各国局势都比较稳定,虽说边疆时常会有摩擦,但都有驻守的军队及时处置,让他们这些内地的将士们有劲使不出。
而平日里陆校尉他们也仅仅是日常操练,偶尔看看城门,跑跑腿换值什么的。
好男儿都幻想着兵戈铁马,铁血沙场。不说抛头颅洒热血,但总想着上前线真正去杀敌立军功。
然而这安定和平的年代并不给他们机会!
平日里的日常开销仅仅是依靠那微薄的军饷完全不够,又不好意思开口问家里人诉苦要救济,故而作为一个“军二代”平日里过得挺清贫。
通过几日的交往和接触,陆仲谋也见识到寅生发明的那几个工具,实实在在解决了西河工事的工期问题,也通过工部推广至其他地区,反响强烈。
故而也比较相信寅生现在给他提到的这几个“项目”。
但是碍于大唐律和军令,在岗在职人员是严格禁止下海从商的,所以陆仲谋想了个折中的法子。
“寅兄,其实小弟也晓得寅兄所说的这几个项目能获得巨大收益,但是老弟我碍于唐律和军律不能直接参与,但是我可以书信一封,送往雍州府给我的堂兄,他府上一直在营生着家族的两个布匹店铺,此事相信他会感兴趣的。”陆仲谋听完后说道。
“晤……此事倒也不是不成,只是你这堂兄能否靠得住”寅生沉吟道。
“这点寅兄你放心,小弟我和堂兄曾经从小一起在府上长大,虚长我几岁。虽说没有入仕途,但是府上那几个铺子确实营生的风生水起,平日里我陆府的大部分开销都是堂兄所支持的!”陆仲谋保证道。
“既然陆老弟你能够打包票,那老哥也就放心了,老哥的那份收成给陆老弟你占四成,希望陆老弟不要推脱。”寅生说道。
“这可使不得,小弟我又没有帮多少忙,怎敢拿如此之多。”陆仲谋连忙推脱。
“哎……陆老弟见外了,咱们兄弟二人不说这些,况且以后还要仰仗陆老弟这边多多支持。这也只是开始。待到以后能够做大做强,这些都是小钱。”寅生打着包票地说道。
“那……老弟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陆仲谋也内心欢喜地说道。
“这就对了,咱们兄弟之间不必客气。具体你和你堂兄那边怎么分成那是你们陆家的事情,老哥我不干预!”寅生打着包票说道。
“既然老哥这么信任小弟,那我就一定将此事办成,不负老哥的期望,我立马修书快马加鞭送往雍州府。”陆仲谋抱拳说道。
“好!军伍之人果然雷厉风行!那明日还要劳烦老弟跟老哥我回一趟葛陌村,这次一定要请到承启老哥和伍德老哥出山啊!”寅生也同样打起了葛炎和张伍德两位大佬的注意。
“这是自然,小弟也曾多次请伍德老哥来周至县城定居,但都是无功而返。伍德老哥月把余才来趟周至县城,与小弟往往擦肩而过,小弟我技痒难耐啊!”陆仲谋也兴奋地说道。看来还是个武痴。
“哈哈哈……此事甚好,那明日咱们就动身,去往葛陌村游说两位老哥!”寅生也哈哈大笑地说道。
周至县城西隅,葛陌村。
 
第二十一章 游说李恪
长安,城东,蜀王府。
正红朱漆大门顶端悬着黑色金丝楠木匾额,上面龙飞凤舞地题着三个大字‘蜀王府’。天阶夜色凉如水,府内红烛摇曳,窗外细雨横斜,积水顺着屋檐悄然滴落。
屋外绵绵细雨,屋内灯火通明。
府内,安康公主和太子妃海棠将太宗李世民准备下诏修葺武德殿,宣魏王李泰入宫的事宜道于蜀王李恪听。
李恪听完并不做声,背着手抿着嘴巴,在厅堂之内缓缓踱步,而太子妃海棠一脸急迫的样子欲言又止,怕打断李恪的思路。
不一小会儿,李恪停了下来,似笑非笑地对着海棠说道:“这是好事啊,本王为什么要去阻止呢”
听得海棠和安康一脸蒙圈,眼睛睁大,十分不解道:“好事三哥此言怎讲”
“你看太子殿下在东宫待着,这时魏王殿下又要进武德殿了,他们长孙一脉在两宫里都有人了,从此我大唐江山高举正统,可以千秋万代了。你看这不前日里赵郡王和鲁王两位皇叔不都怂恿着父皇封禅嘛,这大好时机啊!”蜀王李恪笑着说道。
安康公主一听李恪这种语气,不怒反笑着说道:“哎呀三哥,你一个平日里使枪弄棒的豪爽人,怎么学着那些十八学士些说起酸话来了。”
“安康妹妹,我可是有一说一啊,再者说鲁王皇叔不是跟东宫太子走的很近么,这次封禅事件难道不是我大哥背后做的推手”李恪嘲讽道。
“这哪跟哪呀,三哥也知道赵郡王和鲁王也不是一条船上的人啊,他们一同上奏似乎也不是商量好的,太子这边并没有与鲁王事先商议过。倒是鲁王这边好像呼声很高!”安康公主说道。
“这倒也是,但是若是父皇封禅,那最大的得益也是大哥啊,那为何父皇要宣四弟呢进武德殿呢”李恪也有点纳闷。
“所以说啊,越来越看不透父皇了。三哥你可别忘了,父皇进东宫做太子之前就在武德殿住过。
近日里我常听闻父皇多次嘉许四哥,看的出来父皇是真的赏识四哥了。四哥那人你也应该知道,最是玲珑剔透。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