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1984之狂潮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再次等候

    到最后,甚至连拍摄计划都进行了修改。趁着暑假还未结束,剧组就来到加拿大的外景地,先拍摄完所有的外景镜头。等到开学以后,再返回洛杉矶摄影棚,完成余下的镜头。

    cut!随着柳帕金的叫喊声,剧组完成了今天的拍摄。

    荆建走了过去,笑着递过去一瓶矿泉水:柳帕金,我今晚离开,剩下的外景镜头还有什么问题吗?

    放心,先生。柳帕金点点头,会按照您的要求,保证让您满意。

    很好。荆建笑道,那就辛苦您了。

    呵呵,也祝您度假愉快!

    这一次的度假,荆建算是偷偷摸摸抽出了时间。一个多小时后,他就驾车来到了城中的一家旅馆。

    叮咚!

    随着门铃响,曹海燕猛的打开门,见荆建到来,欢笑着来了个拥抱:你来了?都急死我了。

    急啥?晚上的飞机呢。荆建笑道。曹海燕早已收拾好,一身白色长裙,戴着墨镜,还听着alkan。接过行李,叫了一辆出租,见曹海燕摇头晃脑听得起劲,就好奇问道,谁的歌?

    香港的。曹海燕从随身小包了里拿出一盘磁带,得意的向荆建晃晃,知道吗?这是我拥有的第一盘香港歌星。就在校门外买的,后来到美国,还一直带着呢。你一起听听?

    荆建一看这封面?复印的,就忍不住笑道:咳咳,丫头,知不知道,这磁带其实就是我卖的?哈哈哈!

    啊?原来是你?曹海燕笑的惊讶,故意装作咬牙切齿,挥舞着小拳头,还卖那么贵,都10块多了耶!打倒资本家,打倒嘻嘻。

    见开车的司机不注意,荆建二话不说,把曹海燕抱到自己的大腿上,轻拍了一下翘臀:让你调皮。好啦好啦,等会儿请你吃饭,堵住你的嘴。

    没那么容易。在荆建的怀中,曹海燕撒着娇,这次去欧洲,天天都要吃好的!

    呵呵。很不幸的告诉你。我们这次去的英国,绰号就叫黑暗料理之国。哈哈哈。荆建玩笑道。

    啊?啥是黑暗料理?

    在荆建的怀中,曹海燕仰着头,瞪大好奇的双眼,配着长长的睫毛漂亮的脸,让荆建忍不住亲了几口。

    讨厌!曹海燕立刻挣扎,你还没说黑暗料理的事呢!




第314章无足轻重的小投资
    关于英国黑暗料理的段子,前世的网络上实在是太多太多,荆建随便挑了几个,就把曹海燕吓得花容失色。到最后,荆建都已经忍不住,笑着安慰:我们去的是伦敦,那里还是有不少好餐厅,就是千万记住,绝不要去吃英国本地菜!呵呵。那会让你毛骨悚然!

    其实都明白这些是玩笑话,出国了那么久,早已经习惯了东西方的饮食差异。而曹海燕一路上都兴奋得像个小女孩,直到坐进头等舱,依然是雀跃不已。

    回家还习惯吗?荆建随口问道。这次暑假,曹海燕带着本科毕业证衣锦还乡。

    吃好睡好,又没人半夜闹个不停,别提多舒服啦。嘻嘻,就是洗澡太不方便。

    那就寄个热水器回家。荆建笑道。

    想过了,可电压都不稳。我们这里气罐都很少,更不说啥煤气了。再说,还占个大件指标呢,我爸妈不舍得。

    此时的政策,归国人员能携带几大件几小件,可一般都携带比较热门的电视机电冰箱等,却很少有人舍得带次一等的热水器。而且全国千军万马都引进那些白色家电的流水线,比如彩电,全国一下子盲目引进了上百条,甚至引发了以后的惨烈大战。反而是热水器,关注的人却相当的少。

    荆建摸着下巴,突然就有了一丝兴趣。如果现在?可又一想,就为了洗个热水澡,居然想建造个热水器厂?那不是闲得蛋疼吗?

    见荆建那种似笑非笑的表情,曹海燕就白了一眼:又动啥歪脑筋?

    我在想哈,还是有热水器好。方便咱们鸳鸯戏水啊?哈哈。荆建开起了玩笑,没指标?那容易,咱就建个厂,专门就生产热水器。怕电压不够没煤气?更容易,咱再建个电厂煤气厂。哈哈哈!

    要死了。曹海燕轻踢了荆建一脚,避开空姐的注意,偷偷咬耳几句,双颊微红,眼带兴奋

    荆建也立刻变得精神振奋,没想到居然能在万米高空?有些气急败坏:咋动作这么慢,还不起飞呢?

    娇笑声中,曹海燕突然想到一件事:小建,有件事想问问,有啥十万八万美元的小投资项目?老家的干部都像是热锅上的蚂蚁,全都动员给海外关系写信呢。这次回家,我爸妈也烦过我了。

    有好处没?荆建笑问,没好处我可不干。

    当然有好处,听说谁拉到外商投资,能升一级呢。

    呦?没想到,曹海燕的父母倒是一对官迷。荆建笑着对曹海燕眨眨眼,我问的是,我的好处!哈哈!

    就知道欺负我。轻笑一声,曹海燕又咬耳了几句,接着羞怒道,坏死了,讨厌!

    笑闹声中,荆建一想,反正随后会在东瀛和宝岛设备大采购,并且会在大陆建厂。虽然主要是放在沪江和南湾,但允个配套的小厂到曹海燕的家乡,那也没什么关系:等下飞机,我就去电话,让沪江派人去谈。就是资金具体落实,需要到年底。还有,资金一般不会超过50万美元。其实呀,你不是也有不少钱,可以自己投资呀?

    不嘛,我很穷的。曹海燕立刻撒起了娇,谢谢啦。嘻嘻。

    这样吧!这个厂就算我送你的。

    不要!曹海燕一下子变得坚决,头枕着荆建的大腿,说出了担心,我怕我怕拿了后,你会不要我的。

    荆建一愣,他确实有一丁点这样的想法。接着露出笑容,抚摸着曹海燕的秀发:傻丫头!想啥呢。

    嘻嘻。曹海燕得意的笑了几声,那你准备亲自去谈吗?

    也就五十万,谁会费那个劲?荆建笑着摇头,沪江的办事处,随便派个本地员工吧。就算是去个老外,我还丢不起那个脸?

    这与什么崇洋媚外无关,而是一种对等谈判。由于水井公司沪江办事处,高层基本上都是老外,无论是杰顿,还是他手下新雇佣的那几位,到内地去谈一个区区几十万美元的小项目?身份都不相符呀?也就是再次一等的中国员工,那还差不多。当然,这仅仅说的是跑腿,真正的决策,肯定需要荆建的拍板。

    飞机开始在跑道上滑行,开始了新的闲聊。曹海燕问道:刚回来就听说,你的电影上映了呀?票房怎么样?

    还算不错,目前已经超过了120万。看这情形,应该能收回投资。荆建笑道。

    曹海燕问的是之前的那部独立电影,由于互不相让,最终caa即没有增加荧幕,但也没有减少,依然是150块。不过在第一周的周末三天,票房超过了40万,由于成绩不错,第二周就增加到250块荧幕,票房也剧增到80几万。然而现在是暑期档的末尾,大片云集,荧幕已经不可能再增加,也不知道caa这样的安排算好,还是算差,反正按照趋势,应该能超过250万。

    这算是给了荆建一个惊喜,无论如何,这部独立电影已经算是成功。荆建已经签了一张20万美元的支票,算是给剧组的奖金。这多少算是对剧组的补偿,如果没有与caa弄僵,票房可能还会更加高。

    那你现在拍的那部呢?肯定更厉害吧?曹海燕握着荆建的手,似乎很无意的放到了自己的胸口。

    荆建笑着摇摇头:现在的投资已经接近2000万,如果加上未来的宣传,可能不下于2500万。虽然拍的很满意,但想要收回投资,就需要一个高票房。实在有些难度。不过能在好莱坞玩一次,我觉得值。在内心里,如果只亏损1000万,荆建已经认为能够及格。

    轻轻抚摸着软处,看着曹海燕含羞不语,荆建更感觉值!

    从头到尾,荆建都没怎么关心那笔无足轻重的小投资。然而在曹海燕老家武科市,有一对中年夫妇已经是心急如焚



第315章还有这样的投资
    曹江和胡艳都是武科市的干部,不过直到现在,还都在机关里不上不下,说不上很差,都有点小权;但也绝对算不上很好,基本已经没有被提拔的可能。

    不过,在这座四五线的小城市,曹家已经算很不错。尤其是自从他家的三闺女从华清公派去美国,并且寄回不少外汇,并且还为曹家买了新房,更是引得周围的人一片羡慕。

    然而坏就坏在虚荣。这次曹家三闺女曹海燕拿了学士学位回国探亲,曹家大宴宾客,曹江胡艳夫妇恨不得整座城市都知道他们家的风光。酒一多,就免不了胡吹,什么定居美国啦,赚钱容易啦,交际广阔啦,当然,还少不了n多的海外富家子弟对曹海燕的狂热追求啦!

    吹牛的时候确实很爽,但听者有心,曹家立刻就被一群领导们给盯上了

    自改革开放以后,搞活经济招商引资,已经成为地方政府最最重要的政绩之一。然而现在还是80年代,姓资姓社问题还相当敏感,所以根本不敢公开支持私营经济,甚至还会变相的打压。而国家从上至下,唯一大力支持的,就是引进外资!

    就不提为了引进外资,给了外商多少超国民待遇了,如果有兴趣,可以去看看后来网上的那些段子。实际上,那些段子非但不夸张,甚至还有点保守。活脱脱一幕幕的黑色幽默。

    还是言归正传。作为内地小城,又不是侨乡,武科市就是想,也寻找不到外商的渠道啊?于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一声动员,发动全市的干部,寻找海外关系,如果谁能拉来外资,立刻奖励升职云云。

    本来这件事,其实与曹家关系不大,都已经是这把年纪了,夫妇俩也没剩下多少事业上的野心。再说,牛皮吹的再大,他们自己还不知道吗?另外,曹海燕本人就相当低调,就算衣锦还乡,她也绝不会说出钱的来源。被某人包养,这难道很好听吗?

    可是曹家不积极,一级级的领导却相继登门拜访。而曹家夫妇又特别的好面子,被不断挤兑后,就被顶上了杠头。所以在这段时间,他们已经病急乱投医,甚至还给了曹海燕几个越洋电话,真有那种度日如年的感觉

    从局长的办公室出来,曹江满脸尴尬,刚才局长再次询问,让曹江头疼不已。无视同事那种暗暗嘲笑的目光,回到自己的办公室,打通了妻子胡艳的电话:小胡,今天局长又催我,单位都快待不下去了。燕子那天的电话怎么说?都已经快三天了。

    胡艳同样是焦头烂额:那天你不是一起听的?燕子说,她会去问问,应该问题不大。让我们别心急。老曹,不是我说你,才刚过去三天,那么快就能找到外商?这又不是随便找个乡下菜贩?

    可我们局长已经报市里了。曹江是满脸为难,市长催他,他就催我,我也没法子啊!

    谁让你们局长那么急?怎么和你一样?喝点酒,嘴都没个把门的。胡艳同样是一肚子的火,燕子现在去了欧洲玩,连人都没法找,只能等她电话。

    哎!一时之间,曹江有种作茧自缚的感觉,也只能这样。我再想办法,拖几天吧!

    挂上电话,曹江欲哭无泪,早知道是这样,又何必吹那个牛呢?现在已经不是什么投资的问题,而是丢脸的问题。如果真找不到外商,那曹家就变成大笑话了。

    正胡思乱想,电话铃突然响起:您好,是曹江曹科长吗?

    我是,请问您是?

    我是美国水井集团驻沪办事处的,我姓陈,陈东师。说话的是一位三十几岁的男子,我们公司有一笔至少一百万港币的投资,不知贵地是否有兴趣?

    打电话的陈东师同样很纳闷,今天老总杰顿先生突然找到自己,没有任何解释,只交代了一句,一定要寻找到武科市的这位曹江先生,并且答应投资不得不少于二十万美元。至于到底投资什么项目?就让自己看着办。

    居然还有这样的投资?陈东师已经无语,又万分奇怪,这位曹江先生到底是何许人也?

    此时的曹江已经是欣喜若狂:有兴趣,有兴趣。陈总

    呵呵,对不起。我不是老总,只是公司的业务经理。

    哦哦,陈经理。曹江已经激动的站起来,请问你们想投资什么项目?我立刻向领导汇报。

    陈东师心里在大骂。还什么项目?你问我?我去问谁?呵呵,具体项目还需要实地考察,毕竟我们公司需要保证投资的成功。不过能保证,我们是很有诚意的。

    当然,当然。这我相信。曹江突然想到自己的三闺女,请问您?认识曹海燕吗?

    曹海燕?对不起。这个项目是我们老总杰顿先生亲自交代的。杰顿先生他是美国人。不知您?

    那应该对了。曹江心中更加高兴,没想到自己的女儿还能和美国人?已经是越想越美。幸好,他还没得意忘形,那怎么联系?您是说,你们公司现在有沪江办事处?

    对,曹先生,我现在就在沪江,我们也在国内有大笔投资。您完全可以去打听一下。如果方便的话,请您记下我们公司的地址和电话陈东师想起杰顿刚刚的吩咐,最快速度谈妥,我准备明天的飞机,到你们的省城

    那给我航班号,我们直接派车到省城接机。

    结束通话,曹江已经是笑容满面。好不容易平静下来,他拿起桌上的记录,仰头走出办公室,是那么的意气风发

    半小时后,局长已经联系了自己在沪江的一位同学,立刻打听到水井公司的显赫名声。于是俩人兴冲冲的上车,立刻就向市政府开去



第316章看不上的蝇头小利
    当陈东师被迎接进武科市市政府的时候,他被接待的规格吓了一跳。拜托,在进入水井公司之前,陈东师也只不过是沪江的英语老师,标准的小老百姓,哪里见到过那么多的领导干部?幸好,他跟随着杰顿做过几次翻译,多少也算历练过,总算没出什么洋相。

    其实这就是荆建各个公司的普遍现象,能独当一面的得力人手相当少。所以这么一件小事,杰顿就顺手指派给了自己较熟悉的陈东师。

    然而陈东师肯定想把这件事办好,于是宾主落座,他首先做起了介绍:景市长,各位领导,作为水井公司的代表,先介绍一下本公司的基本情况。

    水井公司注册在开曼群岛,是家美国公司,致力于投资中国市场,并且计划在未来十五年,总计投资九十八亿多美元

    多少?与当时的沪江市领导一样,景市长和在座的官员全都吓了一跳。

    九十八亿多美元。不知为什么,每次看到别人吃惊的模样,陈东师都会暗中得意。他也渐渐的进入状态,有些投资项目,抱歉,涉及商业机密,暂时不能公开。不过,我们在沪江设立办事处仅仅半年,目前已经启动了几大项目,投资总额已经达到五千六百万美元(在这里,陈东师玩了一点文字游戏,虽然投资总额确实那么多,可是投资是分阶段的,荆建目前的实际投入也就在一千万美元左右。当然,未来肯定会足额投资)

    按照本公司的投资计划,从明年开始,将会加大投资。而其中一个投资大项,就是沪江崇名岛的工业区建设。而我们水井公司将主要建设食品工业群和包装工业群。

    见景市长等人听得很认真,陈东师微微一笑:不瞒各位领导,原先武科市并未进入到我们的视线。在商言商,内地省市的投资环境确实差了许多,尤其与沪江这些沿海发达地区相比。但是有些事,需要的是交情。所以我们公司决定,可以酌情在武科市投资一个配套工厂,服务于沪江的工业区。
1...114115116117118...36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