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之狂潮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再次等候
荆建点点头,原来如此。再怎么保密,总逃避不了银行和证券公司的监管。而华尔街没有秘密,有些事根本就难以隐瞒。当然,也不会无聊到去泄露给新闻界,损人不利己的事,华尔街几乎没人去干。
于是荆建就有了决定:我认为,这样的事不可能在半小时内谈完,甚至连开头都不能结束。我们需要另预约时间。抱歉,我有自己的行程安排。
没关系。苏灿笑笑,我最多能在欧洲停留三天。您看?
那就今晚七点,隔壁的那家餐厅。我们共进晚餐。
没问题。
很有趣,接连到来的这三批买家卖家,带来的全都是大项目,在没有详细的探讨和了解后,根本就无法做出判断。此时国际资本暗潮涌动,热钱时代已经到来。而荆建在微软操作上的惊艳表现,已经引起某些资本大鳄的注意。或者再准确些,他们发给了荆建一张某种意义上的入场券。
回到房间,发现秦姿已经起床。似乎漫不经心的不在意:男人正经事要紧,怎么不多谈会儿?
荆建微微一笑:漂亮女人,日程表已经安排好。上午陪我去公司,下去陪你去拱廊购物商场。对这样的行程安排还满意否?就是晚餐要与刚才的那位一起。哎,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啊!
秦姿的嘴角已经微微勾起:讨厌,好像我是那种胡搅蛮缠的女人似的。
呵呵。如果不是,那就快点收拾。其实我也很不喜欢那些意外。太麻烦!确实如此,荆建做事不怎么喜欢节外生枝。
此次来汉堡,最重要的当然是自己的分公司。几间普通的办公室,四位西德的本地雇员,就构成了这家分公司的全部。看了一圈,对硬件雇员什么的还算满意,威廉算是挺用心。然而现在却出现了一个极大的问题——汉堡分公司该怎么准确定位?
原先按照设想,在苏东剧变前夕,肯定是风起云涌乱象丛生,而汉堡分公司正可以煽风点火浑水摸鱼等等。然而现在?居然风平浪静?难道就这么一直等着?等到三年后?如果实在找不到办法,也只能采取这样的下策。不过对荆建来说,似乎总有点不甘心。
反正就是例常的老板视察。快到中午的时候,荆建就准备告辞。而办公楼里其他公司的雇员也都纷纷外出午餐。突然,荆建就发现一个很奇怪的地方:威廉,汉堡的空气很不好吗?还是有流感?怎么都戴着口罩?
威廉笑着回答:老板,都不是,就是切尔诺贝利
荆建突然眼一亮,怎么把这件大事给忘了呢?他似乎发现了打开局面的关键
半年之前,也就是1986年4月26日,世界上最严重的核事故在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而此事故列为核事故的第七级(顶级)。
具体事故的原因和经过,这里不再详述,有兴趣的可以百度。但这次事故过后,苏联居然向全世界都隐瞒了事故的发生,并且行动迟缓,导致核烟尘污染了大半个欧洲。其豪华阵容,完全可以召开一场欧洲杯。
此后,一些欧洲国家(除法国以外)强迫实行食物限制,特别是菌类和牛奶。野味〔包括野猪鹿等〕,野生蘑菇,浆果以及从湖里打捞的食肉鱼类,反正此时的欧洲,野味已经成为了禁用食物。只有法国政府为了避免引发民众的恐惧,所以没有作出类似的测量。甚至到20年后的2006年,这些地区的野味依然超标,依然延续着严格的食物限制。
而民间的恐慌可想而知。欧洲各国纷纷兴起了一股抢购风。其实这样的经历,荆建前世同样经历过,在前世,东瀛福岛发生核事故后,神州各地同样的抢购如潮。让荆建尤为印象深刻,就是抢购盐盐盐!真乃大核(大和)民族盐慌(炎黄)子孙是也!
尤为可笑的是,化学系的某位赵教授也同样往家里搬了好几大箱碘盐,并且还振振有词:不管有没有用,有备无患!
对呀,要的就是那句有备无患。既然风平浪静,那就亲手掀起一股风浪。荆建立刻吩咐:威廉,把切尔诺贝利事故后,欧洲各国的政府应对民间反应等等,所有的新闻,全都给我整理一份。
啊?威廉一愣,接着点头道,先生,可是
反正员工都很空闲,让他们全都帮忙。尽快,我离开汉堡之前,一定要整理好。
是,先生。
此次欧洲之行,主要工作其实已经完成,至于切尔诺贝利的事,也需要一段时间的策划,不可能立刻就实施。而荆建将要继续的,就是那两项加班。
宾馆房间中,秦姿换上刚买的晚礼服。天鹅绒蓝色长裙,配着一枚砖石胸针,又围上手工编织披肩。然而穿着这一身,尤其想到即将出席的场合,秦姿就很不习惯,她苦着脸,向荆建讨饶道:小建,我不去了行吗?我怕出丑,丢你的脸。
上下打量着秦姿的打扮,荆建挺满意:又不是龙潭虎穴。再说,你连花瓶都不会做吗?放心,总有第一次,以后多了,你就会习惯的。
可是可是你们是谈生意,我怕?
呵呵。明白这是秦姿在怯场,关键是她很不自信,荆建笑道,我带出去的人,谁敢笑话?再说,国色天香啊!哈哈哈。
讨厌!
第223章谈崩
烛光红酒,荆建与苏灿随意的聊着天,不时与秦姿说笑几句,气氛调节的很愉快。直到甜品送上,点上一根烟,这才进入了今天的正题。
布兰布尔,我先介绍那家公司的情况苏灿说道。
苏灿所介绍的那家公司名叫au公司,也可以称之为天文单位(astronoical unit)公司,反正一听这名字,就知道是某几位计算机创业者联手鼓捣出来的。而这家公司目前的市场估值在4000万美元左右,至于苏灿所在的霍尔基金会,他们先后几次对这家公司进行了总计110万美元的投资,现大约占着28左右的股份。
苏灿又简单介绍了公司的创始人兼几位大股东的持股情况,荆建基本略过,这并不是目前的重点。随后,苏灿就坦白了他此次的来意:
由于白莲花这次对微软的收购,造成了全美轰动,因此,au公司就想引入白莲花这位战略投资者。其好处主要有以下几点:引起市场关注重视荆建资本运作手法甚至逐步注入白莲花的优质资产,来个鹊巢鸠占,白莲花就能借壳上市。
好吧,其实后两点对霍尔基金会并不重要,主要是第一点——引起市场关注,那么在几个月后的上市,au公司很有可能溢价在50左右,能给霍尔基金会带来更大的回报。
而给荆建的好处又是什么呢?霍尔基金会将与其他几位大股东一起,各拿出一部分的股份,以估值的90,也就是720万美元,转让给白莲花20的股份。并且在随后的董事会上,选举白莲花的代表,最好就是荆建,成为au公司的ceo。而在上市以后,那些股票将价值在1200万美元左右,只要短短的四五个月,荆建就将能赚取4500万美元,并且还能亲自执掌一家纳斯达克的上市公司。
听完这一切,荆建立刻笑了。刚想过,华尔街没有雷锋,没想到,立刻就来了这样一位雷锋。没直接回答苏灿,荆建反而询问一旁的秦姿:你看看,这条件咋样?
啊?秦姿一头雾水,怎么会突然问自己呢?自己根本就不懂啊?只能模棱两可的回答,我看苏先生说的挺好的。
呵呵。那就好。我都听你的。荆建笑着拍拍手,转向苏灿,根本不用那么麻烦,签字费200万美元,再加2的股权,白莲花总经理肯特先生成为au公司的ceo,我进董事会成为董事。如果答应,我就出马为你们操作。我可以肯定,你们现在一定有什么麻烦,而我,就为你们解决这样的麻烦。
标准的一回合谈崩。告辞后,荆建与秦姿回到自己的房间。见荆建沉默了一阵,秦姿就柔声安慰道:小建,别生气,以后还有机会,咱们的钱也够了。就是那位苏先生太不相信你的能力
啊,哈哈哈。荆建大笑,明白秦姿是误会了什么。刚才的自己,只是回忆着这种李代桃僵的操作手法,没想到会让秦姿想歪,你想想,如果你白手创业了一家公司,在上市的前夕,你愿意把公司交给其他人经营吗?
秦姿反应很快,立刻就想通了这个问题:啊?你是说,那个姓苏的在骗我们?
那倒不一定。再骗人,公司报表总不能作假,付钱的时候,也会派人审计,这点没骗咱们的必要。荆建解释道,而且基本肯定,那位苏灿说的都是真的,无非隐瞒了几点:这家公司的创始人或不善经营,或相互之间有了很深的矛盾,所以才会想到换帅。而公司的经营状况也不怎么好,甚至上市的条件都很勉强,才会想到引入咱们的优质资产。也许,他们给咱们的好处是真的,但麻烦更多,想要拿到,就需要再次投入大笔资金。尤其是我们仅仅是20的股份,随时可能剥夺ceo一职。以后为了保住这个位置,可能他们会不断的威逼利诱,而我们就不断的增持,到最后,他们成功套现,就换我们成为接盘侠。哈哈,真是好算计啊!
这么坏?秦姿庆幸的拍拍胸口,幸好咱们没上当。
愿者上钩呗,就是利用人的贪欲。荆建取下秦姿的胸针,俩人搂在一起,其实说麻烦,也不算特别麻烦。要解决,200万请个高手,小菜一碟。
可你一边解着荆建的上衣扣子,秦姿一边问道,你似乎要的更多呀?嗯,肯定是我男人就是比他们厉害。
哈哈,这话我爱听。荆建笑着把秦姿搂得更紧,主要是没兴趣搭理那样的破事,索性开个高价,吓退那个苏灿。我的时间,可是很值钱!
那万一那姓苏的答应了呢?秦姿好奇的问道。
那就让肯特去呗。反正有我遥控,他也绝不会走偏。荆建把秦姿拦腰抱起,咦?天天吃完就睡?怎么就不长肉?
讨厌!先去洗澡。秦姿对自己的好身材,多少有点得意,没想到你这么坏,自己都不可能去,还开了那样的高价。
没办法啊?荆建表情很无辜,谁让我还在读大学呢?没时间呀。而且,陪女人很累的啊。
喂,我没让你陪我洗澡,出去,男人!
呵呵,小羊羊,你就从了吧,不许反抗
既然已经有了预定目标,荆建就绝不会节外生枝。因此对这次的谈崩,也没什么惋惜的心情,也很快就把苏灿抛在脑后。
目前手中的事务,只有黄金岛依然是停泄不前。考察团虽然已经回国,但一直未传来什么消息。而这样的政府决策,目前的荆建也完全无能为力。
反而是肯特那边,他是越来越进入了状态。在荆建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已经是杀得天昏地暗热火朝天。宛如长坂坡七进七出的北美赵子龙,面对着群英聚会,肯特是越战越勇越来越带劲了。
第224章大辩论
如果未来评论,在86年年末,网络it界风云人物no1,毫无疑问,就是一位原先不起眼的小人物,甚至连业内人士都算不上的肯特先生。
首先拉进战场的,就是那位可怜的,躺着也中枪的乔布斯先生。此时的乔布斯被赶出了亲手创建的苹果公司,正处在人生低谷。所以心情肯定是极其糟糕。
而任何地方都是有圈子的,尤其是在眼高于顶天之骄子般的那些it新贵。如果是被乔布斯认可的圈内人,或者是资本界产业界的知名人士,就算话说的再过分些再荒谬些,可能乔布斯也就是一笑了之。然而现在?你白莲花算是哪根葱?
当然,在公开场合,面对记者们的追问,乔布斯一直保持沉默。遭受了人生挫折后,他暴躁的脾气多少收敛了一点。然而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在某次私人聚会上,乔布斯终于开始大放厥词
欧美的小报记者是神通广大的,第二天,乔布斯的话就被全文刊登,除了对白莲花表达出深深的鄙视和唾弃外,乔布斯还直接对肯特进行了人参公鸡,不外乎两点:肯特你屁都不懂,有什么资格对it计算机行业指手画脚?更可笑的是,一个没有资历,一辈子庸庸碌碌的小经理,居然还有脸对上市公司的经营管理指点江山?怎么不去照照镜子,不买块豆腐撞死云云。好吧,后面的话是中国式的翻译,反正就是那个意思。
眼看着战火扩大,媒体一片欢腾,而肯特不负众望,在家门口的草坪上,坐着轮椅,发表了措辞强硬的反击:爱迪生先生是通用电气永远的骄傲,但科芬博士让通用电气变得伟大。由此可见,乔布斯先生还没改掉他那令人讨厌的坏脾气,应该让他继续冷静。其实修剪家里的草坪,有时候还是很有意义。如果某一天,我们白莲花网络国际投资苹果,那就证明,乔布斯先生已经吸取教训,已经改正,而我们也支持乔布斯先生重返苹果出任ceo。当然,在短期内,我们白莲花网络国际没有投资苹果的计划。
拿到这新闻稿,媒体欢喜的简直要飙泪。太给力了。而且有根有据,还举了个强有力的例子:爱迪生确实是通用电气的创建者和发明家,但那位名声不显的科芬博士,他作为通用电气的第二任董事长,虽然在技术上不怎么擅长,但在经营上,可以说是现代企业科学管理的先驱之一。而通用电气也在他的手中发扬光大。由此可见,对一家公司来说,好的经营者比好的技术更为重要。你乔布斯敢说,自己在技术上的成就,比爱迪生都伟大吗?
而且随后对乔布斯的个人反击,那简直就是骂人不带脏字。不仅揭伤疤,而且还无情嘲讽,并且居然把苹果公司也顺带着骂了进去。似乎苹果公司没了乔布斯就不行似的?
新闻报道后,苹果公司还算克制,发表了一篇充满外交辞令的声明,隐隐表达了无辜卷入的不满,但其圆滑的表述,也同样无懈可击。
然而乔布斯就不同,都已经无官一身轻,还管的了涵养风度?乔布斯赤膊上阵,大声质问:你白莲花有何高见?敢亮出来看看吗?
而肯特早有准备,或者说,早已经被荆建洗脑:it计算机行业乱象丛生,大笔投资被无用的研发浪费,而短视的投资者也忙着在股市圈钱。我们认为,要建立有序的秩序,并且一切围绕网络,建立成熟的盈利模式。顺便说一句,我们白莲花网络国际正为此而努力。计算机,不是昂贵的打字机和计算器,更不是大号的玩具!网络网络一切围绕着网络!
不得不说,技术宅们有时候很可爱。这番话一出,立刻从意气之争上升到技术理念之争。在讽刺挖苦了一番后,乔布斯指出,想要达到那样理想的网络状态,其需要克服的技术难点数不胜数,可能旷日持久,所以无非是海市蜃楼。另外,万一真能实现,现在所研发的那些,也同样是一些重要的基础工作。
不得不说,这个年代最有远见的那批大牛,也绝不可能想象到,it网络会发展的如此迅猛,而新科技新技术会如此的层出不穷。
而甲骨文公司的埃里森向来不甘寂寞:网络的几乎所有运用,数据库都是核心。而我们甲骨文公司也必将成为最伟大的软件公司。
至于以sun代表的unix网络自由派更是玩起了群殴,他们大声疾呼:开放开放一切!这才是王道!
不知不觉中,微软的比尔盖茨突然发现,自己终于耳根清净,似乎被所有人都遗忘了
随着热度越来越热,各方神仙也都加入进来,什么教授专家,反正是各抒己见,形成了一场场的大辩论。
而肯特也傻眼了,他哪里懂这些技术上的事呢?于是就死抱住一个字网络!反正一切都是网络!以网络为方向研发,依靠网络实现盈利!
到最后,甚至惊动了美国总统:正是这种自由而开放的研究氛围,才会使得全美精英荟萃,美利坚也必将越来越强大!
可怜的里根总统,在百忙之中,居然还要为这样的破事站台。甚至这个话题都变成下任总统选举的争论热点之一。不过如此一来,白莲花居然就在不知不觉中,被那些心高气傲的it计算机界接纳了?
而白莲花的销售更是火爆到极点,短短几天,所有的商品一扫而空,并且还发出去60几万张的九折券。然而就是这样,订购电话依然是络绎不绝。
很有趣,本来荆建对白莲花北美总部的期望,收支平衡就很满意了。没想到如此一炒作,居然陡然变成了现金奶牛?现在担心的根本就不是什么销售,而是中国的商品什么时候运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