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超级怪兽工厂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匣中藏剑

    等待中,就连叶青也觉得有点无聊起来。

    忽然,这位无聊的女孩眼睛一亮。

    她把脸伸伸出了车窗外,对着前后左右的茫茫车队,兴奋的放声大喊:滴滴~滴~

    有病啊这是?叶青被吓了一跳,好端端的发什么神经?

    正准备升起车窗的叶青,两秒过后,赫然愣住了。

    因为,以那位玛莎,和叶青的定制版疾雷闪电的周围二十米车辆,在两秒钟过后,就跟事先约好了一样,集体按住了喇叭。

    滴滴~滴~

    一长两短的鸣笛声。

    原本不算太喧闹,大家都习以为常的拥堵街道上,此时最少有九辆车集体鸣笛。

    刺耳中带着整齐,叶青打算再来一句什么鬼?的时候,一长两短的鸣笛声,竟如同病毒一般迅速蔓延至整个拥堵的红绿灯口。

    滴滴~滴~

    滴滴~滴~

    一场喇叭盛宴在这里莫名其妙的展开,甚至还有很多年轻男女兴奋地从天窗里钻出来,不顾刺耳的鸣笛声,用手机对着四周一顿猛拍,拍时候嘴里还唤着滴滴~滴~。

    就像呼唤多年未见的恋人。

    叶青关上了车窗,并有些懵地开启外界隔音模式,他被喇叭震的脑门生疼。

    这一定是什么我不知道的网络热门流行方式。叶青一边揉耳朵,一边自言自语,有种自己已经与时代脱离的落伍感觉。

    确实,现在叶青的上网时间已经很少了。

    因为现实比上网有意思好多倍啊,尤其是有钱人的现实生活。

    好在叶青的上网底子还在,拿出手机也很快弄清楚了滴滴~滴~是什么鬼。原来是最近很火的抖音软件,和更早之前内涵段子的车友打招呼方式。

    整个红绿灯口超过一两百辆汽车都在按喇叭对暗号,说明这个软件的普及程度很高。

    叶青也随手下了一个,正想打开来看看,应急车道那边忽然冲出两辆交通骑警,摩托车上的警灯狂闪,气冲冲用手一通乱指。

    boss出现,那些探出头拍照的人赶紧大叫一声,重新把脑袋缩回去。

    街道安静了下来,红灯变绿灯,前车开始缓缓前进,叶青终于又能欣赏窗外的普通生活景色。

    半小时后返回工厂。

    叶青第一件事就是掏出怪兽工厂手机,按下招募按钮。

    叶青招募了一名探索者。

    前方两米外出现一团白雾,当白雾散开,一名体格和金属专家相仿,但浑身灰色肌肤,竖瞳的眼球外,蒙着一层厚厚透明薄膜的全新怪兽,出现在叶青面前。

    探索者:

    它精通各种航天飞行器驾驶,也善于维修各种航天飞行器。

    厚厚的透明眼球薄膜,可以充分抵消瞳孔因为外界压力变化和重力变化,而带来的视觉干扰,同时也能起到类似光学镜片那样的放大效果。

    透过这名怪兽的灰色肌肤,叶青能清楚看见一根根粗壮的血管,埋藏在充满韧性的皮肤下。

    更粗壮有力的血管,当然能提供更强大的器官供血。

    即使是王牌飞行员,在做超负荷机动飞行过程中,一旦超过身体能承受的加速度,就会进入极其危险的黑视状态。眼前一片模糊,大脑晕眩。

    这是进入昏阙状态的征兆,不久之后便是机毁人亡。

    只有最顶尖的王牌,才能短时间承受9个g的加速度。

    然后9个g加速度,在探索者这里,就跟开兰博基尼,跑三十码一样索然无味的心里生理双重感觉。

    很好,很强大。叶青啧啧有声,捏了捏探索者身上比橡胶还结实的肌肤。

    过了片刻,叶青又把电晶,从公司的地底实验室召唤到这里。

    叶青指了指黑科技图纸里的虚拟工厂50,说道:虚拟网络这块你比较精通,你研究一下,看看我们的工厂还差什么硬件,才能把虚拟工厂架设起来。

    老板,我正在编下一代守望者的平衡程序呢。被突然招募过来的电晶先抱怨一句,才不情愿地接过虚拟工厂科技资料。

    新科技是电晶最喜欢的东西。

    一目十行的资料中,电晶原本耷拉的耳朵,逐渐上翘。

    操作联动?

    所有加工零件条码编号?

    无人化工厂,程序只能管理?

    啧啧~很好,很强大。

    老板,我们不缺硬件,但我这边要缺钱了。电晶目光中浮现大干一场的冲动,图纸自带最核心的智能管理程序,我们搞虚拟工厂,程序不用愁。

    但要在工厂架设一座,不亚于公司超级服务器的虚拟工厂服务器。

    因为工厂每天产生的加工数据非常海量,我们储存越多数据,运算速度越快,虚拟工厂就能总结出越多的优化方案。

    那就开始吧,要多少。叶青摆摆手,再建一座超级服务器的价格不算大事。

    先来五十亿吧,最近一两年狗三星在内存商场搞风搞雨,把内存涨到比我们当初建服务器时价格两倍还多。电晶也摆了摆手,神情满是抱怨。

    对了老板,要搞虚拟工厂,还得把工厂改进一下。

    要在所有工业设备上,增加多个数据传感器。要把仓库改成智能仓储那种,所有零件编码,由机器人统一分拣。

    技术上肯定没问题,但工厂这边的生产会受到影响。

    那到你时候安排一下,各个厂房的停产整改计划。叶青拍了拍电晶肩膀,示意接下来的重担就交在它身上了。

    停产整改不要紧,目前工厂产品库存不错,也没有要紧产品需要生产。

    有电晶负责虚拟工厂50,叶青决定自己组织怪兽工人,去攻关另一项产品。

    仿生电肌。

    它是第八阶段,所有黑科技图纸中技术难度最低的一个。

    关于它,叶青暂时有个不成熟的想法。




九百九十六章:热神经元
    仿生电肌的研发工作,被放到了距离办公室不远的实验车间。

    龙溪滩工厂现在摊子铺地极大,汽车走在环海大道上,眺望工厂就像眺望一座小型城市。

    但工厂核心,一直都在那座三面环绕的荒山里边。

    叶青办公室在这里,工厂研发中心在这里,地底基地也在这里。

    叶青走进试验车间,参与本次研究的精巧大师金属专家电子使者材料大师,已经等候多时。

    仿生电肌的技术资料已经被叶青导了出来,四个怪兽代表们一位一份。

    仿生电肌这个名词,在机械动力学中并不算太陌生。传统的液动气动,和最普遍的轴承动力,几乎已经被发展到极致。而且这些动力,往往都和笨重挂钩。

    工程师们迫切想要寻找到一种突破性的运动模式,譬如类似肌肉纤维那样,可以独立线性收缩的运动模式。

    也只有这种动力模式,才能完美的模拟出人类运动特点。

    它可以广泛应用到机器人领域,医疗领域。

    和仿生电肌有关的初级噱头产品每年都有问世,但目前这些产品都不具备商业化的可能。

    例如it研发出的噱头版尼龙肌肉,它只能通过特殊的成型方法,和热变形原理,来让尼龙肌肉动起来。

    有点记忆材料的感觉,用温度来控制材料收缩幅度。

    但它的缺点也很明显,首选材料收缩循环寿命很低,只有几万次。收缩时产生的力度很低,类似肌无力患者那样。

    还有收缩角度可控性差,无法完成人类手指和躯干的灵活运动等等等。

    昂贵一点的,例如各种合金制成的仿生电肌材料。

    它的收缩寿命得到提高,力量增强,但动力核心其实还是老一套。

    通过电机,把如滑轮和卷带盘之类的机构,转化成类似肌肉的线性收缩运动。体积变得更笨重,耗能还会大幅增加。

    成本高昂,仿生也仿的不伦不类。电晶设计的守望者机器人系列,就用地这种技术,只是仿的更高明一些。

    巨兽工业现在拥有的,是最完美仿生电肌技术。

    这种仿生电肌,由一根根圆珠笔芯粗细的人工运动纤维组成。

    每一根运动纤维,都能独立完成与人类肌肉完全相同的仿生动作。

    运动纤维可以重复叠加,也可以制造的更纤细。当然那样做,成本也会变得很贵。

    一根标准尺寸运动纤维,先由生物纤维材料打印出特殊结构管体。

    管体内要契合一条名为【热神经元】的高科技产品,热神经元可以把电能转化为热能。并像人类神经那样,自由控制各个单元,释放出热量不同的热能。

    每个单元的热能长度,可以精确到五毫米长,相互之间热量传导性也非常低。

    说起来很复杂难懂,若是打个通俗形象的比方。

    就是要把一根柔软的电热丝,做到5毫米一段,甚至2毫米一段,就有不同的变化温度,温差也不会互相传导。

    这下道理变得简单了。

    可若想通过技术手段实现出来,恐怕会被材料工程师们提刀追杀。

    他们会一边追杀,一边怒吼,来来来,我给你出道题。如何把一杯水,弄成三分之一是50度,三分之一是70度,三分之一是100度。

    弄不出来,老子砍了你。

    热神经元技术,就是类似一杯水,几种不同温度的技术难度。

    这种技术,又能在仿生电肌里起到什么关键作用?

    它可以通过密集的热单元,让特殊生物纤维材料管体,发生热变形。

    这是精确可控的热变形,变形角度精度,远远超过人类肌肉可以控制的幅度。

    特殊的生物材料,在热变形下产生的收缩强度,和储存释放的能量,也远超过同等体积的人类肌肉强度。

    生物材料和热神经元,组成一根人工运动纤维。

    人工运动纤维又大量叠加,依附在和人类骨架高度相似的超轻金属骨骼上。

    它们,就构成了一副完整的人造躯体。收缩循环寿命不能用次来描述,因为它在正常环境下,工作寿命超过五年。

    根据超轻金属骨骼结构的不同,或是舌头那样无金属骨骼,就此可以衍生出无数种运动方式的可能。

    不知是巧合,还是怪兽工厂科技的结晶成果。

    仿生电肌在运动时,由于热神经元产生热量,并传导到特殊生物材料管体上的缘故。

    它的表面温度摸起来,也像极了人体肌肤温度。

    它,代表了无限可能。

    热神经元比较难,老板你得调配五十名精巧大师,来生产设备。精巧大师看完技术资料后,这样回答。

    超轻金属骨骼非常简单。金属专家这样回答。

    生物纤维管体的原材料比较难,它需要我们在上一代生物纤维材料中,加入更多的合成物,我们要对合作的生物公司进行技术指导,才能获得合格的原材料。材料大师这样回答。

    电子运动控制系统很简单,因为我们不用编控制程序。电子使者这样回答。

    不算难。

    叶青这样回答,资料我也仔细过,我们的难点主要集中在,没有用来大规模生产热神经元的专用工业设备这块。

    生物纤维材料我们有技术储备,也有设备。

    所以,集中精力解决大规模制造热神经元的设备吧。正好马上工厂要进行虚拟工厂50的整改升级,有很多岗位要暂停。

    叶青眉宇间并没有太多担忧,有些技术没捅破窗户纸之前,会觉得匪夷所思,大呼不可能。

    但有了一整套技术资料来捅破窗户纸,它就变得合情合理起来。

    热神经元怎么造?

    科学告诉我们,有电阻,才能把电转化为热能。

    只有金属才是最佳的电阻材料,但金属转化出的热能不可控,要热一起热,要冷一起冷。

    所以不用落后的电阻加热方式就是了。

    高级一点的,比如为什么晒太阳,会很热?

    因为它会发光,光里面又包含了电磁波能量。

    那么如果热神经元上,一个热单元,就相当于一个微型电磁波生成器,不就可以让它释放出精确可控的不同温度?

    比火柴盒还小的i7处理器里,能集成18亿个晶体管。

    巨兽工业要在一米长的热神经元里,集成两百个,甚至五百个可控微电磁发生器,很难?

    很难,从机械加工角度上来说,它比制造i7处理器难。

    理所当然~也只有巨兽工业,才有技术生产出来。




九百九十七章:建个账号玩玩
    一场轰轰烈烈的建设运动,在龙溪滩工厂展开。

    原有的零件仓储中心要全部关门,从最初的机械工学椅生产线开始,一直到科技含量最高的女妖飞行器中心,也都要依次停产改造。
1...529530531532533...72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