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闲臣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笑笑生1314
“为什么要逃”
“听你的口音,是从外地来的吧广宁城正兵火交锋,我们这些贫民百姓只能暂时出去避一避。”
“请问谁与谁兵火交锋”
“在辽东,除了和鞑子打,还能有谁先是女真鞑子来挑衅,整整打了一天,好不容易将他们赶跑,将士们盔甲都没来得及卸下,蒙古鞑子又来了,你说气不气人!”
在当地人的心目中,只要与辽东将士对着干的,甭管是女真还是蒙古,统一称之为“鞑子”。
另一名难民补充道:“听说还要打咧,广宁城不少人传言,皇上的圣意是要活捉蒙古鞑子首领进京,可几战下来都没能捉住,为此水少保还被迫停滞在广宁城。这没完没了地打仗,我们只能出去避避风头,等战争结束再回来。”
水墨恒思绪飞转,想着自己这才从广宁城离开几天前后加起来还不到一只手的数目,难道就大干了两场又问:“你们的意思是这两天辽东将士与鞑子交火了两次”
“可不是”先头那人回答。
“那两次交火的地点在什么地方”
“都在同一个地方,大凌河白石水库附近。”
“白石水库附近”水墨恒浑身一个激灵,心想莫非两次战争都与自己有关白石水库不是自己暂居之地吗
“正是。我们听说啊,鞑子都是为水少保而来。”
“为水少保”
“嗯,就是为他。”
水墨恒更是讶然,暗自忖道:“与蒙古鞑子确实有一些过节,可与女真有毛关系啊怎么还都扯到我的头上那战争的罪过是不是也得归结到我的头上”
一念及此,水墨恒接着又试探地问:“为什么莫非水少保与女真、蒙古鞑子都有仇怨”
对这一点,真心没想明白。
难民回道:“有没有仇怨我不清楚,但那一带纷纷传言说,水少保那叫怀璧其罪。”
“哦。”水墨恒点了点头,隐隐中好像明白是怎么回事儿了,赶紧冲那些难民鞠了一躬以表谢意,然后转身离去,担心自己不在,水蛋和张简修等人能否应付过来。
也许是难民觉得他真诚,又见他朝广宁城方向进发,所以有人好心提醒道:“我说这位兄台,咱这些人都是从城内逃出来的,而你却要进城,就不怕战争带来的创痛吗”
水墨恒回头,投去感激的一瞥,意味深长地回道:“你们可以害怕战争,选择逃到外地去,但我不可以。”
望着他笃笃而去的背影,难民不禁纷纷议论:
“此人是谁”
“说话好有底气!”
“似乎不像是个贫民百姓啊。”
“可他分明就是贫民百姓的穿着打扮呀!”
“奇怪!好奇怪!”
“……”
水墨恒以最快的速度,赶到大凌河白石水库附近,发现这一带果然留下了明显的战争痕迹——
&nbs
第九百三十七章、我命由我不由天
其实,也不叫“一不小心”,从踏入辽东的那一刻,冥冥之中似乎就已经开始了。
水墨恒沉默了片许。准确地说,是由于心塞,所以失神。然后他说了一个字:“走。”
死士们都窝在一个狭小阴暗的山洞里,有些席地而坐,有些半躺着,身下铺满了茅草、树叶或高粱秆子……
出辽东时,除了姜昌平,其他死士都不知道水墨恒乔装改扮的事,回来时好像都知道了,一见他进来,无论轻伤还是重伤,像提前商量好了似的全部跪下。
姜昌平也跪了,未等水墨恒开口,先忏悔说:“我们一而再再而三地令主子失望,请主子责罚!”
水墨恒将他们扶起来,再次表达自己内心深处的愧疚:“一直以来,是我连累了你们,而不是你们连累我。”
这是真心话,而且不止说过一次。
只是每次说时,似乎都没能让死士们觉得舒坦或宽慰一些,反而让他们觉得更加愧疚。
这种感觉,主要源于双方认识的不同。
因为在死士们的眼中,水墨恒始终是主子,主子就该保持主子的尊严和高高在上,不可能与奴仆或奴才平起平坐,而水墨恒更愿意将他们当作朋友或兄弟。
……
这次去而复返回来,水墨恒心中亦有许多疑问。
但也没来得及问,首先逐一检查一遍大家的伤口,然后重新进行包扎、固定、消毒……
又死了八个!
心情不愉快!
总想着不让那些人出事儿,可最后还是无法避免。回京之前,想着蒙古鞑子不会这么快来,居然也想错了。
水蛋再次被蒙古鞑子掳走,这次还会像上次那样善待他吗
水墨恒心急如焚!
但他又怕增加死士们的愧疚感,所以尽量将自己的情绪压着,尽管此事与死士们无关。
待水墨恒停下手中的工作,姜昌平率先开口说:“主子,这几天发生的事,恐怕没那么简单。”
“你想说什么”
“我们都在猜测,为什么鞑子会来得如此突然或者说,他们来得如此的巧。先是女真,后是蒙古紧随而至,而且最巧的是,全将偷袭目标对准咱们……”
“这简直就不是巧,而更像是预谋。”曾典也恨恨地附和道。
虽然派出一百名死士时,黄飞并未任命谁是领头人,但在与水墨恒的交往磨合中,逐渐形成了三个意见领袖:
一个是姜昌平,一个是曾典,还有一个是张彪。
张彪,就是在广宁城的城楼上,砍断自己两只手指立誓,以此要挟李成梁的那个:人如其名,十分彪悍。他平常话不是很多,但绝对是意见领袖。
话多又是意见领袖的是姜昌平,这或许与他早年的经历有关,头脑既灵活细腻,又很有主见,与水墨恒交流也最多。
曾典之所以成为遇见领袖,是因为他的战斗力。派出来的一百名死士当中,应该属他最强。但他也不是一个没有头脑、想到哪儿便说哪儿的人。刚才说的那句话就很有一定分量,尤其是“预谋”二字。
黄飞选人的时候肯定动了一番心思。
首先,毋庸置疑,每个死士战斗力都非常强悍;
其次,没有一个仅仅是四肢发达孔武有力。可以说,每个人都有两把刷子,不是精明就是冷静;
而最重要的是,也是张鱻提醒过的,每个人都很忠诚,对水墨恒比对自己更在意。
三个意见领袖,两个提出了质疑。另一个只是因为话不多,想必心中也是这么想的:鞑子来得十分突然、蹊
第九百三十八章、迷之自信
“可是,我们现在无立足之地啊!”姜昌平担忧地说道,“住在山洞中,不过是权宜之计。”
水墨恒稍一沉吟:“我们马上回总兵府,吃香的喝辣的去,让他们大鱼大肉招待,何必躲在这里受罪呢”
引来一片唏嘘、惊讶、不解。
水墨恒接着安抚说:“之前你们拒绝李成梁,是因为我还没回来;可现在我回来了,你们跟着我这个主子去,也就没必要感到不好意思。怎么说我也是堂堂少保,职位在李成梁之上,去了总兵府,难道他还敢怠慢不成”
姜昌平敏锐地问:“主子这次回京,那边风向如何”
对,这个问题十分关键。
李成梁终究只是朝廷的臣子,或者说得难听点就是一枚棋子,京城刮什么风,肯定影响到他的判断和决定。
“形势不好也不坏。”水墨恒如是般回答,不过随即补充道,“但在我看来,还是好的胜过坏的。”
“那就好!”这么一说,姜昌平放心了许多。
“走,简单收拾一下,我们现在就回总兵府。”水墨恒之所以作出这个决定,是因为实在不忍心看到死士们继续窝在山洞里受罪,他们身上几乎都带着伤,弄不好会出人命的。救蛋蛋的事儿,只能暂时搁置一边了。
“主子,谢谢!”姜昌平由衷地感谢。
想着水墨恒这个决定,等于向李成梁有所妥协。之前就邀请他们去总兵府歇住,但被水墨恒明确拒绝,宁可在大凌河白石水库附近盖建简陋的小木屋也不去。
这会儿却主动提出要去,显然是为了死士。死士们自然明白主子的一番心意,知道是为他们好。
水墨恒不喜欢与自己关系太亲密的人说谢谢,所以又一次提醒道:“记住,以后任何时候都不要对我说谢谢,这样显得生分,要说也只能是我对你们说。”
姜昌平代表死士,不以为然地点点头。
水墨恒重新改回自己的妆容,昂首挺胸,信心十足,领着重伤轻伤共六十二名死士,前往李成梁的总兵府。
……
李成梁很惊讶,没想到水墨恒会低头前来。
将士们也感觉惊讶,因为陈冰如的死或多或少与李成梁有关,而水墨恒不久前也当着众将士的面“羞辱”过李氏父子,相当于结下了梁子,加上水墨恒又明确说过不住总兵府。
而前两天战争结束时,李成梁也邀请过死士,但死士们一个个拧着头,宁可住进山洞中受罪也不领情。
现在居然都来了。
不知李成梁心里到底怎么想,反正面儿上看起来还十分客气,表示热烈欢迎。李如柏也是,态度非常友好。
唯有李如松,看上去不大高兴。
张简修更是兴奋,但也只是一瞬间的事,因为一想到水蛋被蒙古鞑子掳走,他便高兴不起来。
李成梁安排人手,将众人安顿好后,单独约见水墨恒。
水墨恒也正有此意。
分宾主坐定。李成梁先开口,直奔主题:“你偷偷回京了一趟”
水墨恒点头道是,没想着隐瞒。
“见过首辅大人了”
“我为什么要见他陈太后就在我天上人间住着,而且是我孩子的干娘,见她不是更简单有效吗”
“可京城的形势十分乐观,你与陈太后说什么呢”李成梁不动声色地问道。
“哦,这么说,京城与辽东,一边好消息,一边坏消息,也是你们有意为之”
李成梁笑了笑,得意的神情跃然脸上:“其实辽东方面对朝廷也是好消息啊!虽然战争不断,可节节胜利。只是,对水少保似乎算不得什么好消息。”
“对我怎么就不是好消息呢难道我不是大明的一份子吗
第九百三十九章、都是过客
姜昌平等人安顿下来。
总兵府第一时间送上吃的,还真有鱼有肉有酒。
他们过了两天山洞生活,因为不被白石水库附近的村民待见,所以基本上没有主食吃,瞎糊弄了几顿。
此刻,望着丰盛的菜肴,他们垂涎三尺,直流口水。然而,由于水墨恒不在,他们迟迟不敢下筷子。
七嘴八舌,议论了一番:
“李成梁害死了我们不少弟兄,与我们有深仇大恨,谁知道这酒菜里有没有毒”
“就是,连少保夫人都敢冒犯致死,弄死我们,哼,他眉头都不带皱一下的,还是谨慎点好。”
“不过,主子将我们带到这里,看起来他蛮有信心……”毕竟还有胆儿肥想跃跃欲试的,但一句话还没说完便被呵止。
“屁!主子还不是为了让我们少受些罪黄头领派我们跟在主子身边,本来是襄助他的,结果却成了他的牵绊。试想一下,若主子只是一个人,以他的性子,会怎么着岂能容忍李成梁只在夫人面前磕头认错就算了绝对搅得总兵府天翻地覆不得安宁。”
“是这个理儿,主子这次妥协完全是因为我们。李成梁这个人不可信。前两天鞑子接连偷袭我们,我就怀疑是他暗中使坏,不然鞑子哪有这么灵通的信息”
“他仗着有张居正撑腰,胆大妄为,都敢搞主子的人。小心驶得万年船,我们还是悠着点吧!”
“……”
议论的结果就是饭菜都凉了,谁也没有敢动筷子吃一口,肚子打仗打得激烈,备受煎熬。
……
而水墨恒和李成梁的谈话还在继续。
谈到取经的问题。
“是很想取经。”李成梁坦诚的说。
看得出来,他的确非常羡慕、钦佩死士们奋不顾身的勇敢,期望他手下的将士在战场上也能做到。
水墨恒回道:“做到这一点并不难,其实李总兵做到了一半。有钱能使鬼推磨,这不正是你最擅长的吗”
李成梁不以为然,摇头道:“砸银子让他们冲锋陷阵,固然好使,但这就像一宗买卖,交易过后并没有多少感情。绝对的忠诚,用钱是砸不来的。”
“所以说,你只做到了一半嘛。”
“那另一半呢”
“另一半不适合你这个军人,还是不学也罢。”水墨恒想着,黄天道原来的死士之所以能够做到绝对忠诚,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当然是因为钱。原大头领邵方给了死士足够的好处,包括他们的家庭;
二、是因为义。死士都很讲义气。但这是江湖人的习气,并不适合军人;
三、是因为狠。谁若不忠诚,意味着他必死无疑,家人也会跟着遭殃,所以不忠诚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没人敢去冒这个险。这有点像黑社会,更不合适军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