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大明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路人家
“就如我之前所说,许紫阳一死,白莲教上下已人心浮动。你很清楚,若不能及时做些大事,恐怕整个白莲教就会因此分崩离析。而这天下间,还有比害死天子更大的事情么
“而且为了让大家相信你有神鬼庇佑,你又想出了这么个所谓的斫龙阵来。所以说,这斫龙阵除了可以让我锦衣卫自乱阵脚,无暇猜到你们的最终目的,更关键的,还在于迷惑教民,让他们相信天子是被这斫龙阵秘法所害。
“想必一旦陛下真在这寺内出了差错,朝廷只会向外宣布是陛下得了急病,而不会直言为刺客所杀。到那时,你们白莲教就可在民间兴风作浪,把一切都归结到所谓的斫龙阵的功劳上了。我说的不错吧”
他这一长套话说下来,已把对方的种种算计与阴谋彻底揭露出来,也让那僧人彻底愣住,全然不知该如何反应才好,更别出出言反驳了。事实上,他这些分析全都是正确的,正是对方筹谋许久才设下的整个大局。可没想到,自以为无懈可击,万无一失的算计,到头来不但未能成功,而且还被人彻底识破,这打击对他实在算得上极大了。
陆缜盯着他已经有些灰败的面孔,略有些遗憾地道:“现在唯一让我猜不透的,就只有你的身份了。以这次的事情来看,你在白莲教中的地位一定极高,不然也不会知道这许多的秘辛,并且试图改变眼下对你们极其不利的局面了。”
“原来这世上也有你陆缜所不知道的事情哪但你想要知道我的身份,却是休想!就算是那王浩和崔衡,也不知道我的身份!”对方怨毒地盯着陆缜,有些快意地说道。仿佛只要让陆缜留下一丝遗憾,就是他最大的胜利了。
只可惜,陆缜却又摇头笑了起来:“其实你到底是谁,叫什么已经无关紧要。就我所知,许紫阳一死后,白莲教已然群龙无首,成了一盘散沙。现在你这个教中要人也已落入我们锦衣卫之
第769章 白莲凋零
在命人把许青莲的尸体带走后,陆缜这才转身赶到了另一边不怎么起眼的禅房里,参见天子,并向其禀奏刚才所发生的一切。
其实朱祁钰今日确实在潭柘寺中,而且之前参拜佛祖菩萨,和方丈谈经说法的也是他,直到进了那处禅房后,才在陆缜的授意下与身边的内侍调换了服饰,从而被安置到了这边。
其实直到此时,皇帝还不知道这究竟是怎么一回子事儿呢,只是因为对陆缜的信任,才会应允此事。而在听了陆缜的这一番禀奏后,朱祁钰的脸色就显得越发难看了:“当真是岂有此理!那些白莲教逆贼居然有如此大的胆子与本事,连锦衣卫这样的要紧衙门都早就有他们的内应了!”
“是臣一时失察疏忽,还望陛下责罚!”陆缜忙主动揽责道。
朱祁钰却摆了下手:“这却怪不得陆卿,你才到锦衣卫就任几天工夫。而且你这次已经做得很好了,总算是破了白莲教逆贼这一次的阴谋,看来朕破例将你任作锦衣卫指挥使的决定还是正确的,不然可就难说会是个什么结果了。”
“臣惭愧。虽然微臣确实破坏了他们的这个阴谋,但还是犯下了错误,让一个要紧的贼首服毒自尽,无法再从他口中问出更多相关之事了。”陆缜又自承不足。
“陆卿你也不必太过求全责备了,朕不会怪你。”皇帝说了这话后,又正色道:“不过白莲教确实是我大明江山的一处毒疮,朕希望你能帮朕将之彻底铲除,使后世子孙能够无忧。”
“臣遵旨,臣定当竭尽所能,把藏于各处的白莲教逆贼一一找出来除掉!”陆缜忙答应道。不过他心里其实很清楚,真要做到这一点怕是千难万难,那些白莲教的人最是会隐藏自己的身份,只要他们不干出什么谋逆的举动来,就和寻常百姓没有什么差别。尤其是当他们这次计划彻底失败,又折损了诸多精锐后,必然会再度蛰伏,就算是消息灵通如锦衣卫想要找出他们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了。
不过朱祁钰显然是不知道这一点的,见陆缜应了下来,他脸上也露出了笑容来:“如此自然是最好不过了。朕也累了,这就回宫吧。”今天他又是礼佛参禅,又是担惊受怕的,确实感到了说不出的疲惫。
“臣遵旨!”陆缜再次领命,赶紧退出去,做出相应安排。有了刚才的行刺,无论是他,还是禁军方面,都不敢有丝毫的疏忽懈怠,一定要确保天子的安全。
等忙完这一切,皇帝也打道回宫后,陆缜才神色严肃地叫人把这潭柘寺里的大小僧侣都聚齐叫到了自己跟前。已经隐隐知道一些事情的众僧人都显得很是恐慌,看他的眼神都是战战兢兢的。
陆缜的目光在这些僧人的脸上一一扫过,最终落到了方丈惠通的身上:“惠通方丈,你们潭柘寺可是京城里有名的佛门重地,这次却藏下了一个图谋不轨,妄图行刺天子的逆贼,你们却该如何交代哪”
他的声音并不大,但落到众僧人的耳中却如巨雷轰鸣,直震得他们一个个都面如土色,颤抖不已。这等事情可实在太严重了,可不是这一寺僧人能承担得起的。要是官府真要深究,就算是把这潭柘寺拆了,将这几百僧人全数流放都是轻的。
半晌后,惠通才用颤抖的声音道:“陆大人明鉴,贫僧等是真不知道我寺内居然还有这等贼人。那个叫智通的僧人是半年前来的本寺,贫僧只是出于同道之谊,这才留他在寺内挂单,却不料……”
听着他的解释,陆缜也没有什么表示,只是问道:“那禅房里的那个暗室呢这一点你们也不知情么”
“这个……”他们的脸色变得更加难看:“那原来就是寺内的一间藏经室,当时贫僧等都未细想,只觉着那间禅房无论位置还是布置都最合适,这才安排出来给陛下作歇息之用。却不料……”
陆缜看得出来,这些僧人确实与那许青莲没有什么关系。不过他们责任也自不小,要不是他们糊涂把许青莲留在寺内,事情也不至于如此凶险了。所以在沉吟后道:“你们或许确非其同谋,但无形中还是帮了他,本官定会如实禀奏天子,至于如何发落你们,就看陛下圣意如何了。”
听他这么道来,惠通等人倒是稍稍松了口气。毕竟皇帝刚来潭柘寺内进香,怎么也会有几分香火情的,只要不是立刻追究责任,他们甚至还能通过求助朝中重臣来为自己求情呢。
陆缜当然是明白他们的心思,却也不点破,只是派了一队人马守在寺门前,告诫他们在事情有结果前不得叫人随意进出,这才带人返回了镇抚司。
在此事上,陆缜确实是做得很温和了,究其原因,一来还是因为天子的缘故;二来也是他不想被人看作酷吏,所以凡事
第770章 泄题?
自隋唐创立科举选官制度后,这一靠考试选拔人才的方法就在中原王朝里不断延续。到如今的大明朝,这一制度更是得到了极大的推广与发展,满朝文官里,又七八成以上都是通过科举才走上的仕途。
虽然后世有许多人因为大明以八股取士而对科举多有看法,认为这是在禁锢读书人的思想,是落后的表现。可事实上,与以往的选官制度相比,科举制明显是最公正公平的一种制度了,这也是贫寒子弟能改变自身前程的最便捷的道路。
至于说八股禁锢了读书人的思想,则更是不值一驳。那些光耀后世的名字于谦、王阳明、张居正……他们全都是从八股科考中走出来的顶尖人才,他们的才思和能力,以及为人处事的态度可从来没有因为那十多年的八股作文就被削弱或改变……
所以无论后世之人如何诋毁科举制度的不足,至少在如今这个时代,科举考试是被所有人所认可与接受的存在。当朝廷决定在景泰七年增开一科恩科取士之后,天下读书人更是闻风而动,不辞劳苦地直奔北京而来。
所谓恩科,是有别于一般科举年,因为天子加恩读书人而特意增开的一场会试。一般来说,作为科举考试里最后两步的会试和殿试都是每三年才会举办一次,因为景泰五年才刚有过一次,所以怎么也得等到七年才会有下一场的科举。但是因为景泰六年重立太子的缘故,天子为加恩天下,不但大赦天下,而且还定下了恩科取士的决定,这对那些苦等着出头机会的举子们来说,自然是最好没有了。
出了正月后,京畿附近州县的考生就已匆忙赶来,等到进入二月后,考生更是从四面八方齐聚北京,顿时就让刚从过年的热闹环境走出来的北京城重新变得闹腾起来。
要知道这些举子前来赴考在到了北京后可不会只留在会馆或客栈里死读书的。他们会互相交往,开出一场场的文章会来,由在科举作文一道上出类拔萃者,或是科场前辈向人教授八股文的种种要义,从而在提高自身名望的同时,也能让大家更好地了解科举文章,以做好充足的准备。
与此同时,一些头脑灵活的商人也会趁机把往年考中进士前几名,或是今科考官的范文都集结成册拿出来卖,倒也能获取相当丰厚的利润。可以说,在这个新春二月的北京城里,到处都散发着书文的清香,就连寻常不怎么识字的百姓也受到了这等环境的影响,说话都变得文绉绉了。
说一句科举乃是国之大典,那是半点都不过分的。
当然,也有人对此颇有不满,比如锦衣卫的人,就因为京城里突然多了许多人口,使他们肩上的担子又重了一些而多有怨言。即便如今白莲教已经朝不保夕,再难造成什么威胁,可京城之中的安全工作还是相当要紧的,他们可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另外,贡院那边也得派出不少锦衣卫在那儿守着,以防早已入考场的那些监考官员们闹出什么岔子来。
科举可是国家的抡才大事,那是半点差错都不能犯的。尤其是当此事还与几千举子的前程挂上钩后,更得防着有人徇私舞弊。为了做到这一点,无论多么严格的防御措施那都是不为过的。
为此,陆缜一早就把姚干等几个精明能干的下属都派去了贡院驻守。同时,锦衣卫的密探系统也早已全力运转起来,一直都盯着京城内外的情况,只要有任何的风吹草动,锦衣卫都能在第一时间得知消息,并迅速作出应对。
这是他当上锦衣卫指挥使后第一次遇到这等国之大事,无论是陆缜还是手下那些人,都是要打叠起一百八十分的小心来加以应对了。
但有些事情就是这样,你越是去提防他,就越容易出现问题。到了会试前夕的二月十七这天,果真就有变故出来了。
这日午后,陆缜正在自己的公房里翻看刚从别处陈报上来的关于地方官府清剿白莲教逆贼的详情时,清格勒便领了一名酒楼伙计打扮的年轻人神色紧张地赶了过来:“大人。”
“可是有什么事情么”陆缜听到动静,随口问道。
“大人请看这个。”清格勒不敢怠慢,就把一张写着几句话的纸张呈到了陆缜面前。
陆缜随眼一看,便稍稍皱了下眉头:“‘’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自今以始,岁其有。’……这些都是四书五经里的内容了。你们拿这些来做什么”因为知道自己身份是科举出身,陆缜闲暇时也曾读过那些典籍,对其中的内容倒还有些印象。
“大人,这是我们刚查到的,有人正在向考生售卖的今年恩科加试的几道试题了。”清格勒神色凝重地回答道。
“什么你是说有人已拿
第771章 虚惊一场?
自进入二月,此次会试的考官进场准备之后,作为考场的贡院就已被封闭起来,几乎断绝了与外界的联系。
不但那些主要门户已然紧闭之后贴上了封条,四周还日夜都有京营将士把守,不让任何人靠近。同时,在考场内还有数百锦衣卫盯着,只要有任何的风吹草动,他们都能在第一时间发现处理。
唯一还能与外界沟通的,就只有角落里一扇不怎么起眼的小门了。那是每日里为呆在考场里的考官和军卒运送伙食的通道,这许多人留在里面总是要吃喝拉撒的。
如此严密的把关,自然是为了杜绝一切可能的舞弊现象了。以往就曾有考官因为抹不开同僚上司请托而徇私舞弊最终被查了出来,所以如今无论会试还是地方上的乡试都是极其严格,不给人任何钻空子机会的。
可即便如此,有些事情该发生还是会发生,本以为滴水不漏的防线还是会出现一些微不可察的漏洞。姚干在看了从外头传递进来的消息,得知考题可能已经外泄后,心里首先转过的就是这么一个想法。
虽然他没怎么读过书,却也知道这会试对朝廷,对那些十年寒窗的举子来说有多么的重要。而且他又是锦衣卫派在考场里监督相关事宜之人,一旦真出了岔子,他的罪责怕也是相当不轻哪。所以必须把事情查个明白,哪怕这事确实有些风险和难办。
心里转着念头,姚干又跟往常一样,在如今还空空荡荡的考场里转了起来,然后在不经意间来到了位于考场后头,安顿一众考官的明伦堂前。
此时,堂内几名考官正在言笑晏晏地谈论着某本经书里的内容呢,见几名锦衣卫打外面走来,都不觉脸色一肃,声音也为之一顿。
锦衣卫和文官间天然就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而在这考场里锦衣卫更有着监视他们一举一动的责任,这让官员们每次和锦衣卫的人相遇都会感到一丝紧张。感受到堂内官员的异样,姚干只是不屑地一笑,随后目光又是一瞥,和里头的某名官员打了个眼色。
那人会意,在他们几个大摇大摆地离开后,便一捂自己的肚子,有些尴尬地道:“抱歉,下官得出去一趟。”说着便急匆匆地迈步出了门。
在转过了一处墙角后,他便瞧见了姚干正单独等在那儿,便赶紧凑了上去:“姚百户,你怎这时候来找下官可是出了什么事了么”
“魏大人请了,非是我要冒险找你,实在是都督那里出了些问题,需要你的帮助哪。”姚干神色凝重地看着面前这位礼部派来的副考官魏承墨道。
因为陆缜深得天子的信重,难免就会有不少朝廷里不得意的官员投靠过来,希望通过他来找到升官的机会。这个礼部郎中魏承墨就是其中的一个。
陆缜知道凭着姚干的本事还不足以把考题给摸清楚了,所以便在密信里提到了此人,让他与魏承墨两人联手来把事情查个水落石出。
不过很显然,魏承墨是误会了其中意思,一听这话,便断然摇头:“这可不成,此次恩科事关陛下和朝廷声誉,我是断然不会为了讨好陆都督而帮你们舞弊的。姚百户,我也劝你一句,别的事情都好说,此事却是万万碰不得的。”
见他义正词严地说出这么番话来,姚干不禁笑了起来,随后才道:“魏大人你想多了,我家都督岂是那等不顾大局之人此番找你,不但不是像你说的想要舞弊,反倒是为了查舞弊。”
“你这话……”话一出口,魏承墨就明白了什么,脸色顿时一变:“你是说有人舞弊被陆都督发现了”
姚干当即就简单地把外头发生的事情给说了出来,随后又补充道:“不过现在还不知道此事真伪。都督正是因为如此才不敢轻举妄动,希望我们能确认一下个中事情。”
“这……这怎么可能”在得知居然是考题外泄后,魏承墨更是怔在了当场,半晌才回过劲来:“那些考题自送来之后,就一直被锁在明伦堂的柜子里,外头还贴了封条的,就是今科主考孟大人也没打开看过呢,题目是绝不会外泄的。要我看来,这应该是有人在造假骗人了。”
“是不是造假现在还不好说,还望魏大人能在回去后仔细查看一二。”姚干再度正色道。
“我……”魏承墨又是一阵迟疑,但在踌躇了一阵后,还是点头应了下来:“好吧,下官会留意。但我依然认为此事多半为假。”说完,冲对方一拱手后,便转身往回而去。
怀着有些忐忑的心思,魏承墨重新回到了堂里。表面上继续与几名同僚说着些闲话,其实一双眼睛却不住地偷偷打量着边上那只立柜。那只柜子足有半人多高,乃是用上好的红木打造,正面的柜门处不但挂了一副大锁,还有黄皮封条贴着。那柜子里,便摆着两日后科考所用的考题了。
本来,魏承墨即便站到这柜子前也不会看出什么问题来,可在得了姚干提醒后,此时再打量那柜子,却真
第774章 束手
在这事上,陆缜还是有些过于乐观了。
次日上午,陆缜一到镇抚司,就发下令去,让手下锦衣卫满京城地搜寻那周禄下落,就算是掘地三尺,也要将这个关键人物给找出来。
在听到陆缜和清格勒的讲述后,那些下属也知道事情有变,纷纷应命,各自派遣相关人等或四处搜找,或传话给遍布全城的明暗探子,整个镇抚司立刻就忙活了起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