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大明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路人家
第128章 舌灿莲花
邹枋是确实有些慌了,看着王振那张发黑扭曲的脸庞,他背上都被汗水给浸透了,显然王公公这回是动了真怒了。
而要命的是,在陛下面前把陆缜推出来说话的正是他邹侍郎。虽然人确实是王振所选,但盛怒之下的王公公可不会跟他讲什么道理,迁怒到他头上也是很自然的事情。
如此情况下,邹枋唯一能做的便是赶紧表明自己的立场,同时把陆缜给斥退了。好在其他那些同僚反应也是不慢,见此情况也纷纷上前声援,总算是把陆缜的声势给压了下去。
可就在这时,一个苍老的声音突然就响了起来:“邹侍郎,你如此说法着实不妥。陆县令所以能上来说话,还不是你举荐的么怎的,现在你又要出尔反尔阻塞言路了么”
此言一出,本来还喧闹一片的场面顿时就静了下来,邹枋的身子猛地一颤,张了张嘴,却不敢出言反驳。其他人就更不敢出演顶撞了,一个个神色讪讪地呆立在那儿,就是王振,脸色也再次一变。
因为开口说这话的,赫然正是如今朝堂里声名最著,资格最老的内阁首辅杨溥。虽然他一向为人平和,很少摆资格或是倚老卖老,但只要他开了口,别说寻常官员了,就是当今天子也只能听着。
而且,他这话也确实切中了要害,人本就是邹枋举荐出来的,现在如此指责其言,这不是自己打自己耳光么想到这层,不少官员都露出了幸灾乐祸的神色来,对这位背叛在立场的同僚,他们自然是深恶痛绝的。
这其中,邹枋的上司,兵部尚书徐晞的心里最感痛快,也趁机跟着说道:“不错,如此大朝会,陛下面前可容不得你如此颠三倒四,你这是想欺君么”
这一顶大帽子直接扣下来,吓得邹枋心下更为慌乱,忙道:“陛下,臣从不敢有此不敬的想法,实在是这个陆缜所言太过耸人听闻,这才出言反对罢了。”
“陛下,臣倒是觉着他所言确有几分道理,确确实实点到了我大明边地和军中的问题所在。”徐晞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当即针锋相对地道。
朱祁镇面上也现出了疑惑之色:“陆缜,就是朕也觉着你所言前后多有矛盾之处,既然说了不对蒙人用兵有诸多弊端,为何又说此时不该用兵呢”
因为身份的关系,当邹枋他们斥责自己时,陆缜这个小县令还真不好反驳。直到现在天子动问,他方才躬身解释道:“陛下,微臣适才从不曾提过不出兵有多少弊端,臣只说边军该变了。”
果然,他是在此留了个扣子。杨溥脸上挂着一丝和煦的笑容,深深地看了这个年轻人一眼,他的心机果然不浅哪。
正统有些疑惑地皱了下眉头:“这两者有什么区别么”
“刚才臣正欲进一步加以解释呢,不料却被邹侍郎出言打断了,还望陛下恕罪!”陆缜忙认错道。不过这话却是含沙射影,在指责邹枋的不是了,这让他的神色一僵,心里更觉恚怒。
“那你且仔细说来,朕倒想听听你的见解。”正统便点了下头道。
陆缜忙道了声遵旨,这才继续说道:“其实刚才臣提到的还是一部分原因,另有一些与蒙人相关的,对我出兵不利的原因尚未说呢。陛下和各位大人都知道汉唐之时中原举兵把草原部落杀得大败亏输,甚至一些部族因此彻底灭亡。但臣想问一句,既然如此,为何如今草原上依然会有这许多的部落植根其中”
这个问题问得实在有些刁钻,让众人都为之一愣,有几个下意识就摇起了头来,显然从来没有考虑过这一点。
陆缜也不指望他们能给自己答案,便自问自答地道:“其实说白了,只是因为他们难尽全功。北边草原辽阔无比,而我中原大军攻入其中,纵使动用百万之众,依然无法真正完全占领整个草原。如此一来,北方胡虏便大有退路,即便元气大伤,依然能留有火种。比如匈奴、突厥等部族,固然因为汉唐的打击而势力大弱,甚至因此灭族,但这不过是草原内部的消化而已,一个旧部族的灭亡,必然会让一个新部族趁势崛起。所以,匈奴之后有突厥,突厥之后有契丹,契丹之后则是女真与蒙人。
“对我大明来说,纵然是太宗皇帝之神勇英明,几次深入草原也不过只能把蒙人打得分崩离析,却很难将他们彻底消灭,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而如今的朝廷,真能达到太宗皇帝时的强盛么”
这个问题,所有人包括天子在内都不敢答是,因为永乐帝是他们膜拜的先祖,古人又有厚古薄今的传统,自然不可能认为如今大明要强过永乐帝时了。
陆缜见状,只是一笑,继续道:“正如臣刚才所言,对蒙人用
第129章 打算成空
被天子垂询的英国公,是个年近七旬,却依然精神矍铄,满面红光的老人。他,就是在如今大明朝廷里和杨溥地位相当,位列武官勋贵之首的张辅。
张辅,字文弼,河南祥福人,是大明朝少有的文武双全的能臣,其父张玉,当初乃是永乐帝朱棣身边倚为左膀右臂的勇猛战将。不过在河间之战里,他因为救身陷敌围的朱棣心切而战死沙场。因此,靖难成功之后,被当上天子的永乐帝追封荣国公,洪熙年后,又被加封为河间王。
而作为张玉的儿子,张辅的能力并不比乃父稍逊,甚至在某种意义上,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不但在靖难之役里表现出众,立功被封为侯,在随后平定安南的战役里更是立下灭国之功,并改其国号为交趾,由是,被大喜之下的朱棣加封为英国公。
可以说,张辅所拥有的一切大部分都是靠着自己的能力打下来的,比起平常的那些官二代们不知要强到哪里去了。在历经四朝之后,如今年近古稀的英国公更早成为了镇国之宝,与杨溥一文一武,交相辉映。
而更难得的是,张辅虽然立功无数,地位显赫,却并未恃宠而骄,甚至平日里显得越发的低调。门中子弟少有外出惹是生非的不说,就是在朝堂上,他也一向不怎么发表自己的看法,把舞台让给了后面的年轻人。如此,就愈发得到了几任天子和满朝官员的敬重。
正是因为朝中尚有这等德高望重的官员镇着,才有如今大明的盛世气象。只不过谁也不会知道,在那场错误的风暴之后,张辅、杨溥这样的老臣就将全数陨落,到那时,大明就只能靠一个于谦做那擎天之柱了。
在感觉已被陆缜说服的情况下,朱祁镇只有向自己最信任的人求助,论起兵事来,这朝会上如此多人,最让他感到放心信任的,唯有一直都闭口不言,看着毫无存在感的英国公张辅了。
在天子问到自己后,张辅本来微眯的眼睛里射出两到精芒来,只在陆缜的脸上一扫,便叫他心中暗凛,感到了一阵强大的压力迫了过来。这种压力,就是高高在上的天子都散发不出来。
看了陆缜一眼后,张辅又低下了头来,先走出来施礼参见,这才斟酌地缓声道:“陛下,老臣近些年虽久不理军务,但这位陆县令所提到的一些东西听着还是颇有道理的。尤其是他所提到的对蒙人的策略,确是老成谋国之言。”
此话一出,不少人面露惊讶之色。张辅在朝上很少说话,更少的是夸奖某人。而今日,他居然给了这么个小小县令以这么高的评价,实在太让人难以相信了。
似乎是发现了众人的惊疑,张辅又解释了一番:“当初微臣领兵讨伐交趾,那也是历经数年,几番大战下来才得以尽此全功。相比交趾,草原上的蒙人可就要难对付得多了,所以朝廷花上十年,甚至数十年时间来慢慢吞没他们并不是什么异想天开,耸人听闻的策略。
“而且这么做确实最是稳当,即便事败,对我大明来说也是没什么损失的。可一旦成事,草原对我中原几千年来的威胁便可一扫而定!”说到最后,他的眼中再次闪过寒光来,让人再不敢相信这是个年近古稀的老人。
陆缜见他为自己的话做背书,心下顿时就是一喜。这位英国公在朝中可是举足轻重的存在,这一点陆缜无论是现在,还是以前看史书都是了解的。他相信,有此一言,自己的话已足够惹起所有人的重视了。
果然,在张辅做此定论之后,很多人都闭上了嘴巴,尤其是那些勋贵武将们。本来,他们还想着站在王振那头,毕竟相比起文官来,他们才是需要一场战斗来提升自己身份地位的人。但现在,英国公定了基调,这些人却不敢与之唱反调了,只好默然不语。
而邹枋等人,则一个个脸色煞白,因为他们知道,有张辅这么一说,事情多半已要有自己不希望看到的定论了。
果然,天子先是一阵犹豫,最后终于长长地吐出了一口气来:“看来之前确实是朕过于性急了,这用兵之事,还是得要以稳重为主哪。陆缜,你身为地方小吏,却能心系天下,为朝廷献此良策,朕委实欢喜。”
“谢陛下夸赞,臣愧不敢当。”陆缜忙再次拱手弯腰拜谢道。同时,在他心里想着:“这一次我豁出去帮你挡下了这场可能出现的大灾难,希望你莫要再如历史上那般乱来了。”
而王振,此时的脸色已阴沉得如黑脸张飞一般,当然,他是没有胡子的张飞。看着眼前这些坏了自己好事的家伙,他恨不能将所有人都一一除去。只可惜,无论张辅还是杨溥,甚至兵部尚书徐晞,都不是现在的他所能对付。所以最后,他的目光便落到了陆缜的身上。
就是这个家伙,在这个要紧关头突然倒戈,给了自己致命的一击。若没有他出面,或许此事已敲定了下来,自己已能追随
第130章 早有后招(上)
吏部尚书,又称天官,自隋唐设立六部之后就一直是其中权势最大的存在。概因朝廷制度,五品以上的官员任免当由天子最终决定,而五品及以下的官员升降则全由吏部来决。
大明到如今,随着文官势力的不断抬头内阁权势是越发的重了,唯一能与之抗衡的,就只有吏部尚书这一职了。其实不光是现在,之后的一百多年时间里,吏部尚书也成了朝中唯一能制约内阁的存在,有时候说话比天子都管用些。
当然,现在的吏部与内阁关系那是相当不错的,根本没有什么矛盾争斗,胡濙对杨溥那也是尊敬非常。而这么两位大佬在此说话,其他官员自然不敢在旁打扰偷听,赶紧就加快了步伐离开,不一会儿工夫,宫门前的长长甬道的一头就只剩下了他们二人而已。
杨溥笑了一下:“今日源洁你可太安静了些,居然一直都没有出一言,实在叫老夫大感意外哪。”源洁乃是胡濙的字了,两人交情不浅,在私下里自然不必再叫部堂阁老什么的了。
“宏济兄你这话就是在挤兑我了。我不过是一个吏部尚书,他们谈的乃是兵事,外行总不好插口吧”胡濙似笑非笑地回了一句。
“是么可你也是数朝老臣了,难道看不出王振那厮怂恿天子对蒙人用兵的危害么你我年岁虽老,可这心终究还未昏聩吧”杨溥看着对方正色问道。
“这不是还有你这个内阁首辅坐镇么我不认为王振的这点小心思真能得逞。而且,就是英国公怕也不会让他如愿的。他比我们都要清楚此时不该妄动刀兵,即便朝上明着不说,之后也必会向陛下进言的。”胡濙呵呵一笑,来了个四两拨千斤。
“话却不是这么说的,今日王振等人有备而发,情形你也看到了,很是不妙哪。若非那位陆县令突然来这么一手,恐怕事情真不好办了。”
听他把话头引到了陆缜身上,胡濙又笑了起来:“宏济兄,你我之间关系如此亲近,就不必再用兜什么圈子了吧你把我叫住,可是为了这位陆县令么你是起了爱才之心,想让我这个吏部尚书为他行个方便。”
“这个叫陆缜的年轻县令确实很不简单,之前在广灵的种种事迹老夫也曾有所耳闻,为人正直不说,还颇有些手段,能把极度不利的局面给扭过来。另外,就是军中,他也凭借几次之事而叫那些丘八们心服,足见其能力非凡了。这么一个允文允武的干才,难道你我就不该为朝廷举荐一番么”杨溥毫不避讳地赞扬了几句,但随即又把话题一转:“不过这却不是老夫叫住你的用意所在。”
胡濙闻此不觉皱了下眉头,这都不是他拜托自己的意图所在,那会是什么口中却道:“那便请宏济兄你直言相告吧,我实在猜不出了。”
“陆缜此人之前是被王振所发掘的,为的恐怕就是在今日的朝会上把事情给彻底定下来。可不想他却临时倒戈,坏了王振的好事,源洁你以为王振此时会是个什么心思”
这一说,胡濙便明白了过来:“你想从王振手里救他”
“老夫这是为国留下一个可用之材!”杨溥神色郑重地道:“但是东厂锦衣卫之流行事向来无所顾忌,恐怕很快就要对其下手了。一旦落到他们手里,只怕……所以一定要阻止这事发生。”
胡濙怔忡了一下,却未发话,只是眼中闪过了一丝异样的光芒来。杨溥却只作不见:“源洁兄,老夫知道你不想提当年之事,但这次还望你能为他破个例。锦衣卫里还是有不少你的人的,老夫希望你能出手救他一救。”
面带犹豫地沉吟了片刻后,胡濙终于抬起了眼来,看向杨溥:“本来我早有打算与此彻底隔绝,但现在看来是只有破例了,谁叫这是为的你宏济兄呢”
“不是为我这个老朽之人,是为了我大明。我相信这双老眼虽然昏花,却依然可以认出哪个人是可造之才。”杨溥纠正似地道。
胡濙不觉笑了起来:“你怎么还是这么副脾气,就当为你自己请托我一次不好么”话虽是这么说的,但他的神情里已能看出这是要动手了。
杨溥也没有争辩,只是拱手躬身,朝对方略略施了个礼:“拜托了!”
此时,刚从宫门里走出来的陆缜可不知道在自己的身后,有两股朝中最大的势力为了他都在展开动作了。
在刚才当着天子和群臣之面将自己的见解都道出后,陆缜心里还是颇感兴奋的。而现在,在走出来后,这股兴奋劲儿却已散了,心里就有些不安起来,因为他知道,自己坏了王振的大事,对方的报复一定会很快到来。
这种不安,在看到朝自己缓缓行来的马车时,更达到了顶点。本来,他打的主意是找时间差,趁着王振被绊在天子身边,尚未来得及下令对自己出手前脱离对方掌握。毕竟这北京城如此之大,人口如此之多,即便是王振想找个人也不是
第131章 早有后招(下)
第131章早有后招
虽说他有意交好巴结陆缜这个即将成为王公公亲信之人,但在危险来临时,卢七的第一选择还是优先保住自己的小命。
就在他双脚和腰部发力,想要从车辕处跳起时,那头发了狂的骡子一声长嘶,竟突然身子一偏,没有一头撞在车厢上,而是重重地栽在了车辕和马儿相接的地方。
这一下,变得实在太快,卢七根本来不及反应,便是一声尖叫,腾起的身子被骡子一挂,重重地往地上落去。而更悲剧的是,受此一撞,挽车的马儿也是一阵惊慌,摇头摆尾间奋力朝前一奔。但因为车子已然扭转,这一下力道竟使得车马彻底地分离了开来。
两股力量,一朝前,一往侧,全都汇聚到了车厢的前半部分,让它一颤之下,便以一个古怪的姿势轰然一声就朝着卢七跌倒的位置倒了下去。后者只来得及再次发出一声短促的惨叫,便被车砸了个正着,顿时昏了过去。
一切发生得委实太快,周围百姓直到卢七被砸昏之后,才发出阵阵的惊呼,在闪过了那匹失惊乱跑的马儿后,不觉都把目光汇聚到了这辆倒霉的马车上。稍一顿后,才有几人奔上前来,查看卢七的情况。
好一阵拍打忙活,卢七才缓缓醒来,只觉着全身的骨头都散了架一般的疼,双腿处更是彻底没了知觉,这让他大为惊恐。好在他还记着自己的职责所在,见众人只是围住了自己,便大叫道:“车里……车里还有人……”
“什么”周围百姓听得这话也是大吃一惊,赶紧七手八脚地过去看个究竟,若是里面还有人,恐怕也伤得不轻。可随即,众人便又颇感不解地回头看了过来,眼中的意思很清楚,不是这位被砸傻了吧
“怎……怎么回事”本就因为受伤而脸色煞白的卢七看着更加苍白,有些不安地问了一句。
“老兄,车里没人,你别是惊吓过度记错事儿了吧”有人好心地提醒了一句。但这一句话,却让卢七也彻底怔住:“怎……怎么可能”
他可是很清楚记得出事之时陆缜就在车里的,可怎么一转眼的工夫,车里的人就不见了他人呢想着间,卢七的目光又在周围众人间巡视起来,只可惜陆缜却根本不在其中……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