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颐和曼丽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喜了

    一时,遥昔跟她也没有再交流,都没空了。遥昔跟老爷子要在警察那儿做笔录,曼丽呢。她还得执勤呢,又赶着往马路这边跑,继续维持行人过马路。

    对面人群渐渐散了,

    救护车也来了。将晕倒的人送去医院,

    女孩儿的家长也赶来,警察正与之交流,

    老爷子这才疾步走过来,

    一走近就关切曼丽的情况,“肩上还好吧!”

    曼丽笑着摇头,“没大碍。”肯定有点疼,估计青了,不过着实不打紧,不影响抬手伸手活动咩,回去敷点药就行了。

    老爷子直是感激,说了原委,

    &n




197
    曼丽终于歇班了,

    坐在岗亭旁边的椅子上正在认真填值班表。

    “是曼丽么”

    曼丽抬头,见一位衣着讲究的老太太在一个军官的搀扶下殷切目光地瞧着她,

    曼丽赶紧起立,“是。”

    老太太多欣喜,又走近几步想抬手和她握住,可又怕唐突了,忙说道,“你下班了吧,我见你已经交班了,”

    “是的,您是”曼丽肯定疑惑,规规矩矩的,站姿就自是一种教养好的直观体现,

    老太太越看越欢喜。“哦,我姓许,那天在银悦……”

    曼丽想起来了,原来是那日施救的婆婆一家。曼丽笑起来,“那位老人家好些了么。”

    老太太直点头,“那天你们指点的对,送去医院后就……”

    除去了陌生感,再交流起来就放松许多,

    老太太又主动伸出手。

    曼丽也礼貌地递过右手去,叫她握住。

    “谢谢啊谢谢,这要不是当日你们的果断施救,我家这二婆婆还不知道……我找你老长时间了,这不。今儿我家那小子路过这儿看见了你才赶紧告诉了我,要不真没头绪,你当时也没留个名……”

    “您不必客气,这是我该做的,我本来就是大夫。”

    “不管怎么说,我一直真想表达我的谢意,你要方便,就现在能请你吃顿饭么,真的,姑娘,值当成全我这老婆子的心愿吧……”

    果然,

    遥昔拿得准,

    盛情难却,

    老人家亲自来请,曼丽着实不好拒绝啊……

    直到上了车,

    曼丽一惊,

    驾驶上的遥昔扭头微笑向她一点头,

    随她之后坐上后座的老太太笑着介绍,“这是遥昔,我是个孤老婆子。他父母都在国外,家里就他照看我了。”

    莫说,

    连遥昔心里都一阵儿意外,姨奶奶这是太喜欢她了吧,这样家里的事儿秃噜嘴儿就说出来了

    曼丽是有些尴尬的,

    这下全串起来了,

    意识过来他可能是饶计小那帮人,更,尴尬。

    吃的什么还是蛮有品味。乌鱼子。

    乌鱼,学名鲻鱼,因背部乌黑,闽南语以谐音“黑鱼”称之。

    台海南端海域,是全球得天独厚的稀有乌鱼产卵场,每年十一月前后,冬季的寒风吹起,乌鱼群即从栖息的大陆沿海洄游南下,至台南端鹅銮鼻海域产卵,然后折返成为“回头乌”。得此天时地利,台渔民有幸捕获乌鱼并且制成价昂的“乌鱼子”出售获利,渔民视之为上苍赐予的“年终奖金”,也是一年一度的渔捞作业盛事。

    席间,老太太也自说了她祖籍台海,莫怪乎对乌鱼子的烹饪这样了解。

    而见着这乌鱼子,曼丽脑海浮现的,是和照照来吃这玩意儿时。他的一番描述:

    “烹制乌鱼子,就是令人魂不守舍的前戏一场。

    你看啊,先将整副乌鱼子剥去外膜,擦净,放入平底锅,用高粱酒浸上一分钟左右,接着,用打火机直接在乌鱼子上点火烧上一遍,再置于文火上干煎。如有上品到手,当然不肯如此马虎:照原样去抹、擦净,以炭火慢烤。与此同时,取肥嫩葱白一截,斜切面,蘸以陈年花雕酒,于乌鱼子表面反复细心涂抹之,直到香气四溢,取出切成上海年糕那样的薄片上碟。

    烧好的乌鱼子,一派咸香之中带着腥甜,一开始感觉有点韧,有点粉。反复咀嚼,口舌之间一方面为渐渐散开的黏稠缭绕,隐约中又能触及鱼子的细腻粒感……哎哟,再来一口金门高粱,就最好什么话也不要说了……”

    曼丽想起照照边说边陶醉的样子就想笑。不由,这时候唇边也弯出抹愉悦的弧度,这在外人看来,就是极“秀外慧中”的模样了,人干干净净,一种富贵的漂亮,斯文秀气,相当悦目呢……

    再看谈吐,

    跟老人家聊起一些话题,也是庄重随和,

    老太太



198
    有些事儿真禁不得说,

    前一天饭桌上才提到“地震”,后一天就遇着这天灾了。

    旺林提起来的,

    本来也当战友的一件趣闻闲聊的。

    他说他一个老战友前儿回京聚了聚,说起这么个事儿:

    这地震后啊,常常会叫人陷入无端的恐慌中。

    战友a来战友b家中借宿,

    深夜,b正在梦中,a突然大喊一声“快跑”,b一个机灵醒来,只见a和自己弟弟都背心裤衩地窜出门去,b并没有感觉到异样。但也没法分析寻问,只好抱起一团衣服,也背心裤衩地下了五楼。

    三老爷们儿三阶一跨地下楼,惊天动地。当b跑出楼去,冷风嗖嗖,瑟瑟打颤,只见另外两人面面相觑。不知谁说了一句:“回去!”然后又三阶一步地跑回五楼。b很纳闷,抱着一团衣服想:“这是怎么啦”风冷天寒,他又没人商量,只好决定又跟着上楼。

    人生不是所有事情都能预料的。由于这叁儿下楼时声响太大。全楼道的人都开门走出来寻问怎么啦,a和弟弟动作快,待邻居们出来时已回到房间,只有b一个人抱着一团乱七八糟的衣服,露着健美的身体在寒冷羞愧上楼,对至少二十个人说“没事,回去睡吧!”

    b进屋后怒火中烧,问及原因,a睡眼惺松地说:“做梦了,地震了!”b真是哭笑不得。

    好吧,这事儿被旺林当笑话在饭桌儿上一侃,

    不想,

    次日凌晨,禹州地区就发生了7.1级大地震!

    曼丽担心的唯一件儿:小课的部队已前往灾区救援。听说那边还余震不断,怎么不叫曼丽揪着心。

    家里人包括夕臣,也包括去救灾了的小课吧。内心里其实都还有些庆幸:幸亏曼丽还没下部队!要不,赶上这趟,谁拦得住她,肯定跟去了!

    当然,曼丽这会儿也忙,

    因为这地震,他们院也收治了重伤群众,都是直升机空运过来,院里十分重视,抽调的都是最得力的大夫奋战在第一线,曼丽再次被委以重任,手术时间排的满满当当。

    轻伤都不下火线的,

    所以别说吃饭,那也就随便扒拉几口,就又走上手术台。

    终于最后一位重伤群众转入icu进入观察期,咱白衣天使们才得以短暂休息。这会儿大家都怕听见口袋里的微型对讲机响起,倒不是怕累,也是不希望再有人遭遇不幸……

    就这么住医院科室里忙过了一周,

    灾情得到控制,

    灾区的救援与安置也妥善行进中。

    曼丽这一家子算都奉献在“抢险”第一线了:

    元首不用说。夕臣一直在禹州当地。也正是这次救援中各方面体现出来的“快,准,稳”,夕臣在国民心目中的认同感更加强烈,也受到国际社会多方赞誉。

    小课也不用说,他们是第一批空降灾区的指战员!在灾区救援停留时间最长的一支部队,现在还在灾区协助当地部队对“堰塞湖”一些险情进行排查。

    照照也在灾区。

    他随小姨国外研讨会回来后就直赴灾区参与当地“卫生防疫”工作了。

    曼丽自己呢,虽一直留京,上边儿也说了,不下手术台也是为灾区群众……

    大人们都在忙,

    孩子们全交给了老人家,

    意一被祖奶奶带着,小满都是姨奶奶瞿淑清亲自带在身边。

    曼丽这天终于空闲下来,

    先去祖奶奶那儿看了看儿子,

    照照奶奶连声叫曼丽不着急不担心意一,又小心询问能否带意一一块儿去瑞士探亲。曼丽又回过头来安慰奶奶也别太过疼惜意一,想带他去哪儿就去哪儿;又觉得过意不去,老人家年纪一大把了,还得帮忙带意一……反正疼爱的照样无比疼爱。愧疚的还是愧疚,走时,意一几舍不得妈妈喏,小儿子瘪嘴巴几次想哭,都叫曼丽一抹小脸憋回去了。反正曼丽出来后,眼睛红红的,还不是过不得儿子那样……

    又到了小姨这边,

    正好张元才把小满从幼儿园接回来,

    小姨的办公室里,

    小姨戴着眼镜坐在办公桌边正在看病例报告,

    小满乖乖,端着小碗坐在一旁的小桌小椅上听话喝南瓜粥呢,

    “小姨,”

    曼丽进来,也是多乖乖喊一声,

    真是全家都最怕小姨了,

    连小满都如此,



199
    出来了,这一大一小可活泼多了。

    眼看也到了这个点儿,曼丽去送小满学算盘了。

    路上小满叽叽喳喳,都在讲这几天幼儿园为灾区献爱心的事儿。小满也好些天没看见弟弟了,说想意一,这又触动曼丽刚儿心疼小儿子的心,抱起小满挨着小囡囡,说,妈妈不忙了,咱们去把弟弟接回来一块儿出去玩一天……

    走着走着,电话响起,

    曼丽捞出手机一看,是医院,忙接起,怕是又有紧急手术不敢耽误。

    哪知是院长张赟打来的电话,先问到她现在还在不在医院,曼丽老实答不在,见歇了班就回来看看孩子。张赟一听,哦。那你先顾孩子,忙几天了家里事估计也多,来当班了再来找找我。

    挂了电话,曼丽也是疑惑,什么事会劳烦院长亲自打来电话……

    这才挂了院长电话。手机在荷包里都没揣五分钟,又来了个电话,

    是算盘学习班的老师,说今天培训班的老师们都要去参加“给灾区献爱心”的捐赠活动,暂停今天一节课。希望家长理解体谅。曼丽连说没事没事,这是应该的。看来,小满今儿也放假了。

    既然这样,曼丽还挂心着院长到底啥事儿找自己,于是带着小满来到医院,先将闺女安排在自己办公室玩拼图,然后上九楼,见院长。

    “哦,曼丽啊,家里事处理完了这几天辛苦了啊。”

    院长很客气,见她忙起了身,手比了比沙发,请她坐。

    曼丽显得有些拘谨,

    规矩坐下。

    说起来这位新院长张赟还是瞿淑清的“徒侄”,他的博士导师季苑莲,也是心脑科的大家,跟瞿淑清都是耶鲁医学院的同届校友。所以对曼丽这般客气,也理所当然。

    “孩子还好吧,这几天都是轮轴转,忙不归家的。孩子谁带着呢,”

    “还好,小姨一直带在身边。”

    “哦,那真是辛苦瞿老师了……”

    先聊了下家常,

    是这样,医院里同事大多知道她有个女儿,至于孩子父亲是谁,也极少有人过问。毕竟曼丽档案上写得是“未婚”,这“未婚生子”毕竟就属极**的话题了。

    由于曼丽经常送小满上幼儿园,带在身边多些,意一小些,不是呆在宫里就是祖奶奶那边带着,这样外界还真几乎都不知道她还有个儿子。也可以这样理解吧,谁也都知道照照有个宝贝儿子,但似乎都是传说,见着过小小王爷的,还真是凤毛麟角里的凤毛麟角,于是咱小意一那在江湖上,真说得上比金子还希贵呢!

    家常客气聊完,院长顿了下,看来要说正事了,

    “是这样,曼丽,你下部队的事可能要做些调整了……”

    曼丽一听,人都怔着了!

    什么调整。

    根本就是取消了!

    院长说了许多“不得已的理由”,因为他也知道,现在新“职称竞聘”规定:“下部队”是硬指标,这样忽然夺了人这次机会,肯定叫人想不通,所以安抚许久。

    其实院长还是弄错了,

    曼丽露出失望的神色,跟“职称竞聘”真没多大关系,当然说一点关系都没有也不可能,曼丽也不是不求上进,她也想搞好职称。只是最大的失望,肯定还是源自小课,他那么盼望自己快点去……

    “虽说下部队是硬杠杠,可咱们还是有弥补措施的,上次你去亭林培训,当地县医院对你评价非常好,等院里这阵儿忙过了,你还是可以继续去那里进行培训工作,理论上,这也属于下基层嘛……”

    院长都这么说了。肯定已经形成了决议,曼丽还有什么好反驳的呢,她本就是个听话的坨坨,唯有点头是从了。
1...5354555657...14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