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如意郎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花虎
豹骑是虎狼之兵,最擅长的就是复杂的情况下进行战斗,山林战斗不是他们最擅长的,如果执意进山战斗也是可以的。
但是他不希望把事情弄复杂,既然有计谋为什么要让兄弟们去冒险,再说这正好能看看李靖的能力。
兵马撤走,留下不到一千人在周围搜索,一连搜索了三天,山上的人每天都派人暗中观察,消息带回去让一众人感觉紧张。
“你们不要害怕,他们不进山就说明拿咱们没有办法,咱们就待在山上等他们走了咱们在下山。”
“对,咱们就待在山上,他们来了咱们就离开,看他们一无所获迟早要离开的。”
“咱们熟悉地形,他们永远被想找到咱们,别怕等他们离开咱们就下山快活去。”
山上的人可能不知道,山下的人早就猜测到他们面临的处境,接下里就等他们自投罗网而来。
三天之后,派去山下的监视的人传回了好消息。
“哈哈,那些外来的士兵根本拿咱们没辙,咱们去下山逍遥。”
“别着急,再等一等。”
“还等多久,我们都在这山中困了半个多月,吃的都没剩下多少,又不能生活这样的生活我早就过够了,兄弟们咱们下山抢个大户,好好吃上一顿,有没有人来。”
“好,多少天没吃到熟的东西了,我去。”
山上的一些人开始不安分起来。
“兄弟们别着急,等那些士兵走了的,忍耐两天就行。”
还是有聪明人的,只能努力的劝说,一般有些想法的都是大家比较信服的,接着刚要凑起来的几十号人被安抚了一下才安定下来。
上下的情况,先锋兵并没有全部撤走,还是留下几个小队在四周晃悠,他们的做用不是真的在巡逻而是迷惑敌人。
总不能突然就带人离开,但凡有点脑子的都会察觉到不对劲。
五天的时间,丁齐林带着兵马并没有离开全都隐藏了起来,外面的人都是李靖派遣的,每天减少一些巡逻人数,又过了三天,山上的人终于按耐不住分成几波人下山。
“李参军,斥候来报,山上的人分成了六活,从不同的方向下了山,人数至少有七十人。”
“这是故意的试探,看来山上还是有聪明人的。”
李德思考着,山里有五六千人,派几十人下来不是试探还是什么,若是不管下山的人回去后一定会带着大量的食物,即便不够分也能够坚持几天。
他们在山上不出来,就拿他们没辙。
亲卫询问道:“是否对他们进行抓捕?”
“不,让他们回去,咱们的计划是让这些人放下戒备,全都从山里出来才行。”李靖道。
亲卫照办,他不会跟主将讨价还价,一切行动都要严格完成。
七十来人每个人携带食物,解决不了五千人的吃食,但是在试探的情况下多少能够缓解一下他们的窘迫。
李靖不把人全部撤走目的就是不让敌人起疑心。
这些人回来的时候早就按照好的士兵马上进行追击,不过不是真的追上他们,最终将他们放入山上。
山匪们见状胆子越来越肥,经过几次后,李靖才将人全都撤走。
抓不到人,在这里干耗着又不是办法,肯定要有一方要退让的。
山匪在山上又耗了十来天的时间,几天内派出好多的人出来,见都没人了才松懈下来,窝在山里的人得知官兵都撤走的小时候,都忙不迭的想要下山。
“哈哈,漳水还是咱们的天下,走跟哥几个去逍遥快活。”有不安分的下上后恶习马上这就显露无疑。
好多人都是见怪不怪,他们都在上里憋坏了,又不敢生火,不然被发现他们会很容易被发现,最想做的就是去好好吃一顿。
或许他们的追求就这么一点吧,喝酒吃肉。
“走先回咱们的地盘。”有人开始组织起来。
“诸位兄弟都先别走,正好趁着这个机会咱们可以商量一下联合的事情,不然散落在各处就是一盘散沙。”
几个人少的山寨兄弟一听这话,商量事情是一,被邀请肯定是有酒有肉的,能够大吃一顿谁不想去,便很干脆的答应。
五六千人就这样一起行动。
“你们听,好像有动静。”突然有人警觉,然后趴在地上道。
“看见了,中计了,快跑啊。”有人喊道。
他们要逃跑,可是此时的豹骑第一时间就已经感到,早就埋伏在周围的士兵全都杀了出来。
双方刚见面就展开了战斗。
李靖此时冷着脸,他的第一站就对付这些乌合之众本就不是很高兴,又失去了地形优势让先锋兵这些将士耗了这这么长时间,心里早就憋着火气。
今天是算账的时候,怎么可能有好脸色,带着人端掉敌人的后路,山林周围早就安排了人,让敌人根本就无法朝着山上逃跑。
更何况这是在大道上,就见没过多长时间一对悍勇的骑兵直接将这些人一分为二。
当幽州城送来物资的时候,漳水的事情已经解决,正好在返回的路上双方相遇,正好是在下先锋兵即将没有粮食的时候。
半个月后,丁齐林,李靖回到幽州城,凯旋而归,除了带回了胜利还带回来五千劳动力,原本李靖的意思是一个都不留的。
但是丁齐林跟在李德身边的时间长,这种事情经验要比李靖多,虽然这些都是些恶徒,但并不影响给给他们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这个机会或许是十年,二十年,具体就要看他们的表现。
“安全回来就好,今天犒赏凯旋的将士们,先去安排一下,稍后都督府设宴。”李德亲自在门口迎接的,打了胜仗是高兴的事儿。
胜利了但是李靖的心情并不是太好,对付山匪用了这么长的时间,他自己心里过意不去,觉得有负重托。
丁齐林可就没那么矫情,胜败乃兵家常事,再说过程波折了一些结果是好的,这就是有经验和没有经验差别。
(iishu)是,,,,!
第四百九十二章 水泥生意
【】(iishu),
李德能够感觉到李靖情绪上的变化,这种事情他不好多少,带兵打仗这种战斗经验不是讲出来就能够真成功的。
只能通过实践才行,丁齐林他们不也是跟着一点点磨练出来的。
义军的被剿灭的事情早就传回了江陵的萧家。
萧家家主丝毫不感觉惊讶,像是早就料到一样,听了一些细节的事情后嘀咕道:“乌合之众不堪大用。”
“家主,张家少主到了,正在前厅。”管家过来道。
萧铣整理了一下仪容起身来到前厅,道:“张家公子,真是稀客,不知道来我萧府有何事情?”
厅堂之中张仲坚面色平静,放下茶杯,回答道:“萧家主与我张家曾经有过往来,此次晚辈过来就是想问一问有个赚钱的生意,要不要做。”
“赚钱的生意,虽然萧家不是商贾人家,但听听也是无妨。”萧铣笑着道,接着回手让伺候的家丁侍女都推出去。
“张公子有什么生意不妨说来听听。”萧铣道。
“幽州开垦土地的事情不知萧家主可有耳闻?”张仲坚问道。
“消息都传遍了大街小巷,自然是听说了,难道这生意与幽州有关系,不会是要收购粮食吧。”萧铣道。
“萧家主觉得幽州秋收可获多少粮食?”张仲坚顺着话聊着。
“真无法确定能够有多少收成,若是风调雨顺,支持幽州城百姓用上年的应该不是问题。”萧铣道。
对于幽州的情况,他太清楚了,每隔几天就会有消息送到。
“张公子,我可是听说有好多商人都打着幽州城粮食的主意,若是想收购粮食恐怕不一定能够抢到。”萧铣道。
高筑墙广积粮,只要是幽州城内的人都知道李德这个政令,拿出一部分粮食来换成钱他相信,要是真拿出太多他是不信的。
不说粮食的收成如何,就幽州城所在的位置就不能将多余的粮食出手,一旦城被围就是一盘死棋。
“我说的生意并不是粮食,而是水泥。”张仲坚道。
“水泥?”萧铣有些惊讶,这种东西他当然很清楚,自家的地窖之中就堆积着好多,都是用来必要的时候拿出来用的。
他怎么都想不出来,张仲坚说的生意是这个,只是怎么通过水泥赚钱,他又好奇了,大量采购然后赚差价吗。
水泥价格这么高,要是赚差价可不是个好主意。
“萧家主有所不知,我张家已经破解这个水泥的制作方法,想要实现生产需要人力物力的支持,这不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萧家家主。”张仲坚道。
水泥的烧制并没有什么难的,想要模仿非常简单,花费一些经历就行,张仲坚有宏图大志对这些有助于他展开理想的事物都非常的上心。
萧铣是什么人,凭借张家的财力想要做生意哪里需要人拿钱出来合作,肯定是有求于人,不然放着这么大的利益为什么不自己赚取。
“张公子,你有什么想法不妨直说。”萧铣道。
“我张家要在江陵建设水泥工坊,分四成利给萧家。”张仲坚道。
“希望萧家做些什么?”
“出场地和这人力。”张仲坚道。
萧铣听说过这个水泥想要大量生产就需要有大量的人力,现在他知道张仲坚是什么意思了,就是要借萧家的势。
在江陵这一亩三分地上,不能说泉眼通天也能够达到荣达贯通,做起事情轻而易举,要人有人要钱有钱,何况就是要让他萧家出力。
原因就是有萧家的参与,不但工坊能够快速且顺利的完成,更重要的是江陵萧家产下的生意能够让水泥快速打开销路。
不愧是商贾之子弟,这手借势玩的是得心应手。
萧铣在心里想着,他还不会不同意,因为其中的利益太大了,既然人家都把钱送到了家里收下便是,万没有将钱送回去的。
“好,想必有我萧家帮忙这生意做的好过。”
两人在萧家商量了很长时间,红牡丹的消息转头就送到了幽州城,建设水泥工坊这种事情就算根本瞒不住的。
萧家也没有刻意隐瞒什么,反正牵头的是张仲坚,萧铣很清楚这个事情肯定会引起幽州方面的注意,城中那么多探子根本就隐藏不住。
再说招募人员的时候可不是雇几个,那么多人根本就无法甄别。
萧家招工,已经在江陵城传开,很多商人的消息是最灵通的,听说江陵要开水泥工坊各个都意识到商机要来了。
打听之下发展是萧家与张家的生意顿时都泄气了,有张家的生意他们这些商人根本就赚不着钱的。
“张仲坚提供的技术,高筑墙广积粮,真是有点意思。”李德当着众人的面嘀咕道。
“大都督,先锋兵的商行已经在发展水泥工坊,江陵方面还没有差人去,是末将失职。”卫里请罪道。
“不关你的事情,既然有人仿制也好。”李德道。
“大都督现在是有人抢生意怎么还好呢。”卫里疑惑问道。
“有什么不好的,既然人家有钱想要投资做这个生意多好,以后水泥的产量会增加,增加百姓就业不说,有了产量东西就会卖的便宜,让百姓得到真正的实惠不好吗。”李德道。
其实他知道,如果没有猜错张仲坚打算用这些水泥或许并不是为了惠及百姓,兴许是用来修筑城墙的。
李德不管猜没猜中,都不重要,他在意的是既然张仲坚能够开水泥工坊,未必别人就不兴,既然如此,那就大家一起来吧。
反正幽州的水泥产量已经开到最大,钱赚了不少,不如拉着商人们一起,至少他能够在短时间得到大量的金钱。
李德的办法就是加盟合作,让有钱的人来投资,收益后分红,或者直接买技术,签订收购协议。
形式不同利润收益不同。
能够笼络不少的商人们,快递运输早就将市场逐渐铺开,正好可以利用上,不管以后怎么样先抢一波市场再说。
卫里听了李德的打算,觉得办法可行,直接将技术卖出去,他知道想要办水泥工坊可不是几个商人就能够玩的转的。
所以更多的情况肯定会选择加盟合作,投钱坐等分红的事情更符合哪些商人唯利是图的本性。
(iishu)是,,,,!
第四百九十三章 关陇势力
【】(iishu),
卫里听了李德的解释后算是了解了一些好处,但是还是改变不了人家是来抢生意的事实。
“召集商人,既然江陵都已经建设了工坊,咱们在各个州府开展的工坊进度也要提升上来。”李德道。
“大都督我还是担心咱们的收益会被影响。”卫里道。
“不用担心,水泥这种东西也是分标号的,等以后生产出更高的水泥是可以用在不同强度的建筑需求上的,现在还不用考虑科技升级的事情。”李德解释道。
“科技升级?”卫里直接发懵,又知道了一个新词。
他的理解就是比现在的水泥还要好的东西,知道还有后手做起事情就放心了。
卫里掌管的商行经过这么长时间的运营有很多商人有往来,一些是因为采购水泥而来,还有进行牛马交易,现在又多了不少粮食商人。
水泥工坊的加盟合作的消息一出,很多商人都行动了,他们要做的不过是付出一些钱财,接着每年都有这分红,或者按照契约低价购买水泥拿出去贩卖。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