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如意郎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花虎
李德听着身边翻译说的,很多地方都要让半吊子翻译询问清楚后才能够继续说下去,交流起来都比较慢。
“告诉他们不想要战争,这那可以开放贸易,并且承认先锋兵的地位,以后凡是归属我们的部落,铁勒部落将永不侵犯。”李德道。
夷达仔细的听着,和平是相互的,他们希望的是先锋兵不要涉足铁勒的势力范围内,显然先锋兵是不可能这同意的。
“我们铁勒是希望停止一些进攻行为,对于铁勒势力内的部落归属是不可能答应的。”夷达继续道。
“既然不同意那么咱们的和谈就到此为止吧。”李德道。
先锋兵的外交很多时候都是不跟别人讲条件的,因为只有他们开出条件的资格,从来不接受敌人的任何条件。
“大都督,我希望您能好好考虑一下,虽然我们铁勒的兵马不算多,真的要开战相信都得不到好处。”夷达冷静的道。
李德也想过,现在的情况要是能够通过谈判解决问题,能够给先锋兵更多的时间将部落发展起来。
对于战争他们从来就没有害怕过。
谈判最终没有谈拢,夷达离开,将先锋兵开出的条件带回了铁勒。
三个部落的人得知先锋兵的目的后,有大部分人已经正在补录户籍,前哨兵营现在成了一个后勤补给的转运中心。
来自兵城的粮草和各种物资都是被送到这边来,大部分士兵现在都分散在三个部落的兵营。
铁勒部落的人来谈判的事情部落中的人都知道了,他们也想知道最终的结果是什么,毕竟以后他们将由先锋兵来照拂,多了解一番也是决定以后他们对先锋兵的态度。
没有人喜欢将整个部族都绑在一个没有能力的势力手中,部落的人别看没有反抗能力但是他们都很清楚,如果县先锋兵无法保护他们,到时候他们将更加绝情。
现在这双方面临的处境就是这样,部落需要的是安全,安逸的生活,谁能给他们需要的那么他们就会跟谁站在一边。
李德好很清楚这个道理,如果真的按照铁勒的谈和条件来看虽然没有损失,但是会失去部落的信任,到时候就算真的打赢了,部落的人指挥害怕而不是敬畏。
如果比先锋兵更厉害的人出现,他们依然会无动于衷的投效过去,这就是现实。
李德拒绝了铁勒的使者是一种态度,同样也是对他们开出的条件不满意,想要和谈那就需要拿出诚意来。
条件都是强者开出来的。
送走夷达之后,三个部落的首领被叫来开会,李德直接将三个部落归为一个部落,并且让他们按照幽州城官员制度来进行安排。
规划田产,居住的区域,还有协助建设。
部落的首领们听到后都是非常吃惊,在他们看来这就是要让部落融合,以前都无法想象的。
因为在部落这边想要实现部落融合的办法有两种,一种是通过战争来合并,另一种是巧合聚集到一起。
前者不必多说,后者需要巧合与时间,聚集成一个部落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如果他们在愿意是可以拉起一支兵马的。
选择了容忍的客观因素很多,比如没有一个好的领袖,部落内的人不喜欢战争,总之有很多种原因。
先锋兵的出现就是好来打破部落之间的枷锁的,李德的思考方式很简单,几个部落在一起聚集成一个大的不部落,但是最终他们会因为外力而被分开,说明他们的联合关系并不牢靠。
就像现在三家部落一样,都需要先锋兵的庇护,既然这样李德就直接将后顾之忧给提前解决掉。
融合不是说居住在一起,而是没有部落与部落间的界线,在李德看来部落中的人都是百姓,何必要分成众多的势力。
合并之后,先锋兵的兵马就能够减轻很多的负担,等规划土地完成后部落将要进入农耕的生活方式。
以后他们将共同面对保卫田地的战斗中。
三个部落的首领听了李德的解释后先是面面相觑,种田生活他们听说过隋国的生活,种田就能吃饱饭,想着融合后也没有什么不好的。
关键是部落的管理模式将要换成沿用幽州的方式,他们是第一次接触这个都有些拿不准主意。
第五百八十六章 部落规划
李德将具体的方案全都提了出来,现在给部落首领之间进行讨论研究的时间,不是再问他们是否同意。
归属同一个区域的事情已经落实,部落的首领想改变也不能,所以他们要讨论的就是如何保护他们自身的利益。
部落的管理以后将从首领们的手上脱离,现在给他们的选择就是他们可以继续管理部落但是需要成为官员。
按照能力和贡献担任职务,对于部落首领来说无非就是拿走了他们的权利,可是他们没有办法反抗。
每个部落内都有一万兵马驻扎,相互连接的中心就是十万兵马的大本营,真的想要反抗他们不会有一点胜算。
都是识时务的,虽然他们不选择反抗但是涉及到自身利益的时候都不是傻子。
他们在商量,李德等人全都离开了作战室内给他们空间让他们自行研究。
“大都督,他们能答应么”史怀义问道。
“我想他们会的,虽然不做部落首领,但是他们的还能够保证参与到牧场,工坊生意上来,作为投资者每年分红就足够他们享受生活的,至于官员的问题,我更看重的是那些有能力的年轻人。”
对于那些部落首领来说,李德早就做好了准备,只要让他们占些好处他们才不会去继续奋斗下去。
毕竟官体制度对他们来说入门的条件太苛刻,李德可不会任用一些只会混吃等死的人的,即便是给年轻人机会也是需要参加人才培训,最终都是要靠能力才行的。
“大都督,他们已经商量好了。”贺必达过来说道。
“走咱们进去。”李德说着带着人回到了作战室内,看着几个部落说领,通过翻译得知他们已经答应了,但是要求也是非常的直接就是要求他们投资的产业保证他们的分红。
李德自然是答应下来,从此三个部落就变成了一个州府范围。
在为三个部落所在地取名的时候犯难了,他们似乎从来没怎么在意过正事情,三个部落的融合目的就是快速发展。
“宁州!”李德直接说道。
贺必达等人对于这地方叫什么并不在意,有个名字就行,最终这里就成了一个新的州府,宁州。
就是因为三个部落的人都希望能够有一个安宁的生活环境,所以才被取了这个名字。
“大都督,观察前哨的兵马要不要扯回来”贺必达问道。
“暂时不用,那边有八千铁勒部落的俘虏,要是融入到部落恐怕会出乱子。”李德的话很有深意。
先锋兵有专业的斥候队伍,李德的身边更有专业的刺探消息的人员,红牡丹可不是白给的,之前的铁勒骑兵出现那么快要是部落中没有内应,谁都不会相信。
针对这些事情自然要专业的人手去查探,红牡丹的人混迹在兵营中,随便一个士兵都有可能是红牡丹的干探。
这些人只对李德,张出尘,萧媚几个人负责,而李德的命令是他们唯一必须遵照执行的,在这段时间,红牡丹的探子已经将情况调查的清楚。
与铁勒部落有往来,这种人其实很好找,比如看他们的家庭环境,工作背景,与生活支出,能做外人的探子不是图名就是图利。
而通常这种人多数都是图利的,所以只要将生活支出与收入不符的人好调查清楚,找的探子基本能够锁定,这种小角色很好找,必定不是守本分的老实人。
老实人也不没有胆量做这些事情,算是比较好找的。
另外一种就是专门的探子,可能是铁勒部落暗中派出的人,想要找出这种人就需要更久的耐心。
他们都比较低调,根本不会轻易暴露自己,低调永远是他们做事习惯,本能的会怕人注意到,找起来很不容易,细心观察能够查出些蛛丝马迹。
很多人都在行动。
李德此时正在跟都尉们商量如何规宁州的区域发展,整体来讲还是跟幽州城一样,建设商贸区,居住区,工坊区域等几大块。
部落的百姓以前多是居住在木屋,从现在开始宁州要开始进行城市建设,只要让部落的人住上好房子,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满足他们的物质需求,如果有敌人来犯,都不用先锋兵,他们自己就不会答应的。
如果像现在这样,有很多人还居住在帐篷里面,只有生活条件好一些的才能居住上不怎么漏风的木制房屋里面。
像这种生活环境,如果失去了他们也不会觉得怎样,因为只要有木材他们随时都能够再搭建一个出来。
李德要给予他们更好的生活环境,要让他们在乎,只要保护家园的概念。
贺必达帮忙,他的管理能力是有提高的,可能没有创新但是照办兵城的发展套路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于是都尉们都在努力,从田产规划到居民区的建设规划,到大型贸易市场的建设,再到宁州内各个商业街区的规划。
几个人为了这份规划图永了几天的时间才做好。
“大都督,物资储备需要一段时间,现在烧窑工坊无法进行生产,现在石料正在储备……”贺必达说道。
“兵城新的一批粮草已经送到,足够先锋兵在这边支持三个月的。”李靖道。
“粮食补给不能掉以轻心,这些还不够我们至少需要能够轻松支撑过明年秋收的粮食。”李德道。
“大都督,他们这些出来可能将兵城大部分运输马车全都带出来了,运输粮食的话需要将马车调派回去。”史怀义道。
“马车可以先调派回一部分,将现有收购的毛皮先运回去。”李德道。
毛皮是部落的财产都是用来换钱的,现在李德在收购这些东西,算是给猎人们一个赚钱的机会,收购的价格很高,算是笼络人心的福利,大量的毛皮存货,让先锋兵的储备粮直接少了一多半。
留着在这边也是储存,不如让马上将东西先送回去,等到了幽州再用来换成钱财贴补幽州财政。
“是,我这就去办。”史怀义道。
粮食永远都是重中之重。
第五百八十七章 铁勒出兵
宁州集合三个部落,加上周边了周围的几个游牧小部落,没有多久就了一个在人口突破十万的州。
要是算上先锋兵的人数这个州府的人数已经不一般。
部落的改变是与日俱增的,经过一系列的政令和规划,上万的人因此获得了活计,只要干活就能够吃上大米白面。
很多人平常都适出去打猎的,风险很高,大型动物的全都带不走,只能取走毛皮和少量的肉。
有经验的猎人还好说,但是毕竟是冒着危险的活,现在好了部落的外围建设了很多的工坊,烧窑的,需要干力气活的,只要去就有活做,有工钱拿。
劈石的人需要的更多,最苦最累门槛要低,只要有力气就行,一天三顿饭顿顿饭都管饱,最差的饭食都是有肉汤泡饭。
伙食待遇是几个工作中最好的,真就是应了那句话,吃得多干的多。
制作水泥对于原料采集这个工作是非常消耗人力的,是最容易做的工作,需求人力巨大,整个宁州有至少五成的人都在做这个。
有打长工的,酬劳相对多一些,短工最好基本上都是一天一节,短工都是来了干活达到采集标准就能够领取工钱,若是劳动成果超出标准则是会另外给奖金的。
闲着的人出把子力气就能够赚钱,这么容易赚钱的事宁州的百姓们都是争相恐后的参加,以至于烧窑工坊的原料储备超过了生产很多倍。
对于这些事情李德不担心,非常鼓励他们这样做,大量的米面钱财支出,能够加快宁州发展速度,只要增加发展速度就不在乎付出。
兵城粮仓的粮食李德早就算过,除了路途稍微长了些,数量足够宁州撑过明年秋收的。
“粮食运输的进展怎么样”李德在作战室内开会的时候询问道。
“第三批已经在路上,算算日子应该就这几天能够送到。”贺必达道。
“抓紧时间,最近铁勒那边有什么动静”李德继续问道。
“这几天回来的斥候都没有发现异常情况。”史怀义道。
“铁勒部落派来的人谈判失败,现在一点动静没有有点奇怪。”李德道。
“铁勒兵马就那么多,难不成他们会率所有的兵马来像咱们发起挑战吗,我想他们不会明知会败还要来吧。”史怀义嘀咕道。
“史怀义不要轻视你的对手,他们人口数量不多但是只要能号召起来他们的牧民拿起兵器照样能够成为战士。”李德警告道。
史怀义的这个大咧咧的劲头一下被李德给掐掉了,李德也是无奈,谁让先锋兵经历的战事都算是顺风顺水的。
让将领们有种自傲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
夷达回到铁路部落后将他看到的先锋兵情况都说了出来,议和是他们想要的但是建立在不损害他们利益的前提下。
现在看来想要事情并不能顺他们的意,通过夷达的调查先锋兵的数量要比他们想象的还要多。
夷达很聪明虽然被看的死死的,但是每到做饭的时候,生火就会冒烟,凭借铁锅的数量就能够预估出先锋兵的兵马。
“你说先锋兵至少有二十万人,那为什么之前的战斗他们没有出动全部,那样的话乙暮带领的人未必能够真的撤回来。”铁勒部落大首领疑惑道。
夷达也不知道为什么,保存实力,还是迷幻的在假象,好半天才回答道“或许是他们不想那么快的暴露实力,用这个来引诱铁勒骑兵出征。”
“这番猜测不无道理,先锋兵不愿意撤出铁勒势力摆明了宣战,我们铁勒部落兵强马壮,应该让他们见识见识咱们铁勒骑兵的厉害。”
大首领的手下将军们都跃跃欲试,夷达清楚隋国兵马真不是好对付的,在他们的调差中对先锋兵有了很多了解。
尤其是铁勒部落的大首领,先锋兵能够战胜突厥骑兵,就因为这个他们的计划都需要好好的盘算,不能够轻举妄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