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双庶子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漫客1
&nb
第六十三章 一条断路
吴胖子虽然人很胖,但是腿脚却很快,一溜烟就不见人影了。
李信左手还牵着一个小丫头,自然要慢上许多,不过他跑了一会,那些官家小姐们也就没有继续追了,李信转过几个巷子之后,微微松了口气。
那个吴胖子,应该是在京城里臭名昭著的存在,自己跟他混在一起,之后万一被认出来,恐怕在京城里就很难娶老婆了……
想到这里,李信心里一阵后怕,还好刚才自己果断拒绝了那个胖子帮自己提亲的想法,如果真让他帮自己给哪个官家小姐提亲了,自己以后恐怕真的要到外地去,才能找到媳妇了……
人心险恶呀。
还好那些姑娘们应该没看到自己的脸,下次再见到吴胖子,一定要装作不认识他!
今天晚上李信虽然没有能“人前显圣”,而且弄得狼狈无比,不过也不是完全没有收获,至少让他知道了当初纵马撞倒自己的那个“女公子”是什么来头,她是出身陈国公府,那么前些日子在魏王府里的那个小公爷叶茂,不是她的亲哥,就是她的堂哥。
找到了跟脚那就好办了,以后没钱了,就去躺在陈国公府门口讹钱,不给钱就找根麻绳半夜吊死在他家门口!
李信恶狠狠的想到。
躲了一会,确认没有人再追自己之后,李信拉着钟小小从小巷子里走了出来,轻声道:“丫头,天色不早了,咱们回家。”
小丫头早就困得不行了,闻言立刻点了点头。
兄妹两个走在秦淮河畔,路过一家三层高的店面的时候,李信犹豫了一番,轻声道:“丫头,哥哥要进去找一个人,说几句话咱们就走。”
卖炭妞是个少言寡语的性子,基本李信说什么,她就听什么,闻言揉了揉眼睛,拉着李信的衣角说了一声好。
李信见她实在是困得眼睛都睁不开了,于是伸出没有受伤的左手,把她抱在了怀里,轻声道:“你困了就睡一会,睡醒了就在家里了。”
小丫头今年六岁,如果不是因为太过瘦弱,李信一只手抱她是会有些吃力的,不过这丫头严重营养不良,整个人轻如无物,李信一只手把她抱在怀里,几乎没有什么压力。
兄妹两个就这样走进了得意楼。
得意楼自从开门以来,李信恐怕是第一个带着孩子进来的。
不过他有段时间经常进出得意楼,守门的门子还有得意楼里做事的人都认得他,也没有拦着他,就直接把李信带到了得意楼的后院。
从前李信来得意楼卖炭的时候,一般都是早上,得意楼是一副冷冷清清的样子,现在是正月十五的夜里,得意楼里可以说是熙熙攘攘,丝竹管弦之声不绝于耳,一个个雅间里还会传来清倌人们唱曲子的声音,以及那些文人公子们吟诗唱词的声音,与此同时,几个浓妆艳抹类似于老鸨的角色,正在一楼和二楼拉客,整个得意楼里热闹无比。
李信被直接带到了得意楼的后院的一间厢房里坐着,崔九娘的丫头萍儿,过来给他倒了杯茶,告诉李信九娘在前面接待贵客,一会儿才能来见他。
李信点了点头,把已经熟睡的钟小小,放在房间里的床上,盖上被子。
据他所知,这得意楼虽然是崔九娘在掌管,但是崔九娘并不做老鸨的工作,也就是说一般情况下,她是不用出去迎客的,毕竟背后有一个魏王殿下在,现在连她也出去见客了,说明得意楼里有大人物在。
多半是那位七皇子殿下。
想到这里,李信心中有些异样,如果给七皇子知道自己半夜来见崔九娘,多多少少会有一些不好的影响。
就在他胡思乱想的时候,房门被轻轻叩响,李信起身开门,看到了一身淡青色衣裳的崔九娘落落大方的站在门口
第六十四章 夜路
对于崔九娘的忠告,李信仔细想了一遍,权衡之后,还是决定要进入羽林卫系统之中,毕竟就目前来说,羽林卫是他最好的去处,再说了,他能不能做到都尉的级别还是未知之数,就算成了羽林卫的都尉,没有办法更进一步,大不了以后跳出羽林卫系统,换个衙门就是了。
再说,崔九娘说的这些,只是在常规情况下,一旦皇位更替,七皇子坐到那个位置上去,李信作为“从龙功臣”,什么将门出身都是浮云,到时候李信自己就能在京城里成为一个将门世家,如果他在这场夺嫡之中扮演了足够分量的角色,以后排排坐分果果的时候,李信甚至能够成为下一个“平南侯”!
当然了,到时候要换一个侯府的名字才行。
在得意楼小坐了小半个时辰之后,李信起身告辞,他把熟睡的钟小小背在背上,从得意楼的后门走了出去,崔九娘把他送到了候门门口,从腰里取出一个香囊,放在熟睡的钟小小怀里。
“这是药香囊,带在身上可以防风寒,小丫头身子弱,经不起病,让她带在身上备着。”
李信沉默了一会,最终没有拒绝。
钟小小的身体,太过营养不良了,她在家里跑的时候,李信甚至会担心她突然跌倒在地上,这样一个小小的身子,的确经不起病,这么个药囊,是必备之物。
九娘放好药囊之后,对着李信轻声笑道:“既然李公子执意进入羽林卫,奴家也不好多说什么,等李公子去羽林卫大营报道的时候,把这丫头带到我这里来就是了。”
李信低头致谢,声音诚恳:“小弟进京以来,崔姐姐多有照抚,小弟都一一记在心里了。”
崔九娘眯着眼睛微笑道:“这都是缘分,而且李公子现在算是得意楼的半个东家,王爷也交代了有什么事尽量帮着李公子办,这些都是鸡毛蒜皮的事情,不值得公子提起。”
不知道为什么,见过许多风浪的崔九娘,一直看李信颇为顺眼,或许是因为都是穷苦人家出身,当初衣衫单薄的李信背着一篓碳走进得意楼的时候,触动了她的恻隐之心。
李信把钟小小背在背上,对着九娘点了点头。
“崔姐姐有用的到李信的地方,记得说话。”
崔九娘含笑点头:“好,以后李公子成了大人物,不要忘了这话就是。”
李信面色郑重。
“小弟名字是一个信字,绝不会言而无信。”
扪心自问,李信与崔九娘之间并没有任何男女之情,两个人更像是一对姐弟,李信对崔九娘感恩,崔九娘也很喜欢李信这个少年人。
从李信来到这个世界之后,崔九娘应该是对他最好的那个人了。
离开了得意楼的小巷子之后,李信走在了大街上,开始朝着大通坊的方向走去,此时的夜已经有些深了,大街上没有了多少行人,十五的满月铺洒下来,多了一些静谧的味道。
李信背着钟小小,缓步走在大街上,享受着这难得的宁静。
他上辈子就喜欢这么走在大街上,塞着个耳机,一个人慢步走上老长一截路,只可惜这个时代只有月色,没有耳机了。
一个不和谐的声音,打破了这难得的宁静。
“嘿嘿,李兄弟厉害啊……”
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吴胖子,神出鬼没的出现在李信左边,满脸都是猥琐的笑意。
他身上满满的脂粉味道,显然是刚从女人窝里出来。
这个胖子对着李信,挤眉弄眼的说道:“刚才为兄在得意楼隔壁的馆子里,看到兄弟你进了得意楼,半个多时辰之后,得意楼的崔大家竟然亲自送你出来了……”
这胖子说到这里,满脸艳羡之色:“要说这秦淮河畔的馆子,为兄哪一家都去过
第六十五章 封官
正月二十,朝廷的给李信的封赏终于下来了。
不过并不是想象中的圣旨,更没有什么太监前来宣读,来的只是京兆府里的一个小吏,拿了一份朝廷文书交给李信,来到了李信的家里。
毕竟这么一件小事,还劳动不了宫里的人出面,更动用不了圣旨,一般是上面打个招呼给兵部,兵部的人办好了,再交给京兆府的人通知。
现在,站在李信身前的这个一身皂色衣裳的小吏,就是属于京兆府派来通知的。
李信正准备学着电视剧里的样子领旨,这个小吏一把把他扶了起来,笑道:“李公子,这是兵部文书,不是圣旨,您拿着收下就是了,用不着磕头。”
李信点了点头,并不觉得意外。
以他的品级,确实不配动用宫里的人,这朝廷上下,不知道多少小官小吏,如果每一个人事变动都用圣旨,朝廷也出不起这个钱。
圣旨的材料做工,都是十分讲究的。
李信打开这封盖着兵部大印的文书,大概看了一遍,简单来说因为李信捉拿刺客有功,朝廷给他加了一个毅武校尉的武散官,正八品。
所谓武散官,就是一个头衔而已,有了这个头衔,意味着李信每个月可以从朝廷领到六石六斗的俸禄,不过只有这个头衔,并不意味着李信就当官了,他现在还没有实职,连个衙门都没有,还是个正儿八经的闲人。
一般来说,这种散官都是恩荫给那些大臣的后人,所谓封妻荫子,就是这个说法,像李信这样一介白身还没有入朝,就给了一个武散官,是很出奇的事情。
李信接过文书之后,心中隐约有了一个答案。
不过他还是很需要这个武散官身份的,那点俸禄自然不被李信放在心上,可是有了这个武散官身份之后,他再投身羽林卫,多半就不会从一个普通的羽林郎做起了。
要知道,整个羽林卫里面的品级都不算高,中郎将不过正五品,左右郎将从五品,都尉六品,校尉才正七品,李信一进羽林卫就是正八品的散官,怎么也不会让他从小兵开始做起。
除了这份文书之外,还有两套类似于官服的东西,因为是武散官,连带着还有一把制式的长刀,一并送了过来。
李信一把把这些东西接了过来,对着这个京兆府的小吏道谢:“多谢兄弟跑这一趟。”
这个小吏不过是个跑腿了,无官无品,闻言连忙低头笑道:“李公子客气了,从今天开始,您就是在朝廷里拿俸禄的人了,看您的年纪,将来成就必然不可限量,以后小人还指着您提携呢……”
李信刚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是十五岁,现在过了一年已经十六了,哪怕是按照这个时代的规矩,他也才刚刚成年而已,在这个小吏眼里,的确是前途不可限量。
李信伸手拍了拍这小吏的肩膀,轻声道:“劳烦兄弟跑这一趟,这样罢,今天晚上我坐庄,我请兄弟吃一顿。”
这小吏连连摇头,慌慌张张的走了。
李信心里有些好奇。
按照正常情况,这些底层的小吏最是贪图小便宜才对,自己请他吃饭,他应该求之不得才是,怎么如避鬼神一样的跑了
李信走到院子门口,看了一眼这个小吏远去的背影,皱了皱眉头。
然后他就看到了在自己家门口的巷子里,停了一顶青色的轿子。
这轿子李信认得。
少年人上前走了几步,对着这个轿子微微拱手:“府君大人。”
轿子里传来一声闷哼,穿着一身正四品朝服的京兆尹李邺,弯着身子从轿子里走了出来。
他本是正三品的京中大员,上次因为李信的事,被直接贬了一个大品级,让这个有望更进一步的首府府尹至今还心中有气。
老头子走下
第六十六章 人生目标
李邺大皱眉头。
他本以为,这个叫做李信的少年人,是李家失落在外的血脉,迟早有一天会认祖归宗,可是现在看来,这个少年人跟平南侯府的矛盾,已经渐渐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
府君大人双手拢进衣袖里,轻轻的叹了口气。
“你们都是一家人,不至于闹到这个地步。”
李信面无表情:“大年初一那天晚上,我险些死在这个院子里。”
李邺缓缓的吐了口气,看了这个少年人一眼,沉声道:“你刚来京城,可能不太清楚朝廷的官制,朝廷给你封的这个官,是一个恩荫官……”
这个老头子叹了口气,继续说道:“也就是说,陛下是默认了你李家人的身份,否则如果是一个庶民立了这个功劳,最多也就是赏点钱而已,不可能就这么让你直接做了官。”
官和民之间,有着一条巨大的鸿沟,许多在衙门里做了一辈子事情的小吏,临死之前也做不到九品官,李信这个八品的毅武校尉虽然不起眼,但是对于一个白身来说,这已经是破格拔擢了。
所以,李信能做成这个毅武校尉,里头多少有一些平南侯李慎的人情在。
李信眯着眼睛,冷声道:“府君大人,这个官位是我用性命搏来的,朝廷的文书上也写的明明白白,因为我缉拿刺客有功,才封为毅武校尉,与平南侯府没有半点干系!府君大人这么说话,是在羞辱李信不成”
李邺摇头叹了口气,声音沉重:“这件事,李淳那小子的确做的不对,可是你应该能想明白,京城里这几场乱局,如果你是个没有半点身份的庶人,此时尸骨都已经寒了。”
李信“嗬嗬”冷笑了几声:“如果是那样,此时我也不会出现在京城里,这天底下哪里不能容身,为何非要待在这种腌臜的地方”
府君大人大皱眉头。
“那你来京城,是为了什么”
李信沉默不语。
在这个问题上,前后两个李信的态度是不一样的,另外一个李信,自然是想要寻亲,给自己找一个容身之处,而现在的这个李信,则是想一吐胸中怒气。
见李信不说话,京兆尹李邺低声道:“大家总归是一家人,有什么委屈你尽可以说出来,你父李慎见着老夫还要称呼一声兄长,你有什么事都可以与老夫说明白,回头老夫给你父亲去一封信,就可以把你们父子之间的误会消解干净。”
在这个方面来说,李邺的心是好的,他之所以屡次三番主动上门来寻李信这个晚辈,就是把李信也看成了李家人,不想让一家人之间互相内斗,也就是说,他的目的是想让李信重回李家门墙。
这位京兆尹大人语重心长的说道:“老夫知道,你们母子可能在外面受了一些委屈,尽可以说出来,若真是你父亲做错了,老夫当严厉训斥他一顿。”
李邺语气平缓:“一家人之间,没有什么解不开的结,万事说开了就好了,我赵郡李氏传姓数百年,从来没有家族内斗发生,而且你们那一支势力颇大,你认回去,以后在朝堂上就是一片坦途。”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