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无双庶子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漫客1

    姬喾是不是参与平南侯谋反,这件事情在朝廷里其实尚未有所定论,争论的部分在于是这位秦王殿下主动与平南军合谋造反,还是秦王殿下被平南军裹挟甚至绑架到了西南。

    这一前一后,差别可就大了。

    如果是前者,秦王姬喾便有造反的大罪过,以他皇子的身份,未必会致死罪,但是终生圈禁肯定是逃不掉的。

    如果是后者,那秦王殿下其实并没有犯太大的罪过,最起码在明面上没有什么罪过。

    但是现在,在他的罪过还没有定论的时候,这位秦王殿下居然莫名其妙暴毙了!

    这件事情前后必须要有一个妥善的处理方法,如果出了什么差错,最少也会给当今的太康天子,留下一个杀凶的恶名。

    李信只是简单的思考了一下,一旁的董承就已经大概跟陈矩说了一遍京城的事情,陈矩与董承一起走到李信身边,对着李信拱手道:“李尚书,咱家与你一起去一趟京城。”

    李信意外的看了陈矩一眼。

    “大公公今天就回去”

    陈矩低头叹了口气,开口道:“先帝与咱家有大恩,先帝长子薨了,咱家于情于理应该去京城看一看,如果还能在陛下面前说上话,那么还是尽量保下秦王府血脉为好。”

    这位承德朝的大公公,对于承德天子的忠心是不言而喻的,不然他也不会舍了京城的繁华,在昭陵一待就是三年时间,一次也没有回去过。

    他现在都还是内侍监的太监,内廷八监名义上的执掌人。

    李信点头道:“有大公公到场,陛下那边应该会温和许多,秦王殿下是与我一起从西南回来的,他现在突然暴毙,我脱不开干系,咱们现在便回去罢。”

    陈矩在董承的搀扶下,点头道:“听李尚书的。”

    陈矩临走之前,嘱咐了一下昭陵的人,让他们合上李慎的墓室,然后才与李信一起,坐上了前往京城的马车。

    到了下午快傍晚的时候,三个人的马车在永安门门口停了下来,永安门门口,一个脸色有些发黑的年轻宦官,正垂手等着李信的到来。

    正是西南一行被晒黑了一些的内侍监萧少监。

    李信第一个走下马车,对着萧正拱手道:“萧公公在这里等我”

    萧正脸色有些焦急,走到李信面前,低头道:“李侯爷,您快去秦王府看一看罢,陛下现在正在秦王府,探望秦王殿下呢。”

    李信皱眉道:“秦王殿下…不是薨了么”

    “是薨了。”

    萧正低头叹了口气。

    “兄弟情深,陛下听闻噩耗之后,险些昏厥过去,直接赶到了秦王府探望去了,眼下不知道怎么样了,陛下出宫之前说了,让您回京之后,立刻去秦王府一趟。”

    李信点了点头,回头对着马车说道:“大公公,您去秦王府么”

    马车里的陈矩在董承的搀扶下,缓缓走了下来,他先是打量了萧正一眼,然后对着李信低头道:“李尚书,咱家一介残缺之人,无有皇命不好四处奔走,咱家就在未央宫候着,祈求陛下回宫之后赐见。”

    一旁的萧正愣了一下,随即很快反应过来,快步走到陈矩面前,恭恭敬敬的弯下了腰。

    “奴婢萧正,见过陈公公。”

    萧正是内侍监少监,而陈矩是内侍监的太监,两个人可以说是正儿八经的上下级关系,但是说来可笑,快三年时间了,这是两个人第一次见面。

    陈矩再次看了萧正一眼,随即拍了拍这个年轻人的肩膀。

    “都是给天家做奴婢,用不着这么客气。”

    …………

    李信在永安门门口放下了陈矩和董承,然后带着萧正赶往了秦王府,路上的时候,这位内侍监的萧少监不住的擦汗,然后抬起头小心翼翼的看了李信一眼,开口问道:“侯爷,陈公公他……这是要准备回宫么”

    整整三年的时间,陈矩不要说回宫,连京城也没有回过,久而久之,宫里的宫人们包括萧正在内,都以为这个曾经的大公公永远也不会回来了。

    但是陈矩今天偏偏回来了,而且身上仍然是内侍监太监的身份。

    由不得萧少监心里不多想。

    李信明白萧正的意思,闻言笑着说道:“萧公公不必担心,大公公他应该只是回宫奏事,说完了事情,多半是会回昭陵去的。”

    秦王作为承德朝诸皇子之中最先开府的一个皇子,他的王府自然是永乐坊里距离皇宫最近的宅子,马车走了一柱香的功夫,就在秦王府的正门处停了下来。

    此时的秦王府,上下已经一片素白。

    李信下车看了看左右,尽是白布白幡,不由感慨了一番皇家办事的效率。

    他回头对萧正问道。

    “秦王殿下何事殁的”

    萧正低头道:“约莫未时的样子……”

    靖安侯爷微微点头,开口道:“那也没有多久的时间,我们进去看一看。”

    说这话,李信负手走进了秦王府,此时秦王府上下,宗府和禁卫的人最多,都在不听的忙碌穿梭,但是没有人敢拦李信两个人的去路,他们很顺利的来到了秦王殿下的灵堂。

    灵堂里,躺了一个胖胖的棺材。

    一身黑衣的太康天子,扶着棺木,垂泪不已。

    “大兄,你失落西南,朕不惜兵发十万,去西南迎你回京,好容易把你迎回了京城,还未得空抽出时间见大兄一面,大兄怎么就这么走了……”

    这句话看似无心,但是背地里的意思很明显,那就是秦王殿下在西南不是造反,而是被人裹挟了。

    可能是姬喾已经死了的原因,太康皇帝没有选择把这件事情闹大。

    天子不顾形象,涕泗横流,哭的很是伤心。

    “长兄如父,长兄如父。”

    “朕先失父亲,再失兄长,痛煞我也……”

    此时,太康天子似乎摒弃了两个人直接买的仇怨,趴在棺材不住的抹眼泪。

    李信站在灵堂门口,看了一会儿灵堂里的场景,心里难免感叹了一句。

    “演技略显浮夸啊……”




第631章 如何处理
    
因未知原因,今天搜狗突然无法搜索到本站,请各位书友牢记本站域名找到回家的路!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无双庶子 ”查找最新章节!

    不管怎么样,最起码此时的太康天子哭的很认真,而且很忘我。

    李信躲在门口偷偷看了一会儿,见他哭的太伤心,都没有忍心去打扰他。

    这个时候,他的确是应该哭的,换了李信在他那个位置上,也得狠狠哭上几嗓子,不然大家台面上过不过去。

    不过哭是哭,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那就谁也说不清楚了。

    不过靖安侯爷可以肯定,这会儿这位大晋的陛下,即便心里不想笑,心情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天子哭了一会儿,用余光发现了等在门口的李信,他从黑色的袖子抹了抹眼泪,悲痛的说道:“大兄是朕之长兄,长兄薨逝,朕心甚痛,着令京城各户,挂白幡三日,祭奠秦王。”

    他说完这句话,秦王府的几个遗孀对视了一眼,都跪在地上给天子磕头,垂泪道:“未亡人多谢陛下恩典。”

    其中,有一个端庄大方的秦王妃,也就是曾经的太子妃,颤抖着从地上站了起来,然后走到天子面前,从袖子里取出一封书信,垂泪道:“陛下,王爷他回京之后的这几天,一直郁郁寡欢,今天王爷出事之后,妾身等在王爷的书房里发现了这封书信,应是王爷的遗书……”

    看到这里,李信心里就松了一大口气。

    既然那个胖子,死之前按照先前约定的剧本演下来了,那么接下来要处理就简单的多了,有了这封遗书,就算朝野上下的人心中会有腹诽,但是最起码明面上怎么也能说得过去了。

    很多事情,大家明面上说得过去就行了,至于背后的真相,没有多少人会真正孤追究,毕竟死心眼在这个游戏里活不了太久。

    当初有一个叫做薛子川的御史,跟着李信一起去西南做监军使,他就是一个正儿八经的死心眼,结果他就死得很干脆。

    天子把这封书信拆开看了看,随即又滴下眼泪,他对着这书信长叹了一口气,开口道:“大兄虽然犯下了大错,但是你我手足兄弟,什么事情都可以好好说,朕未罪大兄,大兄何苦罪己”

    说着,天子又宽慰了秦王妃几句,然后才踉踉跄跄的从灵堂里走了出来,李信对着天子恭敬弯身。

    “陛下。”

    天子此时眼睛还有些微红,他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裳,然后微叹了口气,对着李信问道:“昭陵那边如何了”

    李信微微低头。

    “李慎于先帝享殿服毒自尽,陈公公按先帝遗诏把他葬在了帝陵之侧。”

    说到这里,李信顿了顿,然后继续说道:“不录名,不设碑,只要一些年岁,天下就再没有知道那里埋了一个人。”

    天子看了李信一眼,随即感慨道:“父皇他还是重情分的,不然凭李慎的罪行,千刀万剐也不为过,岂能让他陪葬帝陵”

    李信低头称是。

    天子拍了拍李信的肩膀,笑着说道:“朕的陵也在修了,过几天朕也让他们给留个缺,等你我百年之后,长安你就葬在朕的身侧,不同于李慎,朕给你竖功德碑,录名,配享太庙!”

    李信沉默了一会儿,随即微笑道:“陛下就饶了臣罢,臣活着在朝堂上就已经很累了,哪天如果死了,就埋的离京城远远的,不跟那些达官贵人抢地方,也躲一个清净。”

    “臣生前替陛下做事,死了之后便过自己的去了。”

    天子瞪了李信一眼,随即哑然失笑:“整个天底下,也就只有长安你,敢这样与朕说话了。”

    说着,天子伸手指了指不远处的一个亭子,笑着说道:“咱们去哪里说说话。”

    李信恭声应是,两个人一前一后走进凉亭下面,天子率先坐下,李信犹豫了一下,也跟着坐了下来。

    坐定之后,天子指了指不远处的灵堂,沉声道:“长安,大兄虽然写了遗书,说是自杀,但是他毕竟刚回京城没有就好,便这么突然薨了,京城上下定然要说朕的闲话,这件事情必须好好处理,不然流之后世,朕也脸上无光。”

    李信微微低头:“陛下能否把那封遗书给臣看一看”

    太康天子很痛快的把书信递了过去。

    李信拆开看了一遍之后,微微点头,开口道:“陛下,既然秦王殿下已经在书信里说明了自己是因为勾结平南军,愧见天子,这才饮鸩自尽,那么这件事就好办的多了。”

    天子皱眉道:“这书信不能公开,不然我天家的颜面便丢了,而且还有朕给大兄泼脏水之嫌。”

    “用不着公开。”

    李信低眉道:“陛下拿着这封书信,明日召集三省的宰辅还有六部九卿公议,给秦王殿下议罪就是,凭着这封书信,秦王殿下最少也是谋反的罪过。”

    天子皱了皱眉头,正要说话,就听得李信继续说道:“六部九卿议定了罪过,陛下一定要否了,就说念及兄弟之情,再加上死者为大,不忍心秦王殿下死了还要背负骂名,对外不说秦王殿下是自杀的,就说他是暴病。”

    “这样,立下既摆脱了杀兄的恶名,还能在朝廷上下得一个仁义守悌的名声。”

    天子看了李信一眼,然后开口问道:“恐怕坊间还是会有非议……”

    “所以陛下就要对秦王府厚待一些,时间长了,自然能转变民间对这件事的看法。”

    说到这里,李信低头道:“而且陛下可以派人在坊间,宣传一下这件事的“真相”,时间一长,事情自然大白于天下了。”

    “若坊间真有那种造谣生事,乱嚼舌根子的人,陛下直接让禁卫或者京兆府拿人就是,这样最多两三个月,这件事就可以平息下来了。”

    天子低头,从头到尾想了一遍李信所说的话,最后缓缓点头:“长安说的有理,那朕便按此办理。”

    从李信当年进京,弄了一个大字报出来之后,如今的京城,比起从前更加重视“舆论”的重要性,京兆府甚至明文贴出了规矩,除了朝廷之外不许任何人在大街上张贴东西。

    太康天子也渐渐的明白了,舆论这种东西,可以引导,也可以利用。

    两个人又说了一些具体的细节部分,天子就从凉亭下面站了起来,然后对着李信说道:“长安,朕出宫已经有一段时间了,这会儿应该回宫处理政事了,这秦王府的事情,朕就全权交给你处置,羽林卫的人也任你调动,无论如何,尽量把这件事的影响力压到最低。”

    靖安侯爷恭敬低头。

    “臣,遵陛下旨意。”

    天子负手离开,李信跟着送了几步,然后缓缓开口:“陛下,李邺家里似乎不该全死……”

    天子好像是没有听见他说的话,迈步走远了。



今天身体有点不舒服,还要整理一下剧情,请假一天…

因未知原因,今天搜狗突然无法搜索到本站,请各位书友牢记本站域名找到回家的路!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无双庶子 ”查找最新章节!

    明天三更或者四更补上,抱歉!!



第632章 探监
    
因未知原因,今天搜狗突然无法搜索到本站,请各位书友牢记本站域名找到回家的路!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无双庶子 ”查找最新章节!

    李邺一家救还是不救,都不是李信这个靖安侯可以决定的,人直接关在刑部大牢里,如果皇帝不松口,李信除了劫狱或者劫法场,没有别的路可以走了。

    他固然想救一救那个曾经对他有些照顾的李府尊,但是这种事情尽力试一试也就是了,不可能也不值得让李信豁出性命去。

    他刚才跟天子开了这一句口,就已经是尽了自己的一份心,至于以后结果如何,不是李信所能决定的事情。
1...250251252253254...34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