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双庶子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漫客1
每一分钱,都会花到实处,但是花在哪里了,该怎么去花,里面就有许多花样可以出了,哪怕这一次是从御酒司和军器监采买东西,里面也有很多油水可以捞。
这些具体的事情,兵部有一套详细的流程走,一套流程走下来,该分配的利益就会分配的七七八八,到最后给朝廷的东西一点也不会少,但是值不值三百万贯,就是两说的事情了。
这些都是早已经分配好的利益,兵部上下也都因为这三百万贯正在摩拳擦掌,但是眼下这个一个月都不来一次的尚书大人,一开口就要接手这件事,就让谢隽有些接受不了了。
谢隽的态度很简单。
你想分钱可以,但是你想连盘子一起端走,那就不可能了。
李信笑呵呵的看了一眼这个白发苍苍的老头子。
“谢侍郎,这几年时间下来,你心里也应该清楚,李信不是一个喜爱权势的人,不然我不可能放着这么一个偌大的兵部不管不问,兵部内里的龌龊,李信多少也知道一些,你们怎么做事,我不想去管,也没有精力去管。”
“但是。”
说到这里,李信顿了顿,开口道:“但是,这一次的事情,与平常的事情不同,不瞒谢尚书,这一次是陛下提前与我沟通过的,他交代了这件事要办好,办的漂亮。”
谢隽沉默了一会儿,低头道:“李尚书,您怎么就知道,我们这些人做事,不会比您做的漂亮”
李信眯了眯眼睛,微笑道:“因为你们会贪钱,我不会。”
谢隽脸色微变,最终缓缓开口。
“李尚书,红口白牙……”
“行了行了。”
李信对着谢老头摆了摆手,有些不耐烦的说道:“谢侍郎,兵部的事我只问这一次,这一次过后,兵部该怎么样还是什么样子,谢侍郎给一句明白话,移交还是不移交”
皇帝跟李信交待过,让李信亲自去办这件事,也就是说这件事从头到尾,都会有天子在盯着,平日里兵部这种衙门拿些钱,谁都可以装作没有看到,但是在这个北征的当口如果兵部还像从前那样做事,那么真的可能就会被太康天子拎出来,做那只儆示了猴子的大公鸡了。
这大概是历史上第一次,堂堂尚书与自己的手下侍郎要权。
不过没有办法,李信没有在兵部做事,空有一个尚书的名头,他没有办法让兵部这个机器顺利运转下去,哪怕他强行下了命令,也会被阳奉阴违。
必须要通过谢老头,才能掌控兵部。
谢隽沉默了一会儿,随即苦笑道:“李尚书,这件事下官自然是没有什么问题,不过李尚书如果做的不好,下面的人恐怕不会愿意……”
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这三百万贯李信不给下面的人分钱,事情就很难做好。
李信微微一笑。
“那我就不经过兵部了。”
“御酒司和军器监那边,我用兵部的名义去联系,后面出货,检收,送往北疆的事情,一律有我另派人去做,兵部从头到尾都不插手,谢侍郎以为如何”
谢隽愣在了原地。
天底下,哪有用外人抢自己衙门生意的尚书
靖安侯爷见谢隽不说话,还以为这个老货不同意,他有些不耐烦的用手敲了敲桌子,沉声道:“谢侍郎,这件事是陛下很上心的事情,兵部不能胡作非为,如果你执意乱来,后面的事要兵部自己负责,我是不会给你们擦屁股的。”
谢隽低头苦笑道。
“李尚书,这件事我点头自然没有什么问题,但是下面的人,未必全听我的。”
靖安侯爷用手敲了敲桌子,呵呵一笑。
“他们要是闹事,我自然有法子治他们。”
第661章 抢自家人生意
因未知原因,今天搜狗突然无法搜索到本站,请各位书友牢记本站域名找到回家的路!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无双庶子 ”查找最新章节!
如今的大晋,乃是盛世,虽然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继承了承德朝遗惠,才有了这副局面,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如今的太康朝,比起十年前的承德朝有过之而无不及。
去年,也就是太康七年,朝廷整年岁入四千七百多万贯,这个数字基本已经超过了承德朝的巅峰时期。
正因为如此,太康天子才会这么干脆的给兵部拨了三百万贯银钱,同时,因为国库充盈,户部才会这么痛快点头答应。
虽然这笔钱相对于国库收入来说,不到一成,但是实际上这个比例已经非常可怕了,朝廷的收入虽然庞大,但是朝廷也有朝廷的事情要做,每年大大小小成千上万的事情,几乎件件要用钱,太康七年的四千七百多万贯钱,除去所有的开支以外,也就剩下了一个零头而已。
也就是说,这一下给兵部的银钱,几乎用去了去年整个大晋结余的一半。
由此可见,朝廷对于这件事情非常重视,最起码太康天子本人,对于这件事情是非常重视的。
在这个当口,兵部这些吸惯了血的老爷,无论如何也不能动这三百万贯钱的主意,李信这个兵部尚书既然答应了天子要做好这件事,那么就要做的漂漂亮亮的。
他这几年时间,虽然不怎么问事,但是他本质上是一个武官而不是文官,如果是一个文官老爷,哪怕做到了兵部尚书这个位置,去做这件事情也必须要经过兵部系统,不得不屈服于兵部的一些潜规则,但是李信不用,他可以从兵部以外找人,跳过兵部来做这件事。
比如说……羽林卫。
距离承德十八年的壬辰宫变,已经过去了八年时间,这八年时间,老实说羽林卫是受到了不少不公平待遇的,比方说羽林卫不再轮值禁宫,成为了类似于金吾卫的治安军,而且在太康元年到太康三年这三年时间里,当时的新天子要着手构建千牛卫,所有的资源都向千牛卫倾斜,以至于羽林卫整整三年没有更新哪怕一枚箭矢,一片甲片。
这种情况,在李信从西南回来,做上兵部尚书之后,才有所缓解,毕竟这种军队的装备都要从兵部过手,李信自然不可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嫡系”吃亏。
再加上壬辰宫变之后,羽林卫之中被提拔出去一大批中层将官,散布在京城各个衙门里,后来也成为了中坚力量,有他们的照顾,羽林卫的日子才不至于过的太惨。
但是无论怎么说,作为禁军的羽林卫的的确确是失去了陛下的信任。
皇帝不愿意用羽林卫,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不过在这个当口,天子对于北征的事情非常重视,李信只要跟天子开口说一声,借调羽林卫只是一句话的事情。
整个京城里,没有人比他用羽林卫用的更顺手了,如今羽林卫从上到下所有的将官,有半数都是他从前的旧部,另外半数,则是这八年时间里,慢慢渗入羽林卫的外部势力。
如今的羽林卫两营,左营的郎将仍旧是李信的业师王钟,但是右营的郎将却是山阴谢氏的公子谢岱,细算起来,应该是当今谢皇后的堂弟。
这些狗屁倒灶的小事,李信本来是可以出手阻止的,但是这几年他懒于参政,也懒得去插手羽林卫内部的小事情,毕竟如果羽林卫上下都成了后族的人,羽林卫的羽林郎们说不定在京城的日子还会好过一些。
兵部衙门,尚书的班房里,已经年近七十的老侍郎看着突然强势无比的尚书大人,陷入了沉默之中。
他低头道:“李尚书,您毕竟是兵部的尚书……”
李信笑眯眯的点了点头:“所以我来与谢侍郎商量了,谢侍郎心里应该明白,原本我是不必来这一趟的。”
“您不能带着外人,抢兵部的权柄…”
李尚书笑呵呵的说道:“说清楚了,只此一次,以后你们该做什么还是做什么,该发财发财,该坐牢坐牢,都跟我这个甩手尚书没有关系。”
谢老侍郎坐在原来的位置上,久久无语。
过了很久之后,这个老人家才叹了一口气,开口道:“这件事该是兵部库部司去做,不过李尚书有兵部尚书印,您不用经过库部司,直接可以写兵部批文,加尚书印也可以做事,您既然决定这么做了,老夫无权过问……”
老头子深深地叹了口气,从座椅上站了起来。
“下官下去做事去了。”
李信拍了拍老人家的肩膀,笑着说道:“谢侍郎不用这个模样,这件事表面上看起来,是我这个尚书抢自家人买卖,但是背地里,是我在救兵部的同僚们,你老人家在官场沉浮多年,许多事情应该可以想的明白。”
李信跳过兵部,把这件事揽到自己身上,表面上看起来,就是要自己吃独食,不愿意分润给兵部的同事,但是实际上,皇帝已经给李信这个兵部尚书通了气,那么兵部的人就不能再从这三百万贯里拿钱,否则皇帝就会不高兴。
如今的太康天子,已经不是八年前那个坐在帝位上惴惴不安的新君了,他是做了八年皇位的大晋皇帝!
他如果不高兴了,兵部这些人有一个算一个,都得去刑部大牢里待着。
谢隽也是官场沉浮许多年的老臣了,就算他本来想不明白,被李信这么一提点,自然也想明白了,不过老人家的表情并没有轻松,仍旧有些愁眉苦脸。
他深深地吐出了一口气,然后低声道:“李尚书,您还年轻,想事情可以这么去想,做事情也可以这么去做,但是下面的人看不到这么远,您跟他们说前面有坑,他们不会信,他们得自己跳进去才会信。”
“您强行打他们一顿,拽着他们的脑袋把他们扔过了这个坑,这些人不会记着您的恩,一个个都会在坑那边指着您的鼻子骂娘。”
说到这里,这位谢侍郎站了起来,朝着外面走去。
李信愣了一下,然后看了一眼这个有些干瘦的老头子的背影,心中暗自感慨。
谢隽说的不错,他想事情还是有些理想化了。
不过没有关系。
李信对着谢隽的背影笑了笑:“老大人,李信不在乎他们在背后骂娘,只要没有让我当面听见,我就只当他们没有骂。”
“至于他们对我个人的看法,更是一文不值。”
李大尚书呵呵一笑。
“户部那三百万贯我打听过了,那边的人说已经拉了一百万贯来兵部,明日,我会带羽林卫来兵部搬钱,到时候谢侍郎记得配合一下。”
第662章 你可以去告我
因未知原因,今天搜狗突然无法搜索到本站,请各位书友牢记本站域名找到回家的路!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无双庶子 ”查找最新章节!
李信人都没有去宫里,只给宫里递了一封奏书,要借调羽林卫办事,皇帝就很干脆的点头同意,并且很快给羽林卫递了条子,命令羽林卫的右营全力配合李信。
如今的羽林卫,左营是李信的业师王钟,左营的人多半也都是当年李信手底下带的那批老人,但是右营的人相对就要纷杂一些,毕竟羽林卫距离当初重组,已经过去了八年时间,八年时间总要更新人员的,右营里有许多人已经不认得李信了。
而且右营的郎将,是来自于山阴谢氏的“国舅爷”谢岱。
这位谢岱,虽然不是谢皇后的亲弟弟,但是也是谢皇后的堂弟,在京城里做一个小小的郎将,还是委屈了他的。
本来李信用人,自然是用以前羽林卫的老人更加顺手,但是皇帝偏偏给他调拨了右营,多多少少有点为难的意思。
第二天一早,靖安侯爷就到了羽林卫大营门口,这会儿已经进了三月,天气渐渐暖和了起来,他穿了一身黑色的单衣,从马车上跳了下来,手里拎着一壶酒还有一包剁好的卤五花肉,大咧咧的朝着羽林卫大营走去。
羽林卫大营门口,自然是有人看守的,李信刚刚靠近,他们就伸手阻拦,沉声喝问:“禁军中地,来人止步!”
李信笑眯眯的停了下来。
按理说,这个时候该是他开始装逼的时候了,但是老实说与这些羽林郎计较没有什么意义,毕竟别人也是奉命行事,而且还真不一定就认得他。
没必要为难别人。
靖安侯爷淡淡的开口:“劳烦通报左郎将王钟,就说他的徒弟看他来了。”
提起了王钟,两个看门的黑衣羽林郎肃然起敬,其中一个立刻进去回报去了。
王钟是随着叶老头一起从北边回到京城的,回到京城之后,就一直在羽林卫里做事,李信到羽林卫的时候,王钟就已经在羽林卫里待了三十多年,到现在八年时间过去,王老头已经在羽林卫里待了四十年时间,堪称是羽林卫的活化石。
四十多年时间,王钟自然在羽林卫里名声极大,李信开口提起了他,这些羽林郎便不敢怠慢了。
不过很快,还不等上报的羽林郎回来,一个留着大胡子的瘦削汉子,便发现了李信,这个四十岁左右的汉子满脸惊喜,走到李信面前,开口道:“李……侯爷,您怎么来了”
李信看了看,想起了眼前这个汉子是谁了。
“朱恪啊。”
这个汉子,就是当初李信在羽林卫做校尉时候啊老部下朱恪了,这个朱恪可以说是时运不济,当初壬辰宫变之后,羽林卫的将官都迎来了一波“提拔”,唯独朱恪,因为在清河公主府驻守,没能赶上这一波机会。
后来,他找了李信的关系,重新进入了羽林卫做事,如今也是羽林卫的一个都尉了。
朱恪对着李信深深低头。
“侯爷还记得属下。”
“自然是记得的。”
看到了朱恪,李信想起了以前在羽林卫时候的许多旧事,心里颇有些感慨。
朱恪对着李信躬身抱拳,开口问道:“侯爷这是想进去”
李信从回忆之中回过神来,微笑道:“是要进去,看一看在王师父。”
朱恪恭敬抱拳:“现在的新人不认得侯爷了,侯爷恕罪,卑职这就带侯爷去见王郎将。”
李信笑着说道:“他们也没必要认识我,不用苛责,请朱大哥带路。”
朱恪连道不敢,带着李信,径直来到了羽林卫的左营,如今左营都是羽林卫的一些老人,朱恪自然也是左营的都尉,在王钟麾下做事。
左郎将班房里,一股浓浓的酒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