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双庶子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漫客1
老公爷不屑的撇了撇嘴,
“蹲便蹲了,老子这把年岁了,怕他们”
靖安侯爷无奈的摇了摇头。
这老头,什么都不错,就是脾气不太好。
……………………
太康八年,进入到了三月底。
军器监的物资,已经一点一点的交付出来,每日有羽林卫右营的人派人在军器监查收这批军械,然后装进一个个木箱子里,准备送往云州。
在这个过程中,兵部的人一直想插手,但是都被羽林卫无情拒绝,因此这些人多少有些憎恨李信,这段时间朝廷里弹劾李信的奏书,也一直没有停过。
不过这些奏书只要进了未央宫,往往都是石沉大海,再没有任何音讯。
御史台的人群情激愤,一度有想去未央宫门口跪谏的冲动。
不过与此同时,身处矛盾中心的靖安侯爷,却没有老老实实的待在家里,更没有在兵部衙门里,坐着陈十六的马车来到了京城的西城门,静静的等着故友的到来。
他一大早便在这里等着,一直接近中午的时候,西边的官道上,才有一辆青色的普通马车,慢悠悠的走了过来。
这辆马车很是简陋,只能算是最普通的马车,驾车的是一个十四五岁的少年人。
李信坐在靖安侯府的马车里,眯着眼睛看向这辆不起眼的马车。
在这辆马车后面,至少有二三十个人暗中保护。
终于,马车离得近了,李信双手揣在宽大的袖子里,慢慢的迎了上去。
那个驾车的少年人见到李信,远远的就对李信挥手,下车之后直接朝着李信跑过来,跪倒在尘埃里。
“见过老师。”
李信淡淡的瞥了一眼这个晒黑了一些的少年人,开口道:“用不着这么客气,起来吧。”
赵放立刻站了起来,笑嘻嘻的站在李信身后。
李信抬头看了一眼这辆马车,然后微微一笑:“幼安兄近乡情怯了”
青色马车的车帘被缓缓掀开,一个一身白衣,大约三十岁左右的男子,迈步走了下来,规规矩矩的对着李信行礼。
“见过李侯爷。”
李信笑眯眯的拉着他的衣袖,上下打量了赵嘉几眼之后,呵呵一笑。
“幼安兄,许久未见,你似乎……胖了不少啊。”
第677章 弟子还是妹夫
因未知原因,今天搜狗突然无法搜索到本站,请各位书友牢记本站域名找到回家的路!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无双庶子 ”查找最新章节!
靖安侯府的“盘口”这些年扩张了不少,但是府上没有什么可以独当一面的人物,一般什么事情都是李信自己拿主意然后再交代下去,有时候会有些手足无措,幸好有赵嘉这个人愿意帮他,这几年西南那边的事情才会顺畅不少。
如今细算年纪的话,赵嘉已经三十一岁了,这五年时间是他人生中精力最巅峰的五年,全部都交给了靖安侯府,因此李信对于他颇为感激。
值得一提的是,这货因为人到中年,身体确实是在发福,整个人看起来比五年前胖了一圈,即便仍然是一身白衣,却没有了当年那种翩翩然的感觉了。
赵嘉闻言,苦笑了一声,开口道:“侯爷取笑,年纪大了,长些肉是难免的。”
靖安侯爷微笑道:“走,上我的马车,回家去。”
靖安侯府的马车,要宽阔许多,坐下五六个人不成问题,李信率先走了上去,赵嘉回头看了一眼身后那辆不起眼的马车,对着随行的人嘱咐道:“跟在我们身后。”
这辆马车里,是他的行李,大多是他这些年在汉州府那边写下来的手稿,书画之类的东西,堆了满满的半个马车。
交待了随行的人之后,赵嘉与赵放一起,上了李信的马车,三个人坐定之后,马车缓缓进城。
李信淡淡的看了一眼坐在赵嘉旁边的赵放,微笑道:“这小子这段时间,可有麻烦到幼安兄”
“不曾。”
提起赵放,赵嘉微笑道:“侯爷这个徒弟,很是聪慧,论读书的天份比我还要高出一些,而且没有读死书,再长几岁,磨练一番,便有机会崭露头角了。”
李信微微摇头。
“他还不算我学生,只是在我家里住了几年而已。”
赵放听到这句话,眼神有些黯淡,不过他是个乐天的性子,很快就不放在心上了。
李信看了他一眼,开口问道:“在汉州府见到你祖父了没有”
赵师道那一支的赵郡李氏,被李信安置在汉州府,转眼间已经五年时间,赵郡李氏青黄不接,赵师道之后的第二代并没有出什么厉害人物,因此这五年时间在汉州府也还算安分,没有闹出什么事情。
不过他们在汉州府的日子,比起从前在赵郡的时候,可要落魄太多了。
“祖父过世了。”
已经十四岁的赵放个子并不比李信矮到哪里去,他深呼吸了一口气,语气有些晦涩。
“老人家一年前就去了,弟子到汉州府的时候,只见到了墓碑。”
靖安侯爷微微皱眉。
“李家主去了……我怎么不知道”
赵放默然,没有说话。
一旁的赵嘉开口想说些什么,但是顾及到赵放也在,便没有开口。
李信是个聪明人,他只是疑惑了片刻,便自己想明白了原因。
原因很简单,也有些残酷。
那就是……赵郡李氏,无关紧要了。
一个只剩下一两千人的家族,还失去了大部分产业以及存在合法性,家族里又没有出太多人才,这种家族再过三四十年多半就会分崩离析不复存在,已经没有资格再被很多人关心。
或者说,赵郡李氏的消息,已经没有资格再被送到李信的案头上了。
想明白这一点,李信微微叹了口气,轻声道:“节哀顺变。”
赵放脸上勉强露出一个笑容,开口道:“不碍事的。”
他以前的名字叫做“李承业”,从小跟在李师道身边长大,要说对李师道没有感情,那是不可能的,不过他毕竟五岁就离开了李师道,来到靖安侯府生活,人生中最重要的青春期是在靖安侯府长大的,因此他虽然免不了悲伤,但是却没有太过强烈了。
更何况这件事他知道已经是好几个月之前的事情了,此时已经缓解了许多。
李信伸手拍了拍这小子的肩膀,没有再多说什么了。
然后他转头看向赵嘉,笑着问道:“幼安兄回京,有什么打算没有”
比起当年沉稳了许多的赵嘉,闻言微微低头,微笑道:“自然是听凭侯爷安排了。”
李信笑着说道:“幼安兄的心愿是入仕朝廷,如果我让幼安兄继续留在靖安侯府帮我呢”
赵嘉沉默了。
过了片刻之后,他叹道:“那赵嘉也没有反抗的能力。”
李大侯爷哈哈一笑:“说着玩的。”
“幼安兄先在家里歇息一段时间,然后好好想一想要去哪里做官,你曾经在绵竹做过代县令,也算是一份履历,到时候我给你写一份举荐的奏书,就说你当初征西的时候受了伤,这几年一直在西南养伤,将将回京,再给你请一个官职做做。”
说到这里,李信很是大方的说道:“地方的知州知府,六部的主事,应该都没有什么问题。”
读书人以修齐治平为人生目标,赵嘉自然也不例外,他当初从叶家出来跟着李信,就是为了有朝一日不再当一个幕僚,如今愿望将要实现,即便他现在沉稳了许多,心里也难免有些激动。
深呼吸了一口气之后,赵嘉缓缓的说道:“且容我好好思考几天。”
李信拍了拍他的肩膀,开口道:“我可以让幼安兄去做官,也可以给幼安兄一个很好的基础,但是做了官之后前途如何,那就是吏部的事情,我便插手不进去了。”
靖安侯爷这句话,并不是在打击赵嘉,他虽然现在算是一个文官,但是根本上他还是武官系统出身的,在文官圈子里他几乎没有半点根基,也插手不进去,赵家真的从暗处走到明处去做官,李信还真帮不了他什么。
而且,赵家是他举荐的,身上就会自然而然的被人打上靖安侯府的标签,李信这些年在朝廷里得罪了不少人,这些人拿他没有什么办法,说不定就会去为难赵嘉。
赵嘉笑了笑,对着李信低头道:“便是在一个小县做父母官,只要能够让一县百姓安居乐业,便于愿足矣,赵嘉不求升官发财。”
听到赵嘉这么说,李信便放心的点了点头。
“幼安兄如此说,我便放心了。”
两个人说话的功夫,马车已经到了靖安侯府门口,李信率先走下马车,赵嘉与赵放也跟着走了下来。
李信瞪了赵放这小子一眼,没好气的说道:“小小这段时间问了你小子好几次了,你既然回来了,便去看一看她,免费她老担心你死在外面了。”
提起钟小小,赵放立刻点了点头,开口道:“弟子这就去。”
说完,他一溜烟跑进了靖安侯府。
赵嘉看着这小子远去的背影,对着李信微笑道:“侯爷不收他做弟子,原来是想让他给你做个妹夫”
李信脸色有些不太好看,缓缓开口。
“还要看小小自己的心思,以及这小子将来能不能配得上我妹子才行。”
第678章 不会害自己人
因未知原因,今天搜狗突然无法搜索到本站,请各位书友牢记本站域名找到回家的路!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无双庶子 ”查找最新章节!
赵嘉的家人就住在靖安侯府里,他的儿女最大的也七八岁了,平日里钟小小偶尔还会带他们一起玩耍,因此当天晚上李信给赵嘉接风的时候,场面还是非常热闹的,等到大家都酒足饭饱之后,小孩子们都被带去睡了,只剩下李信与赵嘉两个人还在酒桌上。
两个人阔别了数年,此时终于见面,自然是有许多事情要谈的。
而且这些事情大多见不得人,也没有办法见人,所以才会早早的“清场”。
此时已经是太康八年的四月,天气暖和了起来,李信干脆让人把桌子搬到了后院里,两个人就这夜风,有一杯没一杯的喝着酒。
都是纯度不高的米酒。
祝融酒这种烈酒,虽然是李信弄出来的,但是他自己却不爱喝,平日里就算喝酒,也是喝这些米酒之类的居多。
两个人隔着一张矮桌,各自席地而坐,坐在两张席子上面。
赵嘉酒量不是很好,喝了一些米酒之后脸色就有些发红,他放下了酒杯,抬头看了一眼李信,微笑道:“侯爷,这几年京城里是个什么情况”
这五年时间里,李信基本一直在了解西南的情况,西南那边的情报也一直在送往他的案头,但是身在西南的赵嘉,对于京城的情况却是不太清楚的。
李信抿了一口酒,缓缓叹了一口气。
“要打仗了。”
赵家微微颔首,沉默了一会儿之后,开口道:“打……北边”
这个事情其实不难猜,大晋的东边是东海,虽然偶有一些海盗作乱,但是终究没有成气候,南面可以称得上是祸患的也就是平南军而已,可平南军已经在五年前被“灭了”。
最起码是在名义上被灭了。
而西面的吐蕃国,因为这些年佛教大兴,也失去了战力,很少再有什么大规模的矛盾,况且就算朝廷想要吃下吐蕃,也是不太可能的事情。
想来想去,也就只有北边的宇文诸部了。
李信也没有避讳,直接开口说道:“大概再有两三个月,云州城那边就要对宇文诸部有所动作,如果闹得大了,战事便一触即发。”
赵嘉沉默了下来,随即缓缓吐出了一口气。
“已经是定局了么”
李信看了一眼面前这个比自己大上三四岁的读书人,缓缓的说道:“陛下想要…立功于青史。”
听到这里,赵幼安就明白了事情已经无可挽回,他有些无奈的摇了摇头:“大晋这些年的好日子,是几十年积累而来,如今因为一人之心,便要再启战端,让千万天下生民去受苦……”
李信对着他摇了摇头。
“幼安兄喝多了。”
赵嘉声音戛然而止,他沉默了好一会儿之后,嘴里吐出一口酒气,开口道:“是我失态了。”
李信端起一杯酒,笑着说道:“失态了也没有关系,这里没有第三个人,也不会有人把幼安兄说的话说给别人听。”
“其实事情也还没有到无可挽回的地步,有一个办法,可以让陛下放弃北征,幼安兄想不想听”
赵嘉算是一个典型的读书人,闻言他立刻开口道:“侯爷赐教……”
靖安侯爷微微一笑。
“陛下现在的意思,是先让云州城的种家军试探一下宇文诸部,还剩下多少战力,如果这一次试探之中,种家军大败,那么陛下绝对会放弃北征的念头,有生之年再也不会提起这件事。”
这个世界上,李信应该是最了解太康天子的人了,说白了,这位天子得势的时候,看起来威风八面,但是他骨子里是有些欺软怕硬的,如果种家军啃不动宇文诸部,他会很快放弃这个念头,安安心心的做他的太平天子。
赵嘉大皱眉头。
“种家军不能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