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双庶子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漫客1
李信摇了摇头。
“我看到了一个庞然大物。”
这个少年人面色沉静,肃然道:“南蜀遗民与平南侯府,谁也离不开谁,双方互为倚仗,在南疆抱成了一团,抱得密不可分。”
说到这里,李信顿了顿,抬头看向这位七皇子,开口道:“想要在南疆破局,就必须让这两家生出间隙。”
魏王殿下叹了口气:“无从下口啊。”
李信压低了声音:“在下侥幸,在南疆埋下了一根线,或许将来可以用得到。”
七皇子顿时来了兴致,开口笑道:“看来信哥儿在南疆不是全然被动,不妨把南疆发生了什么,说给我听一听。”
李信整理了一下思绪,然后缓缓开口。
“说起来殿下可能不信,南蜀余孽的叛乱,平南军只用了不到一个月时间就全部扫清了。”
李信深呼吸了一口气,继续说道:“如果扣掉赶路的时间,平南军真正用来作战的时间不会超过十天,而且我怀疑他们……根本不曾真正打起来……”
就这样,李信用了半个时辰左右的时间,把南疆发生的事情,前后大致的跟七皇子说了一遍。
当然了,他略过了自己跟李慎的那场谈话。
七皇子听完之后,大皱眉头。
“这个李家的李兴……是南蜀余孽的话事人”
李信轻轻点头:“多半是了。”
七皇子呵呵一笑:“信哥儿运道真是不错,随手捉住的那两个笨女人,居然就这么派上了用场。”
说到这里,魏王殿下顿了顿,然后继续说道:“不过这就是,我不方便插手进来,就由信哥儿你来具体处理好了,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再给魏王府打招呼。”
南蜀李家,说好听点是遗民,说不好听就是反贼,姬温身为大晋的七皇子,最忌讳的就是跟这些反贼扯上关系,所以他才会把这件事情统统交给李信处理。
两个人商量了一些具体细节之后,谈到了监军文书的事,七皇子看了一眼李信,轻声开口:“这么说,信哥儿明日上报,是要替李慎说话了”
李信低眉道:“算不上是替他说话,总要替陛下也找一个台阶下不是”
“是这个道理。”
七皇子眯了眯眼睛:“没到翻脸的时候,现在就算说明白了,父皇估计也不会认,不如做一做表面功夫,替父皇找个台阶。”
李信看向这位魏王殿下,轻声开口:“殿下,那个蒸馏酒的事,殿下弄出来没有”
七皇子摇了摇头,微笑道:“你画的东西我已经让人弄出来了,只是还没有开始尝试着弄,想着等你回来再搞,以免出了差错。”
李信点头道:“等南疆的
第一百四十一章 他被收买了!
承德十八年五月。
大晋蜀郡平南军,以横扫之势平息了南疆叛乱,平南军的军报以最快的速度被送到了京城,天子龙颜大悦,下令封赏三军。
就在这个时候,御史台监察御史薛子川慨然越众而出,跪在丹陛之前,口中高呼:“陛下,平南侯李慎有不臣之心,望陛下明鉴,不要被这份作假的军报蒙骗了!”
这一天是小朝会,大殿之中都是一些重臣,承德天子本来手捧军报,笑呵呵的坐在龙椅上,闻言皱了皱眉头,看向这个跪伏在地上的监察御史。
“李家两代人替我大晋牧守南疆,向来是兢兢业业,那平南侯李慎为了镇压南疆叛乱,甚至不得不常年留在南疆,导致夫妻分离,父子分离,今年他回京城来才住了一个多月,就不得不赶回南疆平叛。”
天子不悦道:“如此国之柱石,哪里来的不臣之心”
“陛下啊!”
薛子川跪在地上,叩首道:“莫要给李家人的外表骗了,微臣等奉命充任南疆监军使,在南疆所见,简直就是骇人听闻!”
薛子川慷慨激昂。
“本来我等是陛下亲自委派的监军使,最起码应该让我们知悉军中军事,谁知道到了蜀郡之后。平南侯李慎便不由分说的把我们给软禁了起来!”
薛大御史咬牙切齿。
“本来这也罢了,为了陛下受一些委屈也没有什么,但是到了出征的时候,平南军的人仍旧把我等关在一间营帐里不许我等出去,只能听到营帐外的喊杀之声!”
薛子川低头,声音沉痛:“陛下啊,我们这些人在南疆两个多月,连一次战场都没有见过,南疆叛乱就莫名其妙被平南军平息了啊!”
承德天子微微皱眉:“你是文官,李慎不让你上战场,是为了保护你们,难道你还能上阵提刀杀人不成”
“陛下明鉴!”
薛子川咬了咬牙,大声道:“微臣统计了平南军与南疆匪逆作战的天数,刨去赶路的时间不算,平南军与南疆余孽“作战”的时间,加在一起也就是七天左右!”
“平南军只用了七天,就平息了南疆啊!”
承德天子淡然道:“这说明朕的这支平南军武勇,难道武勇也是罪过”
薛子川面色沉痛。
“陛下有所不知,这次南疆平叛,平南侯李慎全程没有参与,是平南军的副将程平一个人,带着不到两万平南军,就在旬月之间,将南疆匪逆一扫而空!”
这位御史大人叩头道:“陛下,平南军原本就在南疆,这位程平将军原本也在南疆,也就是说平南军早就有能力平定这场叛乱,为何一定要等到平南侯去了南疆之后,平南军才开始出手平乱!”
此时,薛御史意气风发,丝毫没有在李慎面前战战兢兢的模样了。
承德天子仍旧脸色淡然。
“这能说明什么呢”
薛子川面色激动:“陛下,臣曾冒死离开李慎囚禁臣等的地方,偷偷去了一趟平南军与南疆余孽作战的战场!”
“那片战场之上,分明没有丝毫血迹,更没有大战之后遗留下来的痕迹,这平南军分明与那些南蜀的余孽沆瀣一气,欺骗陛下,欺骗天下人!”
他声音激愤:“平南侯李慎,更是态度狂悖,丝毫不把陛下放在眼里,分明是拥兵自重!养寇自重!有了不臣之心!”
终于,养寇自重这四个字,第一次出现在了京城的朝堂上。
朝堂上,三省的宰辅们都是面色平静,其余一些官职比较小的则是脸色微变,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难道说,这朝堂格局要变了
薛子川跪在地上,大声道:“伏请陛下,立刻将平南侯府上下全部拿进大狱,再派天使赶赴南疆,将平南侯李慎押解回京问罪,否则时间长了,南疆恐会再次生变!”
承德天子不咸不淡的看了一眼薛子川,呵呵一笑:“凭你几句话,朕就要派人把朕的柱国大将军押解回京”
薛子川面色涨红,大声道:“陛下,平南侯回京,臣可以与他当面对质!”
&nb
上三江啦!!!
非常激动,写书已经两年多了,终于有了一本书可以上三江!
不写书可能不太理解三江意味着什么,三江意味着编辑认可了你这本书,意味着可能会写出一些成绩。
有些新朋友可能不太理解作者,作者上本书上架的时候不到五百收,订阅是五十七个,可以说是一个扑的不能再扑街的作者了,不过我还是咬着牙写完了,坚持到了两百万字。
坚持并不是没有收获的。
虽然上本书到最后也没有出成绩,但是有了一本完本的经验之后,给了新书很多裨益。
就目前来说,作者自以为这本书是比上本书强的多的。
当然了,这种事情个人有个人的喜欢。
感谢编辑,感谢读者,感谢一直给我投票打赏的各位衣食父母,真的非常感谢!
希望自己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个有那么一点点精彩的故事。
另外再推荐几本书!
这
第一百四十二章 孰对孰错
此时的薛子川是崩溃的。
他本来以为,今天就是他成名的时候,他可以摆脱身上这个三甲身份的束缚,从此鱼跃龙门,前程似锦。
可是,这个不显山不露水的少年人,居然在关键时候反水了!
虽然薛子川跟李信之间,没有任何书面上甚至是口头上的约定,但是此时在这位薛御史看来,李信分明就是反水了!
而且是致命的反水!
要知道,他们告是不是别人,是当朝的柱国大将军,是两代执掌了三十多年兵权的平南侯府!
诬告这种级别的大将,本来罪名就不小,更何况还是一个执掌了兵权的大将。
本来听到薛子川说话的时候,三省里面的宰辅各个都有些紧张,但是此时,李信这个少年人说出这番话的时候,这些宰辅们都松了一口气。
朝廷并不想跟南疆打仗,最起码暂时是不想的。
如果任由薛子川胡说,那么朝廷就会陷入一个尴尬的处境,不打吧下不来台,打了又损失太重。
还好,这个年轻的校尉很懂事。
面对薛子川的嘶吼,李信面色平静,对承德天子弯身道“陛下,此行南疆,内卫的几个兄弟沿途跟着微臣,几乎寸步未离,陛下大可以询问他们,就知道微臣有没有被平南侯府收买了。”
薛子川脸色几乎涨成了猪肝色,他激愤的从地上站了起来,伸手指着李信,浑身颤抖。
“祸国奸贼!”
龙椅上的承德天子不悦的皱了皱眉头“咆哮金殿,像什么样子”
薛子川浑身一软,再次跪了下来。
“陛下,臣……臣……”
他此时心情激愤,整个人的心思全都乱了,磕巴了好几句,竟然硬是说不出话来。
就在这个时候,一旁已经花甲之年的门下侍中桓楚,突然咳嗽了一声,出班弯身道“陛下,老臣有话要说。”
承德天子不敢怠慢,微笑道“桓相直说就是。”
大晋也是群相制度,门下省侍中,尚书省的左右仆射,中书省的中书令,五个人统统都是宰辅,这门下侍中虽然只是正三品,但是却是不折不扣的宰相。
这位桓相,是门下省两位侍中之中年纪比较大的一位,从先帝朝开始就是朝堂重臣,在京城里颇有些影响力。
跪在地上的薛子川眼睛一亮。
他是文官,这位桓相也是文官,想来是桓相看不下去这些武官胡作非为,颠倒是非,要替自己说话了
桓楚低头抱拳道“陛下,现在南疆匪逆猖獗,南蜀余孽一而再再而三的掀起叛乱,复国野心不死,幸赖南疆有李大将军镇守,才保证了这么多年不失,如今南蜀余孽再生是非,平南军旬月之间便把他们镇压了下去,可朝廷里却有人胡乱言事,老臣怀疑……”
说到这里,桓楚淡淡的看了薛子川一眼。
“老臣怀疑,有些人去了一趟南蜀,就被旁人收买了,妄图凭借口舌之利,颠倒是非,要我朝廷自毁西南柱石。”
本来薛子川是监察御史,有风闻言事的权力,也就是说他可以没有证据就瞎说,所以就算他告状不成,自己也不该有什么罪过,可是这位桓相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就把薛子川打到了万劫不复的地步。
朝廷暂时并不想打仗,这是几位宰辅还有承德天子的共识,在这个时候,他们不允许薛子川这么个搅屎棍出来扰乱局势。
承德天子看了桓楚一眼,呵呵一笑“桓相也认为,李慎是我大晋的西南柱石”
桓楚微微低头,声音平静“最少现在是。”
承德天子看了一眼头发花白的桓楚,心中有些感慨。
不管是他,还是这位白发苍苍的桓相,还是承德天子本人,心里都很清楚,将来总有一天,朝廷是要跟西南翻脸的,到了那个时候,此时的薛子川就会成为英雄,而替李慎说话的人,都会背负骂名。
文人都是爱好清名的,所以一众文臣当中,
第一百四十三章 涨工资
散朝之后,李信在大太监陈矩的接引下,到了长乐宫的后殿等候,承德天子坐在御桌上,正在翻看朝廷呈送上来的公文,陈矩给李信比了个手势,示意他站在这里等候。
面对承德天子的时候,李信还是很规矩的,毕竟他也不太敢不规矩。
承德天子坐在御桌上,翻看了大半个时辰的奏章之后,才放下手里的一本文书,这位天子站了起来,走到软榻上躺了下来,歇息了片刻之后,他才缓缓起身,对着身旁的大太监开口道:“唤他进来。”
陈矩这才点了点头,来殿门口呼唤李信。
此时的李信,已经在门口站了大半个时辰,也就是一个多小时,双腿都有些麻了,闻言他长长的松了一口气,弯身走进了长乐宫。
这是他第二次进这座宫殿了。
京城里,寻常五品以下的官员,一般一辈子都见不到几次皇帝,就算见也是远远的看一眼,但是李信这么个七品的芝麻官,已经两次入宫面君了。
这个少年校尉深呼吸了一口气,规规矩矩的跪在天子面前,恭声道:“羽林卫李信,叩见陛下。”
现代人往往觉得古人给皇帝磕头有失尊严,但是古人讲究天地君亲师,也就是说在古人眼里,天子是比父母还要更亲近的人,跪父母天经地义,跪皇帝自然也天经地义。
李信虽然有些不太习惯这个,但是为了性命,他跪的行云流水。
承德天子眯着眼睛看了跪在地上的少年人一眼,轻声开口:“你给朕的那份文书上所写,可是真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