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无双庶子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漫客1

    “好了,殿下记得按时吃药,我去替殿下准备贺礼去了。”

    他并不缺钱,先前从平南侯府讹的两千贯钱现在还剩下大半,而且如果实在不够用,他在得意楼还有一成股份,可以从得意楼里支取,跟九公主要钱,不过是一句玩笑话而已。

    房间里的姬灵秀捂着肚子,咬牙道:“翠儿,咱们府上还有多少钱”

    侍女翠儿同样捂着肚子,叫苦道:“公主,奴婢肚子疼…哪里知道这些…”

    ………………

    两三天以后,魏王府的人终于来清河公主府给李信打了个招呼。

    这几天时间里,魏王府那边已经蒸出来了二三十坛酒,按原定的计划,李信已经可以开始行动




第一百五十六章 命如浮草
    在水酒度数不高的时代,经常会出现那种千杯不醉的牛人,青楼楚馆之中,就会有许多好酒之人经常赌斗。

    得意楼,是京城里最大的一间青楼,根据崔九娘的情报,经常来得意楼的三品官就要超过十个。

    这样就导致了,得意楼其实是一个很好的广告平台,只要在得意楼里弄出这么个东西,用不了几天,这种烈酒就会被广而告之,传到整个京城。

    京城是天下龙首,京城的消息最多一年半载,就能够通传天下了。

    第二天晚上,得意楼如李信所说,贴出了一张大大的告示。

    告示是崔九娘亲自写的,字迹清逸。

    “东家偶得佳酿数坛,以为古往今来至醇至烈之酒,寻常人饮之立醉,东家乃好酒之人,不忍独享,特此分与大家,凡在小楼饮此酒三碗,一柱香不醉者,与钱千贯,另准与采衣姑娘共度良宵。”

    告示旁边有一个高台,上面摆了三个瓷碗,里面已经倒满了酒。

    得意楼每一年都是要捧出几个清倌人逊位头牌的,这些头牌个个才貌双绝,虽然不卖身,但是挣得钱比那些卖身的还要高了不知道多少,等红火个三四年之后,这些头牌才真正开始接触客人,或者留在楼里做生意,或者外嫁出去给人做妾。

    很久很久以前,还没有得意楼的时候,崔九娘也是这批人当中的一员,只不过她是以清倌人的身份,做了七皇子的外宅。

    这位采衣姑娘,就是得意楼这两年最红的清倌人,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样样精通,京城里不少贵人出上万贯钱买她,崔九娘都没有点头答应。

    现在,只要喝三碗酒就能够一亲芳泽

    得意楼里沸腾了。

    不少人争着抢着,不顾自己身份,朝着那座高台涌去,一个身材高大的汉子,站在高台上,声音洪亮:“各位客人,不要挤,一个一个来。”

    一个矮胖的中年人,第一个走上高台。

    工部员外郎陈釜。

    这位员外郎也是酒场豪客,数十年来很少喝醉,走上高台之后,哈哈一笑,端起一碗酒仰头一饮而尽。

    然后他就剧烈的咳嗽了起来。

    李信为了防止喝死人,多少勾兑了一些水进去,不过尽管如此,这三碗酒还是有六十度左右的度数,一大碗酒最少有半斤左右,在这个喝惯了淡酒的年代,最起码需要十几二十年的适应时间,这个时代的人才能够应付得了这种烈酒。

    这位员外郎英勇的倒下了。

    又一位御史台的大人,登上了高台。

    这些官员都是穿着普通的衣裳,寻常人认不得他们,但是站在三楼观望的崔九娘,对他们的身份都是清清楚楚,崔九娘双手放在自己的长袖里,对着自己身边的一个少年人轻声笑道:“李公子这酒果真厉害,这位员外郎,常来得意楼好几年了,我还没有见过他喝醉呢。”

    李信眯了眯眼睛,轻声笑道:“总不能让崔姐姐亏了不是”

    九娘一边朝楼下观望,一边轻声道:“李公子,这酒叫什么名字”

    “在朝廷上应该是叫做魏王酒,不过民间就不要这么喊了,免得大家说魏王殿下浪费粮食。”

    酿酒,的确是个浪费粮食的产业,大晋武皇帝在位的时候,山河满目疮痍,都是禁止民间酿酒的,一直到承德五年,也就是十三年前,大晋元气的恢复得差不多了,承德天子才下令放开禁酒令。

    李信沉吟了片刻,开口道:“这酒可以用火点着,不如就叫做祝融罢。”

    取名字是很关键的一个环节,毕竟这蒸酒的法子不可能长时间保密,将来总有蒸馏酒烂大街的时候,想要以后也能挣钱,就必须要趁现在,把这种酒做成“名牌”。

    于是,祝融酒就这么诞生了。

    崔九娘点头道:“好,这名字我记下来了。”

    李信轻声道:“这几天时间,得意楼的这



第一百五十七章 另一对父子
    青楼女子,投身青楼的那天开始,就已经是身不由已了,毕竟这个时代虽然不禁止这些东西,但是却有贱籍两个字,只这两个字,就能把一个女子,乃至于她的后人,打入万劫不复之地。

    好在这位采衣姑娘的运气很不错,祝融酒摆在得意楼整整三天,没有一个人可以喝三碗不醉,全都倒在了这热烈如火的祝融酒之下。

    有一位工部的大人还喝伤了身子,被家里人抬回家修养去了。

    祝融酒的名声,一下子就从得意楼传遍了整个京城。

    毕竟这第一批祝融酒,本就是魏王府所藏的美酒蒸出来的,成酒可以说是香醇无比,不仅仅是酒烈而已,那位喝伤了的工部大人,回到了家之后,还心心念念要外喝几口这种美酒。

    不过不管什么人,什么官职,与崔九娘求购这种烈酒的时候,崔九娘都是一口回绝,称暂时只有这么多,口风咬得很紧。

    民间的市场,被李信从得意楼作为跳板,轻而易举的撬开了。

    而另一边的七皇子,却没有这么顺利,他这几天去了好几趟兵部,兵部的两个侍郎都见了好几次,甚至就连那个平时跟他不对付的四哥,七皇子也放下脸面去见了几次,但是这件事始终谈不下来。

    因为这些人不知道什么是消毒。

    这个消毒的概念,还是李信说给七皇子听得,没有事实佐证,他跟别人也说不太清楚。

    这一天,姬温再次在兵部衙门碰了个软钉子,这位魏王殿下走出兵部衙门的时候,脸色难看,弯身走进了自己的轿子,咬牙道:“去宫里!”

    六部衙门本就在皇城之中,皇城有内外之分,内城才是整整的禁宫,魏王府紫色的轿子,在禁宫门口停了下来,这位魏王殿下走下轿子,步行走到宫门口。

    “魏王姬温,求见圣天子。”

    小太监很快把他的话报进了宫里,长乐宫中的大太监陈矩收到了消息,走到正在软榻上闭目养神的承德天子面前,躬身道:“陛下,魏王殿下在宫门口,求着见您呢……”

    承德天子睁开了眼镜,瞥了陈矩一眼:“正巧,朕也有事要问一问老七,你带他去偏殿等朕。”

    “是。”

    过了小半个时辰之后,长乐宫的偏殿里,父子两个人终于见面,七皇子姬温跪在地上,恭敬叩首。

    “儿臣叩见父皇。”

    “起来罢。”

    承德天子指了指旁边的椅子,有些慵懒的说道:“大热天的,看你也一头都是汗,有什么事坐下来说吧。”

    “谢过父皇。”

    姬温在承德天子面前,要拘谨了不少,他只坐了半个屁股,低头道:“儿臣此来,是有一件事要麻烦父皇。”

    承德天子眯着眼睛笑道:“朕就知道,你们这几个小子,没有事情是不会想着进宫来看一看朕这个老父的。”

    七皇子连忙低头:“父皇国事繁杂,儿子们只是不忍叨扰父皇而已……”

    “说罢,什么事。”

    姬温低着头,犹豫了一番,最终开口道:“是这样,儿臣最近弄出了一种烈酒。”

    承德天子皱了皱眉头,不过没有打断七皇子,而是静静的等着他说完。

    魏王殿下低着头,恭声道:“本来酿酒有糟蹋粮食之嫌,儿臣一向也是不太喜欢饮酒的,但是偶然发现,这种烈酒用来清洗伤口,可以祛避外邪,儿臣就想着,能不能在大晋各个军中,都备一些这种烈酒,这样哪怕我大晋将士受了些伤,也不至于外邪入体而死。”

    所谓外邪入体,就是病毒感染,在这个医疗条件极其落后的年代,受伤全靠自己身子骨硬抗,往往身上被划了一道口子,就会死于破伤风!

    甚至普通的炎症就可以要了一个人的性命。

    &n



第一百五十八章 李家没有忠臣!
    魏王殿下心中一凛。

    南疆问题,是目前来说大晋最敏感的问题,没有之一,在这之前,这件事从来没有被放到台面上说起过,大家或许心知肚明,但是都是闭口不言的。

    就连承德天子本人,在这之前也没有跟任何皇子提过这件事。

    但是现在,他居然直言不讳的问出来了。

    七皇子沉吟了许久,最终抬头看向自己的父亲,恭声道:“父皇,儿臣以为,南疆之事务必谨慎,稍有差错,就会导致我大晋为之重创,届时某些别有用心之人,可能会借机发难。”

    三十年前,大晋一统天下的时候,天下了不止晋蜀两国,而是整整有五个国家,大晋只是定都金陵的一个不大不小的国家。

    当年平南侯李知节领平南军荡平南蜀,陈国公叶晟领定北军平定北周,剩下两个小国不战而降,天下这才一统。

    要知道,当时的北周才是天下最大的国家,若不是北周国主昏庸无能,大晋一统天下的机会并不大,到如今,北地虽然没有南疆叛乱丛生,但是也还是有一些当年北周遗民的势力在,陈国公叶晟的儿子叶鸣,至今还在北地领兵。

    只不过北地与南疆不同,陈国公府叶家,并没有像李家那样拥兵自重,叶晟平定北周之后,就乖乖的回了京城交割了兵权,此后三十年都不再沾染兵事。

    值得一提的是,陈国公府的老公爷叶晟,虽然已经七十多岁了,但是至今也还健在,只是不再担任军职,每日在陈国公府里养花种草。

    羽林卫的中郎将叶璘,就是叶晟的小儿子,李信在魏王府上认识的那个小公爷叶茂,则是他的长孙。

    李信刚进京城的时候,那个骑马撞了李信的叶姓“女公子”,是他的孙女。

    这位叶公爷,是与平南侯李知节和大晋武皇帝同辈的人物,也是目前大晋军方之中,唯一一个可以压过李慎一头的老前辈,是正儿八经的国之柱石。

    七皇子所说的别有用心之人,就是指那些北周遗民,如果大晋与李家拼了一个你死我活,北地说不定也会生出动乱,以大晋现在的国力,或许能够扛下来,但是这件事过后,大晋最起码需要两代皇帝休养生息,才能够恢复承德朝风景。

    承德天子眯了眯眼睛,呵呵笑道:“南疆并不跟朝廷姓,这一点你心里也清楚,这是任谁也不能容忍的事情,怎么你能够忍得下来”

    这是问到国策上了,也很可能关系到将来继承人的人选,魏王殿下额头见汗,最终狠狠咬牙。

    “忍不得也要忍!”

    七皇子沉声道:“若等不到机会贸然行动,很有可能就是社稷倾覆的下场,儿臣以为,这件事必须待时而动,如果强行硬来,就算一时得逞,也会后患无穷!”

    大晋从武皇帝到承德皇帝,两代天子忍了南疆三十年了,既然父祖都已经给出了答案,姬温自然不会昂着脖子当愣头青。

    承德天子深呼吸了一口气,点头道:“你说的不错,如果没有合适的机会,的确不好动南疆。”

    这位皇帝从软榻上站了起来,负手在后,幽幽的说道:“只是这机会并不是等出来的,如果硬等下去,就只能等李慎的那个傻儿子李淳上位,才可能寻到机会,可是李慎那厮的身体很是不错,朕多半是活不过他的。”

    承德天子与李慎从小玩到大,年轻的时候互相开玩笑开的习惯了,长大之后李慎已经不敢在天子面前放肆,但是承德天子仍旧“这厮这厮”的称呼李慎。

    姬温立刻低头道:“父皇圣寿无疆!”

    承德天子冷笑一声:“朕要真的圣寿无疆,你们这几个讨债鬼,还不把朕给活吃了”

    姬温被吓得跪倒在地上,叩首道:“儿臣不敢!”

    &nbs



第一百五十九章 送礼
    拿到了天子的条子,魏王殿下在兵部做事,自然抄的畅通无阻,两位兵部的侍郎痛快点头,答应先给北地边军采买烈酒,一切事情谈妥之后,两个侍郎恭恭敬敬的把魏王殿下送出了兵部衙门。

    魏王殿下离开之后,兵部左侍郎谢隽还有右侍郎陈仲两个人对视了一眼,彼此都有些无奈。

    他们两个是兵部的官员,偏偏那位齐王殿下又被封到了兵部做尚书,也就是说不管这两个人愿不愿意,他们身上多多少少会被打上齐王一党的标签,现在这位七皇子拿到了陛下的条子,让他们心里多多少少产生了一些忧虑。

    两位侍郎转身回了兵部的大堂,此时从大堂后面走出一个个子不是很高的年轻人,年轻人坐在兵部大堂的主位上,正在慢慢品茶。

    左侍郎谢隽微微弯身,拱手道:“殿下,七皇子走了。”

    齐王姬桓伸出手,轻声道:“把他带来的条子给孤看一看。”

    谢隽低头,从衣袖里取出那张来自长乐宫的条子,递在四皇子手里,四皇子摊开看了看,只见上面只写着寥寥几个字。

    “魏王与国出力,兵部不要为难。”

    这几个字,是承德天子亲笔所写,笔力苍劲,朝中重臣多半认得字迹,谢隽陈仲作为三品侍郎,自然不会不认得。

    四皇子缓缓合上条子,递回谢隽手里,淡然道:“老七弄出的那个酒,到底是个什么东西,连父皇也替他说话”

    齐王殿下微微皱眉:“真有他说的那般神异”

    谢侍郎低头道:“殿下,这东西还没有发散到军中,一时半会咱们也不知道是个什么情况,不过七皇子既然敢惊动陛下,那么这件事恐怕不会是假的,否则一个欺君之罪,七皇子便吃罪不起了。”

    姬桓眯了眯眼睛。
1...4142434445...34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