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无双庶子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漫客1

    “你就是想染指,朕也不会答应。”

    天子淡淡的笑了笑:“只是让你暂时领着,京城大变在即,禁军仍旧由裴三郎一个人管着,朕心里不太放心。”

    天子口中的裴三郎,就是如今的禁军大将军裴进,这位裴大将军早年是工部匠籍出身,后来受了天子赏识,被破格拔擢进了军中,再由天子引荐,拜在了陈国公叶晟门下学习兵书战阵,在北疆镇北军中磨练了近十年之后,才被天子调回京中,在承德十三年的时候成为禁军的大将军,正式替天子执剑。

    裴进从一个贱籍成为如今的大将军,几乎是承德天子一手拔擢起来的,于是他理所应当的成为天子的死忠。

    非天子死忠,不能替天子执剑。

    现在,承德天子对自己的这个死忠也信不过了。

    种玄通伏地,哽声道:“陛下龙体,竟至于此了么”

    天子面色淡然:“倒也没有那么夸张,左右还是能再活一段时间的,召你进京,只是为了以防万一。”

    种玄通垂泪道:“老臣感念陛下信赖,愿以此残躯,替陛下执掌禁军!”

    天子闷闷的点了点头:“朕已经给尚书台下条子了,过几天兵部的流程就会走完,你与裴三郎各掌一半禁军,然后向京城靠拢,有两位大将拱卫京城,朕可以高枕无忧矣。”

    种玄通悲声道:“陛下莫要思虑太多,将养龙体要紧,说不定过几日,陛下的身子就大好了。”

    最初遇刺的时候,承德天子心中的愤恨倾尽三江之水,也未必能洗的干净,所以才有了李淳等人先后被杀的事情,但是到如今一个多月过去了,时间让这位盛世天子冷静了下来。

    “能不能大好看老天,朕不强求。”

    天子眯着眼睛说道:“不过在听天命之前,咱们还是要尽人事不是”

    种玄通叩首道:“愿为陛下效死!”

    “用不着你效死。”

    天子淡淡的问道:“你离开北疆,云州城那边不会有什么大碍罢”

    种玄通摇头道:“回陛下,云州城三十年没有兵事了,我种家还有一千多个人在云州城里看着,万不会出事的。”

    “这便好。”

    天子站了起来,走到种玄通身前,把这位老将军扶了起来,拉着他的手,缓缓说道:“大将军年事也高了,本来朕不该不远千里把你唤回来。”

    说到这里,天子摇头叹了口气:“只是朕身边着实无人可用了,种家与我姬家同休同戚一百多年,只好再劳动种家一次了。”

    这句话是笼络人心的话。

    不过种玄通显然很是受用,他花白的头深深的垂了下来。

    “种家永不负大晋,老臣亦永不负陛下!”

    天子拍了拍种玄通的肩膀,咳嗽了一声:“老将军一路舟车劳顿,未及休息就被朕喊进了宫,想必也累了,这就回府休息去罢。”




第二百六十八章 东宫之位
    经过半个月的征募遴选,一共一千两百个羽林卫的名额,其中一千个都已经确定了下来。

    在这个过程当中,内卫监的两个少监并没有太多难为李信,基本李信点头的人他们都没有太过阻拦。

    不过在这两个少监的手下,有不少京中的世家子也进入了羽林卫右营。

    本来李信征人,都是只要寒门出身的军士之后,例如陈十六这些人,这些人出身低也就更听话,能够更好的收为己用。

    但是那些世家膏梁子弟就没有那么好收服了,他们本来就熟知朝廷的规矩,二来也不太可能真正臣服与李信这么个农家子。

    再加上他们背后的家世,都要远远大过李信这个从五品的羽林卫右郎将,因此这些人就会不可避免的成为右营的刺头,成为李信彻底掌控右营的障碍。

    羽林卫左营也有这么一批人,侯敬德对他们的做法是眼不见为净,基本不去管束他们。

    李信是极度反感这些人进入自己手底下做事的,但是这两个少监对他提出的人选从无异议,李信也不好否了这两个人的面子。

    他们毕竟是宫里来的,多少代表了一些天子的意思。

    天子也不可能想看到自己的亲率,被某个人彻底掌控。

    这是在两卫做事,必须要做出的妥协,李信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忙活了半个月,人员基本到齐之后,李信就要从羽林卫脱身了。

    他提着一些酒肉,找到了老校尉王钟和那个从南疆来的黑脸沐英。

    李大郎将对着这一个都尉,一个哨官满脸堆笑。

    “两卫,这些新人就拜托你们代为训练了。”

    老校尉面带冷笑:“你身为郎将,这都是你的责任,你要临阵脱逃不成”

    来自南疆的沐英更加直接,直接给了李信一个白眼。

    李信笑道:“术业有专攻嘛,本郎将是农家子,对于训兵练兵本就不在行,自然是要交给两位方家的,再说了,你们把他们练出来,这些人以后就都是你们的弟子,将来也是一股势力。”

    老校尉王钟已经年过花甲,对于这些自然不想了,但是沐英倒是还年轻,他已经在大晋朝廷里做了官,南疆那边,包括沐家的人多半都是不会再认他了,也就是说他也要给自己在京城谋个出路了。

    能做这个羽林卫的教官,对他的将来大有裨益。

    这个黑脸的哨官低头犹豫了片刻,最终缓缓低头。

    老校尉瞪了一眼李信,没好气的说道:“事情都给我们做了,你这个郎将要去做什么”

    李信哈哈一笑:“把事情一股脑扔给下属,本就是一个上司该做的事。”

    说着,李信从桌子上起身,面色严肃起来,对着两个人拱了拱手:“两位,庙堂中事,远比羽林卫大营里要复杂的多,如今李信要去为庙堂奔忙了。”

    如果能亲自调教这些新人,李信自然是要留在这里的,他上辈子虽然不通武事,但是后世的一些训练方法他还是多少知道一些的,他亲手练出来的兵,自然要跟他更亲近一些。

    但是没有办法,魏王府给他来信了。

    他必须要去魏王府一趟,给魏王殿下参谋事情。

    说白了,羽林卫对比朝堂来说来说,并不如何权重,如果庙堂上输了,羽林卫训练的再好,最后也是给旁人做嫁衣。

    老校尉摇头叹了口气,起身也对李信拱了拱手:“我们都是粗人,那些事情也不是很懂,你自己当心就是。”

    黑脸沐英沉声道:“你若是要死了,须得知会我一声,我好逃回南疆去。”

    李信眯着眼睛笑了笑:“好说好说。”

    “羽林卫右营,拜托给二位了。”

    说罢,李信转身离开了羽林卫大营,走出大营之后,他翻身上了乌云马,朝着永乐坊前去。

    到了永乐坊魏王府的时候,早有仆人等在门口,把李信迎了进去。

    “李郎将,你可算来了,王爷都等了您好半天了。”

    李信摇头道:“羽林卫那里脱不开身,朝中出了大事情”

     



第二百六十九章 立储
    承德天子既然把种家的种玄通都调回了京城,那么用意就很明显了,在立储这件事上,没有人可以质疑承德天子的决定。

    也就是说,天子说是谁就是谁。

    这一点,不仅现在的李信与七皇子没有办法改变,京城里的任何人,包括裴进种玄通在内,都没有办法置喙。

    所以李信才会说只能等着。

    等待总是漫长的,这三天时间里,四位皇子的反应各不一样。

    大皇子仍旧死气沉沉,待在秦王府里没有出来,朝野上下都以为这位皇子已经放弃了夺嫡。

    三皇子因为被大臣弹劾的原因,此时仍旧被禁足在赵王府里动弹不得,因此也没有动作。

    整个京城里,就数那位四皇子最为忙碌,一天到晚在诸多阁部大臣之中来回奔波,其实这个时候,许多朝堂的大佬并不愿意见他,但是又怕得罪了这位有可能登基的皇子,有许多就只能托病不见。

    七皇子这边,也不能说是毫无动作,在李信的参谋下,这位七皇子最近送了不少祝融酒到禁军去,因为这种祝融酒的消毒效果很好,而且兵部也不再是四皇子主持,因此这些烈酒很顺利的送进了禁军里。

    这其中是不存在皇子勾结禁军的嫌疑的。

    因为给各军送消毒用的祝融酒,本就是承德天子派给七皇子的任务,此时七皇子也只是尊奉皇命而已。

    时间转眼间,来到了承德十八年的十月初一。

    大晋朝廷规矩,每月的初一,初十以及二十,都是一次百官汇聚的大朝会,由皇帝亲自主持,京中五品以上的官员都要到场,共议国事。

    因为承德天子重伤的原因,已经缺席三次大朝会了。

    十月初一的这次大朝会,可以说是承德朝最为关键的一次大朝会。

    因为在这场朝会里,当今天子要定下东宫人选!

    这是大太监陈矩在三天前亲自放出的消息,绝不会有错。

    要立国本了啊!

    ………………………………

    十月初一,天气已经很凉了。

    但是天还没亮的时候,永乐宫的宫门口,文武百官就已经站的满满当当了。

    这一次大朝会,他们将见证承德朝太子的诞生,没有一个人敢缺席。

    四位皇子也一早就到了,他们站在群臣的最前面,都是身着亲王冕旒朝服,庄重无比。

    李信也站在了武官队列之中。

    本来他这个从五品的右郎将,是没有资格参与大朝会的,但是李信去见了一次正五品的中郎将叶璘,叶璘恰好就告了病,只能由李信代替中郎将叶璘参与朝会。

    一个个文武群臣,在寒风里打着摆子。

    终于太阳初升,阳光斜斜的照射在永乐宫的宫门口,随即宫中的晨钟震响,长乐宫的宫门被几个力士缓缓推开。

    大太监陈矩特有的声音,从长乐宫里传了出来。

    “百官入殿——”

    四位皇子率先迈步走进长乐宫,然后是三省的相公们紧随其后,文武百官各分左右,文官在左,武官在右,鱼贯进入长乐宫大殿。

    李信缀在武官最后一位,跟着迈步走进了长乐宫。

    百官踏入宫门之后,大太监陈矩面无表情。

    龙椅上,坐着一个同样面无表情的天子。

    此时,这位天子显然让人妆扮了一番,脸上多了一些血色,只不过面色有些阴沉,看起来让人不寒而栗。

    天子已经一个多月不曾视朝了!

    如今承德天子重新坐在了御阶上的龙椅上,以四位皇子为首的大臣当即跪拜在地上,恭敬口头,山呼万岁。

    “臣等叩见陛下。”

    “吾皇万寿——”

    李信也跟着跪了下去。

    在私下里,或许可以不跪天子,但是在这种大朝会上,要是不跪天子,那就是死罪。

    天子坐在龙椅上,微微眯着眼睛扫了一眼跪在殿陛之下的群臣。

    他御极一十九年,这种场景见过不知道多少次了,但是此时他坐在“台上”,看着这些跪在“台下”的百官们,心里别有一番感触。

    这副场景,他见不到太多次了。

    承德天子微微眯了眯眼睛,然后哑着嗓子说道:“诸卿,平身罢。”

    “谢陛下。”

     



第二百七十章 大大的疑惑
    这道圣旨下来之后,长乐宫里落针可闻。

    鸦雀无声!

    单从内容上来看,这道圣旨既在所有人的情理之中又在所有人的意料之外。

    情理之中是因为皇家讲究立嫡立长,承德天子原配早逝,没有嫡子,也就是说大皇子姬喾本来就是合法的第一顺位继承人,他成为大晋的皇太子似乎合情合理。

    但是,承德天子不是一般的皇帝!

    他早就顶住了那些文官们的压力,挣脱了宗法制的桎梏,他如果要立嫡立长,早十几年就可以立,何苦与那些文臣一直争到今天还没有立皇储

    就是因为大皇子不中用,承德天子瞧不上眼,所以东宫之位才一直拖到今日!

    国本之争拖到如今,就连大皇子姬喾本人,都已经放弃了争太子的念头,这些年开始纵情声色,不再理会朝堂争斗。

    就连承德天子遇刺,这货也是能躲就躲,只要不是该他出面,他就躲在秦王府里与娇妻美妾厮混。

    此时,天大的好事骤然砸下来,这位体型胖胖的大皇子殿下,整个人都懵了。

    其他三位皇子也懵了。

    三省的宰相,六部的堂官,还有朝里九卿,在这个时候都是懵逼的。

    他们也早早的放弃了大皇子。

    只有那些迂腐的文人跪地叩首,满眼含泪:“陛下圣明!”

    陛下能立长,说明这场国本之争,是他们“争”赢了!

    站在最后一排的李信,这个时候也是懵逼的,这位承德天子,完全出乎了他之前的预想。
1...7475767778...34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