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双庶子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漫客1
“老公爷但说就是。”
叶晟用手敲了敲桌子,最后低声道:“你与平南侯府……”
李信先是喝了口酒,然后抬头看向叶晟,笑了笑:“陌路人而已,彼此之间还有些仇隙,将来少不得要站在对立面。”
叶老头闭上眼睛思考了一会,然后再次看向李信。
“你与平南侯府有仇,那么先帝是要用你对付平南侯府”
李信点了点头:“大约是。”
叶晟再次站了起来,思索了良久之后,最终回头对李信说道:“你是个很好的晚辈,老夫交浅言深,说一些不该说的。”
李信起身抱拳。
“请老公爷指点。”
这个叶老头,是大晋最顶端的几个大佬之一,而李信上辈子是个政治盲,这辈子虽然赌对了,但是也还没有想好今后在朝堂上应该怎么走,能够得到叶晟的指点,对他以后的政治生涯大有裨益。
叶晟回头看向李信,微笑道:“平南侯府自赵郡李氏分支出来,从李知节到李慎两代,变得越发兴旺,李慎更是被封为柱国,一家子光芒万丈,相比起来,叶家要相形见拙的多,你知为何”
李信犹豫了一下,然后开口回答。
“养寇……自重。”
“不错,便是养寇自重。”
叶晟呵呵笑道:“李家能够长盛不衰,而老夫只能躲在这个院子里,修剪花草,就是因为李家自己养了一窝匪寇,朝廷不好动他们,不能动他们,也不太敢动他们。”
“而叶家就不一样了,叶鸣他虽然在镇北军为将,但那只是执掌公器,朝廷一道圣旨,他就要乖乖交出兵权,朝廷一道圣旨,我叶家就要家破人亡。”
李信默然道:“老公爷这话……是什么意思”
“老夫的意思是,你如今功劳虽重,但是毕竟年轻,要是想在朝堂上长久……”
叶老头脸上露出笑容。
“那不妨学一学平南侯府,也养一窝匪寇出来。”
李信皱了皱眉头,若有所思。
叶晟抬眼看向李信,一字一句的说道:“李家的匪寇,是成汉生下来的那些尸虫,而你的匪寇,便是平南侯府!”
第三百三十三章 少年得意须封侯!
承德十八年腊月十五日,上上大吉。
太子殿下于长乐宫中登基,即皇帝位,成为大晋开国以来第八位天子,武皇帝一统天下之后的第三位天子。
天下大赦。
新帝登基之后,第一件事便是大赏群臣。
从龙夺位是一桩杀头的买卖,既然赢了,那么天子登基之后,第一件事自然就是排排坐,分果果。
第一道旨,陈国公第四子叶璘,护卫宫禁有功,新帝龙心大悦,封为宁陵侯,可世袭罔替。
老国公叶晟,老家就是宁陵人,只不过他功勋太重,被封了国公,封国是陈,没能带上家乡的地名,一直引以为憾,到了叶璘这一代,终于得偿所愿。
这个其实并不怎么让人意外,叶璘本就是国公的儿子,即便一生无所作为,也会给他封个散爵,更何况他立下了这么大的功劳,封侯并不意外。
意外的是世袭罔替这四个字。
有了这四个字,叶家从今以后就要一分为二,一脉继承陈国公爵位,一脉继承宁陵侯爵位,现在还好,几代人之后就会变成两家,越走越远。
而左郎将侯敬德,也因为援护长乐宫有功,被新帝下旨继承了老爹忠勇侯的爵位,恩赐世袭罔替。
这也不让人意外,毕竟侯敬德老爹侯固,本身就是忠勇侯,只不过原本不世袭而已,侯敬德立下这么大的功劳,把这个爵位变成世袭的也没有什么问题。
让人意外的是新帝的第三道圣旨。
原羽林卫右郎将李信,护卫禁宫有大功,且身先士卒,敢勇当先,封为靖安侯……世袭罔替……
这道圣旨,下发到尚书台加印的时候,让几位宰相都皱眉不已。
坦白来说,以李信目前的资历,是远不够封侯的,更不够封这种世袭罔替的侯爵,这样的侯爵每一个都会在京城里立下一个将门,几十年后都会在京城里成为盘根错节的庞然大物。
侍中桓楚眉头大皱,沉声道:“陛下未免也太大方了一些,武皇帝时,李知节立下泼天功劳,也不过是个平南侯而已,李信……这个年纪,便也要给他封侯了”
宰相张渠无奈叹了口气。
“从龙之功,在陛下心里比什么都要重,羡慕不来的。”
桓相吹胡子瞪眼,怒声道:“整个承德朝,先帝没有封过一个侯爵,到了陛下这里,第一天便……”
“老夫去见陛下!”
“桓相冷静一些。”
张渠一把抓住桓楚的衣袖,摇头道:“这个时候,桓相还是不要去触霉头的好,这几个年轻人,都是拿着脑袋跟陛下在赌,他们赌赢了,桓相总不能不让他们分钱。”
说到这里,这位浩然公叹了口气:“不然这帮赌徒便会生气,要来寻我们麻烦的。”
“怕他们什么”
桓楚梗着脖子:“大不了罢职回乡就是,反正老夫也不想干了!”
“莫急莫急……”
张浩然满脸喟然:“一朝天子一朝臣,你我在相位上都坐不了太久,桓相且忍一忍,这样致仕的时候还能好看一些。”
桓楚说的没错,一朝天子一朝臣,新帝即位之后,短时间内自然不会动他们,但是等到新帝坐稳了江山,便会着手替换三省的相公,这样整个朝政才算是彻底掌握在手里。
其他三位年轻一些的宰相或许可以留任,但是张渠和桓楚这种根基深厚的宰辅,新帝是必然会第一个替换的。
听张渠这么一说,桓楚环顾了左右。
另外三个宰相都寂然无声,很显然,他们三个并不准备惹恼新帝。
老桓相心中愠怒,大声道:“老夫身体不适,告病几日!”
说罢拂袖而去。
张渠满脸无奈,摇头道:“桓相一生气便要告假躲清净,可怜老夫又要向谁告假去”
说着话,张渠已经把尚书台的大印盖了下去。
与此同时,中书令公羊舒,另一位门下侍中孟津也取出两省的大印盖了下去。
三道印印下去之后,这道圣旨便正式生效了。
在尚书台门口等着的宦官,恭敬接过这三道圣旨,然后分成三队,朝着不同的方向去了。
…………
此时,李信正在清河公主府里。
公主殿下这几日情绪不太好,承德天子下葬之后,她还一直闷闷不乐,李信心里对她颇有些愧疚,这几天就一直待在清河公主府里,弄了一些新的吃食哄她开心。
公主府的后院里,李信手里抱着一个陶盆,缓缓放在公主殿下面前,微笑道:“殿下,来尝一尝本大厨做的酸菜鱼,味道很好的。”
&nb
第三百三十四章 酒不醉人人自醉
李信与九公主,结伴进了宫城,进宫之后,九公主与李信分开,去了后宫见太后娘娘,而李信则动身前往长乐宫,准备面圣谢恩。
他到长乐宫门口的时候,发现叶璘和侯敬德早就到了。
李信笑着对他们两个拱了拱手,微笑道:“见过两位侯爷。”
进宫之前,李信已经跟宫里的人打听了一番,知道两位同僚这都被封了侯,因此才出言调笑。
两个人对视了一眼,都是对着李信低头笑道:“李侯爷可算是来了,咱们俩在这里等了李侯爷好一会儿了。”
他们两个人心里都清楚,虽然李信此时爵位跟他们两个差不多,甚至地位还要低上一些,但是在新帝心中的份量,李信绝对是最重的。
毫不夸张的说,这一次夺嫡,李信可以一人独占半份功劳。
李信笑着看了侯敬德一眼,玩味一笑:“小弟与叶侯爷还好说,就是侯大哥你这个不太好称呼,旁人总不能叫侯大哥侯侯爷罢”
侯敬德被李信这么一取笑,黑脸有些微红,他挠了挠头说道:“从前让人叫老爹的时候,都是直接叫侯爷,不加姓的。”
叶璘和李信闻言都是哈哈一笑。
现在,的确该他们笑。
这场天大的豪赌,他们三个都是赢家,不出意外,在整个新朝,他们都会站在高处,这是人生最快意之事,自然是该笑的。
不过李信性子谨慎一些,笑了两声之后,便收声道:“好了,先帝新丧,宫里还是要收敛一些,稍候谢了恩,小弟请两位兄长喝酒”
叶璘也收敛笑容,摇头道:“该是我们两个请李侯爷才是。”
侯敬德粗着嗓子说道:“今天谁也别抢,侯某做东,咱们去柳树坊的观海楼去吃,娘的,从前一直舍不得去,今番发达了,非去海吃一顿不可。”
永乐坊是清贵之处,经营玉石古玩的多,饭店酒楼这种东西,还真不是特别多,而就在永乐坊附近的柳树坊,倒是京城美食汇聚之所,永乐坊里的人多半都是去柳树坊吃饭。
三个人正在说话,一个紫衣的宦官缓步走了过来,对着三人低头道:“三位侯爷,陛下请你们进去。”
叶璘和侯敬德立刻收声,整理了一番衣裳,迈步朝着长乐宫里走去,而李信却抬眼看了一眼这个小太监。
这个年轻的小太监他认得,没记错的话,应该姓萧,名字叫做…正。
是原先魏王府的一个执事。
李信这段时间尝尝出入魏王府,魏王府里的一些家人,他都认得不少了。
李信停住了脚步,转头看向这个年轻的小宦官,微笑问道:“萧公公如今在哪里做事”
萧正连忙低头。
“回侯爷,奴婢在内侍监做事。”
“是少监”
萧正连忙点头:“是。”
李信对着他露出一个笑脸,微笑道:“看来萧公公要执掌内廷了。”
陈矩如今虽然仍旧是内侍监太监,但是是个明眼人就看得出来,他做不长久,等到宫里稳定下来,这位跟了先帝许久的大太监,多半就要去先帝的帝陵守陵了。
一朝天子一朝臣,这些内官更是这样,没有人会用不放心的人在自己身边。
萧正闻言惶恐不已,低头道:“侯爷抬举了,奴婢哪里敢奢望……”
李信微笑不语,迈步走进了长乐宫。
前面侯敬德和叶璘都在等着他。
三个人并肩而走,另外两个人有意无意的退后了半步,让李信走在最前面,李信本来还有些不习惯,但是转念一想,也就没有多说什么。
如叶晟所说,他注定要成为“羽林卫一系”的魁首,既然这样,那就当仁不让,以免将来再有争执。
三个人步行了一会儿之后,终于走到了长乐宫的内殿,然后先后跪在地上。
“臣等,叩见陛下。”
“蒙陛下天恩,授予爵禄,臣等不甚惶恐。”
一身蓝色衣裳的新帝闻言,连忙从龙榻上站了起来,走到三个人面前,挨个把他们扶了起来,这位刚刚即了皇帝位的天子,脸上挂着淡淡的笑容。
“三位都是…朕的大功臣,用不着这般拘礼。”
“起身吧。”
他刚登基一天时间,还没有适应“朕”这个自称,说话有些生涩。
“多谢陛下。”
新天子亲手把他们三个扶起来之后,又吩咐赐坐,众人都坐下来之后,天子才缓缓说道:“这几日发生的事情,如同南柯一梦一般,直到今日,朕还有些云里雾里的感觉。”
李信笑道:“陛下身居天子位,本就是坐在九天之上,云里雾里并不
第三百三十五章 执牛耳
如今大晋的皇位虽然已经尘埃落定,但是废太子这个人却非常关键,因为新帝被册为太子的时候,先帝自己不在了!
即便在长乐宫里,张渠和陈矩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打开盒子,取出先帝遗诏,但谁都清楚,这个东西想要造假太容易了,即便是现在,京城里都已经开始流传一些不太好的流言蜚语。
可想而知,如果废太子被有心人利用,便可以利用废太子的身份,轻而易举的生出事端。
本来这也没有什么,毕竟承德一朝算得上是四海升平,即便有心,有名分,也没有太多人有能力生出乱子,但是好巧不巧,平南侯李慎,就是当今天下最有能力生出乱子的那个人。
平南军最少有十万以上的将士,如果这些人打着废太子的名声造反,那么这将会是新朝最大的隐患,没有之一!
李信心中紧了紧,沉默了一会之后开口问道“陛下确认废太子在平南侯府”
新帝红着脸,摇头道“朕……不确定。”
“据天目监所查,大兄他曾经在平南侯府的后门出现过,但是已经是几天前的事情了,大兄如今在不在平南侯府,朕现在也不清楚。”
“不过天目监的人已经把平南侯府死死地看住了,最起码这两天,平南侯府没有人出入。”
说到这里,这位新君深深地看了李信一眼,开口道“信哥儿,大兄他可以活着,也可以不被朕圈禁,但是他万万不能落到平南侯府手里,更不能流落到南疆去,这一点,你心里也应该明白。”
李信点头道“臣明白。”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