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双庶子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漫客1
李信当初凭借这些功劳,直接被升为羽林卫的右郎将,这些部曲当然不可能有人能跟他比军功,否则他们也不会在京城里给平南侯府做私兵,而是应该在平南军里做将军了。
李慎气的浑身发抖,就要拔出腰里的佩剑。
一旁的陈禄连忙抱住李慎,颤声道:“侯爷,我等家小都在京城,您三思啊!”
李慎脸色阴晴不定,最后狠狠丢下手里的佩剑,抬头看向李信。
“从今日起,平南侯府与你势不两立!”
李信脸上露出一个灿烂的笑容。
“李侯爷怕不是有什么误会,咱们早就势不两立了。”
李慎闷哼了一声。
“你们搜罢!”
李信大手一挥:“搜!”
五六百个羽林卫,先是从马车开始搜,马车上没有发现人之后,他们就开始搜查一千多个平南侯府部曲。
这一千多个人,他们都是上过战场的,如果他们反抗,李信这五百多个羽林卫,必然奈何不了他们,奈何李慎发了话,这些平南侯府的部曲,一个也不敢动弹。
到了午后的时候,这一千多个人大致被搜查了一遍,其中有十几个身材胖硕的汉子,被遴选了出来。
 
345.第337章 螟蛉子的螟蛉子
第337章 螟蛉子的螟蛉子
作为一个后世环境下长大的年轻人,李信来到这个世界之后,虽然很快融入了“李信”这个身份里,到如今一年时间,他的确成为了一个很合格的“土著”,但是他毕竟是来自与另一个世界,这就导致了李信这个人,不可避免的会有一些后世的性格。
比如说他没有什么“忠君”的思想。
当初七皇子找到他的时候,李信也并没有想到他会和当今的天子一路走到今天,老实说当初如果不是平南侯府咄咄逼人,李信又别无选择的话,他未必会选择当时的魏王殿下,如今的新天子。
这位新天子,私心很重,好疑而少断,而且……格局有些小。
最起码对比承德天子来说,格局要小很多。
老实不客气的说,他能成为皇帝,李信最起码出了一半力气,但是现在他刚刚嗣位不到一个月,就已经有一些开始打压李信的势头了。
这种做法,李信可以理解,但是很难接受。
毕竟这件事是落在他自己头上。
所以,他也要给自己留一点后路,这个后路最起码能保证万一哪天他跟这位新天子闹翻之后,不至于束手等死。
赤旗下长大的人,没有给别人做忠犬的习惯,李信一直把这位新天子当成自己的合作伙伴,如今这个合作伙伴有些黑化的趋势,李信也要有一番自己的考量了。
但是,在这个时代背景下,想要对抗天子是不太现实的,哪怕是想在天子手下有一点还手的余力,都是很困难的。
所以李信要在有可能到来的翻脸之前,努力的壮大自己。
他如今虽然被封了侯,但是手底下一没有兵,二没有地,比起平南侯府或者陈国公府来说,还要逊色太多,只是看起来风光而已。
想要对抗天子,最起码要长到李慎这么大的个头,才能有还手的机会。
但是承德朝已经有一个李慎,新天子未必会允许李信长到李慎这个块头,因此李信要先把自己的敌人弄得强壮起来,这样他才有足够的理由变大变强。
而那个胖子,正可以让南疆的平南军强壮起来。
平南侯府有地有人,所缺只是一个名分,这个名分不是让他们造反,而是给他们一个能够还手的名分,能够继续壮大自己的名分。
可以预见的是,废太子到了南疆之后,李慎绝对不会立刻把他亮出来,甚至不会主动把他亮出来,要等到朝廷对南疆动武的时候,这个废太子就可以成为南疆对抗朝廷的大旗。
甚至是一面可以招揽人才的义旗。
毕竟当今的天子,登基的过程实在是有些见不得光,那份先帝遗留下来的诏书虽然百分百是真的,但是传出去之后,却不会有多少人信它是真的。
只需要一篇檄文,废太子就会重新成为太子。
李慎上下打量了李信一眼,然后漠然道:“不知道如今的天子听到靖安侯这句话,会作何感想。”
李信笑呵呵的说道:“李侯爷刚才那句话,若是被当今的天子听到了,恐怕李侯爷会罪责更重罢”
李慎一时之间居然不知道应该如何接话了。
眼前的这个少年人,本来一切的动作都在他的预料之内,李慎甚至以为自己已经把他看透了,但是李信突然这么一句话,让平南侯有些拿捏不准了。
他到底要做什么
李慎眉头大皱,最后漠然道:“羽林卫这么多人,再加上宫里的人,却让太子殿下这么离开了京城,靖安侯便不用承担罪责么”
“不是我羽林卫办事不力。”
李信装模作样的叹了口气:“是敌人太狡猾啊……”
靖安侯爷双手背负在身后,淡淡的笑了笑:“今日我上了李侯爷声东击西的恶当,是本将才疏学浅,非不为也,实不能也……”
然后,他跳上自己的大青马,开口喝了一声:“兄弟们,没有发现什么猫腻,便放平南侯府的人离京罢,天子规定了他们今日必须要走,莫要害了他们!”
沐英等人立刻停止动作,很快汇集到李信身边。
李信在马上对着李慎抱了抱拳:“李侯爷,今天之事乃是公务,得罪之处多多见谅了!”
说着,李信转头大声道:“兄弟们,回羽林卫大营了!”
五百个羽林卫,在李信的带领下,飞快消失在南城门口。
头发已经有些花白的平南侯,背负着双手,静静的看着李信离去的方向。
从前,这个少年人无论如何蹦哒,一举一动都被李慎算计的死死地,所以他在李信面前,一直是一副智珠在握的模样,但是这一次李信的行为,却大大的出乎李慎的意料之外了。
他很清楚,
346.第338章 承德朝落幕
第338章 承德朝落幕
废太子在李信的纵容和李慎的操作之下,先是从平南侯府的地道逃到了别的坊,再从京城的东门出城,成功的逃离了京城。
然后这个胖子就开始朝西南走去。
胖子在马车上走了一天之后,掀开车帘幽幽的看了一眼京城方向。
今天是年三十了。
本来他现在应该在长乐宫里,饮宴群臣,再不济也应该跟自己的妻儿一起,好好过个年,但是如今他却不得不在路上,一个人孤苦伶仃。
只有两个平南侯府的部曲陪着他。
这位太子殿下不禁悲从中来,他越想越难过,一个人坐在马车里掩面哭泣。
因为肥胖的关系,他用休息抹眼泪的动作,都显得有些笨拙。
在这位前任的太子殿下,一个人在马车里抹眼泪的时候,新任的皇帝陛下的确在京城里饮宴群臣。
不过新天子并没有在长乐宫开宴,而是放在了未央宫。
因为只是年三十,还没有正式到年节,所以这一次不算大宴群臣,一共只有十几个大臣参加,其中包括三省的宰辅,六部的堂官,以及李信还有叶璘侯敬德三人。
本来他们三个,都是没有机会参与这个级别的宴会的,是新天子赏脸,他们三个才能到场。
坐下来之后,天子亲自站起来,给这些人敬酒。
众人纷纷起身还礼。
新天子落座,咳嗽了一声之后说道:“父皇的谥号已经定下来了,但是明天便是新年,大晋就要更改年号,万象更新,礼部呈上来的几个年号朕都不太满意,诸位今日都在,就一起商量商量,议一个合适的年号出来。”
承德天子庙号仁宗,谥号昭皇帝,也就是大晋仁宗昭皇帝,这个盖棺定论虽然不尽圆满,但是勉勉强强可以形容承德天子的一生。
圣闻周达曰昭,昭德有劳曰昭。
这位承德天子在位期间,大晋没有一场大的外战,也没有太大的内斗产生,昭皇帝在位十九年,国内除了南疆之外,别的地方甚至很少有人造反,这足矣说明这位皇帝的仁德了。
对于先帝的谥号庙号,朝廷里基本没有什么异议,毕竟承德天子当得起这个昭字,也当得起这个仁字。
但是新帝的年号就有些难办了。
礼部给出了好几个年号,有永安,太安,祥符等等,但是新帝都不满意。
他觉得这些都太小家子气了。
这个活是几个文官做的,李信等三个人就坐在一旁喝酒,并不参与这些文官的激烈讨论。
天子跟那些文官讨论了许久,仍然没有一个结果,他突然心血来潮,回头看了李信一眼,呵呵一笑:“李侍郎,你现在也算是文官了,也说一个年号出来与朕听一听。”
六部里面,不管是刑部还是兵部,都算是文官,李信现在身上最大的职位就是兵部右侍郎,因此说他是个文官一点也没有问题。
李信低头苦笑道:“陛下,臣一介武人,哪里懂得这些……”
天子微笑道:“你少要唬朕,你去岁进京的时候,写的那个卖炭翁,文采斐然,至今京城里还有不少人家有收藏,你怎么就不懂得这些了”
我那是抄的……
李信心里叹了口气,不过他眼珠子转了转,很快就想到了一个年号,于是对着天子抱了抱拳,低头道:“陛下……不如叫太康如何”
太康,就是太平安康的意思。
摆在这里,就是天下太平,万民安康,有平乱安民的大志向在里面。
天子自己琢磨了一下,眼前一亮,开口笑道:“李侍郎果然厉害,这两个字比起礼部给出的那些年号,大气了不少。”
两个人私下里,天子仍然把李信叫做信哥儿,但是现在大庭广众之下,只能用官职称呼了。
李信心里暗暗嘀咕。
这个年号,貌似是后世司马晋的年号之一,反正大家国号都一样了,年号再一样也没有什么问题。
大晋的规矩,一个皇帝一般只有一个年号,一旦定下来就要跟随一生,后世多半也会用年号称呼其人,因此新帝才会如此慎重。
他对于太康这个年号很是满意,立刻
347.第339章 拜年
第339章 拜年
李信如今住在永乐坊里,距离皇宫非常之近,出了皇宫之后没有多久,便回到了自己的靖安侯府。
如今他不能算是孤家寡人了。
靖安侯府的前身,是四皇子的齐王府,地方在王府里头不算大,但是比起普通的民宅,就不知道要大到哪里去了,因此府中上下需要不少人打理,如今靖安侯府的下人就有一两百个人。
这些人,有些是天子赐下来的,有些是李信让管家去牙行里买的。
其实房子大了,与以前也没有什么分别,毕竟李家现在就李信和钟小小两个人,再大的房子也是空置的。
今天是年三十,进了家门之后,李信就带着钟小小两个人在厨房里包着饺子,几个婢女丫鬟都吓得不轻,对着李信连连摆手:“侯爷,您是…天大的贵人,如何能做这种贱事,还是让我们来吧……”
这些丫鬟,是当初李信在大通坊里使唤的丫鬟,跟着李信从大通坊进了靖安侯府,如今也算是升官了,每个人都做了靖安侯府的小管事。
李信抬头瞥了这几个丫鬟一眼。
“你们不行,你们弄得不好吃。”
他本身是个懒货,今天之所以愿意自己包饺子,多少是想找回一些前世的味道。
几个丫鬟对视了一眼,都有无奈,只能跟着李信还有钟小小在厨房里头忙活。
钟小小年纪还小,包的很慢,几个姑娘也就跟着帮忙弄饺皮饺馅,李信撸着袖子坐在一堆女人中间,扭头看向其中一个十七八岁的丫鬟,开口问道:“你叫什么来着”
这个丫鬟本来正在包饺子,闻言被吓得手抖了一下,连忙开口回答道:“回侯爷,奴婢姓林,名薇。”
其实李信与她们相处了有一段时间了,不过这几个月里,李信全身心都放在扶助魏王上位的事情上,平日里在家的时间都很少,自然不知道这些丫鬟叫什么名字。
李信点了点头,继续问道:“你们呢”
“奴…奴婢黄琴…”
“奴婢陈蓉儿……”
这几个丫鬟一一通名,李信暗自在心里记了下来,然后开口问道:“都是…教坊司来的”
这些人,当初都是魏王殿下送给李信的,一共十个人。
教坊司,就是这个时代合法人口买卖的地方,一些官员犯了罪,女眷就会被送进教坊司为奴,这些丫鬟一个个都是中上姿色,而且个个有名有姓,很显然都是出自教坊司。
最先说话的那个林薇怯怯开口:“回侯爷,姐妹们都是来自教坊司…”
说话间,饺子已经包的差不多了,小丫头钟小小立刻站了起来,兴冲冲的跑到灶台前面烧火。
这是她的老本行,这丫头有事没事就想去烧火。
李信也站了起来,伸了个懒腰。
他回头淡淡的看了这几个丫鬟一眼,微笑道:“不管你们以前在哪,以后都要在我家里吃饭,卖身契还在我这里,我不点头,你们谁也出不去,做事之前,要想一想自己的处境。”
这些人里,必然天子的眼线。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