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生活在美利坚的森林游侠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酱疙瘩

    一个时辰之后,周博总算带着部下追上了董家军主力部队。董浩在听说周博安然返回之后很是高兴,立刻策马来到队伍后面,迎接了周博。

    周承节,你不仅有大智,更是身兼大勇,我大宋的江山正是需要周承节这样的少年英雄来振兴了。董浩骑在马上豪言的说道,脸上满是喜悦之色。今晚一战虽然杀敌不多,但是却烧毁了齐军粮草大营,董家军总算可以功成身退了,这也为翟轩赢的了相当分量的面子。

    董帅过奖了,在下初到董家军,自然应该尽责尽力,免得让弟兄们误会董帅看人不准呀。周博直言不讳的说道,他觉得董浩虽然有城府,但总归是一个人品很好的主帅,自己一些心里话有时候也无须隐瞒了。

    董浩笑了笑,说道:周承节,你果然是直爽之人。哈哈。

    董家军向西继续行了七八里,然后转向东南方向,重新迂回到汉川这边。在渡过汉川的时候,周博心中还在暗暗的冷笑,如果齐军当中稍微有一位懂得战略将领,就应该不难猜出董家军在劫营之后,会再次迂回到汉川返回鄂州,这时候只要在汉川附近布下埋伏,必然能让董家军措手不及。

    渡过汉川之后,董家军便绕开了泗州,径直南下前往了新沟。新沟距离泗州只有二十多里的路途,早先驻扎这里的董先大军就接到了鄂州的信报,告知齐军已经大敌压境,因此从白天开始董先的大军就在新沟布下了严密的防御。

    董家军来到新沟之后,将夜袭齐军粮草大营的事情马上传遍了全军,顿时激起了所有宋军将士们的士气。历经襄阳大败之后,这次夜袭算是第一次规模性的胜利了。

    此时天色还未亮,董先安排了一个营寨让董家军暂时休息,然后请董浩到自己的帐下来询问一下今晚的情况。董浩另外还带上了王文守和周博两位营帅一同前往,虽然他的官阶要比董先矮上一阶,不过毕竟董家军算是独立军,军权形式上与董先的五路军差不多,所以派场上总是要做足一些才好。

    末将董浩,见过董统制。进了董先的营长之后,董浩略略的向董先行了一礼。

    哦,子宪来了,你我都姓董,就不必这么拘礼了,请坐。董先原本正在休息,临时接到董浩前来,立刻又披了一件褂子起身了。他已经年逾五十,沧桑的脸上却依然有足够的霸气,让人一看就知道是猛将型的人物。

    事实上董先与董浩虽然都姓董,但两个人出身完全不一样。董浩是官家出身,北宋未亡的时候是宋廷的武将,后来金国扶持齐国建立后,他就事身齐国了。而董先一开始就是活跃在黄河中路一带的草莽,因为他比董浩更先一步投靠在翟轩麾下,再加上手里有五六千号的弟兄,所以被推举为统制。

    统制是副将的上级官职,辖下的兵力相当于两到四个董家军这样的单位。论官阶则已经是从五品的大员了。

    董浩在帅案下面最近的一张座子上坐了下来,周博和王文守则战列在他的身后。

    董先问道:恰才听人传报,子宪你的麾下成功袭毁了齐军的粮草大营,可有此事?

    董浩微微一笑,说道:确有此事。这次夜袭齐军粮草大营的妙计,正是我身后这位周博周承节献策,如今齐军粮草大营被毁,对齐军的士气必然造成极大的创伤,也总算是挽回了我宋军几分颜面。

    站在董浩身后的周博微微欠身,算是谦虚了。

    董先看了一眼周博,脸上并没有什么赞赏的目光,反倒有一种漠然。这倒不是因为他内心嫉妒,而是因为他是草莽出身,本能的对那些官家人士看不顺眼而已,不单单是对周博董浩等人这样,就连翟轩在自己心底里都没有足够的地位。

    去年要不是因为时势所趋,他是绝对不会带着自己手下的人马投靠宋廷。尤其是在宋军从河南一路败退之后,让他越来越感到宋军是窝囊废。

    哦,是吗?他淡然的应了一声,然后说道,这确实是一件大喜事。子宪啊,你下一步打算如何行事?

    面对董先这样的态度,董浩和周博王文守都有些不太适应了,可是毕竟对方是统制,自己这边也不好说什么。

    董浩说道:在下打算先将此次捷报上报到鄂州,然后再由翟大相公定夺下一步吧。不过我以为,齐军吃了这次大亏,势必不敢在小觑我等鄂州守军的实力。以眼下的情势看来,汉川西岸的几万齐军最多只会与我等保持对峙而已了。

    董先深深沉吟了一番,语气略略有些寒冷的说道:如果真如子宪你所说,那我等就接下来的日子就安稳了吧。

    周博一直没有说话,但是听了董先这番话后之后,总觉得这个老头有点阴阳怪气的意味。他能感到董先对董浩的话有不屑的成份,也许董先是在以为,单凭董家军一场夜袭能把五万齐军全部吓住,这绝对是一件天方夜谭的事情呢。

    董浩脸色也微微变了变,不过他很快又恢复过来,装作没听出董先的弦外之音,接着继续说道:从去年开始,我宋军一直被金人与齐人追着打,前些日襄阳告破之后,鄂州这边也曾是人心惶惶。今天齐军受到重创,也为我等赢取了休整的时机呀。

    董先不置可否的干笑了两声,然后说道:如果真是这样,自然是好了。嗯,现在齐军已经混乱了,子宪若没有其他事了,倒不如先去休息,天亮之后某便派人快去去往鄂州,通报子宪今晚劫营之事。

    董浩也觉得没什么话与董先再说了,反正自己来见董先,无非就是向对方告知一下自己从泗州撤军的消息。他沉了沉气,站起身来向董先拱手道:既然如此,那在下就先告退了。不过在下要提醒了一下董统制,如今在下的董家军撤离泗州,齐军有一万多人的先头部队已经占据泗州,还望董统制多警惕一下西北方向。

    说完之后,他便带着周博与王文守退出了营帐,三个人都有一点郁闷的感觉。

    在董浩等人走后,董先脸色一下子就耍了下来,哼了一声之后,喃喃说道:还说什么震慑了齐军,不照样让某家在西北方向设防吗?

    他虽然心中不满,但为人还是颇为谨慎,当即依然叫来传令兵,下达指令派遣一支兵马前方泗州县南下的关口处驻扎,警惕已经渡过汉川的这一万齐军。

    从董先营帐出来,董浩等人向临时的营寨走了去。

    王文守情绪有些焦躁,忍不住发了一句牢骚:这董统制怎么还是这副鸟脾气。

    董浩笑了笑,说道:董统制以前是贼,而咱们是官,他当然不喜欢和咱们打交道了。

    王文守叹了一口气,依然有些不甘心的说道:不管他以前是贼不是贼,如今都是同舟共济的袍泽兄弟了,这让日后怎么能同心协力呢?

    董浩拍了拍王文守的肩膀,说道:好了,不要再说这些了。

    周博一直没说话,但是他注意到董浩虽然是在为董先辩解,可是对方心中肯定还是有一股不满的。他暗暗的叹了一口气,宋军之所以一而再再而三的与胜利擦边而过,正是因为不团结,下到各路军队将领,上到天子和朝野的权臣,都是如此。

    虽然刚才的谈话很简短,但是从双方的语气上已经足以正面上述观点了。

    不过周博忽然在记忆里想到一件事,似乎这个董先日后也是投效在岳飞帐下的。看来岳飞果然是个英雄人物,连董先这样老顽固倔脾气的人都能收服。




194
    回到营寨之后,董家军今晚劫营的伤亡情况统计出来了,阵亡了十八人,伤五百六十人,还有三个士兵失踪,应该是凶多吉少了。不过以这样的代价换来一个齐军粮草大营,可谓是十分值得了。

    次日,董家军夜袭齐军大营烧毁齐军粮草的重大事情就在鄂州城内传开了。

    这是自去年以来长江防线中路仅有的一次胜利,虽然战斗规模不大,但是在鄂州城内主事的相公老爷们却深刻意识到这是一次鼓舞士气的绝好机会。于是不管是出于向朝廷邀功的目的,还是稳定鄂州城军心民情的目的,这次夜袭劫营之战,立刻被隆重甚至夸大其词的宣传了一番。

    当天下午,鄂州城派人来到新沟,传令董浩等人立刻返回鄂州城。虽然来者并没有告知去鄂州城的原因,但是董浩也不难猜出,翟轩翟大相公是要好好嘉奖自己一番了。于是,在接到命令之后,他带上周博王文守等几个部属,快马前往了鄂州城去了。

    鄂州城距离新沟不过二十多里路途,当一行人到达城下的时候,刚好是傍晚时分,如今因为齐军犯境,城门自然是全天候的戒严。

    进城之后,董浩一行人直接来到了目前鄂州城知州府衙。自从翟轩和李辉的两路人马都齐聚在鄂州城里,这知州的办公场所自然而然就成为了这两位手握重兵的大人物的指挥部了,而那些京西南路的官员,每天也都会来这里奉公。只是眼下兵荒马乱,没有实权的文官也只是做做样子撑撑门面而已。

    知州府衙门口,早有侍卫进去禀报董浩前来。

    翟轩与他的一群扈官们在接到报告之后,立刻来到府衙大门口迎接董浩。

    翟轩穿着一身软袍便服,身躯显得略微发福,虽然年过半百,气色却显得很硬朗。他从府衙大门走出来的时候,脸上便一直带着爽朗的笑容,人还走到台阶下面,就忍不住开口向董浩招呼了道:董子宪果然是当世上将,五万齐军压境,竟然没有丝毫畏惧,奇袭劫取齐军粮草大营,大捷呀,大捷呀。

    跟着翟轩后面的那些官员,大部分是河南府一路南逃的文官,也有一些是鄂州城内支持翟轩的本地官员。他们在翟轩发言之后,连连的跟在后面附庸了起来,对董浩的功绩夸奖了一番,虽然都是一些陈腔滥调,但却也让现场的气氛热闹了。

    翟相公太抬举末将了,昨晚末将能够得手,并非一人之力,若不是末将麾下前营准备将周博献策,只怕也未必能轻松得手呀。董浩谦虚的笑着说道。

    周博?翟轩脸色微微沉思了一番。

    哦,翟相公,这位就是周博周承节,七日前才刚刚投在某家帐下。董浩让了让身,将站在自己身后的周博介绍给了翟轩。

    周博心里对董浩感激了几分,当然他不是感激董浩将自己推举给翟轩,而是对董浩没有直言自己是襄阳败将而感激。因为做为下属,在面见上司的时候,第一印象是很重要的。他上前一步,向翟轩抱拳行了一礼:末将周博,见过翟相公。

    前些日子,单骑护送光化军节度使秦朗之女以及均州观察使徐元志之子的,莫非就是这位周博周小兄弟了?翟轩一边仔细打量着周博,一边带着几分诧异口味的问了道。对于前几天发生的事,他还是关注过的,只不过那些节度使观察使相公老爷们,似乎对周博的恩情并不重视,仅仅是赏了一些钱银就打发掉了。

    翟相公,正是这位周承节。董浩在一旁说了道。

    哎呀呀,周兄弟果然非常人,不单单勇武过人,智谋更是超群。翟轩哈哈的笑了笑,,不过他脸上却闪过了一丝不悦的神光。

    翟相公过奖了,末将不过是机缘巧合走了一些运气而已。昨晚劫营之计,若没有董帅的胆识魄力以及时机的拿捏,只怕也未必能全然大成。周博并不是一个贪功的人,既然董浩那么抬举自己,这份功劳当然是也要分给董浩一份。这样一来不单单双方都皆大欢喜,同时董浩也会认为自己很会做人。

    董浩在听了周博这番话之后,露出了一个会心的笑容,他倒是没有想去解释什么,只是颇有深意的向周博点了点头,算是一种感激了。

    哈哈,好了,你们都是立功之人,可不能怠慢了,来来来,都随我进去。某家明日将亲自为你们表奏功勋上报给朝廷,快马发往临安。翟轩大笑的说道,然后上前拉住了董浩的手,招呼一行人走进了知州府衙。

    在经过前院的时候,翟轩故意拉着董浩走快了几步,与后面的周博等人拉开了一段距离。他压低声音,带着几分怒意斥问道:子宪,你这是作甚好事?昨晚夜袭齐军大营的功劳我可都是要算在你头上的呢,你倒好,把那小小九品承节郎周博引出来分一杯羹,天下哪有你这样的傻人?

    董浩微微怔了怔,一下子就明白了翟轩的意思。眼下翟轩在鄂州城的根基自然比不过李辉,因此要想法设法提拔一些麾下部属,来壮大自己在这里的势力。

    翟轩是河南府宣抚使,但是河南府早就被伪齐国占去了,眼下朝廷也不可能再封翟轩另外的辖地。所以在翟轩眼里,要想在获得一块政治资本,鄂州这一带自然是必争之地。

    董浩沉了沉气,说道:翟相公,末将知道这是您的一片好意,可是昨晚之计当真是周博所策,若不是周承节有此妙计,昨晚末将恐怕只能选择撤退了。更何况,周承节既然现在是我董家军的人,那也是您翟相公的人,正所谓肥水不流外人田,大家都自己人毋须分得这么情嘛?

    翟轩冷冷哼了一声,董浩跟了自己有一年了,周博才跟了董家军七天,论资排辈也轮不到这厮来!不过他现在也不好多说什么,既然董浩已经把话说出来了,只好做个顺水人情。

    周博既然是武勇韬略之材,你可要好好的笼络住,别辜负了某对你的一片心意。他叹了一口气,郑重的交代了道。

    知州府衙的前堂上,鄂州城内其他的官员早就等候在这里,其中还包括襄阳府沦陷之后逃难到鄂州的一些人。因为官员人数比较多,前堂上的座椅都由左右一列增添到了左右两列。

    翟轩引着董浩周博等人走进来后,先是做了一番介绍,接着便命人又多添加了几张座椅让董浩等人落座。

    李相公,这几位便是某家麾下昨日夜袭齐军大营的董浩。翟轩向坐在首座上的李辉介绍了道,他在说这番话的时候,还刻意加重了某家麾下这个词。

    好,好!董将军,这次你立了大功,让我鄂州军民士气大增。李辉年龄要比翟轩稍微年轻,不过却比翟轩更能沉得住气,他虽然已经看出翟轩是在故意炫弄,脸上却没有任何波澜。他心里很清楚,如果这个时候对翟轩不屑一顾,反倒会让别人以为自己气量小。

    董浩欠身向李辉拱了拱手,道:李相公客气了,末将不过是侥幸奇袭得手,打了齐军一个措手不及而已。昨晚之战,战果甚微,唯一值得庆幸的那就是劫烧了齐军粮草大营了。

    李辉哈哈大笑了起来,说道:董将军太过谦虚了。

    这时,翟轩插嘴说道:董子宪此番烧毁齐军粮草大营,功劳颇高,为了鼓励鄂州军心,有赏自然当赏。我平胜六厢名义上是六路人马,然而实际上只有三路的编制。既然董子宪此番立功,某愿意保举董子宪补平胜厢军第四路都指挥使之缺,由董子宪来重新募集平胜第四厢的兵马。

    平胜厢军虽然是翟轩麾下的嫡系部队,然而纵然如此,他一个宣抚使也不可能任命一个正四品的厢都指挥使,所以需要与李辉一同挂名保举。

    然而这番话一出,纵然李辉城府再深,脸上也忍不住变色了。董浩不过是一个小小副将,再怎么立功也不可能连跳三级升任一个厢的都指挥使。一个厢辖五支军的编制,纵然平胜四厢因为在河南府战役中瓦解了,眼下只是一个空头编制,但是董浩接任四厢都指挥使之后,必定会重组这一厢的人马。

    一旦平胜字号的军队壮大了起来,翟轩在鄂州的势力也就壮大了起来。此消彼长的道理,李辉怎么会不知道?

    翟相公,董将军虽然立下大功,但是连跳三级的升任,只怕会有所不妥当吧?李辉慢悠悠的说了道。

    堂下坐着的文官们也有不少人议论了起来,他们都能看得出来翟轩这是故意借机扩展自己的势力。鄂州本地的官僚们反应最为激烈,翟轩不过是河南府的宣抚使,岂能容他在鄂州城分权?

    李相公,此言差矣。如今战乱未止,我宋军又在襄阳府新败,正是需要鼓舞士气振奋军心的时候。破例提拔董子宪正是为了标立一个榜样,让我鄂州城内诸路军队的将士都能争相效仿。翟轩故意将襄阳战败这件事拿出来当话柄,好让李辉无地自容,顺便也能争取鄂州本地官员们投到自己这边。

    李辉虽然是京西南路宣抚使,但宣抚使并不是一路最高的行政官员。鄂州的本地官员也并不是全部都支持李辉,他们更重要的是想保住鄂州,避免鄂州步入襄阳府的后尘。

    翟相公,你这话怎么听上去那么伤人呢?某在襄阳力战数月,内缺粮草外无援军襄阳之败能赖在某家头上么?李辉语气越来越冷了。

1...104105106107108...132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