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农门凰女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白羽凤麟

    “祁王世子作证啊,昨天下午下官与他就在拍卖场盯着呢,看下午跟拍的人不多,气氛不是太热络了……”

    “这拍卖一事,毕竟是太子殿下主办,下官与祁王世子辅理的嘛,当时下官与世子就想了个办法,由下官出面拍下一件东西,炒炒气氛。”

    “至于是什么其实并不重要,也不是陆大人说的下官买这样贵的家具、家境如何、日子过得如何,单纯就是随口挑了一样喊价。”

    “没想到还真有人跟价啊,那下官觉得这里边定有商价,也可见那套家具的价值呀,这一激动不就从十一万两跟到了二十八万两了嘛。”

    “下官以为还会有人跟价,这样也能为拍卖筹信善款一事多赚些善银回来呀,故意喊价提高收益,这种事情偶一为之不伤大雅,但不能多干,会引人反感的,这买卖道理,陆大人可懂”

    “当然这已不重要,当时没有再跟,这家具可不就落到下官手里了下官当时那个急呀,正在包厢中与世子商量,让他掏钱买回去呢。”

    “……”谁也没想到事实真相竟是这般,所有人都露出惊讶的表情,目光怔怔地看着叶子皓这边。

    就连皇上都露出微讶的表情,心想他昨晚知道的经过不是这样啊。

    这时叶子皓继续“解释”道:“也是下官运气好,真的运气好,有个客人竟然找来了,为保护其不被人找上麻烦,下官这里不能说是谁了。”

    “不过想来有人若是非要去查,也并不难,但若真的去找人麻烦,下官就不得不禀明太子殿下,毕竟这位接盘的客人,是被下官得罪人的原因而连累到的。”

    叶子皓也不急着往下说,却反复强调、警告别人,莫去找那位客人盘算事端。

    之后才接着说:“那位客人是真的想要那套家具,也买得起,只是当时也没想到是下官嘴快又跟了价,便加到三十万两,让下官将那套家具转让于他。”

    “下官当然见好就收,立刻就将那套家具让与他了,多出的两万两,下官交给太子殿下与世子安排了,听说是买了些小礼送去了太学。”

    “各位大人不难理解送礼到太学的用意吧这些日子以来,太学有多配合筹集善款一事太学生们每天在街头辛苦,难道不应该送些小礼以嘉奖他们,肯定他们的热情与善良吗”

    “当太子殿下与祁王世子与下官在为这些公务奔波忙碌、满心操劳、往大里盘算将户部那些积压的死物换成活钱,真正充实了国库、为朝廷解决了许多没钱不好办的事儿时,真的没想到,下官真的真的没想到!竟然有人却在暗中盯着下官一举一动,伺机找到把柄、小辫子意图发难!”

    “真是可怕!但下官庆幸自己只是一介文官、京官,最多也就是被人质疑、议论,最多被人绊下脚,无伤大雅!”

    “但若是在边关!在兵营、在战场之上……将士们在前方御敌保护家国时,若有人从中作梗、在后方盘算阴谋,甚至意图陷害,会是怎样的局面”

    话音落,整个朝殿中一片寂静,就连呼吸声都轻不可闻。

    所有人都被叶子皓这翻理论说得震惊、骇然,心中波涛汹涌、不可抵制。

    就连陆大诚都变了脸色,猛然大喝:“叶子皓!你休要东拉西扯!你这才是意图陷害!”

    “呵呵,陆大人还是想多了,下官只是由小而大,由一个点而想到更远、更广的可能性,居安思危、举一反三、防患于未然,朝上的大人们都不是笨人,应该听得懂!”

    “在我们农家有个俗语叫‘小时偷针、长大偷金’,意味着当一个人在小错误上若不能阻止、不能好好管教、不能反省错误而改正,反而给予放纵的态度,只会助长其犯错的气焰,失去辨别是非的能力,以后就会酿成大错!”

    “陆大人,今天你以稍微了解的消息,就能在朝堂上、在御前说了那么多叶家的私事,在岳大人质疑你是想弹劾下官时,你又矢口不认,你这种想偷针又一再强调自己是好孩子的行为,真的恶心到下官了!”

    叶子皓没有再微笑,神色十分严肃地又举了例子。

    刚才从小事而论及大事上的忧虑,在要吓死陆大诚时,又回到了小事情上来,让举一反三的道理,引人深思。

    道理每一个都十分冠冕堂皇,让人辩无可辩。

    陆大诚又气又急,心中也是真的惶恐起来,他没想到他得到的消息竟有反转。

    他没想到叶子皓能将一件解释几句就能解决的问题,延伸到这么复杂而且可怕到没人敢论的问题上。

    “叶大人说得在理,咱们同朝为官,若无实证,还是不要随便质疑谁,以免发生无法承担的事情,坏了别人的名声,也伤了同僚和气,影响朝事。”

    这时,吏部尚书柯仁钰站了出来,声音沉稳而严肃。




第1473章 维护吏部的人
    “柯尚书也说得极是,但身为吏部副手,也不知哪来儿的野路子消息,就听风是雨,拿到朝堂来说,差点冤枉无辜之人,这就有些”

    叶子皓微笑,说到这里才顿住,后面的话虽未说完,但言下之意,在列谁也不是傻子。

    一时之间纵有议论之声,也没人敢多说,没人敢在此时多嘴。

    这时候除了品阶高的那些大人们,谁敢多言稍有不慎就会被视为站队,也会被视为落井下石甚至可能被牵连。

    这是以前朝议时从未遇见过的局面,以前朝议便有什么话题,各抒已见,认同的、不认同的,为已方阵营说话的,想要对方阵营落败的。

    发表见解的不同品阶的各部各衙门官们真的不少,可如今

    这是何时出现的变化

    好像是从叶御史上朝之后,每一个点他名质议的人都没有落到好处。

    而所谓的每一个也就是户部尚书杨文旭、吏部侍郎陆大诚。

    似乎还真的不多,但论品阶却是足够了。

    有这两位在前,谁还敢出头

    也就是这两位,下场似乎都不太好

    此时此刻,不少人心里都替陆大诚捏了一把老汗,若是连他也被怼下去,甚至牵连吏部也要被清理,那就真的是

    以后再也没人敢触及叶御史锋芒吧

    “叶大人说的是,此次是陆侍郎失察,但他身在吏部,有察官之责,也是被那二十万两银子吓到,才有今日失态之举。”

    依然是柯仁钰在说话,大家都看出来了,这位吏部之首,内阁次辅是在维护吏部的人,挡在了手下的前面。

    有他帮腔,陆大诚算是喘了口气,这时候低着头半声不吭,心里只盼柯尚书保得下他,不然

    光是失察一过,便是可大可小的罪责。

    “确实谁也没想到,叶大人最后拍下的如此昂贵的一套家具,叶大人付了钱之后竟然能那么快就脱手换了买家。”

    “毕竟当时在拍卖场,想来也有不少人看见是叶大人买下,谁会想到有此转折便有议论之声流出,也不算奇怪。”

    “陆侍郎听见这样的声音,便有弹劾也在职责之内,此事依本官看来,真的只是一个误会,而刚才算是澄清了一个误会。”

    “论情,不论是陆侍郎还是叶御史,都可理解一下对方,论理,其实也谈不上什么对错,但陆侍郎确实差点冤枉了叶御史,论情论理,都应该向叶御史赔礼致歉。”

    柯仁钰一翻话说得苦口婆心,打圆场也算客观了,一时旁人也不好说什么,就连岳松都保持了沉默。

    不论立场如何,大家同朝为官,若不是能置论大罪之事或阵营大利益,谁会因一点小是非而往死里杠

    得饶人处且饶人,少个敌人不一定是多一个朋友,但少个敌人的路一定会好走得多。

    道理都懂,因而,又有六部之首的吏部天官说好,换了谁都知道怎么选择,这台阶应该怎么下。

    叶子皓自然也是,但他却是一脸苦笑地作了个揖,这才施施然开口,语气平静听不出什么情绪。

    “柯尚书言重了,便有误会,下官刚才想必也解释得很明白,应该是澄清了误会才对,只是下官听柯尚书的意思”

    叶子皓忽然露出有些惶恐不安的表情,不夸张但也可以让人一眼看明白他的心情。

    “其实还是下官有错在先,才导致陆侍郎今天的冒失之举吧”

    “若下官在拍卖会上拍到什么东西先报知了陆侍郎,或是报知了吏部,想来就不会有这样的误会发生了。”

    这话乍然一听也没什么不对。

    “不知太子殿下当初将那三百帖请柬都请了哪些大人家,你们都拍买了什么回去,可曾向吏部禀明成交价格你们的家底儿都在吏部存档了吗”

    “依下官之见哪,还是自己去填写清楚吧,万一吏部的大人自己调查的消息又失实了,指不定哪天被冒然弹劾的就是你了。”

    “还是说,只有下官才是那个唯一被冒然弹劾的例外陆大人,为何呢就因为二十万两的家具”

    “就因为你调查的叶府家底而判定下官买不起,既然买不起就一定有问题既不征询也不过堂就能上朝弹劾,暗示下官有贪赃之嫌”

    叶子皓不反驳柯仁钰的客观之言,却扯出了三百张请柬的参加者。

    在朝不少官都收到了,至于各自买了什么,岂是公开说的

    不管买多买少都是自家的面子,而“买”的背后就是在支持太子殿下的善举。

    因此,买多买少不是重点,重点是有没有支持太子殿下!

    结果此时被叶子皓这么一拉扯,顿时不少人黑了脸,却不敢回应他这个问题,只觉得神仙打架,小鬼遭殃。

    二十万两银子,有的人家确实有买到这么多钱的东西,不过是或一件或两件罢了。

    也有的人则要加上捐款,才勉强够得上这个数。

    只是此时被叶子皓这么一搅和,到像是吏部要与太子殿下、与诸多大人家过不去了,想从中生事啊。

    这次,就连柯仁钰都变了脸色,他看着叶子皓的眼中难以掩饰他的惊讶。

    没想到这位叶御史脾气还真是硬,不是很聪明、头脑很灵活吗,怎么明明给了台阶让他下,却偏偏不下

    “不知陆大人可否公开给个明确的答案到底是下官只是特例,还是吏部或是陆侍郎在盯着拍卖会,只查出下官一例可疑而被判定贪赃嫌疑”

    若只是寻常拉架打圆场,叶子皓其实完全可以见好就收,和事佬在哪儿都有,在朝堂上也不少见,大家都知道点到即止、见好就收的道理。

    但是让叶子皓不满而决定放大事件的原因,则是这位柯尚书在和事之余,竟然还影射暗示了,是他叶子皓的二十万两才刺激到吏部侍郎有此质疑。

    而吏部也有这样的职责,所以陆侍郎只是误会了,而非生事找茬。

    这么一说,陆侍郎应该无错只是有误会而已。

    这算什么

    二十万两能够引发这些事情,当然还是他叶子皓出身低、家底儿薄,不能怪别人怀疑他的钱来路不正。



第1474章 不是为敌,而是为难
    且不说陆大诚对自己的敌意,便是他这么草率的行为,也是对他认知的寒门臣僚的轻视。

    理所当然地下判断,这种人真的适合在吏部再想到郑哲煜曾说的这位陆侍郎曾经欺凌得罪他的下官。

    这样的人既然撞到自己手上了,若不抓住机会教训一下,也太浪费机会了。

    但他不能提及那件事情,且不说证据的问题,若他提及,就是另一回事儿了,甚至可能危害已经辞官还乡的那位倒霉大人。

    除非能彻底扳倒陆大诚,是能下狱问罪的那种,不然真不能将那些事情翻出来。

    但眼下他给大家心里埋个刺儿,还是可以的。

    “是本官对叶大人有偏见,在得知本应寒门出身的叶御史竟然一下就花费了这么多钱,就为了买一套家具之后,确实是有些吃惊也有些生气的。”

    “若说有家底的老臣到也能够理解,叶大人为官不过短短三年,开铺时间不足两年,突然有这般钱财,确实让人难以置信吧,便有误会也在情理之中。”

    “但叶大人竟然转手卖于了旁人,也就不存在一下拿出二十万两银子买套家具之事了,这内情确实是本官不知。”

    “偏见、误会、消息不实,导致本官冒失之举,是本官之错,柯尚书所言甚是,于情于理,本官皆应向叶御史赔礼致歉。”

    “今日在朝堂之上言行不当,陆大诚在此向叶御史道歉。”陆大诚没有接叶子皓的话,但也算是一翻解释。

    他面色阴沉,神情却还平静,说完就走到叶子皓面前,朝叶子皓作了个大揖,声音不正好安静的朝殿中都听见了。

    让一个执掌吏部的正三品大员,向一个初到御史台的从三品御史行礼道歉,还当着皇上、太子和满朝文武的面儿

    这也算是诚恳之致,也伤人颜面之极了。

    换了谁都应该见好就收,再争下去争的就不是是非曲直,而是仇恨恩怨了。

    “等下了朝,再给叶府送上赔礼,以示歉意。”陆大诚行完礼又说道。

    他的目光冷冷盯了叶子皓一眼,也不理会叶子皓是何回应,就转身再回队伍前面,扑嗵一声跪下,朝前方磕了三个头。

    才哽声道:“老臣鲁莽,还请陛下赐罪。”

    “”叶子皓一脸无语,但也没有再说话。

    他自然不惧陆大人的报复,一个对自己下属臣僚都能那般打击报复得让人无立足之地,可见其心胸狭窄有多可怕。

    这样的人,得罪了就是得罪了,与得罪的事情大小无关。

    不然,何来今日这阴不阴、阳不阳地弹劾之事

    若不是早就得罪了,又怎会将他拍卖一事单拿出来挑事儿

    这样的人,还是找机会踩下去的好。

    “叶御史,你意如何”皇上看了半天热闹,这时神情也有些凝重。

    朝堂之上当然要有人能够铁骨铮铮,敢说敢辩,他将叶子皓放在朝堂当然也是希望其能打破朝堂旧有格局。

    但叶子皓公然将人怼到这般境地,而且是接连得罪了吏部两名大员,这后果堪忧啊。
1...458459460461462...56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