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收商的万界之旅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曲末殇
一群少爷小姐被震撼得不轻,返回的路上,不停地跟老枪问这问那。
带着面罩的老枪被少爷小姐的问题吓得心惊肉跳,连口也不敢开了:队里有严格的保密纪律,前些日子,愣头青就因为这个被处理了。
老枪没有想到,自己越沉默,却越能勾起了一群少爷小姐的好奇心。
古玩店里,许胜小心翼翼地观察着刘玄恭的脸色:刚才汇报收获时,看见自家老大脸色有些古怪。
刘玄恭也没想到,能让老头子点头称赞的少爷小姐们,这么轻易地就能让自己拐到手。
本来刘玄恭也想秀一波来着,没想到,自己还没出手呢,只是手第下人比划了一下,这群少爷小姐就入彀了……
见刘玄恭脸上的笑容越来越浓,许胜提着的心悄悄地放了下来。
“许胜,这事儿,你干的漂亮。”刘玄恭看了看有些拘谨的许胜,点了点头,“过几天,我给你们弄一套方案,你们几个,照着训练就行了。”
许胜点了点头。
一个星期之后,挂着羊头卖狗肉的“军事体验夏令营”,在北平房山圣莲山区秘密地开营了。
出乎少爷小姐们的预料:“杀威棒”——队列训练只进行了一周,就完事了。
正仔细地分解着三八步枪仔细的冯运修,则没有其他人那么乐观:因为他明显能感觉得,藏在面罩后边的那些教官的脸上,明显带着一丝幸灾乐祸。
冯运修的预感成真了:接下来的几天里,义勇军的战友们,每天都必须抱着自己喜欢的枪械,不停地分解、组装……
最后,那些无良的教官甚至要求蒙着眼睛,也能将枪组装起来……
熬过了枪械的分解组装,都长长地松了口气……
可到了他们最期待的射击环节,教官们也让他们见识了什么是“姜还是老的辣”:一连几天,每天唯一的活动,就是不停地射击,手枪、冲锋枪还有步枪,每个人轮着来:手枪还好,从十米到五十米,每十米一个靶子;冲锋枪,也还行,从五十米到两百米,每五十米一个靶子;最让少爷小姐们咬牙切齿的是步枪靶,从五十米开始,每隔五十米,就有一个靶子,直到八百米……
一天下来,少爷小姐们的胳膊都肿得老高……
“倩文,我说你闲着没事,来这里受这份罪干嘛”
刘文宁看着乐倩文红肿的右肩,叹了口气,从瓶子里倒出几滴红花油,搓了几下:“你忍着点,我给你揉一下。”
乐倩文的脸憋得通红,一声不吭,只是咬着牙,恶狠狠地盯着刘文宁。
“乐大小姐,你这也忒不讲理了,好心当了驴肝肺。”……
看着刘文宁跟房间里的其他女孩子有说又笑,乐倩文感觉自己的心里酸酸的,想起了眼前的这货小时候欺负自己情形,不禁悲从中来,眼睛渐渐地湿润了……【¥ !免费阅读】
“我说,不就是给你揉一下肩吗又没割你一块肉!”
见乐倩文掉眼泪,刘文宁有点慌,从兜里掏出一块手帕,递过去。
乐倩文看了一眼把鸳鸯绣得像肥鸭
第113章 吃锦鲤
郑玉彤再三确认后,才将电报内容转给了刘玄恭。
出乎郑玉彤的意料,刘玄恭只是接过电报看了一眼,什么也没说。
正在郑玉彤好奇地时候,刘玄恭拿出一份递了过去。
郑玉彤接过去,一看收报日期写着11月28日,将电文打开,翻译出来:11月25日——日德两国在柏林签署日德防共协定……
第二天,北平城里的大街小巷里都是报童们关于“双十二事变”内容的喊声。
刘玄恭坐在古玩店里,悠闲地喝着茶,对面椅子上,刘瑾承像是热锅上的蚂蚁。
刘玄恭放下茶杯,看了一眼坐立不安的刘瑾承:“大师兄,我这椅子上,没放钉子吧”
刘瑾承没好气地瞪了刘玄恭一眼:“玄恭,什么时候了,你还来这种玩笑”
“着急有用吗”刘玄恭慢吞吞地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再说,张杨把蒋瑞元扣押了,跟你们红党有什么关系吗”
刘瑾承愣在了那里。
刘玄恭笑了笑:“和平解决,你们陕北的红军稍微好过一点,处理不好,还是得看谁的拳头硬。担心有什么用!”
刘瑾承苦笑着,坐了下来:“谢谢你!”
“关心则乱。”刘玄恭给刘瑾承沏了一杯茶,“再说,有玄忠哥在后面顶着,你们红军能有什么事儿”
“也对!”
“告诉你个事,”刘玄恭笑了笑,“上月二十五号,日德签订共同防共协定。去年六月份我给你的日本《帝国国防方针》及《用兵纲领》还有八月份的《国策基准》,你还能记着内容吗”
刘瑾承点了点头。
“一个多月,日本人把战线推到房山了,现在差不多快三面合围了。”刘玄恭叹了口气,“一旦蒋瑞元同意一致抗日,日本人很快就会增兵……”
“我知道。”刘瑾承叹了口气。
“知道就好,今后有事没事常联系吧!”
十二天后,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而刘玄恭却发现,北平城里的日本人蠢蠢欲动……
没过多久,城外的日军开始挤压守军的活动范围:大白天,城里也能听见城外的枪炮声……
虽然知道总会有这么一天,可听见枪炮声,郑玉彤还是有些害怕……
看着郑玉彤闷闷不乐,刘玄恭有些心疼,笑着打趣道:“郑同学,你自己往包围圈里钻的时候的那些勇气那里去了”
郑玉彤瞪了刘玄恭一眼:“我毕业的时候,北平没自治,谁能想到这么快!”
刘玄恭轻轻地捋了捋郑玉彤的头发:“枪炮倒是不用怕,老头子选地方的时候就考虑了,西边是帝王庙,东边是广济寺,再往东是西什库教堂,这周围的外国人很多,日本人,还没有那个胆子,欺负上帝的子民。”
“也是!”
“再说了,菜一直都是我出去买的……”
说着,刘玄恭一愣,苦笑着看了看郑玉彤:“以后咱们的日子可能就没那么舒服了。”
“嫁鸡随鸡,嫁狗随狗!”郑玉彤面色坦然,“就算是吃糠咽菜,我也心甘情愿。”
“那倒不至于,”刘玄恭看了看院子里的池塘,“一个月吃一次红烧鲤鱼还是没问题的。”
顺着刘玄恭的视线,郑玉彤看到了池塘里的锦鲤,回过头,没好气地瞪了刘玄恭一眼:“刘玄恭同学,你不怕咱爹打死你嘛”
“老头子说了,舍财不舍命。”
“这样的话……”郑玉彤舔了舔嘴角,“我还没尝过锦鲤是什么味道呢!”
“我听我七姐说,味道相当不错。”刘玄恭眼珠子一转,笑眯眯地
第114章 治疗漏气
刘瑾承一副怜悯的眼神看着刘玄恭:“前些日子听说你败家,我还不信,哎……”
“行了,我这个人就怕激将。”刘玄恭无奈地瞥了一眼,“说吧,让我干什么”
“你能不能把你封存……”
“不行!”刘玄恭斩钉截铁。
见刘玄恭口气坚定,刘瑾承叹了口气,“那你会修电台吗”
刘玄恭揶揄道:“你们红军不是人才济济吗”
一提起这茬,刘瑾承的脸就黑了。
一九三四年,从瑞金不知道怎么来到北平的中央特派员,不知道是不是脑子读书读傻了,进大学拉业务骨干,光找嘴甜的,把能干活却不会说话的全给扔一边了。不光是没办成事,连能干活的那一群学生都给得罪了
后来一九三五年底,刘玄英跑了一趟海淀,乐呵呵地“将挑剩下”的那一批,全都给接收了。
去年,千辛万苦来到北平的特派员,又被调到了陕北。而前些天,因为日军进犯,那些嘴甜的“技术骨干”也跑了……
刘瑾承把脸一拉:“你到底会不会修电台”
“你们的那种老式真空电子管的,会修!”
老式的刘瑾承一愣,没好气地看着刘玄恭:“要不是玄慧把那些有本事的全划拉走了,我们也有新式的。”
刘玄恭没有反驳,没意思什么意思,说了自家师兄也听不懂:自己原来的电台就已经是三极管的了,现在都换成跳频的了。
刘玄恭有些不耐烦了:“别废话,还修不”
“当然修,不过……”刘瑾承看了一眼刘玄恭,“修不好,你把你那台旧的,抵给我们。”
想的美!刘玄恭恶狠狠地盯着自家师兄,瞪了半天,只是回敬了两个字:“没门。”
见实在是没办法占到便宜了,刘瑾承点了点头:“成交!”
“东西呢”
“还在家里!”
“抓紧时间!”
刘瑾承一溜烟跑回家……
看着眼前这堪称简陋的电台,刘玄恭摇了摇头,拿螺丝刀将电台的后盖拆开,从里面将装着数个小号“灯泡”的电路板抽出来。
看了一眼其中一个内壁褪色的电子管,刘玄恭摇了摇头,抬头看了一眼刘瑾承:“漏气了!”
刘瑾承一愣:“没办法修了”
刘玄恭叹了口气:“修也能修,不过最好是再买一个电子管。”
刘瑾承皱着眉头考虑了一阵子,开口道:“先修一下,凑合一段时间再说。”
“那好,你先等着,我去拿工具。”
没多久,刘玄恭那些一个工具箱回来……【… …#最快更新】
眼睁睁地看着刘玄恭在电子管上开了小孔,然后用酒精灯将小孔周围的玻璃烤化,之后不停地往里塞所谓的“美条”,刘瑾承虽然有些担心不靠谱,可也只能死马当做活马医了。
往孔里填进去足够的镁条之后,头上带着修表眼镜的刘玄恭,往电子管的针脚缝隙里填了一些纯铜,然后用小号的针塞实。
看着电子管壁上残留的小孔,刘瑾承有些幸灾乐祸:“师弟,没辙了吧”
一边看热闹的郑玉彤轻轻地戳了戳刘瑾承:“师兄,东西是你的吧”
受到重击的刘瑾承直接懵了……
刘玄恭没有理会犯二的师兄,从工具箱里掏出一截细玻璃管,用酒精灯焊到电子管的开口上。
接下来刘玄恭的一系恶劣操作,把刘瑾承给彻底弄懵了。
刘玄恭拿着长了长管子的电子管放到水里,吹了几下,发现不漏气之后,将电子管表面的水擦干。然后将玻璃管靠近电子管的那头放到火上,另外一头,接上了类似打气筒的东西,边烧边抽气……
&
第115章 最后布局
查树勋一脸无奈:“老先生,不瞒您说,妻子腹泻不止,镇上的大夫束手无策,在下只好……”
“贫道粗通医术,不知道可否让贫道瞧一下。”
查树勋忙不迭地点头:“有劳了!麻烦道长随我来。”
镇子边上,一栋破败的废弃房子里,查树勋一脸紧张地看着奇装异服的老道,先是号脉,然后又试了试额头……
“居士,贵夫人可有便血”
查树勋赶紧点点头。
看了一眼床上意识还算清醒的病人,叹了口气:“还好,还不是很严重。盛夏时节,痹病丛生。饮食需要小心了,以防病从口入。”
说完流云看了看身后的许智宁:“老十九,黄连素外加诺氟沙星。”
流云接过两盒药,递给查树勋:“饮食要清淡,忌生冷油腻,这几天我们会一直在镇上,有事到镇上的刘家货栈可以找到。”
看着已经走远了的一群人,查树勋突然想起来,自己还没跟人道谢。
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
吃过几次药后,一直精心照顾妻子的查树勋,发现妻子脸上渐渐有了血色。
五天后,查树勋登门道谢时,发现刘家货栈已是人去楼空……
金陵上游的马鞍山,城郊的一座破旧的小院子里,流云苦笑着将手里的电报递给刘玄信。
刘玄信看了一眼,愣住了,颇为无奈地看着流云:“爹,宰了一个武藤章,又冒出一个藤原次郎,日本的狼子野心之辈也太多了。”
流云叹了口气,感觉有些不爽:虽然天天喊着天意如刀,可是轮到自己被砍上一刀,那滋味真的很恶心……
金陵大屠杀的直接推动者——武藤章,在北平面会华北方面军司令时,被伪装成石原莞尔门徒的刘玄恭给宰了,本以为日本方面会放弃第十方面军的组建,可没想到,又冒出一个“意志继承者”……
暗杀武藤章,也仅仅只给魔都的中**队争取到了半个月的时间。
流云叹了口气,看着刘玄信:“老六,给咱们在金陵的人发电报,散布消息,上海派遣军的指挥官朝香宫鸠彦是个瘸腿神经病,日军在淞沪损失惨重,将会报复性地屠城,而且,日本方面没有正式承认国际安全区。另外,金陵通往江北的浮桥,也开始启用吧!”
刘玄信点了点头。
流云仔细盘算了一下,现在金陵的形势,要比原本历史的情况好的多。
因为某些人的提前布局,冯焕章顺利地接管了二十九军,在华北多抵挡了日军一个多月。
虽然华北战事临近结束,华北方面军的第六、第十六师团,还有第五师团第九旅团——国崎支队,还是调往到魔都,可三支部队的兵力,已经不足两个师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