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女种田:山里汉宠妻无度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巅峰小雨
第127章 为票票和打赏,三更!
“如此一来,我的顾客群必然会减少。所以,我希望你们能在每一块豆腐的进价上,给予我们适当的抬价,大家各让一步,互惠互利嘛!咋样”
周大厨认真的听着杨若晴的话,心里的算盘打得噼啪作响。
就方才来看,一块豆腐,其实就可以烹饪出一盘麻婆豆腐来。
这样稀罕的豆腐,味道又好,肯定饱受顾客们的喜欢。
周大厨已经在心里将麻婆豆腐每盘的定价定在了二十文钱。
“杨姑娘,要不这样吧,每块豆腐,我给你四文钱的进价。”
“老是一道麻婆豆腐,顾客们也有吃腻歪的时候啊!你再免费赠送我们酒楼几样用豆腐做食材的菜谱如何”
周大厨商量道。
杨若晴原本是打算抬价到每块豆腐三文钱,没想到周大厨主动定为了四文,她当然不会拒绝!
于是欣然点头:“可以,等我们契约拟定好了,我再免费送周大叔几样菜谱便是!”
于是,两个人坐下来,开始细谈豆腐的供应事宜。
杨若晴从周大厨口中获悉,清水镇的聚味轩酒楼,只是一个分搂。
县城还有两家规模更大的酒楼,都是叫聚味轩。
周大厨在聚味轩这样一个连锁酒楼的管理中,都是能说话算数的。
所以,她接下来要供应的豆腐,不仅是这镇上的,还有县城的两家。
“我们家没有马车也没有牛车,运送豆腐去县城,八十多里地怕是有些困难啊!”杨若晴如实道。
周大厨摆摆手,笑道:“运送豆腐去县城,这个不牢杨姑娘操心。你们只需要每隔两日,便将豆腐送来镇上的酒楼,我们自会有自己的配货渠道送去县城。”
杨若晴点头,如此最好,省了她的事了。
就着一些细节方面商议了一番后,最终拟定了契约。
根据契约内容,契约期限是一年。
在这一年内,春秋冬三季,杨若晴家每隔三天,便要给清水镇的聚味轩运送一批豆腐。
夏季,是两天一次。
四季每一次运送豆腐五十斤,照着每块豆腐标准的半斤重量来算,便是一百块豆腐。
一百块豆腐,清水镇的酒楼留二十块,剩下的八十块豆腐,全部送去客流量多的县城酒楼。
一百块这数目是暂定的,后面会根据顾客们的口味和喜好,再来进行数量的增减。
货款按次结清,酒楼方面保证绝不拖延。
杨若晴这边也要做出保证,那就是在契约期的一年内,不得去瓦市售卖豆腐,不得对其他酒楼输送配货。
商议完成,双方都没有异议,杨若晴和周大厨分别在契约上按上了指印,契约一式两份,各自收藏。
末了,杨若晴又提出要补充一条额外的条款。
那就是,每一批豆腐送到酒楼后,为了保证食材的安全,都需要酒楼里专门负责监督食材安全方面的伙计来检测。
确保豆腐稳妥,双方才可完成交接。
这条,也得了周大厨的同意。
“杨姑娘看着年纪尚小,这处事倒是极其稳妥嘛!”周大厨摸着下巴笑呵呵道。
杨若晴淡淡一笑:“病从口入,吃的东西,还是慎重一些为好!”
大鬼好送,小鬼难缠。
在杨若晴看来,凡事还是要多留个心眼的好。
周大厨虽是这家酒楼能说了算的,可是他不能方方面面,事无巨细都兼顾到。
宋采办是后厨的采办管事,今个又接了怨。
人心难测,保不齐会背后在豆腐里做手脚。
所以,杨若晴要彻底杜绝这些,防患于未然!
周大厨不是第一天出来混,显然也明白其中的道理。
他点头,表示赞同,心里对杨若晴的欣赏,更多了
第128章 一起做豆腐!
走出了聚味轩,骆风棠忍不住问杨若晴:“晴儿,方才听你算的那笔账,咱把狗买到酒楼来,还真是亏了。何不剥了皮扛去瓦市卖”
杨若晴就知道他会这么问。
“哎,你当我想来酒楼做这亏本的买卖呀真要送去瓦市,铁定得惊动陈屠户呀!”
到时候,偷狗的事儿不就败露了吗
“三百就三百吧,也能买不少东西了呢,横竖咱也是空手套白狼得来的钱!”她又道。
骆风棠赞同的点了点头,跟在杨若晴身后往前走。
在一个巷子僻静的角落里,杨若晴拨拉了一百无十文钱给骆风棠。
“晴儿,你给我钱做啥我不要!”他皱着眉头,把钱塞了回来。
杨若晴故意板下脸来,道:“啥意思啊瞧钱少还不稀罕啦”
骆风棠连连摆头,脸膛涨得通红:“不是不是,我怎么可能……”
杨若晴笑了:“我逗你玩呢,瞧你,急成个啥样”
她把一百无十文钱重新放到他手里,“棠伢子,这钱,你必须拿着。这是你应得的,因为那狗,是咱俩通力合作的成果呀!”
骆风棠看着手里沉甸甸的铜钱,又抬头看着面前女娃儿亮晶晶的眸子,他抿了抿嘴。
“晴儿,我并没有做什么啊,只是出了一点蛮力罢了……”
他闷声道。
逮狗,是她在逮。
跟酒楼人谈买卖,讨价还价,也都是她在做。
他不过是跟在她身后,就跟一截木头桩子似的。
这钱,拿着亏心啊!
男娃儿张了张嘴,正要出声,肩膀被女娃儿的手按住。
杨若晴看着眼前骆风棠这副纠结惭愧的表情,恍然一笑。
像是能看穿他的心思般,她清声道:“棠伢子,你莫要再有那些傻傻的念头了,若不是有你在,这三十里地我咋把黑虎弄来”
“若不是有你跟在我身后,给我撑腰,我早被宋采办那些人欺负了哩!”
“所以说啊,咱们是队友,只是分工不同而已,咱都在出力。所以,这成果咱得均分,你若是执意不要,那我真要难过了……”
“我要我要,晴儿你莫要难过……”骆风棠忙地道。
瞅见他总算是收下了,杨若晴满意的点点头。
“收下就好,棠伢子,这年内天一步步冷了,山里的野兽都不好寻。你干脆来跟我们一起做豆腐吧,咱赚了钱一起分,咋样”
“做豆腐”骆风棠心里又是惊又是喜。
“可是,我不晓得咋做呀……”他挠了挠脑袋,一脸为难的道。
“没事儿,我会做就成啊,你知道的,我爹腿不行没法子做力气活儿,这豆腐做出来也没法运来镇上,你要是能加入,那就再好不过了!你说呢”
“嗯,我乐意!”骆风棠用力点头。
他第三次把怀里的一百五十文钱掏出来,塞给杨若晴,而且态度非常的坚决。
“晴儿,这钱你拿去,买黄豆子啥的,咱做豆腐总不能白手起家!”
杨若晴看着手里的钱,哭笑不得!
“要不这样好了,我收一百文,就当是你的入股费,剩下这五十文你自个留着,就这么说定了!”
“好吧!”骆风棠总算把那无十文钱揣进了口袋。
“晴儿,那咱接下来去做啥”
杨若晴拍了拍手,愉快的道:“咱狗也卖了,豆腐生意也谈妥了,接下来,咱去瓦市转转,看能不能低价收购一些黄豆子家去做豆腐!”
“好嘞!”
骆风棠俯身拎起脚底边的那只空桶,两个人有说有笑朝着瓦市的方向走去。
瓦市入口的地方,停着一副货郎担子,好多妇人和女娃儿围在那里。
“那是卖啥哩我也去瞅瞅!”
杨若晴抬脚就朝那边奔了过去。
一看,原来她们是在这里买针线和女孩儿家戴的红头绳和花儿。
爱美是女人的天性,杨若晴也不例外,当下,一双眼睛也亮了。
 
第129章 香纸寒衣(第一更)
骆风棠扭头望了眼那货郎担子,问杨若晴:“九文钱咱也是拿得出的,晴儿你咋不买呢”
杨若晴抬手把额前的一缕刘海抚到一边,勾唇一笑:“本姑娘天生丽质,不戴花照样秒杀半条街,又何必去浪费那个钱”
骆风棠:“……”
因为今个是农历十月初一,寒衣节,又赶上月头。
瓦市里面,空前绝后的热闹啊。
除了原本那些长期驻扎在瓦市的摊贩,十里八村的村民全都汇聚到了这里。
各种农副产品,山货,野味,水货,到处都是!
叫卖叫买声,讨价还价的声,汇聚在一块,形成一副络绎不绝的大型农贸食品的交流地。
杨若晴来到了瓦市,就跟鱼儿跃入了大海,整个人都振奋起来。
一双眼睛,亮晶晶的,在人群中灵敏的穿梭着,从每一个摊位前扫过,寻找着物美价廉的黄豆子……
很快,她便跟好几个农妇做成了交易,以三文钱每斤的价钱,收购了二十多斤黄豆子。
“晴儿,你先跟这谈买卖,我走开一下,一会再来这找你!”
在一个卖黄豆的老汉的摊位前,骆风棠对正俯身打量黄豆的杨若晴说道。
杨若晴闻言抬起头来,诧了下,“你去做啥”
骆风棠没啃声,脸微微红了下。
杨若晴随即恍然。
人有三急,瞧瞧自个这话问的,嗨!
“那你去吧,我在这等你哈!”
她随即嘻嘻一笑,转过身来接着打量老汉麻线袋子里的黄豆。
方才过来的这一路上,杨若晴去路边的米粮铺子打听了行情。
米粮铺子里的黄豆子,都得五文钱一斤。
而这瓦市里面,过来赶集的老农们手里的黄豆子和花生,只要三文钱。
杨若晴开心得嘴巴都快要咧到一边去了,可惜没带扁担麻线袋子和绳索,不然,她恐怕真要把所有的黄豆全部扫了!
一碗茶的功夫后,骆风棠回来了。
“晴儿,黄豆子买好了没”他问。
“好啦,都在这呢!”杨若晴道,指了下自己的脚边。
先前那只装豆腐的木桶,里面装得满满当当的,全是黄豆子。
“看着份量不少。”骆风棠道。
杨若晴笑了,“三十斤呢,够咱做好长时日的豆腐啦!”
根据契约,三天往酒楼送一回豆腐。
每回送五十斤豆腐。
十斤黄豆子,便能做五十斤豆腐出来。
桶里有三十斤黄豆子呢,足够做六回。
三天一趟,也就是说,这三十斤黄豆子的原材料,足够支撑好一段时日的供货。
再说了,家里还有几斤老孙头送过来的黄豆子呢!
“等把这批黄豆子用完,到时候再来赶集收购黄豆子!今个咱就收到这里啦,回村吧!”
杨若晴愉快的说道,拍了拍手,俯身打算拎起木桶。
骆风棠已抢在她前面,将装着黄豆子的木桶拎在了手里。
“我来拎!”他道。
杨若晴道:“木桶挺沉的……”
骆风棠笑了下:“没啥,咱走吧!”
“好吧!”
两个人沿着原路返回。
“棠伢子,今个是寒衣节,你家买香纸炮仗了没”杨若晴问。
每年的农历十月初一,是寒衣节。
眠牛山这一带的习俗,都会在寒衣节那日的下昼,去山上给已逝的亲人烧香纸,好让他们在那边有钱添置过冬的衣物。
听到杨若晴问,骆风棠微垂下双目,闷声道:“没买!”
打从自己记事起,就没见过爹娘的面,祖父祖母就更甭提了。
每年祭祖,跟着大伯去村后山上,大伯都会指着一个不起眼的土包告诉他。
告诉他,那是他爹!
让他给他爹磕头,烧香……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