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女种田:山里汉宠妻无度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巅峰小雨
“嗯,菜不少。”
杨华安道。
“都有些啥菜呀快跟弟妹我说说。”刘氏问。
杨华安心里犯急。
却还是耐着性子,随便报了几样出来。
勾得刘氏的哈喇子,顿时就要流出来了。
刘氏啧啧着道:“听着都馋人,大哥晌午还真是大饱口福了!”
杨华安淡淡一笑:“四弟妹若是没有旁的事,我就走了,晌午喝了几盅这会子头有些晕乎乎的。”
杨华安迈步就走。
刘氏却腆着大肚子追了过来,口里呼呼喊着:“大哥,你等一下……”
“咋啦”
杨华安顿下脚步,看着已经跑到跟前的刘氏。
心道这婆娘真是块麦芽糖,粘上了就甩不开。
对面,刘氏却是笑吟吟道:“我见大哥衣服上惹了块脏东西,帮你弄掉啊……”
刘氏的手直接就来拽杨华安藏红包的那只袖子。
等到杨华安明白过来刘氏的意图时。
‘哐当!’
红包掉到了地上,就落在二人的脚边。
杨华安眉头一紧,赶紧俯身去捡。
却被刘氏一脚踩住。
不是他手指缩得快,这一脚非得把他手指给踩断!
“四弟妹,你啥意思”
杨华安抬眼瞅着刘氏,没好气的问。
刘氏一手撑着后腰,脚下踩着那红包袋子不挪步。
听他问,她居高临下的瞅着他,唇角勾起讥诮和得意的弧度。
“大哥,这话得我问你吧三房的给你封的红包,你不充公,是啥意思呢”
刘氏笑吟吟问。
杨华安顿时涨红了脸。
爹娘有规定,没分家,家里每一个人的所有进项,都得上交给娘那。
老二帮他岳父家那边铺子跑腿,扣去一家人在镇上的吃穿用度,剩下的工钱得上交。
老五农闲时候在外面帮工赚的工钱,也得上交。
自然自己这得来的封红,还得上交。
他不过是想要留几文下来傍身。
刘氏这个该死的妇人!
杨华安心里恨不得把刘氏给吞下去,脸上却是赔着笑。
“四弟妹,你误会大哥我了。我这喝得晕乎乎的,倒忘了这事儿。”
“你把脚挪开,我把红包捡起来给娘那屋送去!”
“不成!”刘氏摇头。
“娘这会子赔着梅儿去隔壁老王家窜门了,她不在屋里。”刘氏道。
“那就等娘回来了,我再送过去。”杨华安道。
刘氏摇
第251章 闺女就不是后人?(二更)
杨华洲天刚亮就带着两个侄子去了山里砍伐木头。
这会子院子里就灶房里金氏在。
金氏又聋又哑,丢给她一根烧火棍,能在灶口坐一天的主儿。
刘氏在灶房外面喊破了喉咙,金氏也没半点动静。
老杨头背着双手正从三房那边过来,嘴里还哼着小调儿。
刚转过这边灶房的墙角,就听到刘氏鬼哭狼嚎。
老杨头眉头皱了下,正要出声训斥。
抬头就瞅见前面的老槐树下,老四媳妇靠着树下坐着。
双手捧着肚子,身下,黄的,红的,淌了一地……
老杨头吓得脸都白了,抬脚就冲到刘氏跟前。
想伸手去扶,又不晓得该扶哪里。
“老四媳妇,你这是咋啦啊”老杨头急问。
“爹,大哥推了我一把,我动了胎,要生啦……”
“啊”
老杨头没心思去管前面那话,满脑子都是孙子要落地了!
“好闺女,莫怕啊,爹去喊你娘来!”
老杨头转身朝东屋跑去……
刘氏抬起手,想要提醒他谭氏不在那屋里。
这时候,肚子里一阵钝痛袭来。
刘氏痛得满头冷汗,气都喘不过来。
“这个死婆子,跑哪去啦”
老杨头气急败坏的折了回来,对地上痛得咬着牙,恨不得满地打滚的刘氏大声道:“我去喊你三嫂过来!”
……
孙氏刚伺候杨华忠躺下,她自个坐在一旁。
妇人端起簸箕,正打算教挨在身旁的闺女杨若晴做针线。
老杨头急吼吼冲进了屋子。
“老三媳妇,快快快,老四媳妇要生了!”
孙氏愕了下:“不是说月底临盆吗这日子咋提早这么多呀!”
老杨头摆摆手:“咱先不说这些个,你娘不在屋里,你赶紧过去搭把手!我去喊他们回来!”
“诶,我这就去!”
孙氏忙地放下手里的簸箕,跟在老杨头的身后往外走。
后面,杨若晴也是眉眼发亮,看样子也想跟过去看看。
孙氏走到屋门口突然停了下,转身叮嘱杨若晴:“晴儿你看好两个弟弟,谁都不准来前院!”
呼呼
心思被娘发现了!
杨若晴嘻嘻一笑:“嗯,我们听话,不去!”
乡下人家忌讳多,妇人生孩子,是大凶的血腥之地。
没成年的孩子,还有男人们,是不能太靠近产房的。
杨若晴目送孙氏离开,站在屋门口侧着耳朵听。
很快,前院便传来了杂乱的声响。
有谭氏的,孙氏的,还有隔壁老王家那婆子的。
在这其中,叫得最嘹亮,盖过了所有声音的,却是刘氏的嚎叫声。
杂乱的脚步声朝这边过来。
杨若晴抬头一看,老杨头驱赶着杨华梅,还有刘氏的两个闺女朝这边过来。
杨华梅怀里还抱着旺财,边走边回头望,老大不情愿被驱赶来这后院。
老杨头大声呵斥杨华梅:“这会子不准过去,当心冲着你们,就跟这后院呆着,等孩子落地再回屋。”
杨华梅撇着嘴道:“我听娘和王家婶子说,女人生孩子得三天三夜。”
“四嫂这要是也生个三天三夜,我们还都得跟这站那么久还不得累死!”
“扯淡,你四嫂又不是头胎,没那么慢!”老杨头道。
“爹你又没生过孩子,你说的话不作数!”杨华梅道。
老杨头没搭理她的挤兑,而是双手背在身后。
老汉竖着耳朵听着前院传来的动静,脸膛上的肌肉,不规律的抽搐着。
这边,杨若晴端了一把凳子出来。
“爷,站着累,你坐着等吧。”
“诶,好,好!”
老杨头坐了下来,还是探着身子,竖起双耳捕捉着来自前院的动静。
“算命的说了,你四婶这一胎稳稳的是个儿子哪!”
老杨头对杨若晴道:“望老天爷保佑,保佑她生个大胖小子,你四叔就有后了,咱老杨家就更人丁兴旺了!”
杨若晴暗暗撇了撇嘴。
这年头,又没实施计划生育。
第252章 包你吃香喝辣(三更)
后院这块,刘氏的两个闺女倒是很快就跟大安小安玩到一块去了。
老杨头还是一动不动的坐在凳子上,屏住呼吸等待着大胖孙子的降临。
杨华梅站累了,抱着旺财坐在边上的一块滚条石上打瞌睡。
杨若晴把猪圈铲得干干净净,又把鸡窝里老母鸡新下的蛋给捡了。
回屋去,给杨华忠倒了一碗茶。
然后她拿着竹扒出了屋子。
过了晌午,距离傍晚天黑还有一个多时辰。
她想趁着这点功夫,去村后树林子拢些松毛家来做柴火。
前两日柴禾就断烧了,一直也没空去拢。
这两日烧饭的柴禾,还是棠伢子那天拎过来的两捆。
眼瞅着也快要烧完了,得去拢点。
她是从后院出去的。
后院后面,连着一大片的田地。
这个时节,种下去的麦子和油菜还没有返青,田里的红花草籽也还没有破土。
田地中间,夹着一块面积不大的小池塘。
在农忙季节,这口小池塘里的水可是附近这些田地灌溉的主要来源。
这会子入了冬,上游的河水退了,这池塘也就干涸了。
池塘的淤泥里,一簇簇香蒲傲然挺立。
远远望去,那一根根暗红色的棒子,就跟玉米棒似的。
去树林子要打从这池塘边过,杨若晴停下来摘了一根香蒲在手里。
手指一拨拉,表层的暗红色翻飞开来,露出里面白色类似于绒絮的东西。
吹出一口气去,绒絮洋洋洒洒的飘了出去。
漫天漫地,就跟下了一场绒絮雨似的。
这香蒲,在乡下到处都是。
池塘边,水沟边,有沼泽和淤泥的地方都有生长。
不能用来喂养猪牛鸡鸭,也不能当野菜来吃。
用来当柴禾引火,还嫌它长在水里,湿气重。
村民们都不待见这玩意儿,于是这玩意儿也就越长越多。
只要有水有泥的地方,都能瞅见它们的身影。
瞅着这满塘熟透了的香蒲,杨若晴就像是看到了宝似的,眼睛都亮了。
她赶紧放下竹扒,拿出随身携带用来砍荆棘的柴刀。
脱掉了鞋子就下了池塘。
“嗖嗖嗖……”
“沙沙沙……”
一阵清脆悦耳的切割声后,香蒲连茎带叶被她放倒一大片。
“晴儿,你在这做啥”
身后,传来一道熟悉的声音。
杨若晴扭头一看,只见骆风棠不知何时站在了田埂边。
他赤脚穿着一双草履鞋,裤脚卷到了膝盖处。
肩上扛着一把铁锹,手里还拎着一只木桶。
“棠伢子,你来得正好,过来帮我摘香蒲!”
杨若晴朝他招呼。
骆风棠放下手里的铁锹和木桶,脱掉鞋子下了池塘。
池塘里的水基本没有了,到处都是淤泥。
他深一脚浅一脚的来到杨若晴身旁。
瞅着被她放倒的那些香蒲,他不解的问:“晴儿,你割这些野水草做啥”
“这东西叫香蒲,可是好东西呢!”杨若晴一脸认真的道。
“啊”
他讶了下。
这东西,村前村后到处都是,从没听人说过这东西有啥用处啊!
见他疑惑不解的样子,杨若晴俯身摘了一颗暗红色的香蒲果实在手里。
“这叫蒲棒,它这会子熟透了,是暗红色,卖不了钱。”
“可等明年夏天,它还会开花。”
“那黄颜色的花粉,收集下来晾晒干了再研磨成粉末,叫做蒲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