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初唐大农枭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爱吃鱼的胖子

    因为,在洺州,没有于秋的允许,谁也不能胡乱杀人。

    所以,他只是点了点头,并且让王猛传令,让前面负责开路的摩托边斗车再走慢一些,让这些从长安来的权贵们,有更多的时间,拂照集镇街道上那些店铺的生意。

    炸鸡很香,而且温度刚好食用,几个小家伙直接上手,才咬了两口,脸上就露出了享受的表情,长孙氏,李秀宁和杨妃也没有闲着,拿起其中一个炸鸡翅就吃了起来,一脸享受。

    长孙氏此前听兄长长孙无忌提起过这种食物,说等族中在洛阳和关中的养鸡场规模做大了之后,洺州的炸鸡店就会开到长安和洛阳城里去了,会由他们长孙家的养鸡厂专门为这些炸鸡店提供鸡肉。

    今天一尝之下才明白,为什么来过洺州的人,都会说洺州美食天下第一,果然是名不虚传。

    “三姐去年就是被这般美食吸引到那个村子的么”长孙氏吃完一块炸鸡之后,向李秀宁问道,

    闻言,李秀宁脑海里顿时就回想起去年的时候,初到寡妇村的一些场景,道,“那人在庖厨之道的造诣,天下间确实无人能及。”

    “那三姐今后在洺州,岂不是有福可享了”长孙氏再度对一块炸鸡发起进攻道。

    闻言,李秀宁顿时觉得,这美味的炸鸡,似乎也不那么好吃了,别人不知道,她还能不知道么她与于秋之间,就是一场政治联姻,基本不存在什么感情。

    看她这副这副食之无味的表情,长孙氏顿时就不说话了,不过,心里却是想着,等见到了于秋之后,好好的和这个人聊聊,李三娘可是这个世上少有的好女子,不该这样郁郁寡欢下去,这样会活不长的。

    炸鸡的香味李世民也闻到了,不过他只是咽了咽口水,没有返身进车厢开吃,因为,他知道,真正好吃的东西,客栈里面肯定已经准备好了。

    集镇毕竟只是一个集镇,走过了几百米长的临街商铺区,很快队伍就抵达了客栈住宿区,餐厅在前厅,自助模式。

    住宿的房间在后院,除了随行的士兵会被洺州军的各个班长带到大通铺的房间之外,所有朝臣们,都能自由选择房间居住,有独立的小院,也有阁楼单间,只要他们是朝廷的随行人员,都能免费居住,但也仅仅是从这一路到洺州了,封王建国的仪式结束之后,他们就需要自费食宿。

    李世民很惊讶洺州的接待能力,七八千人的队伍,居然被他们用一个集镇上的几十家客栈,就轻易给安排下来了。

    让他更加惊讶的是,客栈里面给他们配套的服务,作为一个领兵的人,他可是时常要和属下兵卒们同吃同住,保持亲近的,所以,在将李三娘和长孙氏等人安排到独立的小院之后,他直接到了通铺区,查看属下士兵们的情况。

    等到他找到地方的时候,大多数士兵们,早就已经脱的光溜溜的,去到桑拿房,或者下到澡堂里里去了,因为,洺州各处客栈,在进入冬季了之后,都开了桑拿房和热水澡堂,这些士兵们在长安一路走来十多天,都没有好好的洗一次澡,浑身都是一层厚厚的泥壳子,在店里伙计的推荐下,有几个人去看了场地,然之后,就兴奋的跑过来喊兄弟们一起了,反正都是免费的。

    那种木头搭建的房屋里,用无烟碳烧的石子,能让整个房间里的温度升高到四十多度,被冷风吹坏了的人一进去里面,很快就会冒汗,大冬天,出一身汗,那可是舒服的很。

    最关键的是,出完汗之后,还没完,外边有温水澡堂子,在里面泡一泡,用澡堂里专门用来搓澡的毛巾一搓,全身就白白净净,清爽利索了。

    而且,这些蒸完桑拿搓完澡的士兵们会尤其感觉到肚子饿,这个时候,换上客栈里宽松舒适的睡袍,穿上一双木屐人字拖鞋去餐厅里吃饭,就是最爽的了。

    牦牛肉切块混合着牛杂顿的萝卜,烤的直冒油花的羊排,清蒸梭子蟹,十足大龙虾,红彤彤的卤猪蹄,切了片的猪头肉,还有干锅包菜,鱼头火锅,再加上好几种入冬了以后,不是富贵人家根本吃不起的洺州特产的青菜,他们坐下来就可以随烫随吃。

    就这阵势,普通军卒们其实是根本不敢拿碗动筷开吃的,他们觉得,这是招待朝廷重臣的配置,在得到了李世民的允许之后,他们才甩开了腮帮子吃,而只要他们把长条桌上的食物吃的差不多了,立即就会有人再端上来,连消食的酸汤都被他们准备好了。

    这可能会是这些士兵们这辈子吃的最好,最饱的一餐,李世民一点也没打算给于秋省,往各个客栈里面都走了一趟,再三叮嘱了属下的人放开了吃之后,才返回自己居住的小院,这时候,同样在服务员的伺候下,蒸过了桑拿,洗过了澡,吃的有些撑了的长孙氏和杨氏,正在大暖炕上哄着几个小家伙睡觉。

    她们的身上,就穿着一套客栈提供的粉红色睡衣,将凹凸有致的身材显现了出来,十分诱人。

    “想不到,洺州边境的一个小镇,竟然有这么好的客栈,这屋子,可比我们秦王府暖合多了。”长孙氏帮李世民将长袍脱了下来之后道。

    “你们要是去了洺州城或者洺津渡的于氏大酒店,就知道什么是享受了,那边提供自助餐菜品,不会低于三十样,房间里,还会有单独的洗浴设施,连方便出恭,就是用最上等的白瓷做的便桶,一按即可冲水,一点也不臭。不过,这都不是最可怕的。”李世民越说,语气就越感叹,到最后,直接仰起了头,不知道该如何说下去了。

    “夫君是说,洺州军很厉害吗他们居然仅凭两三千人,就有把握控制住你手下最精锐的六千兵马。”长孙氏一边帮李世民揉捏起了脑袋,一边道。

    那边头,杨氏已经帮他倒上了一杯温热的蜜汁果茶,这是李世民平时最喜欢喝的,平时在长安卖的很贵,又很难买到,在洺州这个小集镇的客栈里,却是随时都有的供应。

    “不是,今天他们过来迎接我们的,叫做武警消防部队,并不是洺州对外作战的野战部队,只是保卫洺州本土安全和地方治安的部队,战斗力并不算太强,他们是直接用客栈的服务,让我属下的那些军士们,没有了闹事的心思和机会,个个都跟他们几个小家伙一样,吃饱了就想着睡觉。”李世民叹了口气,指了指大火炕上,盖着柔软的棉被,睡的很安稳的几个小家伙道。

    说到睡觉,李世民又想起了李秀宁,再度开口问道,“对了,三姐呢歇下了么”

    长孙氏答道,“用过饭之后,她去找熟人了。”

    “熟人王猛”李世民似乎想起了接待大家的人中,李秀宁跟王猛应该算是熟识,猜测道。

    “是的,她会乘洺州的车马连夜出发,避免让朝臣们知道。”长孙氏点头道。

    “嗨!”李世民长长的叹了口气,脸色也没有了刚才的轻松自然。

    李三娘专门求李渊,让于秋在一年之内迎娶自己,可并不是她有多想嫁给于秋,而是,她不愿意再夹在自己和李建成之间了。

    最近,李建成好像转了性子一般,想要跟洺州交好,时常去找她,而自己,为了不让李建成真的勾搭上洺州,也要去她那边做一些思想工作,可是把她搞烦了,非要跑来洺州躲几天清闲。

    见到李世民沉默不语,心情似乎是很不好,长孙氏又岔开话题问道,“那刚才夫说的洺州最可怕的是什么”

    “刚才我去各处客栈的时候,看到了一些民居的百姓们在也在吃晚饭,你知道他们吃的什么吗

    他们的餐桌上,居然也和酒店供应的这些自助餐的菜品差不多,有鱼有肉有青菜,甚至还有一些茶果饮品。

    就是那些酒店里服务大家的小厮们在厨房里持的,也都是吃这些菜品,据说,他们每个月都有七百洺州钱的薪酬,那可是三千五百钱。

    这说明什么

    说明,于秋已经做到让他治下的百姓,可以顿顿吃肉的程度了,而在咱们长安,除非是七品以上的官员之家,一般人谁经的起这么吃”李世民越说,越是有些激动道。

    他最开始的时候,还以为于秋用了最高的规格来招待自己一行人和属下的兵卒,却不想,其实在洺州,所有的百姓都已经吃上了这些东西,并没有对他们有什么优待,而自己属下的人,却是将其当难得吃到一回的大餐在吃,这可就有些打击人了。

    你洺州富,但也不能这么造吧!

    当然,他不知道的是,由于突厥三大可汗,东北诸部和高句丽增加了与洺州的贸易量和投资,而与山东世家联军在海上一战之后,洺州又得了百艘战船和许多好木,新造了很多渔船,捕捞规模大了几倍,这导致洺州本土现在养殖的牛羊数量已经超过了五百万头,虾蟹,海鱼,每天都是几十船几十船的往这边拉,三十万亩大棚蔬菜,又全部实现了高产,粮食,也全部实现了丰收,不这么吃,难道浪费掉

    要知道,等冬天一过,草原上又会送来大批的牛羊,因为他们的人口还是那么多,消耗还是那么多,但是牛羊种群的繁衍,却因为洺州的越冬场和科学的养殖技术,而增加了两三成,这么多游牧民族的产出,全部都增加两三成,那可是一个非常恐怖的数量,至少也是几百万头起步,甚至超过千万头,这些牛羊,大多数会汇聚到洺州来,不吃咋办

    人家后世那些欧洲国家,几千万的人口,吃起牛羊来还连内脏都不吃呢!因为,只要养殖规模上去了,牛羊肉食,是完全可以供给几千万,甚至上亿人食用的,洺州这才多少人,任由养殖业无限发展下去,可能他们顿顿吃肉都吃不过来。

    在后世,这片土地可是养活着十几亿人,而现在,才一千来万人,资源的人均占有量比后世多一百几十倍,只要把生产力稍微放大一些,衣食,哪里会成为困扰大家的问题。

    当然,于秋之所以这么造,也是一种策略,只是李世民还没有看透而已。

    人都是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的,习惯了洺州的好生活,他们就不再过以往的坏生活,所以,摆在他们面前最好的选择,就是,去洺州。

    因为,在洺州他们随便做一件工作,贡献贡献自己的劳动力,就过上他们想要的生活,就算因为某些职务原因,自己不能去,也会推荐身边过不好的人去,这是于秋想要吸引更多外来人口到洺州打工呢!




第三百三十一章 发散思维
    想了大半夜的李世民对洺州产生了极大的不认同,他觉得,让所有人吃那么好,是一种奢侈的行为,不应该推崇。

    次日一大早,他就把这个问题跟冯智戴讲了,然之后,他们两人就在推崇奢靡和不可浪费之间展开了讨论,然之后,又延伸到了管理模式和经济方面。

    “不瞒你说,我刚来洺州的时候,其实也感觉于都督对百姓们有点太过于好了,殿下你应该知道,洺州各个产业的盈利是非常高的。

    但是,于都督的库房里,却很少有超过一千万贯的现钱。

    他将这些产业九成以上的收入,都白给了洺州的府库,让我们投到了民生当中去,让百姓们吃好,喝好,穿好,住好等等等等。

    可后来我明白。

    没有他的这些投入,就没有洺州的今天。

    他将自己思考问题的方式,称之为发散性思维,可能我对这句话理解的并不是很透彻,简单的来说,就是我们应该把注意力放在如何给我们带来更大的收益这件事情上面来,而不是在有些的资源里面刻苦节俭自己。

    因为你节俭的再恨,钱粮也不会变多,受苦的是所有百姓,他们可能不支持做事业,甚至反对你做事业,失去了创造力。

    而以利益刺激百姓想办法赚钱,加大产出,却是能放大百姓们的创造力,让百姓们过的更好的同时,又拥护你,帮你赚取更多的财富。

    事实证明,他这样做,确实让自己更加富裕了,如果现在计算他名下各个产业的盈利,一个月都有数百万贯之多,比当初他起家时,库房里所有的钱还多。

    而且他还觉得,把钱财放在库房里累积的人,是最傻的。

    他觉得钱应该是花出去,让其流通起来,才是有意义的,能为国家和社会的建设发展起积极作用。

    事实证明,他也是对的。

    洺州百姓现在已经可以不用那些铜钱丝帛作为货币了,用纸钞存票同样可以作为货币,可以让所有的铜钱丝帛用作其本质的用途,制作各种装备,衣物等。

    而洺州之所以能这么快的发展,就是因为洺州大部分的钱,都是在不断的流通滚动的。

    当初,他在洺州银行贷款千万贯,很快就在长安完成了过万家店铺的收购,你看着吧,当这些店面全部建设装修改造完成,开业的时候,它能给于都督带来多大的收益,能将长安的商业推动到怎样的新高度。

    洺州的各种基础项目建设,都是找洺州银行贷款,直接开始做,这些建设会帮洺州打造一个非常良好的商业和生活环境,从而,让洺州各个产业越做越大,越做越强,到时候,随便收他们一点商税,也能把那些贷款还上。

    这会大大的提前洺州搞各种建设的时间,让洺州的发展没有钱力上面的阻碍,所以,于都督之前说的,谁会运用银行贷款,谁就领先,谁就占优势这句话,是绝对正确的。

    就像我们冯氏,就准备找洺州银行贷款五百万贯,用于在岭南的码头,船运,和各种工坊的建设。

    如果想要等我们通过缓慢的盈利积累,攒够这么多钱来做这些事情,可能需要好多年的时间,现在,却是能马上开始做,明后年陆续建好之后,就能开始盈利。

    关中那边各家,似乎还太保守了一些,目前为止,都没有出现多少大额贷款,如果不能将思想解放开,一直这样,十年以后,我穷困的岭南,未必不能超越现在的关中。”

    冯智戴这一席话,说的李世民完全没有了吃早餐的胃口,作为洺州的执政官,虽然只有几个月时间,但他了解到的洺州的情况,看到的一些事情的本质,要比李世民清晰的多,而现在,李世民已经有些后悔,当初没有把于秋的这句话听进去。

    如果,自己早些找洺州银行贷款周转,关中的养殖和种植事业,肯定比现在的规模大,而且,说不定已经搞好,开始产出了。

    “你是岭南冯公之子,又是朝廷任命的春州刺史,为何想到来洺州,为于秋做事”逐渐消化了冯智戴说了这个论点之后,李世民有些好奇的问道。

    “或许是于都督想刻意交好我们冯氏吧!他似乎对南方特别的重视,而且”冯智戴没有把于秋可能是个兽控的事情说出来,生生的止住了话头道。

    “朝廷收到了奏表,你父亲要来洺州一趟,现在到了没有,等我到了洺州城,可能需要与他一晤。”李世民眉头一挑道。

    能被于秋重视的,肯定是发财的好路子,他可不想错过。

    “还没呢!等今天晚上把你们在洺州城安置好之后,我就会去洺津渡接他。”冯智戴答话道。

    李世民闻言点了点头,又发现似乎有什么不对劲的,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道,“等等,你刚才说的是今天晚上把我们在洺州城安排好据我所知,从邯郸县这里到洺州城,有两三百里路程吧!不需要两三天走”

    冯智戴笑了笑道,“咱们取直修建了水泥公路之后,倒是没有那么远了,两百三十多里吧!有边斗摩托车在前面开道,你们的马车,可以全程高速奔跑,沿途有服务站可以换马,一个时辰左右换一轮马,只需要换四轮马,一个白天即可到达洺州城。”

    “一,一个白天走两百三十多里路”李世民有些不可置信的道。

    “如果不是因为你们人数太多,换马比较有难度,我们用边斗摩托车,可以在一个上午,就把你们送到洺州城去。”

    两百三十多里路程,也就一百二十公里不到,对于时速可以稳定在四十公里的边斗摩托车来说,也就是三个小时左右而已,他昨天过来关市集这边接人的时候,就是吃过了午饭来的,到地方了之后,离吃完饭的时间还早呢!
1...136137138139140...24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