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大农枭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爱吃鱼的胖子
“想不到,你也学会了用这种圆滑的交流方式。”于秋有些意外的看向张喜儿道。
“七娘她们说了,在什么样的位置,就应该有什么样的处事手段,我现在,是夏王府的女主人,所以……”
“所以,并不需要像以前那样讨我喜欢了?”于秋眼神中带着恶趣味看向张喜儿道。
“以前,以前我讨你喜欢吗?”张喜儿闻言,有些羞涩的低下头道。
“是的,那种憨憨的,没有什么心机的样子,我最喜欢了。”于秋说着,一把将他拉入了怀中。
夏王午后不见客,所以,于安这边将所有拜见,会晤的贴子,都按照紧要程度,排成了序,等于秋有空的时候再筛选,哪怕是冯智戴和马周等人,也是在第二天上午,才见到于秋。
“现在形势一片大好,是咱们甩开膀子干的时候了。”于秋在听完了冯智戴和马周的内政汇报之后,给今天的讨论定下了一个基调道。
闻言,冯智戴和马周脸上露出了一丝难色,其中冯智戴先开口道,“其实,论年纪,我们都算是当打之年,但是,真正做事,我们恐怕是不行了。
人口一多,摊子一大,一点点的小问题,都会变的很复杂,我们现在已经严重的感觉力不从心了,所以,今天除了向你汇报工作之外,也是要提醒你,是时候做安排了。”
于秋闻言,点了点头道,“这个,其实是我意料之中的事情,不过,我还想请你们再坚持三年,让洺山书院出来的那帮孩子有更多的时间将自己在学院学习到的理论知识,与社会上的实际情况想比照,为他们上好最后一堂实践课。”
到目前为止,第一批在洺山书院读书的孩子,至少都有了相当于后世初中毕业生的文化水平,一些比较聪慧的学霸则是已经将高中程度的知识学完,正在根据于秋提供的教材,学习大学程度的文化和理论知识。
在后世,这个文化程度的人可能算不得什么,甚至都还没有达到很多企业的应聘门槛,但在这个时代,却已经很了不得了。
因为,市场极度缺乏他们所学习的专业的人才,他们每个人,都可以找到自己对口的工作,甚至成为这个领域的尖端人才,引领者。
前年和去年的两次大换血,就是于秋对于这些学生们的能力的测试,收到的成果相当不错,几乎推动了夏国所有产业的升级换代。
同时,也让冯智戴和马周等这些学习传统文学出身的人,更加的看不懂这个社会了,他们都是智者,不想用外行的认知理解,去指导内行。
因为,夏国的政治体系,与其它的地方不一样,并非是上令下行。
在这边,只要你有一项不好的,不合理的政令出台,立即会有很多的人出来反对,而且,还能当众说出个子午寅卯来,让你改。
比如,公路应该怎么修,地线应该怎么画,交通规则应该怎么定,交通标识应该怎么树,出现事故应该怎么追责,怎么赔偿等等的事情,没有系统的学习过道路交通管理科学的冯智戴和马周等人就会一脸懵逼。
当他们按照自己的想法做出一些决定之后,被懂得这方面的学生看到,他们就会出来说话了。
长期的被迫修改政令,是一件十分损害夏国政府公信力的事情,作为一手将夏国建设到如今地步的老臣,他们不愿意看到这种局面出现。
要知道,现在全世界基本都在关注夏国,学习夏国,作为世界的领路者,夏国可不能容许太多错误出现。
“三年?恐怕再过一年,我们对于夏国的害处,也大于对夏国的帮助了。”冯智戴很有自知之明的道。
于秋笑着劝道,“话不能这么说,夏国百姓对你们的信任,就是你们继续留在岗位上的必要之处。
不过,你们提出来的这些问题,也是实情,再过三个月,也就是洺山书院这个学期结束的时候,我会一次性派遣八百人进入夏国各个部门从政,今后,你们可以根据他们的工作表现和工作成绩,从中间挑选一些人,组成一个智囊团,今后再有工作上的难题,都可以询问智囊团来解决。”
“三个月么,这倒是可行。”冯智戴闻言,表情一松的点头道。
马周几人也是如他这般表情。
于秋看到他们完全没有留恋权位的意思,一脸好奇的道,“难道你们一点也不关心,三年后从岗位上退下来之时,我会安排你们做什么吗?”
冯智戴等人闻言相视一笑道,“我们早就想好了,不管你安排我们做什么,我们都会拒绝,因为,我们约好了,去洺山书院从头学起,争取在五年之内,达到一定的水平,在退休之前,再重返岗位任职一届。”
“呃,你们既然有这样的想法,我自然是支持的。”于秋有些发愣的道。
“那你现在可以说说,原本打算派我们去干啥了吧!”冯智戴又接话道。
“原本啊,我就是想派你们作为亲善大使,代表咱们夏国去世界各国访问,加强与各国的交流,不过,这些事情派其它人去也成,毕竟,三年后的换届,退下来的人会不少。”于秋笑道。
其实,他原本也有让他们去书院学习的打算,不过,不会是五年那么久,而是,派几个成绩优异的学生,每天一对一的在他们空闲的时间教他们,毕竟,从明年开始,书院每年都有几千的学生毕业,于秋会尽可能的创造更多的岗位,将他们都留在夏国。
“说这些两三年以后的事情,其实没什么意思,你这次从外面走了一圈回来,应该有很多感悟,给咱们说说,接下来咱们夏国会有什么大动作吧!”冯智戴有些急不可耐的道。
于秋笑着答道,“此前我派了几个人回来征调物资,你们应该也知道这些物资的去向吧!”
“突厥和蜀中?”冯智戴皱眉道。
于秋点头道,“是的,我要建设两处卫星发射基地,一处叫酒泉,一处叫西昌,用于卫星的研发制造和发射试验,未来两三年,我大部分的精力,都会放在这上面。
另外,我对你们的要求就是,三年之内,全面做好夏国的基础建设,并且做好产业转移工作。”
“你将卫星的研究和发射试验放在外地,应该是有一些我们根本不懂的问题的考量,可是,转移夏国的产业,又是出于何种考虑呢?”冯智戴再度问道。
“洺京聚集的人口越来越多了,日常的消耗会越来越大,这里已经不适合再开办大型的工厂,聚拢太多的产业。
首先各个产业升级之后,日常的生产会更需要依赖电力,以咱们夏国境内的煤产量,无法满足日益增加的需求。
其次,人聚拢的越多,越密,越容易发生瘟疫和群体性的卫生事故,一个小小的伤寒传染起来,也可能会祸及到几千上万人,只有咱们夏国的医疗水平再上一个台阶,能够生产出各种防止传染疾病的疫苗,才能允许更大程度的人口集中。
而向北往赵州,则是不同,那边有大量的煤炭资源,可以修建较大的火电站,土地也更加空旷辽阔,即便是今后各个产业再做产业升级,那边也有空间,将咱们洺京的工厂有序的转移到那边去,才是长远之计。”
于秋说了这么半天,道理都对,不过,冯智戴等人想的方向却不是这个方向,赵州那边,可是于秋的长子于尧的封地,难道,于秋这是在提前给于尧铺路么?
看到冯智戴等人异样的表情,于秋就知道,他们可能想岔了,开口道,“你们可别瞎想,我的出发点是以夏国的利益为上,而且,今后咱们的发展,将不会再有什么国界地界的限制,普天之下任何地方,都是咱们可以施展本领,发展产业的舞台。”
第五百零六章 预防针
于秋的话,再度打开了大家的思维,夏国的发展,已经没有国界和地界限制,他们甚至只需要去几个人,带着一个品牌,一个技术到外国去,就能为本国赚回丰厚的利润。
有别处的人口为夏国提供劳动力,有别处的资源为夏国提供生产材料,有别处的消费者购买这些产出的商品,又何必把所有的产业都放在夏国做呢?
直接将产业外放,节省出来的运输和运营成本,远比分润给别国的一点税务要多。
这个道理原本大家都知道,只是以前夏国的人口流入还没有形成趋势,以聚拢人手为主的方略,对夏国来说更加有利。
而现在,全世界的人口都开始往夏国流,已经不需要刻意用什么东西来吸引大家往夏国来了。
反而,剔除低端劳动生产力,将洺京往世界金融中心,高端科技研发中心,和世界学堂的方向推动,会更好一些。
至于两处卫星发射基地的建设,可不是简单的征调一些物资过去就能成的,于秋稍后还需要在洺山书院挑一批特长生,组成团队,带着一大批人一起到基地去共同完成各方面的试验。
而在此之前,于秋需要将这些孩子们召集到山庄,伙同山庄的一些精工技术人员一起,进行各方面的培训和理论讲解,整个过程也不短,倒是让于秋进入了一段看上去很是悠闲的生活。
每天清晨,他都会骑着大黑,带着两个儿子于尧和于飞去山顶的观光平台晨练,玩耍半个时辰,早饭之后,则是开始了上午的两堂教学课,午饭之后是半个时辰的午睡,下午又是两节长达一个时辰的大课。
下课之后,孙思邈差不多也在洺山书院结束了一天的授课,散步来到山庄了,两人会一边吃晚饭,一边就疫苗研发和制造的问题讨论到午夜,甚至有时候会到后半夜。
这段时间于秋为了解决公共卫生方面的问题,还专门将医药技能提升到了高级,所以,一些防御脑膜炎,小儿麻痹,或者流行感冒的疫苗,于秋都是知道成份的,他们主要研究的方向,是如何生产这些疫苗。
毕竟,一条医药生产线的建设的复杂程度,高到无法想象,涉及到的技术很多,也是一项大工程。
“师兄,如果世间任何的疾病,都有疫苗可以防御,那该多好啊!”结束了大半夜的谈话之后,孙思邈的精神头却很足,发出一声感叹道。
“这可未必是一件好事,如果人没有了生老病死,对于这个世界来说,就是一场灾难了。
让一些保持良好生活习惯的人活的长一些,让一些生活腐化的人自然的失去,才是一种正向的生物逻辑,些许疫苗,只是为了防止一些群体性的卫生事故发生,能研究出来,自然是好,也没有必要花太多心思,去研究所有疾病的疫苗,这不是人一辈子能完成的事业。”于秋笑道。
“愿望始终是愿望,是一个追求的方向,能实现固然是好,就算不能实现,只要我一直走在实现自己愿望的路上,内心就不会迷茫了。”孙思邈有些固执的道。
他惊叹于秋从师门学来的高超的医术,但是他也有心中的坚持,于秋不指望能说服他,反正一直让他走在自己的道路上,是对于医药事业有好处,没坏处的事情。
山庄的主卧房里,白凤已经点起了可以驱蚊的檀香,于秋躺在柔软清凉的床铺上之后,突然想起自己答应过会让白凤怀上属于自己的孩子,便开始在脑海里回想起关于妇科方面的一些疾病以及治疗方法,回头,还得弄一些检查设备出来,给白凤检查检查才是。
一夜好睡,次日一大早,于秋准备再去山顶上晨练,却收到了一封李世民的信,原来,摊子太大,管不过来的还不止是夏国,李唐那边同时开了好几个经济特区,现在摊子同样大的不得了,根本管不过来,这是向于秋请援要人来了。
“这个李世民,我都缺人缺的要死,还找我要人,帮我回一封信给他,就说想要人,自己开出条件到书院招聘,夏国并不干涉书院学生自由。”于秋哼笑了一声,就将书信扔给了于安。
而在两个小时以后,收到于安发到长安来的电报的李世民却是摇头苦笑。
没错,长安已经通电了,所以,与夏国之间,已经能够用电报相互快速传递消息。
只是,这种快速的传讯,只能让他们更多的向夏国借鉴学习,关系更加的紧密,因为,夏国是拥有自治权的,朝廷并不能对夏国指手画脚。
据李世民得到的消息,于秋已经有很久没有亲自管理过夏国的军政事务了,看他现在一直忙碌着飞天的事务,他的目标应该是星辰大海无疑了,自己可能真的要在三年之后,接掌联合执政联盟,只是……
他眼神复杂的看向了房玄龄,开口道,“于秋真的打算依靠制度来管理天下?”
房玄龄点了点头道,“是的。”
“但是,制度是人掌控的,人是有私心的,他就不怕将手中的权力交出去之后,会反噬自己,或者反噬自己的后人?”李世民不解的再度询问道。
自从和返回朝廷担任宰相的房玄龄聊过了之后,李世民心里的疑惑,可以说是越来越多了,这次发信给于秋,就是想做一个试探,从而,确定于秋心里的想法。
“制度还能够满足人的私心,就证明制度还不够完善,还需要改革。
而且,在于秋的心中,或许根本就没有家天下的理念。
所以,他并不在乎自己的子孙是不是能永远的继承夏王的爵位,也不在乎谁执掌夏国,或者说天下的权力,他只需要确定,执掌权力的人,是不是有能力治理好夏国,或者管理好天下的次序。”房玄龄按照自己对于秋的理解回答李世民道。
“朕自觉胸怀四海,却也还是不如他。”李世民有些羞愧的道。
到目前为止,他心中都还有让这江山在李氏的手中永远传下去的执念,没有把家和国分开,没有于秋看上去那么无私。
房玄龄听李世民这么说,却是摇头道,“论心胸气量,陛下可未必比于秋差,他之所以做这样的决定,或许并不是因为他个人的心胸气量有这么大。”
“那是因为什么?”李世民很是好奇的问道。
毕竟,从过往于秋的行事手段来看,他可并不像是个心怀宽广的人,做任何事情,都在考虑他自己的利益。
“那是因为,可能只有这么做,才是对的,才是能长久的保持国家安定的做法。”房玄龄答道。
闻言,李世民的眉头紧皱,片刻之后,却突然露出一种大彻大悟的表情来。
他是常读史书之人,自然是知道,自古王朝更替,最大的原因在哪里,那就是再英明的开国之君,也不能保证自己的后世子孙都是英明的。
皇位在他的子孙手中传来传去,出现一两个昏聩无能的家伙的话,很快就玩完了。
而每一次的朝代更替,上一个朝代的皇族都会沦落到十分凄惨的地步,不想这样的局面出现在自己的子孙身上,那么,就只有一个办法,学习夏国,让有能力的人上台治理这个国家。
“你说的有道理,于秋或许真就是这样的打算,既然于秋说了,夏国并不限制书院学生的自由,那么你就和吏部,礼部一同商议一下,看最高能开出什么样的优厚条件,务必在今年夏天的时候,从洺山书院招聘一些人才到朝廷为官,推动朝廷的制度进一步改革。”李世民点头认同房玄龄道。
“呵呵,只怕咱们的条件开的再高,也招不回来几个人的,因为,咱们的条件是很难比的上夏国的条件的,而且,书院的学子都聪明,都知道在什么地方才能够发挥自己的才能,更加有前途。
此外,大多数书院的学生心目中的愿望,应该是学习更加高深的知识,取得更高的成就。”房玄龄苦笑道。
“难道,就真的一点办法都没有吗?”李世民有些郁闷的道。
房玄龄沉默了片刻之后道,“有,不过,得牺牲掉一些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