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大农枭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爱吃鱼的胖子
将画像展开,于秋看到了原主之前在范阳时日常装扮的模样,嘴角钩了钩又问道,“那你为什么不向卢钊揭发我的身份呢”
“小人怎敢做出加害家族嫡子的事情。”卢安低头道。
“是不敢,还是不愿”于秋笑着看向他道。
“即不敢,也不愿,因为,小人知道,三公子若是死,小人最终只怕也会被大公子灭口,历代家族争斗,还没有出现杀害嫡子的事情,即便是大公子,也是不愿意背这样的罪名的,而三公子活着,小人或许能偷生。”卢安老实的答道。
“是个人都想为自己求活,你没有被卢文轩抛出来的利益迷惑了双眼,证明你是一个有智慧的人,以后,跟在我身边听用吧!”
“小人遵命。”卢安拱手向于秋大礼参拜道。
见到有人得到了于秋的认可,得以活命,其它人的心思顿时也活泛起来,嫡系家主之争,对于这些别府分支的中低层来说,其实是很遥远的事情,纷纷拱手高喊道,“我等亦愿意为公子效犬马之劳,还望公子开恩……”
“我等对此事并不知情,还请公子开恩……”
……
于秋的眼神在众多下拜高喊之人身上扫过,心中却是突生一计,伸手示意大家安静之后又朗声道,“你们都说不知情,我也不知道你们是不是真的不知情,现在,我想到了一个让你们向我表示忠心的办法,那就是跟我一起叛出家族,改姓于。
从此,洺州再没有什么范阳卢氏的别府,只有洺州于氏,我会专门给你们所有人的身份登记造册,跟我改姓于的,今后就是我的家人,生是我的人,死也是我的鬼。
不跟我改姓的,我会将你们的一切都收缴,今后与城中那些无粮可食的饥民无异,去盐铁矿山做苦力,能不能活下来,看你们自己的运气。”
他这段话说完,场中顿时出现了一阵安静,这些在别府读过书的人可不傻,现在改了姓,以后想要改回去可不是那么容易了,因为其它三位公
第九十章 大变样的寡妇村
寡妇村周边过万亩田地的豆苗已经长到了膝盖的高度,顶多再有一个月,就可以长出能够当做菜炒来吃的青皮豆,大片绿色的豆田,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而在这些植物蓬发出来的生机后面,还有另外一种生机存在。
寡妇村的窝棚式房屋被黄世杰带来的那些武士门客摧毁了,苏定方之前带人修建的那些营帐库房,也烧毁了一大半,所以,修建可以居住的房屋,是寡妇村的这些饥民们近十多天来一直忙活的事情,于秋对此也早有设计安排。
目前村子里汇聚的灾民,已经超过了三万人,其中十四岁以上的青壮男丁有七千人的样子,在这么多人的共同努力下,几乎每天,都能盖出过百套拥有三间房的砖瓦房屋出来。
青砖,青瓦,推拉木门,木窗,房间里有火坑,凉席,挂衣物的木柜,客厅里,有方正笔直的座椅板凳,用白石灰刮的平平整整的墙壁,几乎能阻隔大部分的蚊虫。
只要是个农民百姓,看到这样的房屋,就没有不心向往之的,所以,他们干活的动力非常大,因为盖的多了,他们自己也有可能分配到一间。
“后面的房子,不要盖的这么紧凑了,每一排之间,至少要留出可以供两辆马车通行的青砖道路,厕所茅房可以挖排水,粪池全部修建在背风靠田埂的位置,挖的大一些,方便以后取粪肥田。”看到昂首挺胸,一副想要表功的模样的李三娘脸上神气的表情,于秋开口道。
其实,她能将三万多饥民管理好,是让于秋比较意外的,毕竟,她属下能用的人才,不过四个而已,但是,于秋就是看不惯她这个女人在自己面前骄傲的样子。
他却不知道,李三娘之所以有这样的能力,是因为她有多年管理数万人的大兵团的经验,这些饥民中脑子比较灵活,可以任事的人,早就被她挑选出来做了管理层,要是于秋再过一段时间不回来,她甚至能将这些人训练成一支战力不错的军队,只是现在村里的粮食有点不济,正好,于秋这次押送回来的几千石粮食可以给村里续上。
“就你们村子这点地方,顶多再有三五日,我就能将其全部建满这种砖瓦房子。不过现在这里有三万多灾民,几百套这样的房子,可住不下他们。”李三娘不悦的撇了撇嘴道。
她虽然佩服于秋能设计出这样简单实用又牢固的砖瓦房屋,但是内心里,却还是有些虚荣心,想要得到别人夸奖的。
“村里的地不够,咱们开发出来的山可不少,反正又不是要在这里建城,把房屋全部集中修建在一起,并不方便他们今后劳作,后面的房子,可以修建在那些已经开发好的山坡旁边,根据取水的便捷度和地方的大小,每处百来套房子便可,优先安排孩子较多的人家住进去,最多一两年,这里就会成为一块瓜果飘香的乐土。”
“瓜果飘香的乐土”
李三娘方眼朝远处那些光秃秃的山望过去,只觉得于秋的白日梦做的有点大,那些山脊可不适合种田,因为没法取水灌溉,即便是想种耐旱作物,平整起来也难,顶多只能种树,而树,没有个十年八年,是很难成林的。
“到时候你瞧好就成。”
于秋也不多跟李三娘解释,一边往村子各处视察,一边指点出这里的各种不足,说的多了,倒是让李三娘觉得,自己好像并没有什么功劳,而且,到处都是错误,可偏偏于秋每次点出了需要改进的错误之后,都能够说出一套让她不得不点头承认十分有道理的理由,这就是思维模式不同的原因了。
于秋在后世,是见过规划十分成熟的新农村的,他总是能在很长远的角度思考这些建设问题,任何的设施他都考虑到了今后使用的便捷性,合理性,适应性,这是这个时期的人们的思维不会考虑到的。
当然,他的主要精力也并没有放在这些饥民今后的生活环境上,他们能不能活下去,主要还是看于秋的系统任务完成的怎么样。
洺山大小不过数十峰
第九十一章 神奇的山庄
山庄里面真正热闹的地方,并非牲畜家禽养殖的左右侧院,在中院,许多的妇人和小女孩正围着张喜儿和齐四娘打转,她们在摆弄一种于安根本没有见过的纺线机,而所用的材料,却并非桑麻,而是从羊身上剪下来的白白的羊毛。
那些羊毛或许被蒸煮涤洗过,虽然干净,但仍然感觉粗糙,有些油腻,但已经能勉勉强强纺织成线了。
“咦,怎么进来了个男人。”一个女娃看到了背着手朝人群里瞄的于安后,惊讶的道。
张喜儿和齐四娘等人闻言也朝于安看了过来,看清了他的样貌之后,脸色顿时一变,其中张喜儿道,“我认得你,你是卢府放贷粮种的那位管事,你怎么到这里来了。”
于安笑道,“几位小娘子勿惊,我是随我家公子来的。”
“你家公子范阳卢氏的公子”张喜儿等人更加诧异道。
“呃,也是,也不是,应该说,本来是,现在不是了。”
“什么是不是的,我跟你说,现在还没到秋收的时候,我们可没有白面还给你。”齐四娘一脸酸相的接过话道。
“不用还,不用还,公子已经将借据都烧了,所有欠卢氏粮种的人家,都不用还了,而且现在卢氏洺州别府已经不存在了,只有洺州于氏。”于安摆手向张喜儿等人解释道。
“洺州于氏你说的公子,不会是秋哥儿吧”张喜儿想不到这里除了于秋,还有谁姓于,顿时恍然道。
“对对对,就是你们口中的秋哥儿,他便是我的本家公子了。”于安点头道。
“本家公子,也就是说,他原本姓卢,可是为什么……”
“是的,公子在家族内部碰到了一些麻烦,不得不暂时隐藏身份而已,现在,公子已经改姓于了,所以,我们这些效忠公子的人,也全都改姓于了。对了,这里应该是我家公子的庄园吧!”于安抬头朝房梁和四周看了看道。
张喜儿闻言,脑子里整个都是懵逼状态,自己当初在洺水边上背回来的,居然是堂堂范阳卢氏的嫡公子,这怎么听都感觉有点荒谬。
好半天才回过神来之后,张喜儿才道,“是的,秋哥儿也回来了么”
于安点头答道,“是的,他在水库那边带着孩子们种水稻,你们谁能带我去公子的住处么一些公子随身的物件,我要帮他放好。”
说完,于安招了招手,几个捧着衣物,笔墨纸砚等于秋平时办公要用的东西的俊俏丫鬟便走了过来。
顿时,大家的眼睛都看向了张喜儿。
而看到这些丫鬟的时候,张喜儿顿时就萌生了一种自卑感,原来,那个家伙的侍女一个个都长的细嫩白净,比自己漂亮多了,难怪他对自己瞧不上眼的。
“他住在后院的主楼,你跟我来吧!”张喜儿停下了手头的活计,起身向后院方向走去道。
于安示意丫鬟们跟上,快走了两步,又朝张喜儿问道,“小娘子刚才是在用羊毛纺线么”
张喜儿顺嘴答道,“是的,秋哥儿此前说了,羊毛如果能纺成线,那么大家以后就再也不用种那么多的红麻了,用羊毛做成的衣服,肯定比麻衣更加舒适保暖。”
“可是,以前,从没听说有人能用羊毛纺线做衣衫啊!”于安有些诧异道。
张喜儿道,“就是因为别人没有做成,所以我们要研究,经过咱们十多天的摸索,已经让羊毛变的更加柔软了,而且已经能纺成略粗一些的线,以后只会更加柔软舒适,纺出来的线也会越来越细,秋哥儿说,只要不断的研究,就能使咱们的工艺不断的进步。”
于安道,“这些话你们信了”
张喜儿语气坚定的道,“秋哥儿的话从来没有错过。”
看到张喜儿说话的那种状态,于安莞尔一笑,这方面,于秋可算是再度给了他惊喜,短短几个月时间,就收拢了这么大一匹死忠于自己的人,这就是一种领袖的能力,虽然这些人只是一些寡妇饥民,但现在他
第九十二章 芙蓉香皂
山庄正在研发的技术,远远不止一个太阳能反光炉那么简单,于秋几乎给每一个有手艺的人,设定了一个研究方向。
比如烧陶瓷的研究组,于秋就希望他们烧出美丽漂亮的三彩,如玉一般的白瓷,甚至是平整光亮的瓷砖,还有琉璃,玻璃之类的。
烧碳的,于秋希望他们烧出没有烟烟,形状好看,且有香味的碳。
木工方面,山溪那边已经修建好了一处十多米高的大水车,可以不断的从溪里面往水库里面翻水,等这样的水车修建到十多座的时候,水库里面就算真的养几十万斤的鱼,也没有了增氧的压力。
冶炼,铸造方面的那就更多了,毕竟,于秋的系统任务摆在那里,任何一项技术,未来都有可能帮助他完成任务。
倒是洗涤用品,由于已经有了现成的技术,加上于秋的化学知识,已经抢先一步出了成果,用草木灰提炼的纯碱,加入油脂和皂角溶液,碾碎的花瓣泥等,制作出来的香皂,去污效果比此前城里大户人家用的澡豆,澡泥要好的多,比猪胰制作的肥皂也是不差,用其清洗过身体之后,肌肤上还有一点点淡淡的清香。
于安进入到了于秋的房间中之后,就在他的桌子上见到了几块四四方方的这个东西,向张喜儿问清楚了它的作用之后,他反复的拿起其中一块在鼻头嗅闻,并且让侍女给他打了一盆水,亲自试用。
然之后,他就在心里给这东西估了个价,这绝对是可以堪比胰子的好东西,运到长安洛阳等地,售价十贯以上,估计都会被别人疯抢,而他的制作成本,除了油脂算是值钱的东西,其它的,全部都可以忽略不计。
因为,于秋光是在洺州城和寡妇村,就掌管着十多万饥民,用这么多人去收集那些皂角,草木灰,花瓣之类的东西,他想要多少就有多少。
现在,他隐约知道,于秋为什么对别府的那些钱财视而不见了,这位公子想要钱的话,多的是办法,贪污刘黑闼的钱,是非常愚蠢的行为。
在三楼于秋的房间将东西放下之后,于安也没有停下来,在宽阔的阳台上居高临下将山庄的整体格局看了一遍之后,他又向右侧院外面的山坡地带走过去了,他刚才看到了山庄里的大部分人都聚集在这里,而教会了一些孩子们插秧,又将之前收集好的几桶小鱼苗放入水稻田里的于秋,此时也正在往那边走。
原来,是进山采摘的孩子们回来了,他们才是目前山庄生活的最大的群体。
看到满脸黑灰,三三两两抬着麻布袋子,或者竹笼,背篓的孩子,于秋很欣慰,在没有自己在场组织的情况下,他们完成了一次大型的烧山狩猎活动,并且还将在大山的更深处,开辟出一块养殖生产基地,这就证明了他们的模仿学习能力很强。
憨子的木枪上穿着一只足有七八十斤的豹子,与大头两人用肩膀扛着,走在了最前面,豹子的皮毛都被火焰烧的焦黑了,不过肉还可吃,想来也是因为这头豹子白天的时候在洞里睡觉,被大火包围了,想要突围,才栽在了他们的手上。
他们的身后,小虎的褡裢里,数十根野鸡尾巴上的彩色长羽,被他插的错落有致,见到了于秋的身影后,他就飞奔了过来,一把扑向了于秋的怀里。
“秋哥儿快看,我们抓了十几只野鸡,像这样彩色的羽毛,有八十三根呢!”
“哟,小虎你也识数了啊!”于秋摸了一把小虎的脑袋,笑着道。
这个粘人的孩子,做了点事情就喜欢求夸奖,于秋自然是会满足他。
“那是当然,狗儿哥教我的,他在后面,弄了好多野菜回来呢!不过我今天要吃肉,秋哥儿你做的肉可好吃了。”小虎一脸得意的仰着头道。
“好好好,今天给你们做肉食吃,快让我看看,你们带了什么东西回来。”
于秋拍了拍小虎的屁股之后,将他放在地上,朝着孩子们的麻布袋子和背篓里面一一看去。
东西果然不少,经过这几个月的采摘,这些孩子们都已经掌握了山里大多数植物的信息知识,他们采摘回来的许多山货,在后世的市场价格其实很高,是很有营养的食材。
而于秋,又在其中找到了许多适合嫁接的植物,如佛手,枸杞,杜鹃,榆叶梅等等,于秋都挑了
第九十三章 制冰
人多力量大的好处,在于秋这里可以得到充分的体现,他想要制作某一种东西,只需要放出话去,就会有大量的劳动力帮他去收集,而且,还是免费的劳动力。
所以,可以预见,在半个月之后,阚棱从淮南回来的时候,于秋可以出多少货给他,至于系统出品的洗发水,那更是无本买卖,而且,能够卖出比芙蓉香皂更加高昂的价格。
有粮食了,于秋偶尔也给孩子们吃一顿好的,各种野兽的肉被料理出来之后下了卤锅,这是于秋摸索出来的大规模煮野味,口感最好的吃法,然之后,就是拉面了。
于秋的胳膊就是再有力,也不可能拉出供一千多人吃的拉面出来,所以,面发好之后,还得大家一起动手拉,反正兽骨煮的汤料于秋已经煮上了,味道绝对正,只需要将面条煮熟了浇上一勺汤料,大家吃到的就会是人间美味。
于安也分到了一碗于秋亲手拉的面,上面还有几片卤袍子肉,加了葱花和油炸茱萸和几种香料混合的调味料之后,他还没有把面条吃进嘴里,就先流出了一大坨的口水。
这香味,这爽滑筋道的口感,世间的面食只怕没有能出其左的了。
一边大口的吃着,于安心里一边感叹着,嫡公子就是嫡公子,即便是逃难在外,生活也是如此的讲究,自己今后得更加上心一些,照顾好公子的饮食起居才是,至少,这种拉面吃食,必须让几个丫头们学会。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