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初唐大农枭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爱吃鱼的胖子
    李世民觉得于秋可怕的地方就在于,他从来都不按套路出牌,总是搞一些未知的东西出来,虽然目前看来,还并未有造成什么恶劣的后果,但是人对于未知的恐惧是天生的,他怕哪一天真的有什么事情出来的时候,自己会兜不住。



    而越发的了解于秋所做的事情,他又越发的开始沉迷其中。



    比如,于秋给他讲解了高产水稻和小麦的一些种植原理之后,他就想要知道,其它作物是不是也可以实现高产,而得到于秋确切的回答之后,他又开始想着,如何让所有的老百姓,都会种这些高产作物,最后发现,这其实是不可能快速实现的,因为,朝廷没有足够多的钱开设学堂,教老百姓这些种植知识。



    然之后,他再度请教于秋,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于秋给他的答案就是,让少量条件允许的人先学习到这些知识,然后用集体生产的模式,教会更多的人新的耕种方法,用两代人的时间,把精耕细种推行下来,他就能成就万世之功。



    而讲到这个集体生产的模式,那就有的聊了,直说到太阳偏西,李世民才算是领会了其中的一些意思,同时,也相信于秋之前所说的‘资本主义’‘’‘民主主义’之类的东西或许真的存在,而且可能有很多可以供自己借鉴的东西。



    人的一生,吃排第一,越是在科技水平不发达的时候,人在吃上面投入的时间精力就越多,山庄里就有数量不少的人,一整天都是在为大家泡制食材的。



    当然,实际原因是,一些野菜根茎之类的东西,不经过一番制作,是不好吃的。



    天快黑的时候,憨子和大头带着狩猎的队伍回来了,并没有带回多少猎物,他们现在起到的作用,更像是巡山队,几只野兔和狍子其实还不够那些獒犬们分食的。



    所以,他们到家之后,很快就向于秋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将狩猎队的居住地换到新庄子那边去,那边离太行山近一些,更能发挥狩猎队的作用,而且,还申请延长平时捕猎的时间,如果一次能出去三五日,那么队伍就可以去到更远的深山去捕猎了。



    赵七娘和王二娘她们听完这些建议之后,却固执的认为,这两个小子是不想在山庄里读书学习,拧着他们的耳朵将他们拉回了自己的房间教育。



    “你会怎么处理这样的事情”眼睛里布满血丝,极度缺觉的李世民不等晚饭的菜上齐,就先吃了起来,一边吃还一边朝于秋问道。



    于秋笑着答道,“很简单,根据他们的兴趣爱好来,人只有在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的时候,才会快乐,才会有所成就。”



    “就像喜欢搞养殖的那个冬儿和专门学算术的那个狗儿一样”李世民若有所思的道。



    于秋点头笑道,“山庄里这样的孩子还有不少,只是他们几个和我最亲近而已,若是未来的三五年他们不长歪的话,差不多也够资格入我灵鹫宫的门下了。”



    “灵鹫宫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存在”难得听于秋在自己面前提到灵鹫宫,李世民好奇的问道。



    “一个超然于尘世之外的存在。”于秋顺口就答道,没有一丝说谎的痕迹。



    “那里生活的都是神仙么”李世民继续追问道。



    于秋点头道,“在你们看来,或许就是神仙吧!但其实,也都是一些凡人,他们只是掌握了一些凡人们觉得不可思议的学问而已,只可惜,我入门的时间太短,只学会了先贤留下来的一些皮毛。”



    “我若是拜入了这样的师门,一定会不惜一切,将所有的学问都学全的。”李世民没有感觉到于秋在说谎,很是可惜的道。



    “呵呵,其实,我的师门不主张一个人把所有的学问都学明白,因为,人的一生太短暂,精力有限,根本学不来那么多的学问,他们更希望弟子们能在自己喜欢的领域,摸索创造出新的学问,超越他们,甚至推翻他们。”于秋为了让自己的谎话更圆润一些,继续编道。



    “超越先贤,推翻先贤,还真是一个奇怪的门派。”李世民皱着眉头道。



    他自从怂恿李渊起事




第一百四十八章 迎接布置
    于秋对于李世民这个合作盟友,可以敞开一些信息,但是,对于长安来的那些人就不一样了。



    在收到了长安的回信之后,他立即将山庄的研究作坊关停,将所有孩子和技术研究人员,包括一半以上的牲畜和家禽都转移到了新庄子,等到赵河领着五千洺州军来到山庄之后,他把去往山脊上的大棚蔬菜田的道路也都封死了。



    反复检查,确认不会影响山庄的产出,或者泄露山庄的秘密之后,于秋才和李世民一起启程前往洺津渡迎接李建成。



    “坑人还真是麻烦。”在洺津渡的于氏客栈歇下之后,于秋郁闷的吐槽了一句道。



    “公子若是嫌麻烦,后面的事情,其实可以交给属下去办。”给于秋端了茶饮上来的董放笑着道。



    在他看来,可以坑太子和满朝文武大臣,其实是一件光荣的事情。



    “我看行,回头卖粮种的事情,我就交给你来处理了,对了,这几天洺津渡的交易情况怎么样”于秋点了点头,又问道。



    董放答道,“还行,但也不是太行,河北初定,敢来这边做生意的商贾还是太少了,有了那几家的封锁,一些大的商队根本不能过来与我们交易,倒是附近几州零零散散的有一些小商贾过来批发进货,每天能零零散散,能卖出去一两千贯。”



    “一两千贯么太少了,西域的胡商这个时候,也应该要到咱们中土来易货了吧!咱们有没有可能把他们都引到洺州来”于秋再度问道。



    董放道,“这个倒不难,派人拿着咱们的样品,去灵州那边走一趟就成,那些西域的胡商,看到好货,哪怕是多绕两千里,也是会愿意来咱们这的。”



    “派褚飞带人去吧!顺道让他摸一下灵州那边的情况。”于秋吩咐道。



    “公子想对付梁师都”董放会意之后问道。



    于秋点头道,“梁师都就是颉利的一条狗,李唐怕打了这条狗,惊动他身后的主人,我们却不用怕,抢一个军阀,可比抢一些小部落的油水多,咱们可以先谋划着,找到机会再动手。”



    “公子是觉得,陇右通往西域的商道,不应该卡在梁师都这样的人手里吧!”董放笑着道。



    于秋点了点头道,“这条商道对我们的价值非常巨大,解决了梁师都,咱们的货物就可以更加顺畅的去到西域各国,是咱们下一步的发展目标。”



    话是这么说,不过于秋更加看重的,是从西域引进过来的作物,可以帮助他完成系统任务。



    董放赞同道,“属下也是这么想的,所以,当初留了善阳这个前哨站,等鬼面骑士完成了三个月的作战训练之后,属下会亲自去善阳坐镇,伺机灭了梁师都。”



    “这事最快也要到明年才能去完成了,山东那边的徐圆朗可有什么动静”于秋又提出另一个问题道。



    这个徐圆朗可是个好浑水摸鱼的无信之徒,在刘黑闼起兵占据河北之后,他就想起兵占据山东,过一过称王称霸的瘾。



    不过,山东那边世家豪强林立,族兵一联合起来,比他的兵力还多两三倍,使得他完全无法扩张出去,之所以现在还没有被灭,那都是因为李世民故意留着他给山东的世家找麻烦,削弱山东世家豪强的力量。



    而这次李建成过来,一定会满足山东士族的要求,调河北军去灭了他。



    “此人割据东平半年多,也未能扩张出去,只怕是受到了山东世家的联合打压,难以动弹,公子可对他有什么想法”董放将自己知道的情况说了一下之后,又询问道。



    “派人传信给他,若他能带兵袭击博陵,我保他兵败之后有一条活路,若是没有这个勇气,就洗干净了脖子,等着被砍头吧!”于秋无论是做生意,还是做投资,是绝不与没有信用的人合作的,徐圆朗对他来说,唯一的价值,就是可以在博陵崔氏身上咬一口。



第一百四十九章 魏洗马
    洺津渡之所以还不太行,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它的知名度不够高,大家对它还不了解,而这次李建成带着文武百官和一大堆世家子来洺州,就是洺津渡打开局面的一次机会。



    于秋只用了两天时间就完成了手工按压机床的制作,获得了初级机床制造技术,然之后,他又用一天时间,设计了一款新的按压切割机床和一款按压打孔机床,只需要赵七娘用坚韧度高一些的碳钢打造齿口,和钻头,它就能快速切出多个榫卯结构的接头,或者在木板上打连接孔洞,让家居工坊制作出来的家具合口处严丝合缝。



    说白了这其实就是利用杠杆和齿轮的效应,让齿口和钻头快速的转动起来,节省了工人们用锯子,斧头,凿子一个个手工弄的时间和精力。



    完成了四个小的技术经验类任务之后,系统马上又给了于秋发布了四个新的技术经验类任务,第一个任务是亲手冶炼出一块钢板,完成任务可获得初级冶炼技术和相关经验。



    第二个任务是制作出一艘船舶,完成任务后可获得初级船舶制造技术和相关经验。



    第三个任务是调制出一种可杀虫的药水,完成任务后可获得初级农药调制技术和相关经验。



    第四个任务是收集十种动物的毛发,编织成衣物,完成任务后可获得初级毛发脱脂技术和相关经验。



    很显然,这四个小任务比之前那四个小任务的奖励稍微有所提升,而且更加实用,于秋也基本不需要费多大力气,就能完成。



    不过,李建成一行在于秋等人到洺津渡的第四日上午就抵达了渡口码头,他只好暂且将任务放一放,与李世民等人一起到码头接人。



    总体来说,李渊的基因还是不错的,他的几个嫡子,个个都长的身材高大,相貌堂堂,而且没有一个是废材。



    李建成比李世民大九岁,现在已经是个胡须都有半尺长的中年人了,下船之后,言行举止倒是给人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



    不过,在于秋看来,他多少有些虚伪,自己这个从未与他见过面的人,他也能摆出一副见了多年老友的姿态,让于秋很别扭。



    “于都督发明高产粮种,有大功于国,待得孤将这些粮种迎回长安之后,必定会禀明父皇,重重的封赏于你。”李建成既然跟李世民不对付,就没有跟他多讲什么虚礼,两班人马相互抱了一拳,算是行了见面礼,然之后,李建成立即就在人群中找到了穿着从二品官服的于秋,热情的向他道。



    “太子殿下客气了,你远来辛苦,我已经在此间于氏酒楼中备下薄宴,还请殿下移步前往用饭歇息。”于秋不是太热情,也不是太冷漠的避开了和李建成谈粮种最终归属的问题,做了个请的手势道。



    他可是从来都不会把自己的东西白白送给别人的,哪怕是是坑人的一环,也要发挥它最大的价值。



    很快,原先站在渡口迎接的卫兵和看热闹的百姓便自觉的让开了一条道路,李建成这才发现,这洺津渡不仅码头修的大,街道竟然也如此宽敞,他领着数百号人往街道上走去,居然一点都不显得拥挤。



    “真难以想象,这里半年多以前,还是一个破败的村子。”李建成看到了街道上连排的砖瓦房屋之后道。



    看来,这一路来李建成对于洺津渡的由来也有了些了解,那么于秋也就不跟他废话了。



    至于他身后那些眼神不善的大臣和世家子们,于秋也更加懒得理会,倒是在这里闲逛了几天的王门,热情的开始给李建成介绍起了洺津渡的情况,主要就是说的,就是这里的某某某东西有多好,‘当列为贡品’之类的。



    他这一轮推销,自然是于秋乐见的,于秋刻意不在码头准备车马接送,就为了让跟着李建成来到洺州的这些人熟悉熟悉洺津渡,而且,于秋现在根本不着急把他们往山庄里带,只要在洺津渡待上一两天,那些人自然会发现一些商机的。



    一条不到两百米的街道,众人硬是走了近半个时辰,主要是王门不断在李建成面前献宝,对于这些新奇事物同样感兴趣的李建成,不免在一些商铺面前多看了几眼。



    当火辣的太阳晒的大家都有些燥热的时候,一行人终于来到了洺津渡新修建起来的于氏大酒楼中。



    说是楼,其实整体建筑只有两层,一楼大厅有五百平左右,樑柱之间摆着上百张大圆桌或者小方桌,二楼只有三四百平,是一个随时可以用屏风隔断的宴会厅,而且四面都是通风的推拉门大阳台,顶上吊了很多个通过拉绳,就能旋转起来的大蒲扇,如果再加上每张台面上放的冰桶,整个宴会厅倒是让人感觉凉爽的很。



    李建成和朝臣们自然是想不到像洺津渡这样的小地方,还有这么大气的饮宴场所的,引着朝臣



第一百五十章 晚宴
    于秋从来都不会做无用功的事情,在散席之后,他就安排人给大家分配了居所,除了李建成喊了李世民去房间说话之外,其它的大臣和随同李建成而来的世家子们,基本都是在房间匆匆的放下行李,就涌到了洺津渡的大街上。 //

    他们刚才在街上看到了芙蓉香皂,一箱装的居然只卖四百二十贯,要知道,按照芙蓉香皂的箱装标准,一箱可是有四十八块,平均算下来,一块芙蓉香皂还不到九贯钱。

    而芙蓉香皂在长安长孙氏商铺里的零售价是十贯一块,而且由于限售原因,有钱都还未必买的到,零散买的话,很多人出十一贯能买到一块都算不错的了。

    再有就是各种吃食,和家具,皮货,且不说价格的差距,光是精致美观度,就让他们有眼前一亮的感觉。

    “你们这里的雪花盐,真的只卖两贯钱一斤”一个长安来的官员去到了专门卖盐的铺子之后,一脸不可置信的模样看着标价牌问掌柜的道。

    由于河北的战乱结束,物价在一个多月前就呈断崖式下跌,原本虚高的盐价也是跌了一大半,之前在关中能够卖到七八贯钱一斤,在河北能卖到十贯钱一斤的青盐,现在只能卖到两贯多一点的价格了,雪花盐比青盐的价格略高,由于是长孙氏独家出货,在长安的零售价一直稳定在三贯钱一斤,而洺津渡这边,居然比长安的价格要便宜三成多,简直叫人不敢相信。

    “是的,如果整石买的话,我们还能再便宜一些,一石给您算二百三十贯。不过,将这些盐运出了洺津渡之后的税赋和运输的费用,须得您自己出。”掌柜的笑容可掬的道。

    “我如果要一百石雪花盐,你能给到什么价”那官员估算了一下自己这次从长安带来的钱财之后,再度询问道。

    那掌柜的考虑了一下之后,答道,“每石再给您再降十贯,总价两万两千贯。”

    这么算下来,哪怕这个官员按照朝廷的规矩,承担十税一的商税,到手的均价,也没有超过两贯钱一斤,而如果他用自己的官方座船将其运回长安的话,多半是不会交一文钱的运费和税费的,也就是说,到了长安之后,他只需要照市价出手一半左右的盐,剩下的就全都是赚的。

    近万贯的盈利空间,直接让他脑门子冲了血,当即拍板道,“我要一百石雪花盐,你现在有这么多货吗”

    掌柜的笑道,“有的,有的,您只需要告诉我在那条船上货,我们会有伙计马上帮您装船,货款他们也会当面点清之后带回来。”

    “上万贯的买卖,你们就这么随意的交给一个伙计打理”那位官员有些不信的道。
1...4445464748...24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