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大农枭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爱吃鱼的胖子
即便是我师尊逍遥子,也只不过是个炼气三重的修士,使用起一些法术来,比我这个偶有气感之人,轻松一些而已……
通常的时候,气感在七岁之前就会出现,似你等这些三四十岁,却只是空有一身蛮力的家伙,今生是别想踏入修行的门槛,引动天地元力施展法术了……”
一打断玄之又玄的忽悠,李世民等人却听的十分认真,仿佛发现了惊天大秘密一般,不过,听完之后,他们又纷纷恨不得早生几万年,在灵气充沛的上古时期,做一个可以飞天遁地的修士。
不过,于秋为了让自己的谎言维持的更久一些,说了一些后世玄幻小说里才有的内容之后,又将话锋一转道,“不过,人类不能通过修行获得强大的力量,却并不代表人类不能通过其它方法获得强大的力量。
在数千年前,我的师门中就有一位叫科的前辈,发明了很多能够让人变的十分强大的技术,师门种将其称之为科技,他这种用技术使人类变的强大,拥有堪比上古修士能力的学说,则被称之为科学。
至此之后,我们灵鹫宫的前辈,除了锻炼身体,强大自身之外,则主要是学习科学技术,来强大自身。
比如,仙人可以飞天遁地。
但是,我们普通人运用科学技术,也能制造出一些东西,达到飞天遁地的效果。
比如,仙人懂得千里传音。
但是,我们普通人运用科学技术,也能制造出一些东西,达到飞天遁地的效果。
就像你手中的望远镜,它其实就是比较粗浅的科技产品,现在,他还只能将物体放大几倍,让人看到几十丈以外的东西。
但是,等我将这门学问吃透,便可以制造出能够将物体放大几十,几百倍的望远镜,看到几百丈,上千丈外的东西,甚至,还能造出可以看到天空中的星辰的千里镜,万里镜。
第一百八十七章 掐准心思
自从在于秋口中得知自己比较短命之后,李世民就一直很惆怅,连尉迟恭和程咬金的安慰也没有什么效果。
他固执的认为,自己可能会因为争位失败,而被李建成杀掉,所以,于秋更加没的睡了。
深夜,于秋刚刚在军帐里躺下,面色深沉的李世民就从门口钻了进来。
“你干啥”于秋一骨碌的从床铺上坐起来道。
“有些事情,想跟你谈谈,正好你我抵足而眠,也睡的暖和一些。”
李世民说着,就要来掀于秋的被子,却被于秋一脚踹开了手,鄙夷的道,“我才没有跟男人睡觉的习惯,有事你直接说。”
李世民有些尴尬的在帐篷里找了一个小马扎坐下之后才道,“我曾经在太史监找袁道长相过面。他说我此生必将功名盖世,贵不可言。”
“从你的面相上来看,这位袁道长倒也没有说错。”于秋煞有其事的看了一眼李世民鼻青脸肿的脸,点了点头道。
闻言,李世民似乎找到了一点信心,有些兴奋的道,“那位袁道长还说过,人的命运,没有一成不变的,需要自己去争。”
于秋闻言再度点头道,“这句话也没错,我们灵鹫宫就追求逆天而行,人定胜天。”
“所以,你之前说我短命的事情,是有解的是吧!”李世民一脸期待之色的看向于秋道。
“这就得看你抗争的力道了,想要逆天改命,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关键时刻,你必须得做出一些非常人能够做到的事情,比如……
算了,就不拿我自己给你打比方了,你自己去悟去。
不过,出于朋友之义,我提醒你一句,勤锻炼,少嗑药,或许能让你多活几年。”于秋提醒道。
“我们已经是朋友了么”在于秋这里得到了肯定的答案,李世民的心情顿时放松了不少。
“有句老话说的好,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现在那些世家子们怂恿李建成对付我,他就是我们共同的敌人,所以,在李建成没有被我们搞倒之前,我们算是朋友。”于秋打断了李世民想要跟自己套近乎的势头道。
“那么你告诉我,你故意推动和颉利的谈判,是想要对付我大哥么”李世民盯着于秋的眼睛道。
“当然不是,我之前跟你说过,我的目标,是做世界之主,所以,在我的眼里,突厥人和中原汉人,是没有多大区别的,只是生活习惯不同而已,推动和颉利的谈判,只是我想解决两族人民的争斗,使大家达到互利共赢的局面。”于秋感觉到了李世民在套自己的话,正色道。
“可是,你先前说执失思力不能代表突厥,其实,你也不能代表大唐。与突厥结缔盟约的事情,必须得通过朝廷,也就是说,通过我大哥。对他有好处,他才会同意,对他没好处,他就会搞破坏。”李世民又道。
说到这里,于秋大概明白李世民的意思了,他是想跟自己结盟,然后一起对付李建成。
不过,对于朝堂上的争斗,于秋根本没有兴趣,因为,即便是坑了李建成,也对他自己没有好处,反而会拉一堆仇恨在身上,坑人的手段,只有在对自己有利的时候,于秋才会释放。
于是他开口道,“你想多了,我根本没有代表朝廷跟突厥谈判的意思,我只是代表洺州跟突厥谈判。你别忘了,从朝廷是诏书下来以后,洺州现在已经是自治区了,在各方面都可以自己做主。”
闻言,李世民很想抽自己一耳光,当初怎么就鬼使神差的想到了用联姻计将于秋捆绑在朝廷这边呢!
他可是一个被女人坑的差点掉了性命的人,这辈子都不可能再对女人动什么真心。
否则,一个二十来岁,火气正旺的年轻小伙子,怎么连个暖床的女人都没有呢!
所以,他是白搭了一个姐出去了,还让于秋顺利的完成了推动自治的目标,以于秋脑子里那些天马行空的乡法,李世民可以想象到接下来洺州将会有怎样巨大的变化。
“代表洺州和突厥谈判,你怎么想的”李世民纳闷道。
“你以为代表朝廷和突厥谈判,突厥人会理你
不要忘记了,在河东边境
第一百八十八章 四大越冬场
执失思力回来的很快,不到三天时间。
看到了于秋准备好的和平条约之后,他的头也点的很快。
虽然,对于战略合作伙伴这个词的意思他压根还不太懂,但是,他看的懂纸面上实实在在的有利于突厥的条件。
像开场白之后的第一条就很吸引他的眼球,洺州将持续投入两千万贯,为突厥打造四个大型的越冬场所。
反反复复将两千万贯这个数字跟于秋确认过之后,他就差点惊掉了下巴。
两千万贯是多少钱
李唐六七年的税收结余了。
洺州居然会拿出这么多钱来帮助突厥修建越冬场所,简直是太财大气粗了。
这让他都有些看不进去这一条之后写的密密麻麻的那些东西了。
实际上,越冬场所可不是于秋白白给他们修建的,是双方都要出人力物力的,而且,投入运营后,突厥人赶着牛羊到这些场所里来过冬,是需要缴纳场地费用和草料费用的。
不过,这些费用,可以用牛羊或各种皮货来支付,而在这四处越冬场所,洺州将会不限量,并且低价对突厥人出售他们的生活必须用品,比如,盐,茶,衣物,水果蔬菜,日常生活用的铁器,针线,陶器等。
另外一个要求就是,突厥人必须得提供这四处越冬场所的土地,不能在大唐境内,又不能离边境太远,还必须是水草,煤产业较为丰富的地区,要将每一处越冬场所周边三百里设为禁牧区,这方圆一千二百里范围内的草地,是要储备起来,给所有牛羊过冬用的。
这块范围,几乎占据了现在突厥势力范围的五分之一区域,而且,一旦定下来,那么突厥人的活动范围,与汉人的活动范围,将会有一个较明显的隔离区。
然之后,就是具体的选址问题了,于秋早就指定好了,第一个位置就是在胜州西北三百余里的康巴什地区,在后世它就是大家所熟悉的鄂尔多斯,这里有水有煤有湿地,现在处于属于颉利的势力范围,被于秋命名为东胜越冬场。
第二个位置则是河曲,偏关以北三百多里左右的位置,在后世,属于准格尔地区,同样水草丰茂,有山有水有煤,被于秋命名为共荣越冬场。
第三个位置,则是善阳偏东北三百里左右的位置,大概在后世的大同附近,亦是煤炭多到用不完,河流密闭,水草丰茂的地方。
不过,这里已经是突利的势力范围了,这里被于秋命名为同心越冬场。
最后一个位置,则是慎州往北三百多里的大乌登山附近,大概在后世张家口北部化德县的区域,它同样处于突利的势力范围以内,但比较巧妙的是,它距离契丹,奚部,室韦部的距离都不过三百里左右距离,距离高句丽的实际控制区域,也不过五六百里左右距离,被于秋命名为团结越冬场。
要是此时执失思力多考虑一下,他就会发现,于秋这样的设计分配,里面其实全都是坑。
然而,他现在纠结的问题,却是自己的部落,去哪一个越冬场越冬好,按照最近的话,肯定是第三处同心越冬场最佳,可是,这里目前是突利的势力范围。
而于秋给出的解释是,这四处越冬场所,是所有突厥人共有的,无论任何突厥部落赶着牛羊来到任何的越冬场过冬,都会受到洺州负责经营越冬场的管事热情的接待,与他们原本的放牧区域,以及原本效忠的可汗是谁并无关系。
这倒是让执失思力有点无话可说了,其实,他在内心里,并不认为这样的越冬场能够长久的经营下去,如果它真的有可以帮助突厥人越冬的功能,那么等它建立好之后,颉利和突利一定会想办法将其掌握在自己的手里的。
因为,它关系着所有突厥人的命运,掌握了它,就等于掌握了突厥人的生存命脉。
现在他心里只想着忽悠于秋去将它修建好就行了,对于修建的任何条件,只要突厥人能做到的,他都愿意答应。
所以,于秋说到后续的一些建造条件的时候,执失思力就是一个劲的点头,导致这个最重要的项目,直接就这么通过了。
按照约定,明年开春以后看,于秋会发动三到四万北地边民分别去这四个地方负责修建这些越冬场所,突厥各部则是需要在每一处提供三万青壮劳动力,以及足够多的牛马牲畜支持,还要提供所有修建越冬场的工人的伙食。
&n
第一百八十九章 为未来铺路
在于秋与执失思力初步达成协议之后,交换俘虏的工作就开始进行了,执失思力将会盟的地点定在了善阳,于秋倒是没有什么问题。
不过,在此之前,颉利必须要先撤了马邑之围,退回定襄,而且,在善阳会盟的四方代表,均不能带超过三千骑兵进入善阳百里范围之内。
为什么说四方代表呢!颉利既然和突利撕破了脸皮,自然是被当做两方,李唐和于秋也同样分为两方,本来给颉利的承诺,是于秋代表洺州决定的,与李唐并无关系,但是李世民强烈要求参加,理由是李唐也是这次会盟的受益者之一,必须要见证。
或许是李世民考虑到了后世史书会怎么写的原因,于秋也懒得理他,至少,在善阳多一支三千骑的己方人马,自己的安全更加有保障。
他一点也不担心在颉利后方抢的不亦乐乎的突利会不到场,因为,在于秋的规划里,有两处越冬场,都在他的实际控制范围以内,有利于他拉近与颉利的实力差距。
这两个多月仗打下来,颉利治下实际的人口至少减少了一万多帐,只有十三万多帐了,而突利这边,则增加了一万帐左右,达到了八万多帐,在双方能出动的兵力都在十万以上的时候,两人就不会轻易开战了,因为很难一战分出胜负。
会盟的日子定在腊月初,即便是有些小改动,也不会有大问题了,于秋将交换俘虏的事情交给高雅贤之后,就领着鬼面骑士回到了苇泽关。
他不会真的把马匹装备全面优于突厥人的鬼面骑士,真的派到四大越冬场去做什么护卫队的,与突厥签订盟约之后,于秋就是两条腿走路了,即便是李唐朝廷和中原世家不跟洺州做生意,他还可以靠与突厥人做生意搞活洺州经济。
实际上他其实还有第三条腿,那就是与西域胡商的贸易,只不过西域太远,与他们贸易的周期太长了,暂时还看不到效果。
而接下来,于秋要发展起来的第四条腿,就是东边沿海的贸易了。
高句丽在与前隋的战争中不断的吸收周边弱小,壮大自己,到现在,已经是个人口超过百万户的强国了,在他的身后,还有新罗百济两个人口不下十万户的国家,至于活跃在东北大地的几个部落,人口暂时无法清算,但加上这三国的人口,总体两三百万还是有的,差不多有现在李唐一小半的经济量了,这个市场不能放弃。
同样不能放弃,自然是海盐产业和于秋的海产养殖任务,在后世,民间通常有一亩海抵十亩田的说法,因为田只能种上一层农作物,海却是立体的,可以分不同的深浅,养殖很多鱼虾,而且,一亩大小的海洋别说是搞海产品养殖,光是野生鱼虾的价值,也是农田产出的很多倍。
当然,这个时代,人们对海洋还十分敬畏,对于海洋里的生物认知也十分匮乏,也就是世代居住在沿海的居民,懂得一些吃海货的知识,稍微靠内地一点的百姓,则是害怕海鱼会吃死人,毕竟,这个时期的生态环境极好,海洋中鱼类很丰富,很多鱼则是不能吃的。
鬼面骑士在接下来的日子,将会回到洺州,进行一轮装备的更新换代,然之后回到慎州,向东开辟市场,而所用的办法,其实和对付颉利的套路差不多,先抢服打服那边的势力,再跟他们做生意。
难度可能有点大,毕竟,契丹,靺鞨,室韦等部还过着茹毛饮血的生活,极其野蛮。
而溪人,扶余人,高句丽人,则是已经有了筑城守城的经验,跟他们就已经不是纯粹的野战了,可能有城池攻防战。
不过,向东开辟市场不仅仅是经济方面的考量,这是对付山东门阀的前戏,杨广百万大军为什么拿不下一个高句丽,就是因为这些门阀势力在其中搞鬼,现在东北的商贸,就是掌握在以崔氏为首的山东门阀手中的。
苇泽关为洺州军准备了盛大的庆功仪式,在所有人都心怀忐忑的时候,李三娘却坚定的认为于秋能够大胜,因为,她知道于秋的性格,没有把握的事情他不会做,尤其是冒生命危险的事情。
当然,庆功归庆功,她与于秋两人是不会有什么交流的,原因无它,尴尬。
倒是伤势好的差不多的李世民有点没脸没皮,提着酒坛子就到了于秋身边道,“你难道对我三姐没有一点安排”
在火堆前用烟熏着马腿肉的于秋摇了摇头,没有说话。
“那对娘子军,你总该有一些安排吧!”李世民再度道。
“我如果说没有,你是不是会顺势说交给你处理”于秋笑着道。
“还真被你猜着了,三姐这支人马最初虽然都是招募的一些土匪流寇,但自起事以来,大小经历过数十战,军纪也整肃的十分严明了,算是我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