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侯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大司空
这时,左子光、李延清就站在宫门外的墙边,默默的等待着皇帝下令拿人。
缇骑司的人,和警政寺的人,早就把现场围得水泄不通。
只是,皇帝不下令,没人敢妄动罢了。
“皇上,臣请废除不尊儒的妄政。”
就在这个节骨眼上,有读书读傻了的硬骨头,猛喊了一声嗓子。
宫门前鸦雀无声之下,这一嗓子立时震惊四座,把现场的气氛推向了冰点。
李中易轻声笑道:“果然是冲着朕来的。”
刷,李琼背上的冷汗,立时就下来了,此言十分不善呐。
如果是平时,早有人出来劝解李中易了。今时不同于往日,在场的有一个算一个,人人皆可找理由治罪的情况下,谁敢出来多嘴多舌?
“李琼,那这些人都杀了,史书会如果记载?”李中易很不客气的点了李琼的全名。
以这个时代的风俗,直呼其名,乃是十分不客气的态度,十分惹人厌恶。
可是,犯了后缩错误的李琼,只得硬着头皮,拱手道:“禀皇上,所谓法不责众。把他们都杀了,史官们的笔下肯定就不好看了。”
李中易点点头,又看向孔昆。
孔昆毕恭毕敬的躬身道:“禀皇上,下臣以为,可杀为首的逆臣,贬了次恶,赦了低级的盲从者。”
李琼一听,心说,行啊老孔,此话面面俱到,八面圆滑,叫人找不出破绽来。
李中易点点头,又问孔昆:“该杀哪些?贬哪些?赦哪些?”
孔昆见李中易越过了倍受重用的刘金山,再次问了他,不由心下猛的一喜,朗声回答说:“崇政殿内参与逼宫的贼子,皆可杀。四品以上的重臣,皆可贬。五品以下的盲从者众,可赦也。”
李琼见了有些落寞的刘金山,不由暗暗一叹,选择大于才能,关键时刻的站队,决定了前途和命运,此言不虚也。
逍遥侯 第1590章 大清算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逍遥侯最新章节!
“臣左都御史王大虎,弹劾诸臣不法情事……”王大虎果断出列,当众一一列出了弹劾名单。
名单十分冗长,王大虎足足念了一个时辰。
等王大虎说完之后,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等待着皇帝的惩罚。
没办法,玩政治的人,都必须懂得一个质朴的道理:成王败寇!
文官集团,既然敢趁李中易失踪之机,闹出逼宫的戏码,就别怪李中易手狠手毒了。
“左子光何在?”
李中易叫了爱徒的名字,在场的相公们,不由心头猛的一凛。
帝国双犬,子光延清,咬上一口,入骨九分,是早就流传得尽人皆知的谚语。
“臣在。”左子光从宫墙下面露了面,抱拳拱手,一副恭聆圣训的样子。
“朕命你,主持查看他们的家产,潇松协助你。”李中易举手在半空中划了个圈,把跪满了宫门前的文臣们,全都绕了进去。
“臣奉谕。”左子光长揖到地,早就赶到了宫门前的李云潇也出来领了命。
宫墙上的重臣,一个个吓得魂飞天外,神不附体。
所谓的查看家产,其实就是抄家的前奏。
只不过,查看家产的意思是,先把罪臣们的家产全部搞清楚了,登记在册,再等待正式抄家的上谕而已。
“李延清。”
“臣在。”李延清走过来,和左子光站了个并肩,一样的躬身行礼。
没等重臣们砸摸过味来,李中易的第二记重锤,又砸了下来。
“他们都由你负责一体拿下。胆敢反抗者,格杀勿论。”
“臣谨遵圣谕。”李延清俯身下去,恭谨的领了命。
警政寺新修的北城监狱,早就竣工了,可以关押至少五千人。因一直空着,没有犯人关进去,也就没人太注意这种小事。
没想到,今天正好派上了用场。
随着,惩罚的铁锤一一砸下,帝国双犬开始分头行动。
缇骑司人少,但是精干。左子光每次的大行动,都必须有九门提督衙门派兵支援。
左子光负责抄家,和李云潇两人,早早的骑马走了。
李延清大踏步走到百官的跟前,昂首挺胸,厉声喝道:“本官奉上谕,擒拿尔等。胆敢反抗者,格杀勿论。”
“冤枉啊……”
“皇上,你不能这样啊……”
“不能啊……”
“太狠了,抓这么多人……”说什么的都有,哭喊声连成了一片。
李延清暗暗冷笑一声,现在知道求饶了,知道哭了,早干嘛去了呀?
“都拿了。”李延清把大手一挥,断然下令抓人。
警政寺属下的差役、巡警们,如狼似虎的一拥而上,将手无缚鸡之力的文臣们,一一擒下。
宫墙上的相公,一个个噤若寒蝉,呐呐不敢言也!
翻遍了史书,除了那个一次性宰尽数千大唐朝臣,让黄河水变红的梁太祖朱温之外,还未有一次抓几百朝廷命官的先例。
但是,李中易就这么干了,而且干的光明正大,理直气壮。
今天的抓人抄家,可不是李中易故意捏造罪名的构陷,而是证据确凿的群臣逼宫。
既然选择了逼宫,就别怨皇帝手毒了!
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一切阴谋诡计都是纸老虎。
收拾了宫门前的数百文臣,李中易转过身子,瞄着政事堂的相公们,淡淡的问:“尔等可知罪?”
形势比人强,李中易铁腕无情的大手一挥,连近千的文臣都抓了个精光,又何况墙上的这十几个相公呢?
“臣等知罪,请皇上重重的责罚。”政事堂的相公们纷纷跪下请罪。
李中易淡淡的一笑,说:“既然诸公不喜开封的繁荣和富贵,那便去琼州待着吧。”
琼州,自古以来都被世人视极南极恶之地,那里瘴厉遍地,被贬去的人,少有活着回来的。
实际上,李中易心里很清楚,所谓的瘴厉,主要是喝生水,被病毒或是病虫感染了。
“吁。”孔昆暗暗松了口气,他当时建议杀相公们,其实是故意为之,目的是把施恩的机会留给皇帝。
身为人臣,岂能沽名钓誉,贪天之功呢?
现在,皇帝赦免了参与逼宫的首恶们,就等于是定下了惩罚的基调:只抄家贬官,不杀人!
和盗贼出身的朱温不同,李中易的颇有自信,这些手无缚鸡之力文臣,翻不了天!
只需要把他们从实权岗位上拿开,不碍着李中易继续推进改革,随便他们在琼州怎么折腾了。
等燧发枪、开花炮等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先进装备,大规模的装备朝廷禁军之后,农民们拿着两把菜刀就敢造反的旧事,将一去不复返了。
李琼也听明白了,李中易这是捏着大把柄之后,高抬贵手,饶了逼宫诸臣一命。
只是,死罪可免,活罪却难饶。
贬了好,贬了好啊,只要留得青山在,就不怕没柴烧。
等下一任皇帝继承了大统之后,总会有可趁之机吧?
李琼是这么想的,站错队的相公们也是这么想,他们纷纷磕头谢恩。
不过,李中易的下一句话,却把所有人都扔进了冰窖里,冻得瑟瑟发抖。
“你们的子孙,从今往后,禁止参与进士科的取仕。”李中易的露出的笑容,在一干罪臣的眼里,显得格外的可恶。
读书人,读的都是圣贤书。
现在,李中易禁止他们的子弟参加进士科的科举考试,就等于是挖断了他们传承几百年,甚至是上千年的兴旺根基。
这一招,太狠了,比抄家还可恨十倍以上!
但是,人为到徂,我为鱼肉,饶了性命已杀万幸,哪有讨价还价的条件?
李中易转身走了,临上龙辇的时候,吩咐了下来,“告诉左子光,把他们的家也查看一遍。”
一旁恭送李中易的内阁三相,不由面面相觑,抄家皇帝的“好名声”,果然不虚传也!
出宫之后,李琼仰面长吐了口气。他这个不管事的内阁首相,既没有被骂,也没有受到任何的惩罚,但他知道,罢相已经进入了倒计时。
和李琼一起要倒霉的,便是刘金山了。
作为一直深受皇帝信任的实权相公,竟然在最关键的时刻,没敢站出来与邪恶势力做斗争,他的罢相也进入了倒计时。
李琼琢磨着,孔昆那个老东西,很可能要飞黄腾达了。
且不说孔昆有没有治国的真本事,单单是,他在最要命的时候,帮着薛太后稳定住了局势,就已立下了奇功。
以李琼对李中易脾气的了解,有功不赏,绝对不是皇帝的风格。
别看李中易登基之后,做了很多读书人视为离经叛道的大事,可是,江山依然稳如泰山。
其中,最核心的自然是,几十万战无不胜的朝廷禁军了。
但是,治国安民,仅仅靠强大的禁军,可不成。
皇帝推行的均田令,限制高利贷,士绅一体纳粮,免除百里之外的徭役,极大的减轻了百姓的负担,成倍的增加了国库的收入。
通观李中易各种“倒行逆施”的国策,受损失的阶层,主要是占地多的大官僚和大乡绅们。
利益受损严重的文臣和读书人,肯定要反扑。只是,他们的运气不好,掉进了李中易设下的圈套罢了。
孔昆坐进马车之后,脸上一直挂着笑,嘿嘿,刘金山和李琼二人,退出内阁已是迟早的事。
至于,孔昆自己嘛,嘿嘿,他倒真没有惦记着首相的位置。
内阁乃是集中了天下政务大权的中枢机构,就算不当首相,以孔昆两任次相的资历,又添了拥护薛太后的新功,怎么着都有不小的话语权。
资历这玩意儿,说重要也重要,说不重要也不重要,就看当事人怎么为人处事了。
在强势皇帝的手下当差,内阁首相并无一言九鼎的权柄,只不过是个最顶级的幕僚罢了。
在这种状况之下,只要孔昆继续留在内阁之中,就可以发挥出应有的影响力。
李中易回到内宫之后,先去安抚了薛太后,陪着她吃了一顿开开心心的晚膳。
伺候薛太后睡下之后,李中易这才返回自己的寝宫。
寝宫里,宫女们半哄半骗的,将大周氏诳进了恒温游泳池里。
女人天性爱玩水。
只是,这个时代的女人,除了李中易这里之外,只能在温泉或是浴桶里玩水了。
李中易穿过重重汽雾,摸进游泳池的时候,大周氏的说话声,时不时的传入他的耳内。
“这里的水温,如何保持的呢?”
大周氏当过皇后,见过大世面,但是也没太想明白,这么大一池子温水,怎么来的呢?
陪浴的的女官,笑道:“回娘子,此间一共有三个大池。刚烧的开水一个池子,混合过的烫水一个池,咱们现在泡着的就是可以划水的温水池子了。”
“娘子,奴婢教您游水吧?”
“哦,还是不了,我就泡一下就好了。”大周氏又不是没有羞耻之心的女子,不可能第一次来男人的宫里,就像荡妇一样自得的享受。
李中易悄悄的潜入水中,顺着大周氏声音的方位,偷偷的游了过去。
“呀……”不大的工夫,游泳池里传出了大周氏的惊叫声,随即戛然而止。
逍遥侯 第1591章 旭日东升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逍遥侯最新章节!
第二日晚上,李中易就光临了内东门小殿,招来知制诰的翰林学士,命其拟诏。
消息传出来之后,群臣们就知道了,皇帝这是要罢相了。
过了几天,拜相的诏书正式颁布,李琼和刘金山罢相,孔昆继任首相之职。
李琼虽然罢了相,却被加封为楚王,授平章军国重事之权,遥领卢龙节度使,加食邑一万户、加食实封两千户,赐推忠协谋同德守正佐理功臣。
当今之世,活着的亲王,除了李琼之外,也就是魏王符彦卿了。退下来的首相,依然十分的体面,由此可见,朝廷优遇老臣的开明态度,并未有变。
李琼的没有站队,实际上,是在纵容逼宫的群臣。
但是,李中易没有因而给予严惩,群臣们立时松了口气。
只要皇帝不偏激,万事皆可为也!
刘金山罢相之后,被贬为知幽州府事,原本的上柱国被拿掉了,遥领的使相头衔也没了,食实封也跟着少了三千户。
不过,以刘金山的不作为,皇帝只是将他贬去了富庶的幽州,已是极为手下留情了。
经过三拜三辞的固定流程之后,孔昆被正式拜为首相,他抑制住激动情绪,第一时间就递牌子进宫谢恩。
李中易在寝宫里,召见了孔昆。
“臣孔昆,恭请皇上圣安。”孔昆双膝跪地,毕恭毕敬的叩头,行了肃拜大礼。
不仅如此,孔昆故意把皇上万福改成了恭请皇上圣安,谄媚之意,不容狡辩。
李中易微微一笑,在他以往的印象中,孔昆乃是圆滑之辈。
此公遇事后,往往先想怎么不担责,而不是怎么去摆平。
所以,李中易一直没有让其挑大梁,担当重任。
谁曾想,真遇上大事的时候,连李琼和刘金山都怂了。偏偏是八面油滑的孔昆敢于站出来,直斥逼宫的逆臣,帮着薛太后稳定住了崇政殿内的局势。
不管孔昆是想投机也好,还是真正的忠君也罢,务实的李中易都只能看结果,而不能虚无缥缈的诛心。
要知道,诛心之下,人人皆是坏蛋,没有一个好东西了!
有功必赏,有过必罚,一向是李中易的原则。
“孔相公何故行此大礼?”李中易揣着明白装糊涂,故意刁难孔昆。
孔昆再次重重的叩首,带着哭腔说:“臣本愚钝,遇事总喜欢先考虑自家的安危,而不思进取。蒙皇上不弃,委以首相之责,臣万分惶恐,只能叩谢天恩,以表不二之忠心。”
李中易哑然一笑,敢情这家伙啥都知道嘛,只是故意憋着不说出口罢了。
如今,孔昆虽然登上了首相之位,能否做得长久,这就需要君臣交心了。
归根到底,一句话,只要李中易信得过孔昆,孔昆就可以长期待在首相之位上。
君臣交心,乃是题中应有义。孔昆自己抖落了短处,乃是极高明的手段,无形之中,令他说的话增加了不少的可信度。
李中易微微一笑,说:“坐吧,我这里不兴跪来跪去的,以后都别跪了。”
“臣谨遵圣命。”孔昆谢过恩后,侧着身子坐到了锦凳之上,只坐了半边屁股。
李中易端起茶盏,小饮了一口,推荐孔昆也喝几口。
孔昆饮了茶后,夸了几句,李中易放下手里的茶盏,说:“我打算,裁撤一些无用的衙门。”
“臣恭聆圣训。”孔昆一听就明白了,皇帝这不是在征询他的意见,而是告诉决定。
“太常寺之类的无用衙门,皆合并入六部。”李中易早就想好了,减轻草民们的负担,必须先减少衙门、冗官和冗员。
孔昆站起身,拱手道:“臣回去后,拟定个章程出来,请皇上过目之后,再颁行天下。”
李中易微微一笑,他就喜欢孔昆的这股子机灵劲儿,一点就透,压根不需要多说废话。
经历过逼宫大戏的刺激后,李中易现在彻底想通了,与其选个有本事的首相,不如选孔昆这个跟屁虫。
反正,李中易定下的大政方针,由孔昆领着群臣们执行下去,落实到位即可。
朱重八敢废除宰相,分权六部,那是因为,他是精力极其充沛的工作狂。
李中易熟读过明史,他自然知道,老朱的后代皇帝们,包括永乐帝在内,都没有精力一天批阅几百份奏折。
杀鸡取卵的事儿,李中易是不会去做的,那太累了。而且,皇权需要相权的协助,不管怎么绕,迟早绕不过内阁这一关。
“有减有增,才是正道理。我琢磨着,是不是把三司衙门和户部合并了?”李中易故意试探了一下孔昆的配合默契程度。
孔昆马上哈着腰说:“臣也以为应当合并了,政出多门,是导致政务办事效率低下的根本性弊端。”
这不就是个应声虫嘛?李中易哑然一笑,也好,也好,只需要配合着推行他的大政方针,独相的格局,其实也完全可以延续下去的。
“无农不稳,无商不富,无工不强。朕打算,增添教部、商部、民部、税部、技部和农部,不知孔卿,意下如何?”这又是李中易的试探性询问。
孔昆毫不迟疑的起身,拱手说:“臣也以为,理当如此。商部者,保护商贾的生意,让朝廷更顺畅征上商税,实乃旷古未来的创举也。所谓民部者,护民之意也,可以抑制大乡绅们,对草民的盘剥。农部者,若是在全国广布劝农官,必能稳定粮食产量,促进农耕的科学性……”
科学性?李中易有些诧异的望着孔昆,心说,行啊,他只信口说过几次科学性,竟然叫孔昆记住了。
不管李中易说啥,孔昆都能找到合适的解释,把皇帝的决策变得更加的合情合理,这也是一种极大的本事。
孔昆拜为首相之后的第一独对,竟然长达两个半时辰。而且,李中易史无前例的在寝宫里留了膳。
这就等于向群臣们发出了一个极其强烈的信号,皇帝打算大用孔昆了!
没几日,由孔昆独任宰相,各部尚书们集体参与商议大政的格局,也就随之定了下来。
如今的尚书省已经名存实亡,六部尚书也改为内阁集体领导下的十二部尚书,加上孔昆这个首相,也就组成了十二人的大内阁。
如今,新学尚未全面铺开,苦读圣贤书的读书人,依旧占据了知识分子里的绝大部分。
李中易也不可能完全堵死了旧学读书人的晋身之路,那会出大问题的。
所以,新设立的教部,就和掌管科举的礼部,形成了分庭抗礼的局面。
总而言之,新学新办法,旧学旧办法。但是,旧学的读书人,只能进入翰林院啊,国史馆啊,礼部啊,这些相对比较务虚的衙门任职。
而新学的读书人,出路就广泛得多了。诸如州县官,技术性的衙门,都被留给了新学的门徒。
高考的指挥棒之下,李中易有理由相信,随着新学门徒的逐渐被重用,旧学必定会持续性的萎缩下去。
所谓的皓首穷经,见鬼去吧。
老学究们,就算是学贯十八经,也完全解决不了,工业文明碾压农业文明的降维打击。
由于文臣集团的作死,李中易以绝大的气魄,一次性贬官近千人,彻底的扫除朝堂上的守旧障碍。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糟糕局面,从此以后,一去不复返了!
如今,已经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大好局面!
科技之光,再也不是从西边传来了,而是起自东方的大汉帝国!
说实话,要想扭转千年以来独尊儒术的格局,确实难于上青天,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除了李中易这种威权无限的开国太祖之外,后世的李家皇帝们,还真没那个魄力和实力,完成这么大的社会革新。
别人不清楚,李中易的心里门儿清。如果不趁机发展出攀登科技树的合理机制,打造出近代化的海陆军事力量,在未来的全球竞争之中,汉人为主的中原王朝,将面临数次灭国的惨痛教训。
退无可退,无须再退,只能是迎难而上了!
解决了内阁集体商议制度之后,左子光和李延清联袂来找李中易,禀报了抄家的详细情况。
“回皇上,臣奉谕查抄逆臣们的家产,收获异常之丰厚。共计抄得铜钱一亿贯,良田五千万亩,古玩字画,更是不计其数……”李延清非常能干,他手里捧着厚厚的抄家文册,念得异常起劲。
李中易含笑摆了摆手,说:“好,很好,干得漂亮,朝廷五年内,不可能缺钱花了。”
抄家得来的铜钱,虽然很多,毕竟只是一锤子买卖,不可能再有了。
但是,抄得的五千万亩良田,这就是源源不断的大财源了!
这么多的良田,掌握在大乡绅和大官僚们的手里,其收入和朝廷完全无关。
如今,这些私田变成了皇帝拥有的皇田。只要始终保持十五税一的低田租不变,遇到灾年的时候,大量的无地农民就有了托底的饭碗。
小农社会,只要农民们遭灾的时候,有口饭吃,就不至于当流民。
流民,是历代皇权社会谈之色变的,最可怕的一股狂暴力量。
换句话说,朝廷在灾年不托底,流民一旦演变成了揭竿而起,就很容易形成星火燎原之势,将整个帝国拖入内乱的深渊。
逍遥侯 第1592章 情谊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逍遥侯最新章节!
三司使衙门和户部衙门合并之后,新任户部尚书是黄景胜,他成了名副其实的大汉财神爷。
户部、工部和三司使衙门之中,涉及商业的部门,组建成了商部,尚书是王大虎。
无商不富,真不是一句空话。
可是,上下千年的历史,重农抑商一直都是基本国策。
李中易既然要发展重商主义,左思右想之后,只能让王大虎这尊大菩萨,坐镇于商部,令商部不至于叫人随便欺负去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