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逍遥侯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大司空
谎言,是无法长久的。套路,可以一时动人心,也迟早被识破。
唯有切身体会的真话,才能真正的令人感同身受。
“你……你儿子多大了?”
就在杜沁娘起身要走的当口,大周氏冷不丁的问她。
“我十五岁生的他,现在已经16岁了,唉,等他做了官,就该娶媳妇了。”杜沁娘一想到玉树临风的儿子,心里就泛起了阵阵涟漪,柔情似水。
杜沁娘心里明白,以柴熙让的身份,只要一天不做官,就没有名门贵女敢嫁给他。
柴周早就亡了,再无复国的可能性。
前朝曹王柴熙让,如果通过科举,做了大汉的官儿。不管是对李中易,还是对柴熙让自己,都是一次彻底的解脱。
“你呀,也别多想了。这日子吧,苦熬着是一种活法,死了又是另一种办法,笑着过也是可以的。”杜沁娘微微一叹,“我们女人都命苦,嫁鸡随鸡。可是,鸡死了,丢下我们母子不管了,总要想办法熬下去吧?”
“实话说,那男人还是讲信义的。这么些年来,凡是他答应我的事儿,也都一一兑现了。”杜沁娘起身又要走。
不料,大周氏竟然拉住了她的手,哀求道:“杜姊姊,再陪奴家说说话儿吧,我这心里乱糟糟的。”
杜沁娘暗暗松了口气,愿意开口了,这就是好事。如果,大周氏死活不肯开口,那就等着收尸吧。
憋了这么些年,杜沁娘终于把苦水都吐给男人听了,她的心里实在是舒坦多了。
外边窗下的李中易,暗暗感到惭愧不已。这一年多来,他确实冷落了杜沁娘。
没办法,国事为重,他不是征蜀,就是北征,哪来的那么多时间陪着杜沁娘?
明明屋里不时的传来说话的余音,但是,李中易竖起耳朵,怎么都听不清楚里边的说话声了。
李中易索性回了旁边的偏屋,只要大周氏肯开口说话,就说明她还没存必死之志。
想到这里,李中易不由暗暗庆幸不已。
幸好,这段日子,李中易把大周氏的身子,开发得异常彻底,让她食髓知了味儿。
如果,一开始得了大周氏的身子,李中易就敢玩出二女同榻的戏码,大周氏只怕是活不成了。
正经的良家贵女,和被彻底教导过的野女人,主要是心态上有着本质性的区别。
其中,最根本的区别,就是维持体面的底线,有着极大的差异。
做过老男人情妇的女人,和正经人家的妻子,谁的勾引难度更大,是不言而喻的。
李中易躺在榻上,由于体力不济,不知道怎么的,竟然睡熟了。
等他醒来的时候,睁开眼睛,就看见了杜沁娘的如花笑颜。
李中易毫不含糊的拉过杜沁娘的小手,轻轻的抚摸着,说:“这些年,苦了你了。我琢磨着,你应该去和熙让住到一块儿了,行吧?”
杜沁娘伏到李中易的胸前,轻声道:“和他住一起,我就不方便夜不归宿了。”
李中易心下一片敞亮,女人从委屈求全,到现在,心里其实已经有了他。
“反正啊,想和他住一起,就住一起。想住这里,还照旧。想两边都住呢,也都随你的意。”李中易抚摸着杜沁娘的乌发,“若是想我了,我给你留下一辆马车和特制的腰牌,随时进宫来找我玩耍。”
杜沁娘见男人替她想得如此周到,心下不由大为感动,原本堵在心里的那口怨气,立时消逝得无影无踪。
客观的说,李中易对自己的女人,还是很宽容的。
按照道理来说,小周氏早就该入宫,接受册封了。李中易一直容忍着她,由着她在宫外过着逍遥快活的自在日子。
杜沁娘住在长乐观里,李中易其实也没约束她的行动自由。
只是,杜沁娘比较谨慎,碍着曹王柴熙让的敏感身份,极少公开见客罢了。
但是,这并不影响一个事实,杜沁娘经常乔装打扮,混进桑家瓦子里去饮酒玩乐。
李中易起身之后,洗漱了一番,用过点心后,就想去看大周氏。
杜沁娘拉住他的手,小声说:“那也是个苦命的女人,在这个世上就剩下亲妹妹一个亲人了。易郎,别辜负了她,让她有个好结果。”
李中易顺手揽住了杜沁娘,笑道:“连熙让都有好结果,何况是她呢?放心吧,该放手的时候,我会放她去逍遥快活的。”
柴熙让,那可是正儿八经的前朝皇子,比南唐的李煜,或是大周氏,身份上要敏感一万倍。
男人的这话,非常有说服力,杜沁娘也就不再多嘴多舌了。
进屋之后,李中易抱住大周氏,软话连篇,温语成筐。
然而,大周氏死活不肯开口搭理他。
一起相处了不短的时间,李中易对她的脾气,也算是有着比较深的了解。
既然说不通,那就开始行动呗。
李中易早有准备的服了药,大周氏可就受苦了。
刚开始,她死活不肯开口。到最后,实在挨不过去了,恨恨的咬在李中易的肩头,下死口啃了下去。
李中易痛在肩膀上,美在心里,这一口咬下去,说明她认命了。
唉,男女之间,床头吵架,床尾和。
能和,善莫大焉。
令李中易没有想到的是,大周氏虽然认了命,却赖在长乐观,死活不肯走了。
李中易军政事务繁忙,不可能始终待在长乐观里陪着大周氏,只得给了她一点空间,让她和杜沁娘作伴。
男人走了之后,大周氏冲着杜沁娘蹲身行礼,态度恭谨的说:“多谢姊姊的开导,妹妹我铭感五内。”
杜沁娘亲手搀起了大周氏,笑眯眯的说:“你呀,就是太闲了,将来啊,生个一男半女的,就不会那么寂寞了。”
两个女人,彼此都知道对方的底细,也都是李中易的女人。再丑的话说出口,也没有任何违和感。
皇帝的女人,除了死,就只能熬着,也不可能再去招惹任何男人了,这就是现实。
大周氏羞涩的一笑,小声说:“也许是我没有孩儿缘,成婚都那么久了,居然一直没有个动静。唉,这都是命啊。”
杜沁娘忽然想起,她怀上女儿之前,李中易的各种骚操作,不由心下微微一动。
“嘻嘻,照我看啊,指不定,你已经怀上了呢?”杜沁娘捂嘴轻笑。
那绰约迷人的风姿,即使大周氏同为女人,也不禁砰砰砰的心跳加速。
就这么着,大周氏在长乐观里,一待就是两个多月。
有一天,大周氏用早膳的时候,闻着平时最爱吃的羊肉味,忽然捂住小嘴,一阵干呕。
陪着她一起用膳的杜沁娘,随即笑出了声,“恭喜妹妹,贺喜妹妹,终于怀上了。怀上了好啊,怀了他的孩儿,他待你会更胜于从前。”
杜沁娘如今的超级待遇,其实,和她生下了李中易的皇三女,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想当初,杜沁娘也和柴荣闹过别扭。没生熙让前,和生了儿子后,那个待遇有着天壤之别。
和男人闹僵了,杜沁娘只要打着儿子病了的旗号,男人一准赶过来,嘘寒问暖,求医问药。
说句心里话,杜沁娘是真的替大周氏感到高兴。只要大周氏顺利的把孩子生了下来,男人更会礼让三分,这早有明证了。
(ps:干劲冲天,拜托赏几张月票,今晚一定第四更。)





逍遥侯 第1602章 陆军第一协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逍遥侯最新章节!
“警政寺卿,臣李延清,叩见皇上。”李延清毕恭毕敬的长揖到地。
李中易从书案上抬眼,看了看李延清,问他:“都查清楚了?”
“回皇上,已经查清楚了。那个小娘子乃是博陵侯府的三娘子,姓刘,芳名瑶娘,去年就和皇长子认识了。说来也巧,皇长子很少出宫,一出宫就遇上了那位刘瑶娘失脚从马车上栽了下来,叫咱们皇长子给抱住了。”李延清的一席话,令李中易差点惊掉了下巴。
这也太巧合了吧?
李继易确实很少有时间出宫,李中易很清楚,他布置的功课,有多繁重?
李延清的调查报告,异常之详细。细到刘瑶娘的大嫂和她关系不好,都写得一清二楚。
李中易从头到尾,把调查报告仔仔细细的翻了两遍,最终得出了结论,刘瑶娘和李继易的相遇,纯属偶然。
道理很简单,李继易的出宫,纯粹是临时起意。
区区博陵侯府而已,还没有那么大的能量,有本事在宫里监视李继易的一举一动。
“继续监视着,有什么情况,必须第一时间报来。”李中易对于大儿子的地下恋情,格外的重视。
没办法,皇长子的未来媳妇,李中易不可能不重视。
按照现在的常理,皇长子的正室,肯定是由皇帝来决定。
不过,李中易毕竟是现代人的灵魂,倒不一定非要逼着儿子,娶一个他不喜欢的老婆。
俗话说的好,家和万事兴。家不和,外人欺。
对于娶什么样的儿媳妇进门,李中易倒是不怎么在乎门第,而更看重女方的品性。
古语有云,娶个儿媳妇进门,等于卖了个儿!
很多眼皮子浅的女人,整天在男人的耳边,说公公的坏话。
什么公公不多分点家产啊,什么小孩子上幼儿园的钱,公公也不补贴啊。
诸如此类,都是父子反目,甚至是相残的祸根。
皇家选儿媳妇,事涉万里河山的传承,李中易不敢不慎。
老子创业,儿子败家的事儿,在历史上层出不穷。最鲜明的例子,就是隋文帝和隋炀帝父子俩了。
如果不是李老二篡改了史书,隋文帝的开皇盛世,远胜于所谓的“贞观之治”。
结果,偌大的基业,叫杨广这个败家子,十几年就给败得精光。
李中易苦心经营了十年,好不容易让整个帝国呈现出国强民富的崭新局面,岂能容忍败家子的瞎折腾?
皇权专制时代,治乱循环的根源,就在于皇嗣不丰,导致的皇族人才凋零。
而臣子们,都是从基层选拔出来的,经历过无数的血雨腥风。不管有无真本事,至少都是善于察言观色,且经久考验的人精。
老皇帝死后,小皇帝则长于深宫妇人之手,那里架得住几千个人精的集体算计?
所以,历史上的皇权,始终需要宦官或外戚的协助,才能压倒外朝的群臣。
北宋的皇帝,对于臣子们的不放心,就需要各级走马承受的监视。走马承受,大部分都是皇帝派的监视宦官。
明朝,就更不用说了,锦衣卫、东厂、西厂,甚至还有内行厂的出现。
归根到底,就是皇权对于臣权的不放心,必须要派亲信监视着。
但是,从明朝败亡的历史,李中易从中吸取了深刻的教训。
皇子们不仅要接受系统的皇家教育,挫折教育也必不可少。所以,他才煞费苦心的,让儿子学新学,学军事,学政务,将来都分封去南洋诸国。
总之一句话,谁有治理好一国的能力,就选谁来继承他的万里河山。
明熹宗朱由校,从小是当皇帝培养的,他再怎么纵容魏忠贤和客氏掌权,也始终牢牢的掌握着最高决策权,并且客观上压制了党争。
而没有接受过皇家系统教育的末帝崇祯,就完全没有平衡朝局的帝王心术,容易轻信鬼话,容易冲动的干蠢事,导致东林党独大的悲剧。
反观满清诸帝,除了光绪帝这个混球之外,几乎没有传统意义上的昏君。
只不过,从道光帝开始,遇见了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农业文明彻底的被工业文明所碾压。
李中易的耐心很好。等到枪坊的产量,又创新高,足以装备一个协的时候,他才找机会,去了第一镇第一协的成立誓师大会。
作为现代人灵魂的李中易,他更喜欢穿棉布制成的大元帅服,而不是里里外外套了好多层的皇帝常服。
从李中易当上执政王开始,琼州少民掌握的棉花纺织技术和机械,就被弄到了帝都开封。
经过不断的改进和摸索,如今的棉布纺织技术和设备,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但是,因为棉花的种植面积不大,棉布的产量还极为有限,仅能配备到新编陆军中,用作军服。
骑在马上的李中易,出现在第一协成立誓师大会现场的时候,依旧是帝国大元帅的派头。
只见他,头戴大檐军帽,身穿灰绿色军服,腰挂军刀,佩戴着火红的肩章和领章。
在汗血宝马的映衬下,整个人显得格外的神气。
第一镇第一协协统,还是张三正,他是李中易内定的第一镇镇统。
见皇帝露了面,张三正赶紧拍马赶了过去。
张三正抽刀出鞘,撇刀行礼,大声说:“禀报大元帅,新编陆军第一镇第一协协统,少将张三正,前来报到,请您指示。”
李中易并拢右掌,斜指太阳穴,回了个标准的军礼,命令道:“随我检阅部队。”
“是。”张三正接令之后,拨转马头,紧随在李中易的马侧,陪同一起检阅部队。
和教导标不同,第一协满编之后,总有7500余人。下辖一个83人的参谋部,三个步兵标,一个炮兵标,一个骑兵标,一个辎重标,一个工兵标,一个弓弩标,一个丛林山地队,一个侦察营,一个警卫营。
在新编陆军之中,增加弓弩标,也是迫不得已的事情。
这是因为,经过长期训练的燧发枪手,虽然比使用火绳枪时的射击速度快得多,达到了一分钟四发的程度。
但是,在丛林作战之时,为了不惊动敌人,弩的作用,也不可小觑。
丛林里,只要枪响,就会惊动一大片。而弓弩的悄悄点射,动静就要小许多倍了。
一切从实战出发,不搞花架子,尽可能的减少自己的伤亡,更高效的杀伤敌人,一直是李中易追求的目标。
路过炮兵标的队列前,李中易不由露出了一丝微笑。
如今的帝国炮兵部队,已经全部用上了轮式大炮。不管是6磅炮,还是12磅炮,具体的形制,都和老电影《战争与和平》里的法军大炮,几乎一模一样。
美中不足的是,由于炼钢技术始终没有较大的突破,炮兵部队依然使用的是青铜炮,成本也一直居高不下。
攀登科技树嘛,只要方向正确,并持之以恒的进行改进,总有一天会出现钢制闩式后膛炮的。
有李中易这个先知指明了方向,炮坊的工匠们其实已经掌握了不少后膛炮技术,只是暂时还处于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之中罢了。
没办法,现在的火炮,全是架退炮。
打一炮,炮兵们要把退后的火炮,重新推回到原位。重新校正射击角度之后,才能再次发射。
这就严重影响了,火炮的打击精度和效率。但是,李中易又不是神仙,不可能凭空搞出更先进的管退炮。
饭,总要一口一口的吃,不可能一口气吃成一个大胖子。
到了弓弩标的队列前,李中易特意勒停了战马。
第一协弓弩标的装备,其实和朝廷禁军的弓弩兵,有着很大的区别。
其中,最重要的差异是,弓弩标所配备的弓和弩,都比禁军的标准弓弩,要小了好几号,射程也近得多。
这是特种山地丛林战专家们,给出的合理化意见。
毕竟,在丛林之中作战,杀伤敌人的距离范围,顶多也就是30-50米的样子。
在丛林大树的遮挡之下,瞄准百米之外的敌人,简直就是痴人说梦话。归根到底,丛林之中的射界,实在是太窄了。
而且,大弓大弩,携带进丛林之后,非常影响行动的自由度,十分的碍事儿。
另外,在热带丛林作战,弓弦和弩弦的防雨和防潮保养,显得尤为重要。
在现有的落后条件下,给弓弦上蜡,不失为一个增加弓弦的润滑度,防止弓弦受到过多的摩擦加速老化的好方法。
经过反复的实践,在弓弦之上抹蜡,其防雨和防潮的效果,其实并不是特别好,勉强凑合罢了。
李中易琢磨了很久,最终想出了一个好办法。那就是多备几条弓弦,包在几层油纸中,塞进装满石灰球的小盒子里。
经过步兵标的时候,李中易到处找儿子,却始终没有看见他们的身影。
唉,士兵们穿着同样的军服,乍一看,大家都差不多的长相,哪里就那么容易的一眼认出了?
不过,协统张三正,长年追随于李中易的左右,对于皇帝的小心思,他大致猜得到一些。
李中易很快就发现,张三正停马之处,恰好有一个他十分熟悉的身影。
他定神一看,果然是长子李继易。




逍遥侯 第1603章 后继有人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逍遥侯最新章节!
15岁的皇长子李继易,从小就是喝牛乳长大的。一天三大碗牛乳,每膳不落,而且营养也十分均衡。
所以,他看上去比普通人家的20岁的小伙子,还要高大壮实一些。
只见,李继易头戴大檐帽,身穿灰绿色列兵军服,背着羊皮背包,手持上了刺刀的步枪,仿佛标枪一般的站得笔直。
整个第一协中,除了协统张三正之外,无人知道,皇长子就在列兵的队伍之中。
张三正那是没有办法瞒过去的,他长期担任近卫军的要职。
从队正开始,一直到近卫厢都指挥使,张三正都在李中易的身边,怎么可能不认识皇长子呢?
李中易冲着张三正扬起下巴,张三正随即心领神会的下令,“全体都有。”
“啪。”过万双军靴,几乎同时敲击在一起,令人心动神摇。
“第一标第一营第一队出列。”
“射击训练。”
“三轮急速射,放。”
随着张三正下达的口令,李中易的视线,追着儿子的身影,来到了射击现场。
单筒望远镜里,李中易看得很清楚,儿子装填弹药的速度,明显比别人要快一些。
嘿嘿,燧发枪刚搞出来的时候,李中易拿了几支回宫,给儿子们当玩具。
少年郎,就没有不爱玩军器的,李继易也例外。
结果,经过长期的摸索和实践,一般枪手顶多一分钟内可以打四发而已,李继易却可以打五发。
李中易看得很清楚,李继易的枪口,冒了三次白烟,这就说明,没有打空。
前膛枪,最大的弊病,就是太紧张的时候,容易多次装填弹药,或是忘了装弹药,又或是装了弹药却没有用通铁塞进去压实。
多次装填弹药,很容易爆膛,导致伤了自己。所以,训练的时候,要求格外的严格。
李中易给讲武堂的堂训,说得很清楚,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
在这个时代,训练一名合格的弓弩兵,没有十年以上,是不可能成功的。
然后,燧发枪的出现,不仅枪的威力巨大,百米内可以轻松破重甲。而且,三个月内,就可以训练合格。
单是从战争的成本而言,三个月就能出一批合格的战士的步枪兵,肯定要淘汰掉弓弩兵。
张三正,那可是李中易心腹的心腹,不然的话,也不可能被内定为第一镇的镇统。
在张三正的刻意命令下,李继易所在的棚,被指挥得团团乱转。
从花样百出的单兵军事技能展示,到排枪射击的线列进攻,操典上对合格士兵的要求,挨个玩了一遍。
李中易频频点头,他的大儿子,军姿标准,射击动作娴熟,一次都没有出错,这已经是极为难得了。
看得出来,李继易确实下了狠心,非常严格的要求了他自己。
当着李中易的面,张三正作出了客观公正的评价,并提升李继易为棚长。
李中易微微一笑,张三正这小子,算是把他的脾气摸了七七八八。
张三正当众这么干,既能服众,又可以让李中易相信,李继易靠的是他的自己的真本事,而不是依赖于裙带关系。
单筒望远镜里,李中易清晰的看见,他的长子归队后,高高的仰起下巴,咧嘴笑了笑。
李中易心里明白,儿子的这一笑,其实是冲着他来的。
轮到皇次子李继孝的时候,张三正又玩出了新花样,居然命令李继孝所在的棚,展开五十米外的打靶训练。
“砰。”李继孝抠动了扳机,李中易的心不由自主的抽紧了,他赶紧挪动了望远镜,看向对面的标靶。
只见,标靶上,黑色大圆圈的外沿,出现了一个弹孔。
前装滑膛枪,可不是后装线膛枪,其精度极差,几乎没有准头可言。
然而,李继孝偏偏玩出了新花样,居然一枪中靶,这就属于是天赋的范畴了。
好战士,都是子弹或是炮弹喂出来的。
第一协的实弹训练,几乎每天都有。按照陆军操典的要求,现役步兵的每名士兵必须打出至少一百发子弹。
如果不是火药的制造工艺,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人工制硝的产量翻了几十倍,还真吃不消这么巨大的消耗。
再一次,当着所有官兵的面,张三正提升李继孝为棚长。
对此,李中易即使想找碴,也无话可说。
不过,李中易从长子李继易的脸上,踅摸到了一丝紧张的情绪,他不由微微一笑。
1...864865866867868...88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