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侯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大司空
一切社会问题的背后,都隐藏着经济问题。
李中易是有史以来,最重视民生经济的皇帝。在他眼里,只有老百姓都安居乐业了,帝国才能长治久安。
不管是打击放高利贷,还是均田令,都是冲着抑制豪强乡绅们去的。
翻遍史书,地方的乡绅势力,绝对是历朝历代都没有解决掉的大毒瘤。
只是,李中易上台之后,经过反复的扫荡和清理,地方上的豪强和乡绅的残余势力,已经萎缩到了夹着尾巴做人的程度。
嘿嘿,抄家皇帝的恶名,可不是白得的。
林锋这次请钱宁过来,主要是想问他,商部尚书王大虎遍邀各地豪商的事儿,有啥内情?
“不瞒钱大掌柜,林某此次进京,主要是因为,商部王尚书下请柬相邀的事儿。”林锋也没啥好隐瞒的,就把心里的顾虑都说了,“我琢磨着,若是朝廷缺钱花了,考虑捐个一万贯?”
钱宁闻言后,不禁笑了,说:“我的林东家啊,您想到哪里去了啊?如今的朝廷,不管是国库,还是皇上他老人家的私库,钱都堆得快要长绿霉了。”
为了便于管理,减少搬运的成本,李中易的个人钱库,其实就设在皇家钱庄总号的大院里头,只是分人分帐分库管理罢了。
钱宁身为皇家钱庄的实权人物,他自然知道,皇帝的私库是多么的有钱了。
“哦,原来如此啊。”林锋点点头,总算是放了心。
虽然说,海商赚钱容易,但是,被朝廷强行打劫一大笔钱的滋味,肯定也是不好受的。
但是,钱宁虽然是管钱的财神爷,毕竟距离权力的中枢,非常之遥远,他也不知道,王大虎为啥要请这么多豪商来开封,商量什么大事?
林锋已经得了底细,只要不是朝廷强行逼捐,那就万事好商量了。
海商,最怕的就是朝廷突然杀鸡取卵式的抢劫,将家底一抄而光。
历代的朝廷或是割据的军阀们,可没少干这种残害商贾的勾当。
最可恨的是,朝廷拿商户开刀,草民们拼命的叫好,并美其名曰:先养肥后杀猪。
没办法,国情如此,不患寡,就患不均!
皇家钱庄的管事人员,是禁止瞟姬的。
不过,付清很会办事,早就把侍酒绝色女子的卖身契拿了来,以一个十分“公道”的价格转卖给了钱宁。
钱庄的大掌柜,买一个处子婢女,这就不犯忌讳了。
而且,安置在钱宁小舅子的外宅里,可谓是天衣无缝,找不到漏洞。
没办法,国人就是聪明,非常善于钻政策的空子。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几千年皆如是。
尽管李中易一直铁腕反腐败,力度还不小。但是,对于实权人物来说,他们有的是办法,做到不公开贪污受贿,却又可以家底不薄。
说白了,李中易也不是神,他只能控制住官僚们,不明目张胆的贪污受贿而已。
五日后,林锋揣着王大虎的亲笔请柬,带着付清,去了郊外的随园赴会。
随园,是皇帝赏给王大虎的园子,不仅占地极广,而且景色上佳。尤为难得是,园子里竟然还有一处温泉眼。
只是,林锋的马车,被堵在了半道上。没办法,今天来随园的都是各地的大豪商,随行的仆从婢女和马车,多如牛毛。
等了足足一个多时辰,林锋的马车才挪动到了园子门口。
进了园子后,林锋被请进了园内的湖心阁。
举目望去,阁内坐了不少的熟悉老面孔,林锋默默的数过去,全国知名的豪商基本上都到齐了。
嘿嘿,这阵仗,千年未遇啊。
堂堂商部尚书请客,桌上摆的瓜果和西瓜子,仆人上的茶,却都不是宫里的贡品。
林锋喝了口“粗茶”,就有点难以下咽的感觉了,咳,这也太抠门了吧?
就在众人窃窃私语之时,阁外忽然传来了清脆的通禀声,“王尚书到!”
(ps:月底了,月票还留着干嘛?)
逍遥侯 第1622章 事实胜于雄辩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逍遥侯最新章节!
身穿大红官服的王大虎,笑吟吟的走进了湖心阁。
“小人拜见王尚书。”
豪商们虽然非常有钱,却没啥政治地位,全都跪到了地上。
“呵呵,诸位不必如此多礼,都起来吧。”王大虎知道,商人卑贱的积习难改。
商人们被抑制了千余年,天然见官矮几截,已经成了常态。
王大虎突然不摆官架子了,这些豪商们反而有些不太适应了。
今天请来的客人,都是李中易列出的名单,王大虎不过是出面下了请柬罢了。
朝廷主管商贾的最高官员,亲自下请柬请客,谁敢不来?
王大虎扫了眼湖心阁内,来的客人,虽然不到百人。然而,他们全都是全国范围内,顶顶有名的豪商
说白了吧,请来的这些有钱人,最低的身家都在一百万贯以上。
这年头的大商人们,都秉承着财不露白的基本原则,惟恐被朝廷盯上了,成为了被宰的肥猪。
但是,时代不同了。全国一税制之后,商人们的家底可以遮掩,他们纳的税款,却是要汇总到户部的。
如今,朝廷征收商税的衙门,统一归户部市舶司管辖。
以前,朝廷征收的商税比例,仅为二十税一,也就是百分之五的税率。
李中易当上执政王之后,亲自拍板,把商税提高到了五税一的程度。
但是,征重税的同时,李中易也取消了商人的货物过一城收一次税的陋习。
从实际效果来看,全国一税制,反而是大大的减轻了商人们的负担。
商人们的税收负担显著减轻了,老百姓的物价水平,也跟着大幅度下降了。
“诸位,今天请你们来,主要是想共商赚钱的大事。”王大虎居中而坐,面对豪商们侃侃而谈。
“朝廷打算大规模的开拓海外生意,诸如吴哥王朝,占城国,室利佛逝国,瞿越国等等,都是咱们的生意伙伴。朝廷的意思是,和南洋诸国的海上生意,成立一个共同的商号,即东印度商号。只有参了股的商户,才可以参与这些海上的生意,为期十年。”王大虎不动声色的扔出了一颗重磅炸弹。
还是杀肥猪啊,这是林锋的第一印象。
原本,林锋就从事南洋诸国的海上生意,不需要任何人的特许。
现在,朝廷垄断了和南洋诸国的贸易权,林锋不在所谓的东印度商号里参股,就不能和南洋做生意了。
太霸道了!林锋心里很不舒服。
在坐的豪商,几乎都和林锋一样的想法,这种参股的搞法,不就是朝廷想借机揩商人们的油么?
王大虎见豪商们都不做声了,不由暗暗点头,皇上料事如神,早就预见到了商人们的反应。
“诸位,皇上也会参股进来的。皇上说了,诸位一共出多少钱参股,他老人家就再出这么多钱,也参股进来。大家有钱一起赚,有财一起发。”王大虎没想明白皇帝为何要这么做。
但是,王大虎不需要理解皇帝的意图,只管照着皇帝的吩咐去做,也就是了。
王大虎把底牌亮了出来了,但是,在场的豪商们,竟无一人响应。
李中易早料到了如今的场面,王大虎不紧不慢的又说:“皇上除了参股进来之外,还可以借兵保护大家生意。只不过嘛,所借兵马及战船的开销,就要由商号来承担了。”
“轰隆。”林锋的脑子里的,仿佛炸响了一颗天雷,整个人被震得外焦里嫩。
朝廷派禁军护航海上的生意,这可是开天辟地的头一遭啊!
林锋一直从事海上的生意,商人去外国做生意,可谓是受尽了刁难。每走一地,都要被南洋各国的官吏们盘剥一遍。
尽管利润依旧足够丰厚,但是,太受气了!
如果,有强大的朝廷禁军做后盾,其中的利润之丰厚,林锋简直不敢想下去了。
正因为非常了解南洋各国的情况,林锋就算是不懂军事,心里也门儿清。
在朝廷禁军的面前,南洋各国的军队,就和土鸡瓦狗一般的不堪一击。
原因很简单,明州是林锋的老家,也是东海水师的驻地。
别的且不去说了,单以东海水师的强横实力,就足以灭掉南洋的一个小国。
“小人有一事不明,想请教王尚书,不知可否?”林锋按捺不住激动的情绪,主动站了出来,跪到了地上。
王大虎温和的说:“快起来吧,以后见了本官,都别跪了。你有啥不明白的,尽管问我。我若答不出来了,就去问皇上。”
林锋毕恭毕敬的说:“如果有朝廷水师和禁军随行,小人愿意参股。”
一语震惊四座,林锋的站出来,让豪商们意识到了一件事儿,有朝廷的水师和禁军护航,做海上的生意,再也不怕海盗了。
实际上,南洋之上,一直有大量的海盗出没。海商们,都怕海盗打劫。
海盗们,可不止是抢钱这么简单。一旦海商倒霉,遇见了有快速大船的海盗,往往船没了,钱没了,人也会被反绑了双手,扔进海里喂鱼。
“小人附议。”有豪商的亲儿子,被海盗杀了,恨恨比天高,他自然要积极响应了。
“小人也附议。”这人就不是真心想参股了,而是迫于无奈之下的变态。
“小人等都愿意参股。”所有人都挺身而出,跪到了王大虎的跟前。
王大虎不太明白商业里头的事儿,但是,李中易告诉过他,就算是大家都可以参股,也不是谁都可以如愿以偿的。
一股,十万贯,只能多,不许少,这就非常考验豪商们的眼光和实力了。
王大虎笑眯眯的说:“你等且慢急着表态,本官尚有话说。”
“此次邀请诸位共商发财大计,皇上说了,全凭自愿,朝廷决不会勉强诸位。”王大虎代表皇帝,当众表了态,不搞强迫,纯属自愿。
但是,豪商们谁会信呢?
这么多年来,朝廷只要是缺钱花了,就要找豪商们要钱要粮。稍有不从,就大兵进门,抄尽家底,男为奴,女为姬。
王大虎看了全场一遍,从大家的脸色上,他也看得出来。对于皇帝的表态,几乎没人相信。
“呵呵,诸位,咱们换个地方去转一转,看一看,可好?”王大虎暗暗佩服李中易,商人们的反应都被三弟料死了。
于是,在王大虎的提议之下,众人分乘马车,去了开封的军用码头。
军用码头上,戒备森严,三步一岗,五步一哨。
除了王大虎用的是腰牌之外,其余的所有人,都必须凭商部的请柬入内。
林家只有一张请柬,林锋进去了,大掌柜付清只得留在了码头外面。
王大虎笑吟吟的把豪商们,领到了河岸边。
只见,几艘高大威猛,且十分奇怪的大船,巍峨的停靠于码头之上。
王大虎领着众人,登上了其中的一艘体型修长的古怪战船。
“嚯。”林锋望见甲板上的一排排巨大的火炮,不由惊叫出了声。
传统的天朝商船,基本上都是有几根桅杆,就只能挂几条竖帆。
林锋眼前的大战船,三根主桅杆上不仅挂满了白帆,竟然比大船的船舷高出了何止五倍?
而且,主桅杆上不仅有竖帆,还有若干条小号的横帆。
另外,船头和船尾的次级桅杆上,也挂着白色的风帆。
林锋本就是靠着海上生意发家致富的,他不仅知道怎么造船,还会操船。
航海的基本逻辑,风帆越多,船速越快,林锋岂能不知?
商人们正在战船上看稀奇的时候,随着一阵清脆的铜钟声,在水手们的吆喝声中,战船缓缓的离了岸边,朝着运河的下游驶去。
此时,运河下游的一段河面,已经被黄河水师戒严了。
只见,河中心停着一艘传统的中国式大战船。
就在林锋等人一头雾水的时候,只见他们脚下的古怪战船,缓缓减速,并最终横排停在了河面上。
林锋是海上的行家,他大致估算了一下,他们所乘的这艘船,离河中心的那艘大战船,相距大约两百丈左右。
在王大虎的力邀之下,众人都凑到船舷边上,集体往外看,却又都不知道要看啥。
这时,主甲板下面的一层甲板上,二十门巨大的24磅火炮,在炮手们的操作下,装好了药,装好了弹,也调整好了射击的角度。
“三轮急速射,放!”
“轰轰轰轰……”
豪商们促不及防之下,猛然觉得整艘战船都剧烈的颤抖了起来。呛人白烟,从他们的脚下的船舷边,飘了上来,很快将上层甲板彻底的笼罩了进去。
“咳咳咳……”上层甲板上,一片咳嗽声。
隆隆的炮声停止后,弥漫的白烟散尽之后,有人骇然发现,原本停在河中央的那艘传统大战船的船帮上,被轰出了好些个大洞,中间的一层甲板居然也被轰塌了。
“呀……”所有豪商们都不禁狠抽凉气,惊得呆若木鸡。
林锋望着被轰烂了的传统战船,喃喃自语道:“有此神器,何愁海盗不灭?”
见把所有豪商们都震住了,王大虎不由暗自有些得意,嘿嘿,皇上说的一点没错,事实胜于雄辩。
逍遥侯 第1623章 分赃盛会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逍遥侯最新章节!
展示过风帆巡洋舰那无敌的威力之后,王大虎又一不做二不休的把豪商们,都拉去了新编陆军第一镇的驻地。
三十门新式12磅钢炮,三轮急速射之后,那毁灭天地的巨大威力,把所有豪商都给吓呆了。
轮到线列步兵出场的时候,只见,一排排头戴大檐帽,身穿新式军装,脚踩军靴的新军战士们,排成线列步兵进攻的队形,在军鼓声中齐头并进。
平地搭起的一座木台子上,拴了近百只羊。
线列步兵们站在相距120米远的位置,停止了前进。
“装弹,装药,通条。”
“举枪……”
“五轮急速射,放。”
“啪啪啪……”清脆的爆豆子声中,那群羊纷纷倒地。
这一次,由于没有排炮的轰击效果,不懂军事的豪商们,就没有那么大的震惊反应了。
但是,林锋是个懂行的。就在他的船队里,其实藏了两门土炮,和十几套弓箭。
在海上,遇见海盗时,几乎都要靠舷近战,然后展开你死我活的短兵相接。
120米外的那群羊,在五轮急速射之中,全部死光光了。
这意味着什么,别人可能不清楚,熟悉弓箭射程的林锋,却是心如明镜。
炫耀过赫赫军威之后,王大虎又把豪商们,都拉回了随园的湖心阁。
“诸位,东印度商号名额有限,只有五十名幸运儿,才有资格参股。另外,本官要补充说明一下,东印度商号的贸易范围为,吴哥王朝、占城国、室利佛逝国和瞿越国,为期十年,不得越界经商。”王大虎故意把古印度和古菲律宾摘了出来。
李中易心里很清楚,此时的古印度和古菲律宾,正处于一团散沙的状态。
古菲律宾的战略位置,和澎湖流求一样的重要。
军事占领了菲律宾,就等于是锁死了倭国到南洋的海上贸易线。
至于古印度,那块土地实在是太肥沃了。印度河与恒河流域区区两百万平方公里的大平原,在一年三到四熟的情况下,完全可以解决整个李汉帝国的吃饭问题。
和传统的远交近攻思想不同,李中易采取的是远攻近交策略。吴哥王朝、占城国、室利佛逝国和瞿越国,都有政权,就先做贸易,摸清地形再说。
菲律宾还处于土著酋长的状态,抓了工奴回来,正好修桥铺路。
古印度大陆,则是整个帝国的粮仓,和中西方贸易的枢纽,以及军事西进的跳板。
航海地理大发现,取得的丰硕成果,李中易怎么可能不垂涎欲滴呢?
“最低一股一万贯,价高者得!”王大虎亲自主持四国海上贸易权的拍卖。
结果,王大虎完全低估了豪商们的实力,五十个名额尘埃落定之时,每股的拍卖价已经涨到了二十万贯。
眨个眼的工夫,民间股本就多达一千万贯之巨。
按照事先的约定,王大虎代表皇帝宣布,皇帝也入股一千万贯,则总股本达到了惊人的二千万贯。
皇帝只出钱参股,并不参与具体的海上贸易,所有的贸易事务都由东印度商号的股东们集体决定。
“哗。”皇帝出了钱,却不参与经营活动,这可是开天辟地的头一遭啊。
豪商们一时间,都惊呆了。
王大虎微微一笑,不由自主的想起了李中易的话。
“民间贸易,早有规律,就让他们自己去折腾吧。朕若是派了皇家的大掌柜啥的,那还赚个屁的钱,都被他们黑光了,甚至还很可能出现巨大的亏损。”
王大虎听不懂皇帝的生意经,但是,他清楚的知道:参股的商人们都赚了大钱,皇帝的股本却亏了,嘿嘿,就有人要掉脑袋,被抄家了!
自由竞争性的领域,皇家的商号具有天然的劣势,绝对竞争不过民间商人。
李中易要做的是,垄断了皇家钱庄,也就是银行类金融机构。
皇家钱庄,可以效率低一点,让钱庄的大掌柜暗中输送一点利益,也绝对不可以让民间资本所掌握。
民间资本,发展到了控制金融的阶段,就会对至高无上的皇权和官权,形成巨大的冲击,不可不慎。
没有中标的豪商,都是实力还不够的商人。
没办法,生意场上,只讲实力,不信眼泪。
不过,王大虎也没有让他们空手而回。
“诸位,朝廷打算将食盐和粮食的专营权,拍卖出来。一次拍卖,为期三年。分段拍卖,区域任选。”王大虎这一宣布,整个会场立时都沸腾了。
食盐和粮食,目前都是朝廷专营,民间的商人不得参与其中。
现在,朝廷愿意把垄断性的财源,拿出来拍卖,我的个头,不参与拍卖的商人,绝对是个白痴。
没办法,垄断猛于虎。
哪怕是李中易一年要砍掉几十颗脑袋,依然抑制不住皇家盐行和粮行内部的大硕鼠们上下其手的大捞特捞。
实际上,粮食的专营,只是阶段性的垄断而已,李中易压根就没有打算永远垄断下去。
其中的道理和逻辑,其实异常简单。
只要打通了南洋,殖民了印度,李汉帝国永远都不可能缺粮食吃了。
只要不是商人们故意囤积居奇,并且常平仓里堆满了粮食,李中易有啥可担心的?
再说了,帝国的黄河水师、长江水师、近海水师,以及新组建的东南洋舰队,所属的运输船队,也不是吃素的。
林锋算是看明白了,朝廷的心思是,让实力最强的大豪商们,参与利润最丰厚的海上贸易。
让有些实力的商人,积极参与帝国内部的贸易,这就给朝廷省了不少的钱呐!
关于盐粮的暂时管制性经营,主要是,华夏民族饿怕了。
只要是承平之时,人口就飞速的增长。这不,短短的十余年间,据各地发回来的新增人口数据,每年新增两百多万婴儿。
而帝国的总人口,由于取消了人头钱,隐匿性的壮丁也都不再躲藏了。
据内阁的汇总,全国的总人口数量,大致在七千万人左右,而不是此前预计的四千多万人。
这个主要是,政令的传递,出现了延迟的现象。
开封这边发布政令,取消了人头钱。可是,大山里藏着的隐匿人口,真正知道这个消息,其实已是几年后的事儿了。
如今,帝国的真正粮仓,也就是两浙路和江南东路而已。荆湖地带,尚是未开发出来的莽荒之地。
关中地区,由于砍伐树木过巨,导致的水土流失现象,越来越严重了。
这是个恶性循环,水土越流失,降水量越小,粮食的产量也越小。
而且,经过千余年的高强度耕种后,关中地区的地力已经接近枯竭,亩产量年年下降。
除此之外,关东的洛阳地区,也因为黄河的水量与日俱减,粮食产量也变得差强人意。
换句话说,如果迁都洛阳,江南的粮食等物资,送过去的成本,实在是太高了。
由于风帆式巡洋舰的大面积出现,李中易打算建设东都的想法,也随之与日俱增。
至于东都的地点,李中易初步的预想是,华亭县或明州。
华亭县,也就是后世的魔都,位于长江的出海口,无论是水运还是海运,都异常便利。
明州,也就是后世的宁波,位于大运河的,以及海上贸易的,又靠近两浙路的粮食主产区,战略意义极其重要。
不过,这些仅仅是构想而已,若要真正开始动工,还需要大规模的抓了菲律宾列岛的工奴过来。
李中易当上执政王之后,最大的一个善政,其实是免除了百里之外的徭役。
历史上的徭役,令人闻风丧胆。地方胥吏若想整死你,压根就不需要罗织罪名的杀你,直接把你从广州派去幽州出徭役,你就死了一大半。
因为,草民出徭役,需要自带干粮,自带铺盖,自己出往返的路费,这不是最大的恶政,又是什么?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