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捡到一本三国志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历史系之狼

    曹家虽无世家之名望,却也是土豪大族,这些年也是庇护了不少犯事的游侠,此些游侠感与曹嵩大恩,便留府中为其门客爪牙,而曹嵩平日里也是对他们格外厚爱,以肉食喂之,使得这些游侠们孔武有力,又勇猛彪悍,魏朗率领的更卒竟然被他们所围了起来!!

    形势逆转,而在府中书房内,曹嵩正坐在案前,手持竹简,竟然读起书来




第0089章 唯其才也
    “好贼子!竟敢行刺重臣!!”

    猛地,身后传来一声怒吼,李咸大惊,急忙转身,利剑横着切过了他的后脖颈,却又没能一下切断,他的头颅直接朝着前方耷拉下来,血液从后脖颈喷射而出,他始终都没能看到杀死自己之人,便在怨恨之中倒在了血泊之中,诸多更卒大惊失色,连忙看去。

    却是一老者,一手持长剑,另一手擦拭着脸上的血液。

    更卒看到是一老者,心里的惊恐也就消散了,朝着他便杀了过去,那老者不退反进,猛地低身,躲过了刺向他的长矛,手中利剑猛地递了出去,狠狠扎在了那人的腹部,拔出长剑,那人痛苦的哀嚎,捂着腹部便倒在了地上,几个更卒缓缓聚在一起,有些惊疑不定的望着面前的老者。

    这是何方老贼怎么出手如此迅捷狠辣

    忽然,其中一更卒大叫了一声,瞪大眼睛,便倒了下去,众人看去,却是那刘矩,不知何时,也拔出了腰间长剑,直接从身后杀死了他们其中一人,两个老头气势汹汹,面色狰狞,手持长剑,包围了七八个全副武装的壮汉。

    “杀!!”那老者大叫一声,朝着此些士卒便冲了过去,刘矩也是如此!

    更卒心里竟然生出了惧意!!

    老者虽不是身强体壮,却胜在经验丰富,击技老道,出手狠辣,他侧身便躲过了对方的劈砍,直接一剑削掉了那人的胳膊,这些更卒可不是北军,断臂没有激起他的凶性,反而躺在地上嚎叫,老者直接再一剑便劈在了他的额头,更卒倒地!

    当两位老头连杀了数人之后,这些更卒再也待不住了,纷纷扔下武器,抱着头便朝着门外逃了出去,两个老头看起来都不想善罢甘休,在他们身后追赶着,当南军孙坚,典韦等人赶来的时候,看到的就是这样的场景,五六个壮汉被两个气喘吁吁的糟老头追赶着,哭爹喊娘。

    见到南军,他们兴奋的几乎哭了出来,连忙跪拜在了他们面前,投降,祈求庇护。

    孙坚脸色发黑,南军成立之后,所遇到的敌人无不是投降了事。

    也快一载了啊,一次仗都没有打过....

    两个老者气喘吁吁,却没有扔下手里的长剑,刘矩转过头,看着那老头,说道:“老匹夫,就算你帮了我,我也也不会感激你的!”,那老头自然就是何休,何休冷冷一笑,说道:“老贼,休要多想,只是看不惯此些恶贼之所为罢了。”

    “你无德上位,雪灾,旱灾,又是叛乱谋逆,连你最亲近的几个奴仆都死了,你有何颜面继续待在三公的位置上”何休挖苦道,老太尉没有反驳,抬着头,看向天空,却是热泪盈眶。

    南北军迅速的控制住了雒阳城内的动乱。

    而张奂,段颎的府邸,也被邢子昂所遣的宿卫硬生生破门而入,二人得知了城内大事,大怒,张奂直接拔剑杀了面前的苑康!

    苑康哪里想到,张奂得知消息之后,竟然不是逮捕他,而是直接杀死,他死不瞑目,你这老贼,杀了我,不怕死无对证,天子责罚麽!!

    而段颎则是绑了这位名士,怒气冲冲的走了出去,当二人出门,控制住了内外之后,立刻又派遣士卒抄了执金吾府邸,里面早已是空荡荡的,除了董宠的那些奴仆,以及幼子董承之外,其余者早已逃散。

    未央宫内,小胖子命人收敛了董宠的尸首,又吩咐了宋典派人守住永乐宫,不许旁人进入,也不许任何外出。

    宋典领命而去,小胖子有些恍惚的走进了厚德殿里,他躺在了床榻上,闭着眼睛,等待明日之朝议。

    第二日,整个雒阳,再次兴起一股狂风暴雨,太学生们四处上奏,称昨日遇到更卒刺杀,请治执金吾董宠,而后得知董宠谋逆,行刺天子,又得知李咸,唐珍,苑康,边邵,妫皓,戴恢,边韶等大臣都参与了此事,并且,尚书令刘宠,光禄勋郭禧等人死于家中。

    对天子有着狂热敬爱的此些太学生,愤怒的险些发疯,他们直接堵住了杨赐,周景,乃至袁平,袁隗,荀俭

    等人之府邸,而后又持着刀兵冲击他们府邸,幸好有北军在雒阳治安,将此些人抓捕,又无奈释放,他们被释放之后,怒气不减,在城中开始传播。

    董宠与杨赐,周景等人联络,妄图行刺天子,利用董太后来把持朝政,而后,董宠想要自立为帝,伪号赵,杨赐要做陈王,周景要做吴王,荀俭想要做颍川王,袁平要做汝南王,



第0090章 大兴农桑
    本以为自己定然要被陛下处置的张奂,看到小胖子就这样释放了自己,顿时也是满脸羞红,不知该如何言语,重重的俯身一拜,说道:“陛下,臣无能,不足与居高位!”

    “呵,你想要辞官”

    “日后要朕亲自率领北军征伐不平麽!”

    “臣不敢!”张奂再拜道。

    小胖子冷哼了一声,却没有回话,他起身,坐回了自己的位子,对着张奂和段颎挥了挥手,让他们暂且回去,便开口叫道:“杨公,莫非你没有甚么奏告”,朝臣心里一颤,正事来了!

    “臣有奏!”杨赐悲愤的走了上来,拱手俯身大拜道:“陛下!臣却是不知那日之谋逆事啊,太学生所言,我与董宠所勾结之事,乃是污蔑!望陛下圣断,正臣之清名!”

    “你身为大司农!莫非便要上奏此事!”

    小胖子勃然大怒,指着他骂道:“豫,冀,荆三地遇灾,天下尚有数万百姓不食傈僳,你上奏要朕给你正清名!”,杨赐一愣,有些茫然的望着天子,小胖子摇了摇头,忽然问道:“民以食为天,这农桑之害,朕实在心痛,比之舅父谋逆还要心痛!诸君可有甚么办法!”

    朝臣不解,外戚谋逆啊,朝臣之中被牵连者无数,天子怎么还关心农桑

    只有一些年轻党人,方才敬仰的望着天子,万般民为重,贤君如是!!

    朝臣开始商议起来,忽然,杨赐开口道:“陛下登基以来,轻徭薄赋,百姓无不欢颂,而灾害频繁,自从建宁元年起,百姓多有受灾,收成日减,臣以为,当减少更卒军役,与民休息...”

    小胖子点点头,老太尉喘着气,有些颤颤巍巍的起了身,小胖子不由得心疼,他还是第一次看到老太尉如此虚弱的模样,他说道:“太尉坐,不必起身!”,老太尉摇了摇头,不想在天子面前失礼,起身说道:“当今百姓,不是无心田耕,而是无田所耕!”

    “天下田地,多被豪族所占,使得百姓尽为其佃,所耕者稀少...咳咳咳..”老太尉咳嗽起来,又缓了少刻,方才继续说道:“陛下当以各地州长官吏,打压豪族,将田分与民耕...”,老太尉还没有说完,那几个世家大族出身的党人就有些色变了。

    论起田地,十个豪族加起来也没有他们一个世家要狠。

    不同的是,豪族对佃户恶劣,多有欺压,而他们多有善名,对乡民也颇为敬重,但是,若是要均田而耕,他们受到的损害绝对是最为巨大的,立刻便有荀俭起身说道:“以臣所见,可遣无田之农开垦荒地,再由朝廷管辖,不可他人侵害其田地...”

    他这么一说,小胖子却是猛地想起了天书里所记载的屯田!

    其实,屯田自古便有。

    太宗孝文皇帝时,大臣晁错就曾建议“徙民实边”。

    世宗孝武帝时,赵充国建议屯田与边防,戍卫与垦耕并顾,自敦煌西至盐泽往往起亭,而轮台和渠犁皆有田卒数百人,此一方法用意,既可解决路途遥远交通不便之下自力更生,又可使兵力在守防时亦不白花人力,乃一举两得之构想。

    而小胖子却是知道,在日后,曹操采纳枣祗,韩浩的建议,在许昌招募农民屯田,当年得谷百万斛,后推广到各州郡,由典农官募民耕种,为民屯,屯田之民免服兵役和徭役,此举简直一举多得!

    小胖子想了片刻,便开口了,他说道:“诸君可知世宗孝武皇帝之屯田”

    众人一愣,难不成你还想派百姓去边境屯田转念一想,若是派民众开垦大汉境内之荒地,似乎也可以啊!看到众人若有所思,小胖子说道:“朕有意,令各州郡,设下典农官,募无田之民耕种,以为民屯,屯田之民免服兵役和徭役,如何”

    朝中忽然喧嚣起来,群臣商议着,连谋逆之事,也被扔到了



第0091章 董氏之哀
    小胖子回到了后德殿里,心里还是极为兴奋的,谋逆甚么的,他根本不在意,只要南北军在手,任何人都别想掀起甚么浪花,他也不会愚蠢的设下甚么州牧,让一个人掌管一州的军政,最后酿成大祸,而且他也不会设甚么大将军,他觉得,死之前,最好还是废除了大将军这个官衔!

    看看这几代的大将军罢,梁冀,窦武,即将上台的董宠,还有后来的那个何进,这几个里,梁冀竟然还算是最为成功的!其余几个,简直就是一个不如一个,最后那个何进,为了杀几个太监,还要招外军入京,堂堂北军,被分成了数个部分,还各自敌视!

    你还不如人家窦武呢!

    这大汉的大将军,对大汉似乎只有坏处,没有见到甚么有益的一面。

    但是,这些小胖子都并不是非常在意,他非常喜欢听到百姓的欢呼,他喜欢看到自己的子民都爱戴自己,他在生活上,也在朝着那些曾经受到百姓爱戴的先祖学习,孝文皇帝,他生活虽然没有孝文皇帝那般朴素贫困,可是,他登基之后,也没有大建甚么宫殿土木,一切从简,历心图志。

    而最令他担忧的,便是这些年来的灾害,他清楚的知道,在日后,会有一场庞大的农民叛乱,他不希望出现这样的情况,这对于大汉是伤筋动骨的大灾,而且在看到一个又一个天书所记载的人物之后,他有些确定,这场动乱就是在他执政的时期所爆发的!

    因此,农桑无疑就是这其中最为重要的事情。

    只有让各地乡民安居乐业,无忧衣食,才不会有人高呼着苍天已死,来造自己的反!

    他不怕党人的那些阴谋,却唯独害怕百姓的愤怒。

    纵然世宗孝武皇帝,杀得各方大儒士子人头滚滚,最后也不是连下罪己诏,安抚天下百姓麽

    因此,在今日,党人无比活跃的,在他面前展开了一条明路之后,他无疑是开心的,他心里又有些急切,他迫切的想看到成绩,他想看国库里的粮食堆积如山,各地百姓欢呼起舞,小胖子暗自笑着,又开始思索着一系列的任命,周景病重,已经不能继续担任三公之位了。

    司徒是要换个人来做,小胖子忽然想到了何休,又暗自点点头,何休不被党人厌恶,反而对其刚强多是敬畏,有何师坐在这个位置上,基本是不会有党人敢来招惹自己了,因为何休会替自己收拾的,另外,还有就是刘矩,老太尉遭受了此事,身体愈加恶劣,小胖子实在不知道该如何行事。

    要直言让老太尉归家修养麽

    小胖子摇了摇头,朝中其余的空缺,他倒是不在意的,毕竟他有大批太学生可以任用,此些太学生对他极为忠心,简直就是有些狂热,但是小胖子很喜欢啊,臣子就该如此嘛!他便在屋子里,又翻出了那本漆黑的天书,开始仔细观看,他想知道,自己还有没有甚么落下的。

    单是屯田,就能为自己解决很大的忧患,那么,会不会还有其他的惊喜呢

    就在朝议结束之后,整个庙堂之中的朝臣都瞬间拧成了一股绳,他们从未如此团结齐心的去办过一件事,无论是党人,还是帝党,他们全心全意的将全部心神放在了农桑之上,帝党是为了完成陛下的嘱托,党人有些是为了赎罪,有些是为了自身利益。

    总之,当大汉的群臣开始发力之后,屯田之事,进行的极为迅速!

    他们直接派出了帐下最为能干的能臣,下方与各个州郡,主持屯田,由乔玄出来,要求世家大族释放佃户,在袁家,杨家,陈家等大世家的配合下,其余世家完全不敢反对,纷纷释放,并给予口粮等,各地招募无田之百姓,又寻找屯田之地!

    得知了此些事的百姓们,这一次,却是公然违禁,为天子立了生祀!

    各地对于小胖子的疯狂崇拜已经达到了一个顶峰,在地方官吏,三老豪杰,乃至乡民的配合下,屯田迅速的展开,其中诸多事端,也被一丝不苟的执行着。



第0092章 耕田暴增
    小胖子在屋子内等了片刻,便等来了董承,董承是董宠次子,也是小胖子的近亲,只是,年纪尚幼,比小胖子尚且要小了两岁,此刻,他牵着宋典的手,畏畏怯怯的看着周围,看到那些宿卫,也会下意识的躲在宋典的身后,直到他看到了小胖子。

    仔细看着小胖子,看了片刻,猛地松开了宋典的手,朝着小胖子扑了过去,紧紧抱住了小胖子,哇的一声便哭了出来,叫道:“阿兄,阿父不要我了,他不见了,家里来了好多的士卒,我很害怕,他们骂我,打我...呜呜呜呜....”,小家伙抱着他便哭了起来。

    小胖子紧紧的抱着他,皱着眉头,额头青筋绷起,咬着牙,没有说话,抬起头,看向宋典,宋典连忙说道:“陛下,并非是奴婢无礼,乃是几个北军士卒动手谩骂的...”,小胖子咬牙切齿的说道:“让张奂好好管教,朕的近亲,还轮不到他人来欺负!!!”

    “遵命!”宋典小跑着逃离此地。

    小胖子摸了摸小家伙的头颅,笑着说道:“二郎莫怕,朕在这里,没有人能欺负你,日后,你就把这里当作你的家,朕会保护你的!”,董承抬起头,双眼泪汪汪的,问道:“兄长,阿父去哪里了大兄不要我了,阿父也不要我了!”

    “他们啊,不是不要你了,是朕派他们去了一个极为遥远的地方,放心吧,这里有朕,还有你姑母,她会照顾你的,你别怕!”,小胖子笑着说道,在小胖子的安抚下,董承也抹去了眼泪,小胖子看着被他弄脏的上衣不,无奈的摇了摇头,起身,牵着他的手,便朝着永乐宫走去。

    到了永乐宫面前,小董承依旧有些害怕,看了看周围,还是小胖子朝着他笑了笑,才让他不再那么畏惧,他带着董承便进了宫殿,董氏正坐在床榻上,身边的婢女正在劝她,想让她进食,小胖子低身,指了指远处的董氏,笑着问道:“二郎,你看那是谁”

    董承看到了这个最为疼爱他的姑母,直接冲了过去,董氏正在恍惚间,看到董承扑了过来,也是激动的立刻站起身来,抱着他便开始恸哭起来,董承也是大哭,看着两人哭泣,小胖子紧紧握着拳头,却没有言语,过了片刻,董氏紧紧抱着董承,有些惊异的看着小胖子。

    小胖子伏地大拜,低声说道:“阿母,舅父之事,朕无奈而为之,幼弟便留在宫中,由阿母抚养罢,朕一定将他视为自己胞弟,还望阿母能原谅孩儿!”,董氏抱着董承,看了他许久,方才点点头,说道:“好的,知道了,我有些疲乏了,皇帝可自便。”

    小胖子无奈的起身,又朝着阿母大拜,方才走出了永乐殿。

    出了宫殿,小胖子有些恍惚,回到了厚德殿后,又立刻召来邢子昂,向其下令,厚葬董宠。

    建宁三年,八月

    先前,日有食之,又有彗星袭月,众人以为乃是天象喻窦太后崩,而后得知,日有食之,乃是国有大丧,以为窦太后之事,而彗星袭月,乃是行刺之兆,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而喻董宠之恶行也。

    在经历了数个月的大规模屯田之后,在冀州,兖州,豫州,青州,乃至荆州,都建立起了无数民屯之地,百姓们在朝廷的重赏之下,更是热情洋溢,而官吏们,也生怕有辱名望,劝导农桑,不敢有半点松懈,竟然使得大汉农田成番增长!
1...2122232425...34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