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捡到一本三国志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历史系之狼

    天子亲自率领群臣将他送进了忠烈堂,曹氏五虎,全部赶到,包括远在倭国的长子昂,也是赶到了,天子亲自参拜司徒公的功德石碑文,上书一行大字:

    “大汉征西将军,谯侯曹司徒之位。”

    同时,司徒这个位置也就空了下来,不过,如今的司徒,已经是成为了一个空衔,没有实任,不过,也算是难得的最高荣誉了,只有那些功劳卓者方才获得,安排好了后事,众人这才散去。

    刘熙返回了厚德殿。

    有些茫然的看着厚德殿里的那个庞大书架,刘熙从最上头拿下了一本著作,外面虽写着论语注释,可是翻开书本之后,却都是有关于司徒公的详细记载,有着他每一日的举动,他的言语,刘熙捧着书,坐在案前,缓缓翻了起来,他神色落寞,只是叹息着,一页一页的翻开。

    “陛下....”

    郭嘉大大咧咧的走了进来,摩擦着双手,直接坐在了天子的面前,郭嘉的面色有些赤红,看来被冻的不轻,他说道:“这鬼天气,这都要三月了,还是如此寒冷,若是有口...咳,算了...”,郭嘉摇着头,看向了天子,刘熙长叹了一声,将书合了起来。

    “郭君啊,还是多穿些衣,保重自己的身体啊....”,刘熙说着,锤了锤自己的心口,说道:“国之贤才,每走了一个,都好似从朕的心口挖去了一块儿肉...实在疼痛啊,朕越是看重,这送别的时候,就越是痛苦,朕也不知,有一日,若是朕走了,也会不会有人如此的心疼?”

    郭嘉思索了片刻,方才说道:“举国悲哀是应当的,不过,心痛的,或许就只有陛下的宗亲了,嗯,再算上我一个,不过陛下年轻力壮,估计臣是看不到那一天的。”

    “怎么?你挺盼望看到?”

    “哈哈哈,当然不是。”

    君臣聊了片刻,气氛也就有了些欢乐,郭嘉这才说道:“险些忘却了,司徒公的长子正在等着呢,他是来拜见陛下的。”,刘熙一愣,问道:“邪马台的那个?”

    “正是他。”

    “快些请进来罢。”

    郭嘉吩咐了一声,门外的黄门顿时去请他,两人正等着呢,随着一股冷风,一位健硕的男子走进了屋内,朝着天子大拜,刘熙连忙起身,说道:“曹君不必如此,来,坐....”,郭嘉眯着双眼,打量着面前的曹昂,他个头并不高,模样也是有些黝黑,看起来,曹操的几个孩子里,最像他的反而是这个不受宠爱的长子。

    众所周知,曹昂因为出身的原因,他的父母之间并没有什么感情,当年,孝康皇帝强行使得两人婚配,主要目的还是为了控制邪马台,给邪马台一个合理的统治者,故而,他让自己的儿子刘安娶了倭的公主,合理的成为了倭国之王,而曹操则是娶了邪马台女王,生下曹昂,也能继承邪马台的王位。

    他们二人婚配之后,生下长子曹昂,而两人感情淡薄,对这个长子的态度也是冷漠,邪马台女王一生都被禁止离开曹府,在曹昂还年幼的时候,便郁郁而终,曹昂更是在年少的时候就被派去了邪马台,作为一个名义的统帅,实则没有任何的权力,权力都是在荀攸的手里。

    自从他的孩子出生之后,或因长孙的关系,父子两人的关系方才有所好转。

    在曹昂坐下来之后,刘熙便言语道:“节哀啊,曹司徒国之栋梁,失他如断朕一手..朕也甚是悲痛。”,曹昂点了点头,他面色还是有些平静的,只能看到一丝的悲痛,比起其余几个哭的死去活来,乃至病倒床榻的儿子们而言,他是最冷静的。

    “多谢陛下。”

    “你难得从邪马台回来,朕倒是想从你这里了解一番倭岛的形势,倭岛的形式如何啊?”

    曹昂摇了摇头,说道:“陛下,我对倭岛的形式并不知晓。”

    郭嘉双眼一亮,不错,聪明啊。

    刘熙一愣,他也没有想到曹昂会如此回答,他笑了笑,方才问道:“朕的江山太大,这一生,怕是都不能一一走完,故而啊,朕就是想问问这倭国,与雒阳有何不同,朕不能亲自去看,能够听一听,也好啊。”,曹昂点着头,说道:“荀公入倭以来,全面推行文治,如今,倭岛文风昌盛,与雒阳并无区别。”

    “荀公又行雅言,倭岛甚至比中原诸地要更加的与雒阳相似,只是,没有雒阳这般的繁华庞大罢了。”

    “挺好,挺好,倭岛这些年里,参与考核的考生数量不断的增加,已经超过了幽州,宁州,朕心里也很是开心,足以见诸君之功啊,君可也读书?”

    “臣不好书,不过,也曾读过一些。”

    “那平日里,你们都读什么书啊?”

    “回陛下,读公羊春秋,公羊解诂,袁子公羊注....”,曹昂回道,刘熙一愣,问道:“你们都读公羊?”

    “这也是荀公的政令,倭岛上二国,倭国为谷梁,邪马台为公羊。”

    曹昂说完,刘熙却是目瞪口呆,“这又是为何呢?”

    “我不知也,平日里,我都是在王宫里,也只有一些重要政策施行,荀公才会派人来统治一生,我记不住了。”

    “嗯...”,刘熙点着头,方才说道:“倭岛之兴盛,全因诸君之功,朕心甚慰,朕且还有一番赏赐...明日便赐下...”

    两人聊了许久,大多时日,曹昂都是一问三不知,刘熙也没能从他这里问出太多事来,直到将曹昂送走了,刘熙脸上的笑容方才缓缓消失,看着一旁的郭嘉,刘熙问道:“此子如何?”

    郭嘉有些赞许的说道:“很聪明,当一个吉祥物,却是有些可惜了,当年,也不知曹司徒为何将他送去那么远,我看啊,这孩子的才能,放在曹家其余孩子里,也是仅次于曹冲的,在一些方面,他甚至比曹冲还要出色....”

    “是啊,不过,太优秀的人,是不适合担任藩王的啊。”

    “陛下,不必担忧,文若的那位族侄,也是足够优秀,绝对能够镇得住他...不过,倭国的情况嘛,我觉得,也是差不多了,这些年里,一直在推行文治,如此多年了,也是时候该进行其他方面上的治理了,我看倭岛的上奏,那里发现了一些矿,甚至还有金银之矿,足够用以发展了...”

    “另外,这扬州航道完成的话,倭岛就会是大汉从南至北航道的最后一个港口...法正前些日子上奏,说是想要在倭岛也设立一个海外府的机构,用以探索倭岛之外的海洋...”,郭嘉说着,沉思了片刻,说道:“陛下啊,国内正在施行十年大策,我们的目光,也时候放在海外了...”

    “这些年里,海外府的税赋不断的增加,也证明了这政令的实用性..昔日,我师君曾与闻人公争吵,他们所争的,就是海外的事情,我记得非常清楚,不过,那时我还年幼,甚至都没有办法参与到他们的谈论之中,师君说,大汉应当征伐海外,设立郡县,宣扬文治,使得遍地汉风...”

    “闻人公却是不同意,他认为,当取海外之物,以养我九州百姓。”

    “我当时还不明白,他们到底在吵什么,如今,我方才明白...陛下,你觉得如何呢?当以郡县教化,或者养我九州百姓呢?”

    刘熙眯着双眼,思索了片刻,笑着问道:“这会冲突麽?”

    “嗯?”

    “设立郡县,教化当地百姓,与养朕天下之黎民,这并不冲突啊....朕觉得,两者都可行。”

    郭嘉愣了片刻,方才笑了起来,“陛下说的有理,我明白了。”

    .......

    延康九年,除却年初的不幸,还算是不错的一年,各地都没有遇到什么灾害,天下都在为十年的目标而努力着,不少地区已经开始施行各自的政令,庙堂也是在审核之后,给与一定的扶持,国库还算是比较富足的,驰道与运河的收入也在缓缓增加。

    车舟税并不高,奈何数量很多,光是扬州运河,每日进出的船只便是以万计,再加上驰道的征收,海外府的给与,国库是相当的充足,达到了足以让闻人公笑死的地步,奈何,他是见不到这国库了,他也不能笑了,国库的充足,带来的影响是非常良好的。

    地方施行政策,都能得到庙堂的扶持,诸葛亮从庙堂那里弄来了六亿钱,用以设立矿场,这放在往日,几乎是不可能的,除了灾害,何时见过庙堂给与地方钱财的?

    政治更是清明,从地方亭里开始,各级官吏都是严格选拔出来的,很少有庸碌之辈,这就是官学的好处了,为大汉培养了无数个精英,原先知识水平不高的官吏,都已成为了过去,亭里之长,都是些学府内走出来的士子,甚至还有通过考核的能人。

    庙堂里不再有世家的叫嚣,地方上也不再被豪强所把持,官吏也不全是大族出身,开明程度已经达到了让王节信拍手叫好的地步,奈何,他是见不到这情况了,也不能拍手叫好了。

    这片受到了无数先祖英烈所保佑的土地,愈发的昌盛。

    ps:这网上教课究竟是什么样的啊,我这个实习老师真的是发愁啊,马上就要给孩子们上历史课了,现在还是一头雾水,据说是要网上教课??




第0789章 奢华溷藩
    豫州,安城

    诸葛亮站在一旁,脸上满是笑容,袁耀还从未见过师君如此欣喜的模样,今日,他们是来拿庙堂援助的,马车排成了长龙,缓缓朝着安城行驶而来,诸葛亮就站在一旁,看着这些马车,马车上载着粮食,钱财,还有一些其余的物资,全部都是给诸葛亮,用以发展豫州所用的。

    有了这些东西,想要发展地方,也就不再是空话。

    豫州的诸多官吏,以及百姓,都是在道路两旁,热情的接待这些雒阳的来客,诸葛亮看着这情景,低声的说道:“耀儿啊,这第一步该做什么,你可知道?”

    “应当是开始矿场的修建罢?”

    “不。”,诸葛亮摇着头,问道:“你再想一想?”

    “那就是开垦耕地?”

    “唉...”,诸葛亮长叹了一声,摇了摇头,每当这个时候,袁耀总是觉得很无奈,他很害怕师君的这种摇头,总是让他有一种自己不成器的感觉,他苦笑着说道:“弟子愚笨,还望师君能够告知。”

    “你想要在豫州大展身手,发展地方,那只是你自己的想法罢了,而要做成这些,就需要得到更多人的支持,庙堂里的支持已经是有了,接下来,自然是获取豫州的支持啊...”,诸葛亮说着,袁耀恍然大悟,方才问道:“师君的意思,是要用这些钱来贿赂豫州的官民?”

    诸葛亮瞥了他一眼,说道:“这话语勿要说的如此难听,嗯,虽然难听,不过,的确是这个道理,想要发展豫州,第一步,自然是要得到豫州官民的支持。”

    “可是,阿父,就是这么多的钱,也不够贿赂..嗯...收买那么多人罢?”

    “你这用词..以后用一些好的词,例如获取支持,得到相助这样的...”

    “谨喏!”

    诸葛亮看着远处欢呼的百姓,满脸兴奋的官吏们,认真的说道:“如今,豫州官民皆然欣喜,只是因雒阳的物资运到,他们觉得,自己的日子会变得更好,至于官吏们,则是因为有了大展身手的机会,故而,想要获取他们的支持,都不是困难的事情,甚至都不需要用到这些钱财。”

    “我之所以让庙堂多派了些车马,就是为了让这几亿钱财显得更加惊人,足以安民心。”

    袁耀皱着眉头,点了点头,说道:“师君,我明白了,也就是说,治政的第一步,就是要尽可能的得到更多人的支持,这样才方便接下来的施行。”

    “不错。”

    诸葛亮挥了挥手,说道:“交予你一个任务....”

    “师君吩咐便可!”,袁耀有些激动,这可是师君初次在治政的时候带上了他,诸葛亮平静的说道:“我要举办一个大宴,款待从雒阳到来的官吏...举民同乐,嗯,你且回府,以我的名义,给各地的太守们写信,就说物资已经到达,他们可以开始对于地方的治理了,另外....”

    “告诉他们,天子将来会南巡豫州,定然要做好,给天子看看他们的能力。”

    袁耀认真的记着,听完师君的话,有些惊讶的问道:“天子要来豫州??”

    “我不知道。”

    “原来是骗他们啊!”

    “.....”

    袁耀迅速回到了府邸,进了书房,拿了纸张笔墨,就开始书写了起来,他写的格外认真,避免出现错字,或者是不通顺的地方,奈何,写了几次,还是没能一气呵成,总是有让他不满意的,作废了数张纸,他这才无奈的拿出了一张白纸,开始书写了起来。

    他先是列好了草稿,这才继续的书写。

    这一次,他总算是写完了各个书信,看着自己的笔墨,袁耀脸上笑开了花,他急忙走出书房去,看着一个亲随,叫道:“你替我将这几封书信送到各地太守那里去,对了,要快一些!这是师君的命令!”,亲随连忙低头称是,拿着书信便离开了这里。

    袁耀也出了院,去寻找师君。

    刚刚出了院落,袁耀就被吓了一跳,街道上密密麻麻的全部都是人,袁耀这里还好一些,毕竟州牧府,没有人敢靠的太近,门口还有两个士卒守护呢,可是在几尺之外,那就是人携着人,众人都被人流裹挟,朝着前方走去,袁耀吃惊的站在一旁,看着人群,却不敢靠近。

    他看着一旁的守卫,问道:“兄长,他们这是怎么了?”

    “据说啊,天子有恩泽..他们都是去领恩泽的。”

    “什么是天子恩泽啊?”,袁耀一头雾水,当他看向了远处的时候,他还是清楚的看到了那情况,几个从雒阳前来的官吏,站在马车之上,正朝着周围的百姓撒去钱币,一时间,年轻人纷纷跳起,都希望能拿到这些钱,当然,铜钱并不多,这样的争夺,也不能算是丢了士子颜面的行为。

    因为他们争夺的并不是钱,而是天子的恩泽,据说,能够在第一时间拿到钱的人,能够得到天子的庇佑。

    袁耀正茫然的看着这盛景,听着百姓们的欢呼,一个手臂忽然放在他的肩膀上,失神的袁耀吓得险些跳了起来,转头一看,却是师君,袁耀这才有些无奈的说道:“师君,你怎么走路都没有个声,神出鬼没的??”,诸葛亮没有理会他,只是看着远处的人群,问道:“你看,百姓很是开心。”

    “阿父就是通过这样的手段得到百姓的支持?”

    “不,远远没有如此简单,需要做的事情很多,不过,最重要的,还是要让他们感受到切实的好处,光是这么一次的兴奋劲,没有办法让他们持续保持长达数个月的热情....”

    “那要如何收买他们呢?”

    “嗯,当然是通过最快让他们得到好处的方法,就比如来说,翻修一些损坏的道路,盖上一些公用的溷藩,建一些道中可以歇脚的地方,成效越快越好,只有这样,百姓们才能感受到与往日的不同,也就会更加的支持接下来的建设,矿场,开垦,都需要征用大量的百姓,没有热情,是很难完成的。”

    诸葛亮说着,低下头来,看到紧锁眉头,强行背着自己言语的袁耀,不由得笑了笑。

    这小子虽愚笨,好歹肯用功。

    袁耀便一直跟在诸葛亮的身边,在送走了这些雒阳来客之后,诸葛亮便开始了他所谓的那些小工程,甚至,袁耀还被他派为了监工,原本袁耀是应该开心的,可是知道了自己具体负责什么之后,却是笑不出来,豫州都在翻修损坏的道路,诸葛亮则是亲自负责建设驿站,观察豫州的地形。
1...288289290291292...34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