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到一本三国志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历史系之狼
“兄长!我已完呕”,袁耀刚开口,却又忽然干呕了起来,蹲在地面上,眼泪鼻涕都冒了起来,很是难受,周瑜站在一旁,冷静的说道:“比我可要好多了,我初次杀人的时候,已经是走不动路了战事结束之后,我还在原地站了近半个时辰”
袁耀缓缓抬起头来,擦掉了嘴角边的污秽,这才说道:“我已完成军令!”
“杀了几个?”
“七个,或者八个,或更多。”,袁耀有些茫然的说着,周瑜点了点头,“那还不错,这里躺着四十多人,算是帮着一些人复了仇,也许杀掉的那些人,就有几个是杀害了这些英烈的凶手。”
“或许都不是。”
“纵然不是,那也是包庇凶犯的罪人。”,周瑜说着,朝着袁耀示意了一番远处,便走了过去,袁耀跟在他的身后,周瑜方才开口问道:“海外府是不是与想的有些不同?”,袁耀没有回话,不过,显然周瑜已经击碎了他的幻想。
“海外府并不是一群恶徒,我们是想要贸易,想要教化天下,不过,海外之人,也有不一样的,有些能够交流,他们有酋长,或者藩王,他们听闻我们会教他们耕作,造船,会非常开心,他们的首领,会拿着各种东西与我们贸易,我们是来者不拒的。”
“不过,其中也不乏一些无法交流的,他们不能进行贸易,他们会吃掉我们的商贾,对于这些人,尤突与我向来就有很大的分歧,不过,也看到了,是尤突他赢了,应该死去的那个是我,因为我才是一次次纵容这些畜生的,如今,我方才清醒了过来。”
“讲究仁义道德不是错的,不过,也要看对象是谁,对于一群茹毛饮血的牲畜,莫非还要讲究这些不成?甚至,对于那些可以贸易,可以交流,也不能掉以轻心,耀儿啊,也记得,西州再往西,宁州再往东,贺州再往北,交州再往南,都是的敌人。”
“都是敌人?”
“都是的敌人,仁义可以治国,却不能对敌。”
“可以将的仁义给与这范围之内的人,却不能给与之外的。”
“我”
“建宁长岛,我们在这里付出了不少的心血,这里的矿场是很丰富的,明日,我会从其他地方,往这里抽调人手,大抵是在万人左右,另外,我想将这里交予来负责,可以在这里开垦耕地,也可以挖掘矿产,我会给留下士卒”
听到周瑜的言语,袁耀竟是有些迟疑。
“呵呵,别想着拒绝,读书就是为了办事,日后出仕,天子让做什么,就得做什么,不会有拒绝的余地,另外,读书拜师若是不能做实事,倒还不如回豫州去当的袁少君,就不要在各地乱转”,周瑜冷冷说着,转身便离去了。
袁耀呆呆的站在原地,看着远处的海洋。
周瑜并没有欺骗袁耀,次日,建宁长岛周围又出现了几个大型车船,还有楼船,上头载满了人,在士卒们的鞭打训斥下,一批又一批的奴仆踏上了这片土地,空气之中的血腥味未曾散去,地面上的灰烬与血液,吓得这些鬼叫了起来,他们是怕这里会是他们的处决之地呢。
袁耀佩戴着长剑,站在周瑜的身边,看着士卒们将这些惶恐的人押解下来,周瑜眯着双眼,看着这些人被士卒们押解着,朝着民居的方向赶去,“耀儿啊,一共是一万三千人,还有五百士卒,这些人我都交给了,这五百人,完全是能镇的住这些人的,不过,主要还是看的。”
“那我就带着人回扬州了,这里的基础设备要修好,另外,我希望今年建宁长岛的收成会比以往更好一些。”
也不等袁耀回复,周瑜直接带着诸多将领们便离去了,袁耀看着他们一行人离去,心里也是有些担忧,他能做好这些事情麽?转过身来,恰好看到先前那位被责怪的将军却是站在自己的身后,袁耀一愣,问道:“将军怎么在此处?”
“回县令,属下已经不是将军了,支援不力,如今乃是建宁长岛之县尉,恭听县令之吩咐。”,那人朝着袁耀一拜,方才苦笑着说道,他的事情,的确是不能怪周瑜,他身为熹平大岛的守备将军,按令是两日一回岛的,可是他立功心切,整日都在海外巡视,想着能够有所收获,结果却是没来得及支援。
他心里万般愧疚,也无法改变什么了,人死不能复生,周瑜没有处死他,就已经是给他父亲很大的颜面了,他的父亲,乃是扬州水军里的一位校尉,平日里作战骁勇,身先士卒,最近方才退仕归家,周瑜与他的关系很好,平日里以友人相称。
不过,周瑜与他父亲的关系让他也很尴尬,因为周瑜只比他要大十四岁,而周瑜长得英俊,两人看起来还是他显得年长一些,可是,他还是要唤周瑜为叔父
“哦”,袁耀点了点头,方才问道:“县尉是唤作”
“属下唤作凌统,字公绩,吴郡馀杭人”,凌统连忙说着,袁耀点了点头,方才说道:“那日后就要有劳将军了”,凌统点着头,笑了起来,说道:“县令不必如此。”,两人寒暄了片刻,也算是互相认识了,袁耀这才问道:“接下来,我们该如何行事?”
“我原先只是个守备将军,对于这些不是很清楚,我只能帮着县令压制那些土著罢了,具体如何行事,还是要由县令来决定啊”,凌统说着,袁耀狐疑的看了他一眼,熹平大岛有八个据点,一个守备将军,却不知如何处理岛上的诸事,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不过,看凌统也不是不服自己,或者要与自己争权,看来就是兄长的吩咐了,不许他来插手,是想要磨砺自己麽?
袁耀皱着眉头,思索了许久,方才说道:“那就让这些人去修毁坏的县衙,清除这里的污秽,在他们没有做完之前,不能给他们食物,他们的饭菜,以后要牢牢的控制着,不能饿死,也不能吃的太饱另外,让士卒们轮番去巡视着他们,不能放松了对他们的警惕”
“谨喏!”
“若是有煽动众人,或者带头挑事的,直接处死。”
“谨喏!”
凌统拱手,看着面前这个渐渐变得残酷的年轻人,心里竟是有些敬佩,难怪周仆射如此看重他,要培养他,光是这冷酷心境,就绝非寻常少年郎能媲美啊。
(iishu)是,,,,!
第0853章 吏府已疯
【】(iishu),
延康十三年,年末
不知不觉,已是一年之末,雒阳的大地早已被白雪铺满,晶莹剔透,雪白色的世界,却也是有着别样的风情,侍中府内的人却是越来越多,为了编订律法,刘熙是彻底的将大权放给了诸葛亮,诸葛亮也没有客气,在编订相关律法之时,便将庙堂内最为擅长者请过去。
如此一来,却倒是侍中台成为了百官聚集,人来人往之地,每一日都能看到四五个仆射恭恭敬敬的站在此处,还有些议郎之类,更是连进殿的资格都没有,只能站在院落里,这倒不是诸葛亮看不起他们,只是侍中台并不大,房屋之内,容不下太多人。
诸葛亮坐在上位,抚摸着胡须,看着下方众人争吵着,曹冲正在与法正辩论,在制定税法的时候,两人之间有些冲突,意见不合,而周围众人,对于他们的争吵却视若无睹,毕竟,他们自己也在吵,就连司马懿,此刻也是忍不住的参与到了辩论之中。
一向不参与这种争吵的司马懿,今日不知为何,格外的暴躁,对于仆射们也是毫不留情的大骂,都要忍不住的与对方动手,几个仆射无论提及什么,司马懿总能找到由头去找茬,仆射还说不过他,只能被他骂得满腹怒火,诸葛亮无奈,只能安抚好这些仆射,同时又训斥司马懿一番,司马懿顿时就恭恭敬敬的站在一旁,再不言语。
仆射们心里恨极了司马懿,这厮仗着口舌之利,硬是从他们身上找茬,动不动就将他们大骂一顿,还是诸葛公啊,都是从东宫出身的官吏,为何差距如此之大呢?
就在这样的争吵之中,律法渐渐成形。
已经编订好的汉律,堆积起来,足足有一人之高,可见这次编订律法的劳苦,当然,这部律法,在诸葛亮看来,绝对是震烁古今的律法,从古至今,都未曾出现过如此全面的律法,从民间纠纷,到税赋车船,乃至官学考核,官吏调动,全部都被划入律法之中。
可以说,大汉的一切,都被明确了下来,有了一个完整的制度,甚至,连日后众人对律法的修正,都被诸葛亮所编入到了律法之中,有一个完整的修正制度,如今,尚且还没有完全定下的,就只剩下税法与耕地法了,在耕地法方面,天子还没有下令施行均田制,众人也不知当如何编订。
又是忙碌到了夜里,众人一一离去,唯独司马懿留了下来。
两人回到了后院,便进了书房,这些日子里,侍中台的所有人都很忙碌,可若是说最劳累的,还是他们两人,白天两人忙碌着编订律法,夜里却是商谈着均田之法,各自实施,几乎没有什么休歇的时日,坐在书房内,两人吃了些饭菜,吃了热茶,这才谈了起来。
“邸府的事情如何了?”,诸葛亮问道。
“唉,我去拜访了虞翻,可他并不愿意啊”,司马懿摇着头说道,诸葛亮皱着眉头,“他还对天子有所不满?”
“那倒不是,只是,他并不同意均田法,按他的意思,均田法虽然能避免大族对于百姓们的兼并,可是也会阻挠农桑之发展,会抑制百姓所拥有的土地数量大汉蒸蒸日上的情况,只怕就此结束”,司马懿认真的说着。
“哦?原来他与仲达是一般的想法。”
“我是唯诸葛公之令是从的,与他不同。”
“嗯我明白他的顾虑,奈何,天子是一心扑在了均田之上,轻易劝不动啊,何况,如今的兼并问题,也逐渐显露了出来,仲达啊,宁州新设,孝宪皇帝便派人进行屯田开垦,得良田无数,宁州更无什么大族豪强,良田全然在参与开垦的百姓之手,可在今年,宁州贫苦百姓所占据的耕地,不到三成啊!”
“这才过去了多少年,宁州就已经出现了无数的豪强,愣是逼得百姓流离失所,成为了佃户”,诸葛亮认真的说着。
“诸葛公所言有理。”,司马懿点了点头,并不愿多说。
“仲达啊,我看你今日有些不对,莫不是因兖州之故?”,诸葛亮问道,就在今日,司马懿兖州牧的职位被免去,他竟是沦落至白身,神色似乎有些低落,司马懿有些悲凉的说道:“我在兖州治政如此之久,只是因我与民养息,便说我怠政,就连官身都被罢免了”
“仲达啊,你的才能,陛下岂能不知?陛下是个爱才的,你可宽心,只等这律法编订完成,我亲自向天子上奏,这侍中令的位置,我都可以交予你”,诸葛亮诚恳的说着。
“诸葛公,我并非是贪图官禄,只是觉得有些烦闷罢了,等编订好了律法,我便退仕归家”
“仲达!你这是什么话!你如何能退仕啊?听我的,编订之后,侍中令的位置便交予你来坐,我便回我的豫州,继续忙我豫州的事情。”
“唉只怕到时又是一个怠政之罪啊。”
两人交谈了许久,司马懿这才离去,走出了侍中台,脸上的悲凉渐渐消散,这均田之事,他可以去操办,可是绝对不会去参与均田之定夺,事成了,有我的功劳,而败了,也是诸葛亮的事情,与自己无关,自己只是个跑腿的,可若是参与到定夺之中,若是反对,恶了天子,若是同意,出事背锅,这事还是劳烦诸葛村夫罢。
这村夫也是狡诈,要将侍中令的位置交给自己?
天子罢免自己的在兖州的官身,显然就是要将自己留在庙堂内,三令啊,你要将侍中令的位置交给我,哈哈哈,诸葛村夫,好计算啊,侍中令让给我,你来担任尚书令,呵呵。
司马懿低着头,脸色阴沉不定,忽然,他停下了脚步,似乎有些不妥。
身体未曾动,他的头却是缓缓的朝后看去,形成了一个诡异的弧度。
在远处的门口,诸葛亮手持灯笼,微笑着,目送他离去。
两人如此对视,好似那二十年前,两人在东宫门口的对视一般,时隔多年,诸葛亮笑了起来,他朝着司马懿点了点头,司马懿保持着那诡异的回头,缓缓咧起了嘴角,露出了一个更是诡异的笑容,两人心知肚明。
你是要跟我争夺尚书令的位置麽?
村夫啊,有我在此,你有何能可为百官之首呢?
看着司马懿消失在夜色之中,诸葛亮却是站立不动,看着眼前的这片不见底的黑暗,如今,自己在明处,承担着一切的压力,若是事败了,所有的过错都会在自己的身上,可成功了,自己也不会有什么功劳,他已经达到了三令的位置,没有上升的余地了。
司马懿却是在暗处,他看上了尚书台,这些日子里,他借着编订律法的事情,与几个仆射都吵了一架,完全不同于往日,一向不愿立敌的司马懿,忽然与这些仆射们大吵特吵,险些动手,引起了众人的敌视,而自己为了让律法顺利施行,却只能安抚这些人,关系却是变得密切。
好打算啊,仲达,高明啊,天子是喜欢一个与群臣关系密切的尚书令,还是需要一个与群臣不和的尚书令呢?
不过,自己毕生的抱负,都需要尚书令这个位置啊,要辅佐天子,创造千古之盛世,尚书令之位,就必须是自己的,仲达行事狠辣,若是他来担任尚书令,怕是不妥啊,既如此,仲达啊,百官之首,还是由我来坐罢。
诸葛亮又是忙碌了片刻,便回了自家府邸。
早有奴仆在门口等候着,诸葛亮这些日子回来的都很晚,奴仆迎着他走进了府内,诸葛亮去了趟后院,饶阳公主却是已经熟睡,诸葛亮没有打扰她,他自己还有些事情不曾办完,便去了书房,奴仆点了烛,自己站在不远处,恭恭敬敬的站着。
“张管事”
“诸葛公。”,在书房内的,便是诸葛府内的管事,听到诸葛亮的言语,他急忙走上前来,诸葛亮手里的笔未曾停下,继续书写着,自己却是开口询问道:“今日的邸报,你可曾看了?”
“我已看过了,我去给诸葛公拿一份?”
“哦,不必了,你与我说说,有什么消息?”
“没有什么大事,就是大臣调动。”
“嗯,这个我知道,对了,是谁去了兖州?”,诸葛亮书写着自己的内容,又继续问道,张管事心里很是敬佩,自家家主一心二用,一边写着文书,一边还能与自己闲聊,这本事,不亏是孝康皇帝之婿啊,管事又连忙说道:“是祭府仆射袁席,他被派到了兖州。”
“他?”,诸葛亮一愣,手中的笔也停了下来,随后继续书写起来,此人虽没有什么才能,不过,司马懿早就打好了兖州的基础,此人老实听话,不会对兖州策略做出什么太大的改动,顺其自然,兖州的治理也不是问题,他点了点头,问道:“那是谁人接替了袁席?”
“听闻是凉州的一个太守,叫什么来着哦,对了,是叫仲长统的!”
“哗~~”,诸葛亮手中笔一颤,竟是将方才所写的内容全毁了,张管事大惊,诸葛亮却是比他还要惊讶,皱着眉头,问道:“你说是谁担任了祭府仆射???”
“仲长统,没错,就是叫这个名字,仲长统。”
“仲长统来担任祭府仆射???孙权他是疯了??”,诸葛亮瞪大了双眼,“或是太尉公的逝世对他造成的打击太大了??”
唉,可怜人啊。
(iishu)是,,,,!
第0854章 尚书何谋
【】(iishu),
虽说诸葛亮心里也是同情这位刚刚失去了阿父的能人,可是在心里,还是觉得这次的任免非常的不妥,那仲长统是什么人,庙堂和人不知啊,让这样的家伙来担任祭府仆射,好家伙,他上任之后的第一件事莫不就是要去拆庙宇,毁祭坛,那还了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