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捡到一本三国志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历史系之狼

    “汾阴侯周昌,乃是不世名臣,他为人坚忍刚强,敢于直言不讳。”

    “自三公以下,众人对莫不是非常的敬佩!”

    何休又讲道:“他曾经有一次在太祖休息时进宫奏事,太祖所行不符礼,周昌见此情景,回头便跑,太祖连忙上前追赶,追上之后,骑在周昌的脖子上问道:你看朕是什么样的皇帝”

    “你知道他是怎么回答的麽”

    何休问道,马均思索了片刻,回答道:“既然..然..然此人刚强,直言不讳,莫不是冒..冒..冒犯了太祖”

    “何止是冒犯,他挺直脖子,昂起头说:陛下您就是夏桀、商纣一样的皇帝。”

    马均吓呆了,何休笑着说道:“太祖听闻,哈哈大笑,由此开始对他尊敬有加,认为他是贤臣!”,马均感慨道:“太祖真明君。”

    “哈哈哈,当今天子,类太祖,有容人之量,只是,缺乏如他那般的名臣,你要向他学习,知道了麽”

    马均虽然不知道何休为什么会突然提起这个人,可是也是受到了一些启发,点点头,说道:“受教!”,一旁的闻人袭忽然说道:“王节信便是那般的名臣...你可以向他..”

    “混账!住口!!”何休忽然对他破口大骂,他怒气冲冲的说道:“王节信,他与周侯提鞋都不般配!”,马均被态度突转的何休吓了一跳,何休看着他,说道:“直言不讳,并非是张狂桀骜,王节信这般的人,定然是活不长久的,总有一日,会被天子所烹杀!你万万不能学他!”

    闻人袭想说些什么,只是明天还有求与何休,故而作罢。

    何休又给马均说了些周昌的事情,方才令人拿了竹简,来考核马均的书写能力,与他的口述能力不同,马均持笔,书写的字,完全不像是刚刚接触习字的孩童,字体美观,有令人赞叹的地方,何休暗自称奇,只是,唯一的不足,便是马均书写的字体,稍微有些大了,有失美观。

    而且,还很浪费竹简,莫非他在闻人府里便如此书写不像是闻人袭的作风啊何休皱着眉头思索着,闻人袭也是有些心疼,干嘛将字写得这么大,这多浪费竹简啊!

    马均写了许久,竹简堆积在了他们的面前,何休对于他的好学十分的满意,马均却肃穆的说道:“与与..与何公治学...收收收获颇多,此些竹竹竹简,可能送与与我,日夜温习习习...”

    何休当然的




第0213章 冀州太平
    何休又劝诫了天子许久,在天下人面前,这位是尊临天下,威严不容被侵犯的天子,或许只有在何休面前,他才会做回那个笑嘻嘻的小胖子,只有在何休面前,他才敢嬉皮笑脸,不顾帝王威仪,虽然这样会遭到何休的训斥,可只有在他面前,天子才敢揭开脸上一层层的厚面具。

    当然,他还是会留下最后一道的面具,早在挥刀砍下窦武头颅的时候起,他就没有摘过这最后一层的面具。

    何休没有太多废话,直接便表明道:“臣以为,运河之事,与民大有利处,不可拖延...”,他将这些日子以来的想法缓缓说给了天子,天子极为认真的听着,点点头,表现出了赞同,闻人袭也是在一旁不断的进行补充,来说明运河修建之后的好处。

    他为天子描绘了一个繁荣的河北盛景。

    “闻人君,你先回到府上,等到动工的命令,朕再与何公单独协商....”

    “遵旨!”

    闻人袭得知天子应允之后,心里大喜,请辞离去,大殿之内,只剩下了何休与天子二人,看到他离去了,天子方才无奈的问道:“何师,河北之地,与别处不同,你是知道的...处理河北事务,定要谨慎,不必心急...”

    “我知道陛下在担心什么,天书所述,与今日不同,河北之地,当无祸矣。”

    “不同曹操如今担任北部尉,诸多大臣逝世也与天书所载一般....”

    “陛下,你现在一道命令,便能随时诛杀曹家满门,天书之内,可有提到贺州,可有新州邢子昂可是担任了两千石董卓可做过护乌桓校尉”

    “陛下励精图治,如今大汉中兴,百姓富裕,国家太平,绝无妖孽,既便有心存不轨之人,也成不了大事,陛下何必担忧何况,我大汉数万南北军精锐,败山越,战鲜卑,经验丰富,又有段熲,卢植,孙坚,典韦,皇甫嵩等等名将,军备充足,士卒三日食一牛,军心振奋!”

    “何惧妖孽”

    何休劝诫道,听到他这么说,天子皱了皱眉头,何休方才又叹息着说道:“陛下,但凡祸乱,并不在民,在于君,若是陛下能够重用贤才,远离王节信这般的小人,国家定然是大治,也没有人会作乱,百姓不会有跟随的,因为这是无道的行为。”

    “天子你秉承着天命,是不必担忧叛乱的,只要能行仁政,爱民,天下都会归附与陛下!”

    听到何休如此苦劝,天子方才有些恍然大悟,说道:“今日才知为君道矣!得亏有师君,险些误了国事!朕这便令董卓派遣劳力,挖掘运河,多谢师君解惑!”

    “师君与朕,如太祖与张侯故事!”

    何休脸庞抽了抽,没有再言语,天子又说道:“还有一事,望师君能够答应。”

    “说罢。”

    “朕这长子,性情顽劣,不当人子,唉,不类其父啊,朕想将他送到你的府上,不知师君能否帮我,为皇子启蒙”

    嘿,你当年也不是个好东西啊!何休心里暗自想着,却没有说出来,毕竟还是自家弟子啊。

    他想了想,方才有些疑惑的问道:“皇子辩他还不过三岁罢!”

    “快四岁了,也到了该启蒙的年级了,即使不启蒙,能够受到师君一些熏陶,也好。”天子笑着说道,何休

    又想了片刻,点点头,说道:“好罢,本应是我入宫来教导他,可是来往不是很方便,你就让他到我府上来罢!”

    天子咧着嘴笑着,连忙点点头,说道:“稍后,朕便派出两屯的宿卫,带皇子去师君府中!”,何休此刻也有些疲乏了,准备告辞而去,缓缓起身,何休又再次说道:“陛下,即使杀了一个将来的反贼,若是不治本,还会有更多的反贼,杀一个人是没有用的。”

    “只有行仁政,大治天下,才是能治理本根的良药!”

    “这才是大道,还望陛下能够明白!”

    天子慎重的点



第0214章 开修运河
    天子应允了闻人袭的请求之后,关于是否修建运河的争执也就顿时停息了,天子执政十年,威严声望完全超越了孝桓等执政数十年的先帝们,百官之中,也没有什么人昂头,因此,王符也就成为了最为特别的,或许正是这样的独特之处,才让这些官吏们对他如此的愤恨。

    最为开心的还是身在幽州的董卓,先前因为修建驰道,他成为了建宁八年功绩最为突出的大臣之一,与他同列的,只有卢植,阳球,王符,蔡邕这些重臣,卢植和阳球是因为治理州郡,王符是因为他的提议,再加上他治顿扬州,而蔡邕自然是因为编写石经。

    他能够与这些重臣同列,日后上迁是必然的,而他获得这些政绩,也是非常轻松,纵兵在半岛上掠夺了一番,要是朝廷修运河,那这条运河肯定还是要借用人力,自己是不是该再次大规模的出击半岛呢虽然冀州那一边修建运河并不在自己的职责范围之内。

    可若是劳力全部是自己提供的,那自己也能捞到政绩啊,董卓立刻开始整顿士卒,准备朝着周围掠夺,甚至,他这一次还带上了很多的土著,这些土著已经能够正常的与汉人交流了,董卓便苦心的告诉他们,这么做,是为了解救他的同胞,是要让他们也变得文明起来。

    大汉需要你们带路,找出你们的同胞,只有走在圣人的道路上,他们才能看到光明与希望!

    土著向导都是十分支持董卓的,他们率先带队,朝着半岛开始了新的征伐。

    冀州官吏们也是为运河之事忙碌起来,闻人袭更是亲自赶往此处,开始实地观察,运河两岸的百姓也是被迁徙到了周边的地区,官员们的办事效率,如今还是非常高的,科功制这把大剑挂在他们头上,如今可不是以前只要道德操守高就能高升的时候了。

    若是没有政绩,在官场上就是举步难行。

    而此刻,在何休府邸中,刚刚三岁大一些的小胖子被士卒们送到了这里,何休家里的奴仆都有些惊惶不安,毕竟这是天子的长子,他们实在不敢怠慢,天子虽然口中对这位长子不以为然的样子,可实际上,他派出了足足三百人的宿卫,在何休府邸周围日夜守护。

    何休皱着眉头,脸色酷冷,缓缓走出了书房,带头的荀攸朝着他拜见行礼,便转头看向了皇子,皇子似乎对自己被送到这里有些不满,皱着眉头,嘟囔着嘴,何休缓缓走到了他的面前,两个人便这样对视着,荀攸心里一颤,暗道不妙。

    皇子辩,年纪尚小,性情顽劣,而何师,那是大汉第一狂儒,何师不会把皇子打的太惨罢

    荀攸暗自想着。

    果然,看到皇子没有向自己行礼,何师缓缓低下身,凌厉的盯着皇子,他猛地伸出手,荀攸刚准备劝阻,便看到何师吃力的将皇子抱了起来,咧嘴笑着,温柔的说道:“辩儿不必害怕,来,与我进食!我准备了好多好吃的呢!”

    荀攸惊呆了。

    他目瞪口呆,看着何休兴奋的抱着皇子便回了书房,皇子辩甚至吵着不愿在案上进食,何休就抱着他,坐在书房里进食,对他极为宠溺,荀攸摇着头,无奈的说道:“抱孙不抱子!天子这次失算了....”

    在刘辩面前,何师就好像变了个人,整天乐呵呵的,奴仆们可是从来没有看到过何师的笑容,刘辩也渐渐喜欢上了这位慈爱的老者,整日陪伴在他的身边,无论他什么要求,何师都会笑呵呵的帮他完成,还每日带他出去在雒阳城内玩耍。

    &nbs



第0215章 刘老家宰
    很快,各地关于阅文司的奏告,建议之类便堆满在了天子的案牍前,看着这堆积成山的奏告,天子只好让袁逢入宫,来帮助他一同批阅,这也算是厚爱了,袁逢便兴高采烈的去了皇宫,立刻之前,还特意告知袁术,这几日,自己会非常的忙碌,数日可能都不能回家,你要老实点,若是敢外出闹事,就打断你的腿!

    袁术再三保证,自己不会外出,会老实待在家里,袁逢方才安心的离去。

    只是,他们两个日夜批阅,这些奏告还是只增不减,弄得两人精疲力尽,无奈之下,又找到了蔡邕,三个人一同批阅,方才缓解了些疲惫,本来天子还想去找何休的,可是何休年事已高,天子担忧他身体出了什么问题,故而没有请来。

    三人一同批阅着,天子放下了笔,有些感慨的说道:“阅文司内,应有尽有,却好似缺了些什么...”

    袁逢一愣,想了片刻,方才笑着说道:“可是缺少了些诗歌文赋”

    看到袁逢这么了解自己的心思,天子也是哈哈大笑起来,点头说道:“袁君知朕!”,天子好文赋,这一点,大家都是知道的,天子但凡有空闲,就会写些文赋,来给大臣们看,要求大臣们直言不讳,不要有什么顾忌的,他爱好写文赋不假,可是这水平嘛...

    就不太好评论了,虽然天子要他们直言不讳,可是想一想,上一次大骂天子文赋的人是谁是田丰,他是当时最为优秀的太学生啊,他在批完天子的文赋之后,天子对他非常的厚爱,认为他是真正的贤才,便出于磨砺的心态,将他扔到了凉州那不毛之地....

    听闻还是刚刚爆发了瘟疫的姑臧...

    从那之后,百官顿时就觉得,其实天子的文赋写的还是蛮不错的!

    蔡邕皱了皱眉头,他知道,天子向来就有个想法,想要建立一个类似于门子学般的学府,专门招收文赋大家,来书写文赋,以供观赏,可是蔡邕等百官却是不喜的,因为比起儒学经典,这些文赋诗歌毕竟还是小道,若是专门设置学府来培养,似乎有些得不偿失

    看到天子又表明了这个想法,蔡邕想了片刻,方才说道:“陛下可是想聚天下大家,来共创传世文赋”,天子咧嘴笑着,说道:“朕从未想过,蔡君可是有这样的想法”

    蔡邕对天子也算是了解的,无奈的说道:“臣确实有这种的想法。”

    “恩,那行,改日朝议,君可以提出来...”天子乐呵呵的说道,袁逢有些疑惑的望着蔡邕,心里不明白蔡邕为什么要支持此事,蔡邕平日里也绝不是阿谀之辈啊,蔡邕看着喜气洋洋的天子,心里也是开心起来,天子治理国家,对天下有大功劳,却一向节俭朴素,从未扩建半点宫殿。

    这一次,便满足陛下一个小小的心愿,又如何

    ................

    河间国,解渎亭

    几个方士正徒步走在地面上,他们穿着极为的朴素,浑身都没有什么多余的装饰,就连佩剑,头冠都免去了,其中有几个人,脚上都没有鞋履,裸足而行,过往的行人见到他们之后,不少人都是朝着最前头的那人行礼拜见,为首者也是温和的笑着回礼。

    他唤作张角,本是钜鹿郡的豪强门户,不知何时,他拜了一方士为师,开始自学道法,从那之后,他变卖了家产,赠与邻人,自己却是徒步周游诸多地区,哪里发生灾难,他都会过去,帮着救治伤病,四处济世救人,从此,他也就渐渐被众人所得知。

    而更加令人惊异的是,他刚刚变卖了家产,朝廷便开始四处抓捕豪强,但凡有些资产者,都被强行迁徙到了边远地区,唯独他,因为散尽了家产,故而幸存,这也让他多出了些神话色彩,走在亭里的小道上,周围全然是耕地,诸多农夫都在耕地上辛勤的劳作



第0216章 驿站凶案
    继续走在乡间小路上,张角说道:“我们暂且在驿站里休歇一日,明日再去拜访老者。”

    他的弟子们,面面相觑,有一人问道:“师君,此人不过天子幼年时的家宰,何况如今又年迈昏庸,耳目不清,我们为何还要屡次拜访他”

    “哈哈哈”张角听闻,却是忽然笑了起来,没有再回答,弟子们虽然没有得到答案,可也是陪在了张角身边,与他一起留了下来,而刘伯所派出的奴仆家丁也是赶到了驿站,在解渎亭,刘伯的威望还是非常高的,驿站官吏给这些奴仆安排了几个靠近张角的屋子。

    好让他们完成刘伯的吩咐。

    与弟子们入驻之后,张角独自坐在了寝屋之中,手持一卷竹简,有些无奈的叹息着,他师从河北太平道,论根本,其实与张衡的黄老道是同源的,只是,与益州那里不同,冀州兖州可都是大汉心腹之地,太平道想要昌盛,就必须要获得朝廷的支持。

    张衡他们在汉中郡周围,可以随意的游走传教,可以治人救命,四处散播信仰,那是因为他们本来就是当地的大豪强,得到了当地世家的支持,也没有官府的力量插手,张角他们就辛苦的多了,就连游走传教的资格都没有,这个时代,若是要外出,需要验传,没有的话,会被沿途的官吏抓住的!

    张角也是散尽了家产,四处救人,方才获得了当地人的敬重,这才获得了四处传教的资格,算是得到了当地官吏的认可,正在这个时候,忽然,冀州等地的绣衣使者多了起来,据说,他们是为了维持即将修建的运河之安危,他们到来之后,便迅速的抓捕了数百个方士。

    以诽君的罪名,直接带进了绣衣大狱,到现在都不知生死。

    在朝廷全力的打压下,张角陷入了苦境,并且,他的信徒与日减少,一封灾难,朝廷便全力赈灾,让他完全没有任何发挥的余地,甚至还面临到了要被绣衣使者抓捕的危险,在这个时候,张角忽然想通了,与其想着如何逃过朝廷的抓捕,不如直接去投身朝廷。
1...4950515253...34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