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捡到一本三国志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历史系之狼

    吕布与太史慈也是还礼。

    很快,圣天子便赶到了。

    群臣拜见,随后又坐。

    天子看向了王符,问道:“百官可有要事”

    王符摇了摇头,说道:“并无,唯张太尉归来,有功之士当赏...”

    天子点点头,看向了百官,便要将吕布与太史慈叫出来,却没有想到,袁逢猛地起身,说道:“陛下,前些时日,士子考核,王符这厮,竟不顾朝廷之威仪,与贤臣大打出手,如此恶行,如何能忍,这厮,恶迹斑斑,天怒人怨,陛下,请烹王节信!!”

    “陛下,请烹王节信!”百官纷纷起身,说道。

    闻人袭想了片刻,也站了起来,走到了百官之中。

    唯有张温,董卓,贾诩,以及新来的吕布与太史慈尚且没有动弹。

    吕布低声问道:“公,这王节信,何人耶”

    “便是当朝司徒,王公!”

    吕布与太史慈恍然大悟,互相看了一眼,便站起了身,站在了百官的身后。

    天子有些苦恼的望着百官,又看了看王符,王符依旧是不屑的望着群臣,没有丝毫在意,天子皱起眉头,厉声说道:“大臣不合,成何体统都与朕坐下!!”

    百官一颤




第0283章 各处任职
    随着段颎的逝世,凉州三明的时代正式拉下了帷幕。

    董卓,卢植,皇甫嵩,孙坚等等年轻将领接替了他们,在得知段颎逝世之后,天子仰天长叹,却又无可奈何,他忽然发现,朝中竟然没有一个将领能够代替段颎的位置,成为南北军的统帅,若是论功劳,董卓或许是可以的,可他威望却是不够的。

    他能够让凶悍的匈奴起兵们听从他的命令,可是南北军,素来骄悍,先前,统帅他们的都是张奂,段颎,皇甫规这般的名将,若是冒然让董卓去统帅他们,他是难以压服两支悍军的,天子思索了许久,令张温以太尉的身份,来掌管南北军训练事务。

    而军中的诸多将领,也迎来了一次大升迁,天子的主要目的还是要能迅速培养出能够接替段颎之位的年轻将领。

    段颎逝世之后,遭受到最大打击的,自然还是段颎一手提拔出来的南军将领们,当然还有长期随从作战的北军将士,两军自发的为段颎发丧,天子也就应允了他们的行为,并没有进行责罚。

    升迁也没有让这些将领们能够兴奋起来,军中一片悲歌,送走了这位战无不胜的名将。

    不过,天子却没有时间继续哀悼段公,他还有很多事情要忙,与王符商议之后,先前考核通过的士子们,都被他们两人迅速的安排到了各个位置上,士子们兴奋的离开了雒阳,赶往任职,而王符又提出,希望能够在三年之后,再次进行考核,天子对此并没有发声赞同。

    群臣之中,不少人都对王符的官员考核与政绩升迁制还抱有不满,他们从心底里认为,王符的这个决策,会让大汉的官吏们变得毫无道德修养,祸国殃民,他们在等着王符失败,这样,整个天下百姓都会与他们一同讨伐这奸贼,王符也不会再被天子所重视。

    在没有看到成效之后,天子自然也是不想继续推行,这一点,已经能够看出,其实天子对于王符的这些政令,也并非是那么的有信心,或许,只有王符才是信心满满的,他将所有的群臣都看作是酒囊饭袋,庸庸无碌,只有发现了自己才华的天子,稍微好一些。

    当新的官到达了自己的职位之后,大汉开始有了无形的变化,这些年轻而有真才实学的士子们,与原先的官吏们不同,原先的官吏,大多是通过察举孝廉的方式担任官吏的,他们的道德修养,或许是出众的,可若是论起真才实学,就不是这些官吏们的对手了。

    另外,他们大多都是希望能够通过熬资历的方式得到升迁,很少有人会刻意做出政绩,来得到升迁,可是这些官吏都急与证明自己的才华,都希望能够早日实现自己心里的雄心壮志,于是,这些官吏们都开始想着各种的办法,来做出政绩来!

    起码,在短时间内,这并不是什么恶事。

    永乐宫,

    董太后笑眯眯的看着刘辩吃饭,轻轻抚摸着他的头颅,说道:“多吃些,无碍,再吃些”

    天子就坐在她的对面,有些吃味的看着那小胖子,吃的津津有味,他将手中的筷放在了木案,紧紧盯着董太后,董太后虽一心都放在了孙子身上,可是也注意到了天子的目光,抬起头,看了看天子,说道:“饱了麽饱了便离去罢”

    “未有”,天子说着,委屈的拿起了筷。

    “皇后如何了可还安好”

    “太医令所言平安,或许就这几日了”天子说道,宋皇后与何氏都到了产期,虽然并不是初次,可他心里还是有些焦急,董太后看出了他心里的那丝不安,说道:“你也勿要担忧,皇后又不是初次临盆”

    大胖子点点头,说道:“阿母,我并未担忧,只是国事日重,故而有些劳累”

    “唉,我也听闻了,段公走了”

    “恩”

    董太后一时也不知该说些什么了,反而是一旁的小胖子,抬起头,问道:“段将军走了他是去找何耶耶去了麽”

    &



第0284章 名师贾诩
    建宁十二年,八月

    宋皇后与何贵人,各为天子产下了一子。

    天子自然是开开心心的先后见了自己的两个儿子,不过,这两位儿子,都是类母,长相自然还是看不出来的,单从重量而言,他们两人加起来,差不多是刘辩出生时的重量,不过,天子还是非常喜爱这两位儿子的,董太后也是如此,开开心心的去照顾两位孙儿去了。

    刘辩这个时候,方才发现,自己竟被抛弃了!

    过了两日,天子忽然便叫刘辩前往大殿,刘辩这才想起来,阿父说过要考察自己的学问,可是,这几日,他因为董太后的话语,并没有对此事上心,忽然听到天子的召令,他心里很是畏惧,随着黄门,走进了大殿之内,天子的神色还是不错的。

    因为刚刚诞生的两个儿子,很是欣喜。

    看到小胖子走了进来,天子挥挥手,让他坐在了自己的身边,问道:“可去见了你两位弟弟”

    小胖子点了点头,说都啊:“只见了我胞弟...”

    天子眉头一皱,说道:“那两个,都是你胞弟!”

    小胖子有些委屈的抬起头,说道:“我想见另外一胞弟,可宫女不让我进去,也不告诉我是为何...”,天子的表情渐渐僵硬,整个人都仿佛愤怒的要爆炸,他又缓缓平静了下来,脸上却再也没有了喜色,他点点头,说道:“朕知道了,这话,日后莫要对他人再说...”

    “记住,这两个,都是你的胞弟,日后,你要好生对待他们,长兄为父,记住了麽”

    小胖子点了点头。

    “恩,好,这些日子来,荀攸教了你些甚么”

    “荀师教了《论语》...还有《孟子》....”小胖子迟疑的说道,天子点了点头,说道:“那贾诩呢”

    “他孩儿也不懂...”

    “哦为何不懂”

    “他说,他要教我,如何笑,如何哭...我不知,为何这些都要学习”小胖子有些呆愣的问道,天子眯了眯眼睛,说道:“好好跟他学...他还是不错的...”

    “孩儿知晓!”

    “恩,给朕讲讲论语罢...”

    “...子曰...子曰...”小胖子连说了两个子曰,然后便盯着天子的眼睛,呆愣住了,两人大眼望小眼,对视了许久许久....

    “啊”

    “阿父饶命”

    “大母说你若打我,她会揍你”

    “阿父莫要打了”

    小胖子从大殿里被宋典等人抱了出去,连续两日,他都是卧躺着听两位师君授课,而他也不敢再松懈学业了,荀攸与贾诩授课的时候,他都是极为认真的听着,牢牢记在心里,生怕下一次又要被阿父叫过去询问学业,又过了几日,他想要去找太后告状。

    可是没有想到,太后整日都腻在两位幼孙身上,只是有些含糊的敷衍了他几声。

    小胖子独自走在皇宫里,想起了某个愿意为他拔剑的高大身影,抹掉了眼眶边的泪水。

    而随后,便是天子设下宴席,来款待一些心腹大臣,也是要为自己的两位皇子取下姓名,所来的大臣,有宋皇后一脉的外戚,有张温,袁逢,闻人袭,王符等重臣,也有崔寔,蔡邕一般的大儒,就连军中的董卓,皇甫嵩,也受到了邀请,他们还没有离开雒阳。

    天子有心令这些重臣前来,也是有着要尽快消除段颎逝世之后,军中的那股哀意。

    宴席还是极为热闹的,能够参与天子的宴席,自然是大臣们的荣幸,有幸被邀请的大臣们,格外的欣喜,尤其是吕布与太史慈,听闻天子家宴邀请了他们,他们是开心的手足舞蹈,连忙准备,宴席上,歌伎献舞,君臣高歌,不时有大臣们场下对舞,气氛火热。

    当然,最重要的是,两位皇子也都有了自己的姓名,由宋皇后所生的次子,天子亲自取名为协,至于是甚么含义,他也没有明言,群臣也不敢加以猜测,而何氏所生之子,天子取名为安,没有了何公,也就没有人能够为天家取名,两人都是天子自取。

    宴席一直到了很晚,群臣方才散去。

    &



第0285章 北军西进
    考核虽然结束,可是他所造成的影响,还在不断的发酵传播,尤其是这些士子到达各自的职位上后,他们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所有人都在盯着他们,企图从他们身上弄些足以处死王符的过错。

    在颍川颍阴县,一处耕地外,一群耕农有些无可奈何的站在两边,一位幼小的身影手持书卷,不时的问他们一些农桑之事,这些耕农也不敢对这孺子无礼,只能一一回答,看着他将这些记载下来,问了许久,他便准备与这些耕农们一同下耕地。

    还好,荀家的奴仆及时赶到,向这些耕农们解释了一番之后,便将荀彧带了回去。

    荀彧紧紧握住手里的书册,咬着牙,眼里满是不甘。

    而在贺州,卢植之处,也很快有人报喜,他这才知道,自己那位涿县的弟子,竟然成为了最冠,他抚摸着胡须,笑着问道:“农科之冠”

    “非也!乃数科之冠也!”

    卢植险些将自己的胡须扯下来,这小子数科最冠

    他可是记得,自己这位弟子,有毅力,有胆魄,这从他千里迢迢的前来拜师就能看得出,可是,除此之外,他并不是特别的好学,平日里自己授课,他虽也认真听,可是却没有甚么太大的进步,处理政事,刑法汉律,他也没有非常擅长的。

    整日里便是四处结交好友,在自己门下诸多弟子之中,威望倒是最高,能够压的住他人,可是,卢植怎么也没有想到,这样的人,竟然能够成为数科最冠....

    在这些新一批地方官的加入之下,王符的种种崭新举措,也就更能在地方上迅速的执行,百官从其中闻到了一些危险的气息,王符此举,不仅是要打压世家,他还是想要培养一批自己的亲信啊,他要插手地方上的事务,要以别样的方式来控制大汉各个郡县,此人果真是奸贼!

    百官想明白之后,自然便是做起了他们的老本行,请烹王节信!

    王符对此却满不在乎,他要忙的事情很多,首先,便是要忙于农耕,无论是甚么时候,对于大汉而言,农桑都是最为重要的,王符所要做的,就是用国渊这类善农桑的官吏,将民屯制度发扬光大,他的首要目标便是益州与荆州,另外,他还召集了大批的官匠。

    据说,他想要更新农具,想以此来发展农桑,百官对此多有不屑,在他们眼里,这不过是本末倒置罢了,唯独选拔道德修养出众的贤才,才能真正的振兴农桑,何况,如今的大汉,耕田无数,司徒属从官吏甚至都已经记载不过来了,为何还不知足呢

    其次,自然便是手工与行商,王符再次降低了手工税赋,但是,对内的售卖,被他做出了相应的限制,与之相反的是对外销售,扬州有大汉规模最大的码头,无数工业制品从扬州出发,经过海域,到达海外,换取大量的黄金与奴隶,这使得一直为人力发愁的扬州与交州都迎来了新的发展时机。

    王符的第二大目标便是西域了,他令原先驻扎在凉州的一万新军,也就是王允所带领的,直接开进了西域都护府之内,负责维护西域商路的安全,时隔多年,大汉终于再次维护这条东西商路,一万士卒的入驻,也间接的改变了整个西域混乱的情况。

     



第0286章 兄弟告别
    当北军即将西进的消息传开,北军士卒们都是格外的开心的,这可是谋取战功的大好时机,在雒阳之内,他们是拿不到军功的,只有在凉州这种地方,斩下几个羌人的头颅,才有能够升迁的机会啊,只可惜,再也没有百战百胜的段公带领他们出战了。

    孙坚虽年幼,却长期待在南军之中,军功卓越,就连檀石槐的大军,也是在他做先锋的时候被他击溃的,北军与南军共六营,一万二千多人,他还是能够压的住的,何况,这六营的诸多将领,都是与他一同作战的同袍好友,如典韦,黄忠,徐荣,纪灵,张济等。

    他除此率领大军,心里也是有些激动,丢下了刚刚出生的长子,便准备离开雒阳。

    在北军即将离去的时候,担任雒阳令的袁绍,却早早的赶到了城门口。

    南北军全副武装,孙坚骑着高头大马,走在了最前方,他显得很是傲然,就连他胯下的骏马,也是昂首前进,身后的士卒们整齐的前进着,随着他们的走动,身上的盔甲发出悦耳的响声,正城门早就已经戒严,不许任何进出,要保证南北军能够迅速赶赴凉州。

    袁绍独自站在了城门外,长袍随风飘荡,目光深邃的望着远方缓缓前来的南北军。

    孙坚大老远便看到了袁绍,不过,他并没有在意,大抵是城门校尉之类的,要来送行罢,他心里想着,缓缓行走着,可是,袁绍却缓缓走到了他的面前,拱手一拜,孙坚抬起手,他是率领着北军步兵营,先行前进的,整个步兵营,都在瞬间停下了脚步。

    孙坚有些疑惑的望着面前这位模样英俊,风度翩翩的男子。

    “不才,雒阳令袁绍,胞弟术,即将随军开拔,不知将军可能应允,让我能与胞弟告别”袁绍说着,孙坚皱了皱眉头,按理来说,他是不该停留的,可是,这厮似乎是袁家之人,听闻,还是尚书令袁君之子,那么,袁君的另外一个儿子,也在自己的军中

    孙坚皱着眉头,说道:“军中,似乎未有唤作袁术的将领...”

    “他做了士卒,乃是步兵营伍长...”

    袁绍说完,孙坚心里更是惊异,堂堂袁家之子,竟然在军中做了个士卒他知道,对方若是有意,完全能够进入南北军成为将领,再不济,也是个司马军侯,怎么是个伍长
1...6667686970...34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