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扶蜀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凤溪凰跃

    不仅如此,关平还提出了组织民屯,将郡兵以及辅兵掺杂在自耕农里,一同进行耕种,以提高粮食产量,战时组织起来开赴前线,闲时则忙完固定的训练,便参与到春耕当中。

    关平特意将麦城、当阳附近的无主之地收归朝廷,然后划分为屯田地,专门用以军屯,以储备军粮。

    至于数万曹军战俘,则分散安置在宜都郡,以及枝江、夷道等地,汇合于本地荆州居民,组织他们一道与辅兵,自耕农耕种,提高产量。

    故此,此时枝江附近的曹军战俘便是其中一批。

    不过,由于于禁、庞德的双双投降,曹军士卒军心也是瓦解异常迅速,短短时间,便接受了荆州之地,并未有太大的变故或者暴动。

    紧随着,青年又不动声色领身后十余名护卫继续巡视着,约莫响午十分,他才长吐一口气,从麻衣怀中取出一张白白的娟布擦拭了下脸上汗珠,才轻声道:“走,回返吧!”

    “诺。”

    闻言,十余员护卫也一致拱手应诺,遂护卫青年左右转身缓步离去。

    响午一到,原本温和的光线此刻也不由逐渐刺眼起来,太阳也徐徐升至高空,径直辐射下来光线。

    温度顿时间急剧上升。

    旋即,正于田间劳作的农夫也渐渐地向阴凉的树荫下前往,躲避着毒辣的阳光,并且取出早已备好的干粮开始进食。

    枝江城内,县府。

    书房内。

    “轩儿,为父让你连日来巡视城外田间,观察曹军战俘们的情况,现在你说说,情况怎么样”

    闻言,青年望着案几旁年过四旬,身材魁梧的中年壮汉正襟危坐的跪坐着,目光紧紧直视着他,半响才拱手喃喃道:“父亲,孩儿经过这数日的观察来,情况已经了解得差不多了。”

    “战俘们倒是未有异动,很安分。”

    “孩儿估计这应该是曹将于禁、庞德都已归降的缘故,故此曹军士卒纷纷军心崩溃。”

    “嗯。”

    “那就好,就好啊!”

    听罢,案几上的中年才不由昂然起身,面露笑意,低沉道:“看来为父没有辜负君侯的期望,战俘一事算是稳住了。”

    这员中年正是如今枝江的县令。

    其姓习,名讳良,襄阳宜城人,是早年曹操举倾国之力南征时,便跟随刘备举家南逃的士人之一。

    故此,再赤壁大捷,刘备率众取得南四郡以及南郡,据有荆州以后,也并未忘记他们,将他们安顿下去,治理各地。

    习良也因此得了一个枝江县的县令一职,至今为止,他已经在任十余载了,却由于能力有限,一直未得到升迁。

    话落,其子习轩继续说着:“父亲,除了曹军战俘比较安分以外,孩儿还观察到,城外春耕效率卓著,现如今大片良田都已经种满了稻苗,料想只要今岁风调雨顺,秋收必定是大丰之年矣!”

    “父亲,孩儿觉得,明年的您必定会得到升……”

    “嗯,轩儿。”

    只不过,习轩话还未落下,习良便不由挥手止住,遂才徐徐步入下来,走到他身旁,眼神微动紧紧凝视着他,面色无神,半响无言!

    “父亲,你这是”

    良久,习轩不由疑虑不已,抓腮问着。

    闻言,习良沉吟一番,才将掌中的一封信笺摊开递给了他,然后面色无比郑重,说着:“轩儿,你如今是为父唯一的盼头了。”

    “我习家日后能不能有出头之日便全在于此次机遇能不能抓住了。”

    话音落定的途中,习轩也接过了信笺细细观看起来,花费半响功夫看罢,又听闻了他的话音,不由隐约有所猜测,便轻声的询问着:“父亲,难道您打算让孩儿前往江陵”

    “是的!”

    话语落下,习良郑重的点了点头,肯定了其子的说辞。

    “轩儿,此次由于江东背盟袭取我荆州,导致荆南频频易手,如今正值底层官吏最为缺乏之时,故而少将军才会张贴告示召各郡县有才之士汇聚江陵,以此进行策论,被选中者即可被任命官职,治理一方。”

    “这是一次机遇也,轩儿你也看见了,为父能力有限,再枝江县令上已经干了十余载了,可升迁却是希望渺茫,为父估计这一生也就这样碌碌无为了!”

    说到这,习良却是忽然面色严肃起来,高声道:“我习家一直以来只是荆襄的中小士族阶级而已,势力压根不能与曾经的蔡蒯黄庞等大家族相抗衡,为父虽有心振兴家业,可奈何能力有限,故有心无力也!”

    “而轩儿你自小聪慧,凡事皆有自身独到的思维,日后成就必定不会极限于一县之地,高于为父是肯定的,所以,为了振兴家族,为父已经向殷太守为你争取到了一个入江陵的名额。”

    话音落罢,习良此时不由面露忧色,思绪也活跃起来,满脸的愤恨以及不甘之色!

    他此时的思绪仿佛回到了当初刘表执政时期,那时节,蔡蒯两家分别执掌荆州军政,权倾荆州,势力可谓是极为庞大,然后打压荆州其余士族,基本上将荆州变成了他们的一言堂。

    其余家族几乎没有丝毫能够步入官场的可能,更别提似习良




第二百四十章 齐聚江陵
    四月下旬。

    如今的荆州境内已经呈一片祥和之色,距离江东偷袭以来也已经将近半年相过,各郡县逐渐恢复了往日的和平,正进行战后的百废待兴。

    荆州州治。

    南郡首府。

    江陵城,作为江南之地数一数二的大城,如今随着策论的日子越来越近,各郡县有意愿参考的士子也依稀开始汇聚于城中。

    而此时,为了保证江陵的治安性,关平同样也担忧曹吴双方借机安插探子,更是遣庞德率本部亲卫军给此次前来参考的士子进行登记查询,以考证他们的真实性!

    一旦发生异常情况,便实行立即逮捕的决议。

    只不过。

    此次汇聚江陵的士子实在太多,才短短半月有余,便约莫有千余众士子,其中更是有老有少,当然还是青年居多。

    荆襄,自汉末大乱以来,随着北方战乱频频,各州士人频频南下,定居于仿若世外桃源般的荆襄七郡。

    江南原本便是人杰地灵,新秀甚多。

    如今有才之士更是络绎不绝。

    此刻,随着前来的士人还在与日俱增,城中馆邑也越发拥挤爆棚,关平沉思一番果断决议,广召周遭工匠于城北外的平原上搭建着临时帐篷供他们居住。

    “古语言: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张兄所言不错,如今我等既然有缘聚在一起吟诗探讨,那自然就是一种缘分,当的起朋友之称。”

    “是极,是极!”

    只说,随着策论日子越发相近,城外所搭建的临时帐篷外,众多已经先行抵达的士子如今更是以天为被,以地为席盘坐于此,相互吟诗作对,或者切磋探讨着。

    总之是忙的不亦乐乎!

    江陵河畔,长江支流上,吟诗作赋声伴随着江中湍急的江水声渐渐远去。

    这一幕幕景象,如若现在不是乱世的话,恐怕当真是诗情画意的一幅画卷。

    转眼间,数日时间更是迅疾而过。

    四月下旬,二十五日。

    这日晴空万里,天高云淡,浓浓的烈日隐约悬挂于高空当中!

    而这日,亦是策论开始之日。

    这日,面考点总共设立了三处。

    其中,军校场上,旌旗林立,仿若浮云如蔽日般,四周更是全副武装,面色严肃的甲士持戈径直屹立不倒,伫立着四周的情况。

    至于校场上,则是汇聚着一员员魁梧雄壮的青年,他们更是纷纷手执着刀枪剑戟等各类自身所擅长的兵器,屹立于此,准备接受着考验。

    这便是马良当日所提出的建议,将策论延伸,此次不仅考察士子委以各地基层官吏,更是昭告荆襄各郡,此次亦会开设武科进行选拔,达标者也能从军担任武职。

    此时,关平一行行进于路途中,行了半响,关平不由面露笑意,目光紧紧凝视着马良、殷观半响,才道:“先生,殷太守,平有一想法,你们来评评如何”

    闻言,马良回首,盯凝着他,笑道:“少将军尽管说。”

    话落,殷观虽未明言,可也徐徐点头,示意他继续说。

    得到首肯,关平遂也不犹豫,面上笑容更浓,拱手道:“由于先生在策论上延伸的意见我们商议一致同意以后,便昭告了各州郡。”

    “故此,如今进抵江陵的不仅仅有各地的士人,同样也有众多从小习练武艺可却至今未有出头之地的壮士奔来,想要谋求将官,从军厮杀。”

    说到这,关平望了他们一眼,朗声道:“故此,平刚刚沉思了半响,先生与太守能否与平分一下工,然后尽最大的限度发现其中所隐藏的英杰将他们挖掘出来”

    “少将军打算如何分工”

    话音刚落,殷观便面露虑色,遂沉声相问。

    “平打算,将各大士子一分为二,让他们自主选择,擅长兵法韬略、多谋善断者的士人则交给先生以单独出题考察,然后从中选拔出优秀的人才。”

    “另一方面,则由殷太守考察对擅于内政、治理方面能力突出的士子,然后出题考察他们为官之道,同样选出优秀的才子。”

    话落,此时关平才将目光收回,沉吟好半响,才徐徐说着:“至于平则立即前往军校场,对习武之人进行考核,从中挑选出一些优秀人才充实军中为基层官吏,补充新血。”

    “先生,太守,你们觉得如此安排可否妥当”

    一席话语落定,二人听罢都不由暗自沉吟片刻,随后都笑着点了点头,表示附议。

    商讨结束。

    一行人继续前行着。

    至于此刻途中,马良、殷观此时心情更是极为愉悦,都存在着不同的心境暗暗沉吟着。

    “少将军看来已经彻底成长起来了,现在就算是脱离君侯的庇护,让他独领一州,恐怕也能保州郡安宁,御强敌于外!”

    &n



第二百四十一章 武举
    “诸位,既然如今你等都选择前往江陵,想要通过考核入伍从军,那想必你们都已经做好了在军旅生活的苦日子。”

    “我军军法严酷,想必诸位早就有所耳闻!”

    说到这,关平不由再次环顾台下四周一圈,眼神微动,言语再次厉声高喝着:“现在,本将在此处再次问你们一番。”

    “你们可否已经做好了接受军中的生活”

    一席话音落地,全场皆寂!

    台下周遭聚集的数百青中年壮男,此刻耳听着这道道凌厉的喝声,都不由凝眉眼神紧皱,面色无神,静静思索起来。

    他们来自荆州各个郡县,甚至还有一部分是从巴蜀之地过来的,基本上都或多或少知晓汉军军纪言明,作为主帅的关羽,更是执法如山。

    这一刻,随着关平再次强调纪律性,原本本来意志坚定的青中年现在有少许者却不由露出了难为情的神情。

    显然有部分人本就是富贵之家的纨绔子弟,他们从小吃喝玩乐惯了,自然没有吃苦的概念。

    话音落定,关平遂继续屹立于将台之上,双目紧紧盯凝着下方各处而一言未发,静静等待着。

    环顾四周,他却在默默地观察着诸众的神态变化,再心底盘算着哪些人应当直接清除掉。

    约莫两刻钟徐徐划过,却无人退下,数百众依旧手执利器,坚毅的立在原处。

    半响,关平才傲然而立,说着:“好,最后让你等好好思索的时间已经过去,既然汝等无人离开,而是都继续停留于此,那便是想从军搏一番功名利禄好光宗耀祖。”

    说到这,他面色才陡然一变,顿时间凌厉起来,厉声道:“既如此,那接下来本将便开始宣读考核科目,考过者留下,被淘汰者则自行离开!”

    “诸位可有异议”

    “没有!”

    一席话落,下方数百众却是陡然爆发出极强的吼声,一致拱手高声回应着。

    听着如今传来的阵阵气势,将台上的关平眼见着他们面上一脸的决然,内心也露出丝丝欣慰之色,下一秒便从亲卫将刘伽手中缓缓接过一则帛书。

    这则帛书正是制定的考核内容。

    “诸位,自我军入主荆州以来,昭告汝等习武之人汇聚一堂共同考核,此乃我大汉第一次所做,故此本将特将此次考核选拔提名为武举。”

    “武举,共分为三大项,以积分制来计算,胜出一场则积一分,如若三项皆被打败,则表明积分失败,此次便被淘汰,可以自行返回,而不用再继续参与后面的任何想法。”

    “首先是武举的第一项挑战赛,抽签决定,抽到相同实物者便上台比拼,胜者积分,败者下台准备参与后两项。”

    “挑战赛结束以后,便继续开始第二项擂台赛,两两上台展开厮杀,胜者积一分,继续守擂等待后续的挑战,败者下台。”

    “擂台赛结束,则进入第三项团体赛,由汝等自行组织合作,组成团体然后进行混战,争斗时间半个时辰,凡是在时间结束以后还继续屹立于台上的为胜者,总共积五分。”

    “积分低于十分者,也淘汰。”

    片刻功夫,关平徐徐将帛书上的考核方式以及内容都徐徐正对着下方数百众高声念完。

    此话一落,关平面色严肃,厉声道:“好,开始吧!”

    话音落下,他便向后面的将位走去,然后径直落坐下去,细细观看起来。
1...115116117118119...17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