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扶蜀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凤溪凰跃

    毕竟,如今敌情不明,吕蒙也担忧这是荆州军的引诱之计,万一继续西进,反被伏击,那便大事不妙了

    一时间,三千白衣部众便停滞于此,并未存进。

    直到夜色逐渐降临时,麻屯下游才传来丝丝响动,片刻后,一副壮观的场景便映入诸众眼帘。

    只见,下游的江水之上,千余只战船齐备,其中楼船十余只,斗舰、艨艟若干,船只上吴军士卒林立,弓弩手整装待发。

    行军之间,战船列阵整齐划一,隐约间能够感受着每位吴军健儿身间的肃杀气息。

    远远望去,这支船队规模极为浩大,约莫数万大军有余。

    片刻后,数员吴军斥候先行划艨艟抵达烽火台处,吕蒙等众休息旁。

    “大都督,你等怎么还在此处”

    数名斥候上前,立即便发现了正在此处休整的商船,白衣军士,不由奔到吕蒙面前,拱手道。

    闻言,吕蒙回首,沉吟片刻,遂道“咦,你们怎么来了”

    话落,其中一员吴军士卒拱手道“启禀大都督,主公所派遣的援军,以诸葛瑾、周泰韩当等将,所领导的军士抵达陆口以后。”

    “公安守将便与陆将军达成共识,愿举公安城献城归降。”

    “故此,陆将军便点齐陆口数万兵力,齐出逆江西进,他言,大都督此刻想必已经摧毁了此处的烽火台据点。”

    “己方西进,便能隐藏行踪,势如破竹,与大都督一道,一同兵临江陵城下,进行围城。”

    短短片刻功夫,这员军士便将出兵指令进皆汇报。

    话音落下,吕蒙一言未发,只是面露苦笑。

    如今的局势,扑朔迷离,他不知从何说起

    难道说,他被困此处,不敢再继续用兵么。

    这岂不是打自己的脸,毕竟,偷袭荆州的计划本就是吕蒙一手促成的。

    等待片刻,吴军战船齐齐抵达此处,陆逊的主舰也随后抵达。

    然后,眼见白衣军士进皆停留于此,陆逊疑虑,立即上岸,前去面见吕蒙。

    二人相见,吕蒙不由面露苦笑,将前因后果诉说一遍,遂道“伯言,你以为荆州军有何诡计”

    “蒙总觉得,这情况有些不对劲啊”

    闻言,从旁陆逊也不由沉思着。




第一百一十二章 吕蒙的打算
    二人屹立江岸边沉思良久,却都未推测出荆州军卒忽然放弃烽火台防线的原因。

    半响功夫,身披锐甲的诸葛瑾才跨步行来,拱手施礼道“大都督,陆将军。”

    “瑾奉主公之命领军从京口渡江西进前,曾有斥候回报吴侯,说追击荆州军的蒋钦所部,被关平全歼于赤壁水域。”

    “依瑾推算,现在荆州军恐怕已经过了麻屯防线。”

    话音落下,从旁一声戎装,面色俊郎,年纪尚轻的陆逊不由恍然,喃喃道“子瑜先生,你之意莫非是说,关平再回防江陵的路途中,途经此地时,下令撤走了此地的所有军士”

    闻言,诸葛瑾并未反对,频频点头,十分附议陆逊的说法。

    “只是,烽火台是关云长特意为防范我军说大肆所建,关平岂会如此轻易的便放弃了沿江数十里的烽火台据点”

    “蒙以为,这是敌军之计”

    不过,此刻吕蒙却是眉宇依旧紧锁,面带忧虑,徐徐道。

    话落,诸葛瑾轻笑,遂解释着“大都督,多虑了”

    “其实,关平撤走驻防烽火台的军士,不难理解他的用意。”

    “毕竟,他领军绕道淮水、举水,穿行江夏境内,回防荆州,再这途中,他设计让程咨与江夏曹军双方起冲突,想必是已经得知了我军将要大举率众袭取荆州的风声。”

    “而现如今,关羽所部主力还依旧在樊城前线与曹军对峙,我军真要全力取荆州,单单凭沿江烽火台,并无丝毫作用。”

    “毕竟,退一万步来说,就算此次大都督白衣渡江行动失败了,那又如何”

    “我大军倾力来袭,在这大江之上,就算烽火台能够及时示警,关羽就能得到消息,及时赶回么”

    顿了顿,诸葛瑾面色轻松,徐徐道“故此,依瑾猜想,想必关平也是想到了这一层,为了避免己军徒增伤亡,才会途经此地时,撤走了所有军卒。”

    一席话语落,吕蒙、陆逊进皆沉默不语,沉思起来。

    半响,二人都觉得说得极为有理

    片刻功夫,陆逊面色不变,轻声道“子瑜先生分析不错,兴许这便是关平的想法,不然,他绝不会凭空放弃这道防线的。”

    “既如此,大都督,继续进军吧。”

    “事到如今,我军也不需要再行伪装,暗中逆江而上了,直接大军开拔,强取荆州。”

    这一刻,徐徐思索片刻,陆逊陡然面露严肃之色,奋声着。

    “瑾支持陆将军的决议,还请大都督速速下令。”

    话音落下,一旁的诸葛瑾也不多想,立即拱手表态着。

    毕竟,如今荆州军既已经撤离烽火台,关平又提前回防,那代表对方肯定已经知晓了己军的计划,行动恐怕早已是泄露了。

    如此间,偷袭已经不重要了,为今之计,也只有率众强攻了。

    只是,二人劝说之言,吕蒙却并未立即决定,而是继续一言不发,深思着。

    “伯言,子瑜,其实未尝没有偷袭的机会,只要操作得当,我军依然可以趁其不备,兵临江陵,进行围城,切断江陵城与前线关羽的联系。”

    此时,却见吕蒙面色冷厉,冷笑着。

    听罢,陆逊也不由暗暗沉吟,拱手道“大都督,这”

    “关平既以知晓了我军将要袭取荆州的计划,那他回防江陵了,必然会立即下令全军戒备,防范我军。”

    “此时,再想偷袭,何其难也”

    “不仅难度倍增,而且还有丧命的可能。”

    “大都督,还请三思”

    一时间,就连一向平稳如常的陆逊也不由拱手连连劝诫着吕蒙。

    言语落下,从旁诸葛瑾虽未明言,可其神色上的面容,也已经透露而出,他也是呈反对的

    毕竟,按如今瞬息万变的局势来说,偷袭之策已然是不可取,率主力强攻才是正途。

    只不过,此时吕蒙却是斜眼分别盯凝二人片刻,随后竟是露出一丝大笑,才高声道“哈哈哈”

    “伯言,你早在上任时,便已经再亲自联络公安守将士仁了,你刚刚初到时,已经给本督言明,你已经成功招降了士仁,他愿意举城归顺我军。”

    “既如此,这么好的一次机会,我等何不好好利用呢”

    此话一落,诸葛瑾一团雾水,陆逊则是若有所思,可依旧还有一丝懵懂。

    眼见他们的神色,吕蒙轻笑,解释着“你等想想,关平虽然得到我军将要偷袭荆州的计划,提前回防了。”

    “可他最多也就比我军快了一两日,两日时间,他想做到全线戒备,防范我军,这是压根不可能的。”

    “而我军,此时便可利用这一道时间差,先行率轻舟疾驰奔至公安城,接管城池。”

    “公安,便位于江陵下游对岸,距离江陵城不过相隔数十里江水,只要到时接管了城池,再让士仁带路,以他常年镇守于公安水域,必然对当地地形极为熟悉。”

    “如此,配合上我军本就奇快无比的轻舟,不过半日便可渡过北岸,兵临江陵城下,进行围城。”

    “以江陵的地形,团团围困并不困难,只要我军切断了与关羽之间的联系,再等到大军抵达,便可一战而定。”

    “荆州,必破矣”

    洋洋洒洒的一席话,吕蒙将自身打算告知陆逊,诸葛瑾。

    听罢,二人细细沉思着,半响后,陆逊先行道“大都督此策,的确可行”

    “不知子瑜先生,可否有不同的主见”

    闻言,一旁的诸葛瑾面露笑意,淡淡道“此策,倒也可行。”

    “只是,轻舟虽然速度快,可防御力却也极差,所容纳的军士亦是大大减少。”

    “不知,大都督打算先行领多少军士,提前西进”

    此言一出,吕蒙也知晓陆逊、诸葛瑾已经同意,遂也顿时面露严肃之色,雷厉风行的下令着“好,既如此,那本督便开始下令。”

    “此次,陆逊由你与吾一道,并甘宁、潘璋,徐盛,领六千军士,数百条轻舟先行北上。”

    “至于诸葛瑾,以凌统为你副手,并周泰、韩当等众,领主力紧随其后。”

    “此战,必破荆州,必杀关羽,还望诸君齐心协力”

    下一刻,吕蒙却是登上战船,面向船上诸将高喝着。

    一席言语,极为高昂,仿若江面上数里皆依稀可见

    下一秒,吴军诸将亦是纷纷回应着“必杀关羽,取荆州。”

    “必胜,必胜。”

    不仅如此,就在诸将怒喝时,江上数万军士亦是纷纷士气受之鼓舞,满含战意,高喝着。

    嘶吼声,响彻江面之上,不绝于耳

    s:每周二都是满课,所以更新晚,凤溪正在写第二更,一会更新。



第一百十三章 临机一策
    就在麻屯境内,吕蒙率轻舟先行西进的同时,通往江北的江面上,荆州军卒也乘船疾驰北上,向江陵行进着。

    夜色之间,江岸之上寂静无声,漆黑一片,旬眼望去,只是观测着黑漆漆的月光所照耀着的微弱江水。

    “哗哗哗。”

    寂静无声的江面上,清脆的江水流动声连绵不绝,一直滴答的流淌着。

    行进的楼船甲板上,关平目视江水,面色凝重,半响无言,在浓浓哀叹,思绪着。

    自从公安士仁反叛,他便一直心情极为不顺畅,极为压抑

    “唉,早知如此,吾便应当决议从陆路提前返回江陵,掌控局势的。”

    “现在局势越发难矣”

    屹立甲板上良久,关平心情低迷,暗暗嘀咕着。

    这一次,的确是他的失误。

    本来,按照原史上,士仁举城归顺,是在吕蒙拔取沿江烽火台,瞬息兵临城下,他才投诚的。

    可现在,却是由于关平率众前往公安,想进城先掌控兵权,稳定局势,避免士仁依旧如史上般,投奔东吴。

    谁知,反而弄巧成拙,让士仁内心深处心生畏惧,导致他提前反叛。

    这一刻,关平还未抵达江陵,可公安却已经失守,他知晓,接下来的战事便愈发举步维艰矣

    毕竟,公安失守,江陵东部门户洞开,吴军随时可从长江上威胁城池,或者上岸围困。

    每每想到此处,关平心底都不是滋味,他此刻是越发的自责,为自身的错误感到无地自容。

    “唉,看来就算知晓历史走向也是有利有弊矣”

    思索片刻,关平暗暗沉吟,暗暗感叹着。

    的确,如若不是他知晓原史上的士仁会举城投奔东吴,那也不会选择继续前往公安,反而让士仁心生畏惧,提前反叛。

    “要是当初直接先率众沿华容道等陆路返回江陵坐镇,再逐步解决公安事件,那恐怕局势会很多矣”

    一时,关平头脑涌动,暗暗想着。

    “少将军,还在为士仁反叛一事,忧心么”

    就在此刻,邓艾也徐徐走上甲板,眼见着神色铁青的关平,不由走近道。

    “哦,士载啊。”

    闻声,他回身望了邓艾一眼,遂继续盯凝着滔滔江水,一言不发。

    思绪片刻,关平才目视而来,透着唏嘘的眼神,喃喃道“士载,你说,此次是不是吾太过了着急了”

    “要是本将先行返回江陵,掌控大局,兴许士仁畏惧之下,也不会投奔东吴了。”

    此时,细细想想,士仁本就与陆逊早有联系,眼见荆州大军兵临城下,他自然心生恐惧,会联想到这是关平前去兴师问罪的

    自然而然的,气急之下,便直接举城投奔东吴了。

    这一刻,关平觉得,如若他先行返回江陵,温水煮青蛙,逐步削减士仁兵力,可能局势便不会如此遭。

    闻言,从旁邓艾细细沉思着,半响才道,安慰着“其实,少将军,不必如此自责”

    “依艾的观察下,当时我军初至城下,还未过多久,士仁便率众出现了,然后听见守备队长下令放我军进城,便瞬息间翻脸了,攻杀不愿跟随他投诚的军士。”

    “士仁此次行事如此果决,而且数百精锐老卒,却在短时间内便消亡殆尽,由此观之,他还真不是仓促起兵叛乱,而是早有预谋”

    “他提前所埋伏的嫡系军卒,防范数百老卒,想来是早有图谋。”

    话落,关平听之,目光依旧紧锁,喃喃道“士载,你是说,士仁并不只是最近这段时日才与东吴暗中联系”

    “是的”

    闻言,邓艾肯定回道,遂分析着“少将军,从先前士仁初见我军,便立即翻脸反叛,这决心极为果决,这由此可证明,士仁心底是有鬼的”
1...4950515253...17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