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人之天下莫敌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明月共千秋
咱们打造的农具、砍刀等铁器锋利结实,物美价廉,很快就有老百姓察觉到了。一些伙夫、厨子、猎人甚至凤翔的富贵人家与兵官都来我们这里购买铁器。
久而久之,这里便逐渐繁华起来,也有许多商人将四周的地买了下来,开了几间杂货铺,食铺等等。
当然,铺子发展过程中岐王帮了不少忙,因此我们私自与岐王达成交易,岐王为我们提供大量铁矿,而我们负责打造,利润共分。”
王朴说完这一句,与沈清衣一起单膝下跪,抱拳道:“属下等未经允许,私自与岐王交易,请公子责罚。”
“你们做的很对,最起码现在没有错误,先起来吧。”李存勖摇了摇头。
王朴又道:“对了,公子,今日就是岐王派人来送铁矿的日子。公子何不去看一看?”
李存勖点头。
在王朴带领下,他们慢慢来到了人烟稀少的铺子后面,停在了一个隐秘的巷子前,站在旁边等着。
不知过了多久,终于有一行人,拉着马车出现在了远方。
等那一行人渐渐走近,李存勖这才看到这群人的真面貌。
这群架着马车的人应该是是岐王府的护卫。很明显可以看出。他们身上装备精良、衣甲鲜明,而且行伍严整,定是精锐。
而马车上运送的应该是铁矿等材料。
那为首的武将一看见李存勖,居然向李存勖抱拳,说道:“这位是公子吧,参见公子!”
武将话音刚落,身后的众军顿时站直身体,也跟着说了声“参见公子”。
李存勖之前是没见过此人的,因此这人肯定是临阵应变。
就冲着他这份审时度势,随机应变的能力,肯定不是普通将官。
他应该是岐王,或者女帝手下的指挥使以上的将官。
李存勖笑着与他们寒暄几句,便让手下忙活起来。
那武将也下令卸车。
两边人都接到上司命令,共同将这些矿石搬到了铁匠铺里去。看着他们精诚合作的样子,好像关系还不错。
这时,李存勖看到一个窈窕的身影向他走来。
这个窈窕的女子虽然天姿国色,可惜手中那些一双大铁锤却十分煞风景。
阳炎天走到李存勖跟前,道:“阳炎天奉岐王令,在此恭候公子多时了,请!”
第六十二章 第一件事
李存勖跟着阳炎天进岐王府后,一眼就看见了宏伟壮观的岐王府正殿。
但阳炎天并没有踏入正殿,而是带着李存勖绕过了岐王府正殿,来到上次李存勖会见女帝的院子里。
女帝这次依旧是选择在这满是花海的院子中面见李存勖,看得出来,对于美丽的事物,她还是比较喜欢的。
李存勖走上石阶,迈进院子门槛时,便看见不远处石桌坐着一个人。
此人面貌白净,皮肤白皙,皮肤白皙如同玉琢,头上戴着象征岐王身份的帽子,身上穿着金红黑白四色的尊贵锦服,将原本的身材遮的严严实实,活脱脱一副锦衣王侯的做派。这人正是岐国之主-岐王!
李存勖看着女帝女扮男装的样子,轻笑一声,不由得感觉有点突兀,有种金玉其中,古朴其外的感觉。
女帝纵使装的再像岐王,但她终究不是她哥哥岐王李茂贞,举手投足间总有一种阴柔的感觉。
如果女帝穿回女装,恐怕会更加惊艳吧!
岐王,或者说女帝正坐在石桌之前,轻轻地摆弄着木盘、茶壶、茶盏,她见到李存勖后,微微侧目。
之前的石桌石椅,已经因为两人交手时的波及,粉身碎骨了,而女帝面前的这些石桌应该是重新放上去的。
李存勖并不知道女帝找他来到底想要干什么,但自己曾说过要为她办三件事,想来这次应该是要自己履行诺言了。
李存勖走上前,二话不说,先是不谦不卑地抱拳行礼,然后坐在女帝对面,缓缓说道:“多日不见,岐王可还安好啊?”
“本王尚好,李公子别来无恙啊。”女帝用着清脆柔软的声音得体的回应道,颇有王侯风范,手中摆弄茶具的动作却不曾停止。
“不知岐王唤在下前来,有何要事?”
“李公子不要着急,先坐下来品尝一下本王这茶如何?”
女帝的声音虽然清脆柔软,但暗地里却藏着一种不容置疑的语气,柔中带刚,让人不自觉间便会顺着她说的走。
有免费的茶喝,李存勖自然不会推辞:“多谢岐王,那么在下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女帝并没有说话,依旧摆弄着手上的茶器。李存勖虽然不懂茶道,但他看到女帝流畅而优雅的手法,便知道这茶应该非同寻常。
终于,女帝将茶壶中浅绿的茶水倒入茶盏,茶水在空中形成了一条美妙的弧线,平稳而准确地落入茶盏里,没有激起半点涟漪。
女帝这次并没有将牡丹花放进茶水里,但李存勖仍旧能够闻到一股淡淡的花香。
这股花香,应该不是茶水散发而出的香味。
这香味也许是来自四周的花树上的花儿,也许是来自面前的人儿……
茶盏中的茶也散发着一股淡淡地茶香,与这花香融合在一起,让李存勖闻到了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香味。
女帝轻轻一推茶盏,便将之推到了李存勖面前。她的力气不大,但并不是轻飘飘的随意推动,而是透着一种认真而浑厚的情绪。
她这种认真的动作,会让人深刻地感到自己受到了重视。
这是作为上位者不经意养成的一种行为习惯,能让手下感到一种受宠若惊的感觉。
李存勖倒是没有多少感觉,只是感觉有些她的动作很优雅,很得体。
李存勖轻轻抿了一口茶,首先的感觉就是温适,这茶的水温不冷不热,正适合下口。
紧接着,李存勖开始细细品尝起来,这茶喝起来有种淡淡的香味,还有一种淡雅的感觉。
这种淡雅的感觉应该是来自于人,而不是茶。
他其实不善茶道,喝到嘴里也只有好喝与不好喝两种感觉,或许有其他感觉,但他却说不出。
李存勖放下茶盏,率先开口打破了寂静,由衷赞道:“此茶清香四溢,岐王好手艺。”
“李公子过奖。”女帝轻轻一笑,自谦道。
李存勖沉思,仔细思索女帝的意图,问道:“岐王此次叫我前来,应该不只是请我喝茶那么简单吧?”
“自然不是。”女帝轻轻摇头道。
“那是?”
女帝默默收了茶盏,轻轻说道:“不知李公子可听说过李星云这个人?”
“略有耳闻。”李存勖沉思良久,心中隐隐猜测到她的想法。
李星云身为李唐皇室最后的后裔,奇货可居,天下诸侯都在密切关注着。
心念及此,李存勖点头道:“实不相瞒,在下手中有一个不算机密的特殊组织,因此才能知道这李星云的消息。当然,岐王恐怕已经早就知道了。”
女帝听罢并没有很吃惊,武德司陆续来到凤翔,那都是经过她的允许的。她若是不点头,武德司的人根本进不了凤翔城!
李存勖继续道:“据我所知,那李星云乃是李唐皇室唯一的后裔,而且身负龙泉宝剑。”
“你说的不错!这消息前几日不胫而走,现在恐怕已经天下皆知了吧。”女帝点头。
“这消息已经传遍天下了?”李存勖心里吃惊,他刚回凤翔就被女帝请来府上,还不知道李星云的身份已经完全暴露于天下。
女帝道:“没错。李星云奇货可居,李公子难道就没有什么别的意图?”
李存勖则是随口说道:“哦?什么意图?”
女帝见李存勖装傻,也不说破,而是继续道:“李星云乃李唐皇室后裔,只要他活着,那就是一杆大旗,招兵买马的大旗。无论哪家诸侯,只要能迎回李星云,必然会实力大增。
李公子既然是晋王世子,难道就不想从中分杯羹?只要你愿意与本王合作,共同迎回李星云,本王现在就可以帮你夺回潞州,也可以帮你拿下通文馆,李公子意下如何?”
李存勖听罢,心中暗道:原来是想借助自己和自己手下武德司的实力。
虽然女帝提出的条件很具有诱惑力,但李存勖目前并不打算夺回潞州。自己之前丢弃潞州就是为了藏拙,躲避不良帅的视线。
不良帅虽然可能早已察觉到自己的存在,但应该并不知道自己手下势力的强弱。此刻夺回潞州,就会将自己全部实力暴露在不良帅手下。
他沉吟片刻,看着女帝道:“岐王说笑了,潞州在不良人手中,通文馆在我那大哥手中,实不相瞒,两方势力太过强大,都不是好对付的,在下还不敢妄想。”
女帝皱了皱眉,没想到李存勖如此畏首畏尾,便刺激道:“李公子这番话恐怕不是出自内心吧?”
李存勖摇了摇头,道:“句句属实,不敢妄言。”
女帝内心顿时感到无奈,只能说道:“既然李公子无意,本王也不再勉强。不过,李公子曾答应本王三件事,还没有忘记吧?”
李存勖听罢,心中便有所猜测。
既然女帝提到了这三件事,李存勖便知道她这次还另有目的,于是说道:“自然没有忘记。”
“那好,这第一件事便是陪我去太原一趟。”
女帝这次去太原就是要与通文馆商讨李星云之事。
但太原乃是通文馆老巢,高手众多,自己虽然武功已至大天位,但独自前去终究风险很大。
可自己身边目前又无人可用,因此只能让李存勖这个中天位高手陪自己一同前去。
至于李存勖会不会联合通文馆对付自己,她完全不担心。因为李嗣源与李存勖的矛盾根本不可调和。
“岐王是想去见我那大哥?”
“不错。”女帝很大方地承认了,又道:“李公子既然不愿合作,本王只有另寻他人,李公子不会怪罪吧?”
“当然不会。”李存勖笑道:“机会难得,岐王此举便是把握机会。”
第六十三章 岐国之行
李存勖与女帝聊了一会儿,便告辞了。
走出岐王府时,夜色已晚,但凤翔城中百姓却没有熄灭灯火,反而是灯火通明。
凤翔的夜市,开始了。
不过李存勖却无心流连热闹的夜市,而是径直回自己的铁匠铺的后院,也没心思接见手下,直接进小屋睡了。
从凤翔回渝州,又从渝州到凤翔,李存勖辗转了大约有两千里路。
这一路上风餐露宿,有时还找不到吃住的地方,吃不好,睡不好,实在是太过劳累。
李存勖这一睡,便睡到了第二日下午。
一觉醒来,顿时感觉神清气爽。
他坐了起来,梳洗了一番,又换了身衣服,吃了点东西。
之后,他接到了女帝差人送来的口信,他们要出发了。
李存勖实在没想到,自己刚刚奔波回来,还未休息够,便又要出远门了。
女帝此行仅有两人,那便是女帝自己与李存勖。
他们的计划是,白天赶路晚上投宿或扎营。可这才第二天,他们就在途中停了下来,因为女帝的准备不足,干粮饮水没了。
他们来到了一个村庄,准备补充干粮与水。
他们还没有走出岐国的国境。这是岐国境内一个很破落的一个村子,村里的房屋大多破败不堪,有些房屋的墙壁甚至已经残破坍塌。
两人牵着马走进村子,沿途所见,大多都是老弱病残,衣衫褴褛,面有菜色。这里与繁华的凤翔,完全不一样。
这时,一个骨瘦如柴的小孩子上来乞讨。
乞讨的不是钱,而是食物。毕竟在偏远地区,有钱也买不到食物。
李存勖与女帝都很尴尬,因为他们就是来补充干粮的,此时手中的余粮已经不多。
李存勖虽然自认不是什么好人,但还是把仅剩的干粮给了小孩。当然,女帝也给了他。
小孩子虽然是岐国居民,但似乎并不认识岐王。在女帝将仅有的干粮递给小孩子后,说了一声“谢谢哥哥”便返身离开。
不但小孩子不认识岐王,这个村子里的大人老人都不认识岐王。
李存勖侧身望向女帝,见她脸上的神色愈发尴尬,她久居凤翔,恐怕很少见过如此场景。
耕地贫瘠、常年兵灾、盗匪横行这些都是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
两人看到村子惨状,也不打算进去找干粮了,而是返身离去。
但他们刚准备离开,就发现了不寻常之处。
一群山匪走向了村口,不仅人多,而且还有刀。
他们一进村子,便扬言要村民们交粮食,否则格杀勿论。
几个老人似乎早已习惯了,他们面无表情,也没有逃跑,似乎已经放弃了。
李存勖倒也能够理解他们的心情,他们一把年纪,儿子恐怕也战死沙场,加上日子贫苦,活在这世上已经是如同炼狱,倒还不如一死百了。
唐亡之后,藩镇割据混战,造成这种现象再正常不过。
如果是在州县等城池附近定居的居民还好,但在州县之外居住的居民可就遭了殃。
女帝见状怒不可遏,哼了一声,飞身直入,将他们一剑封喉……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