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我的邻居是皇帝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青史尽成灰

    王峻突然把头转向了叶华,小兔崽子,你存心和老夫作对是吧?老夫给你的,也能一样一样拿出来!能占老夫便宜的,还没有出生呢!

    叶华坦然一笑,王相公,你是想说送给我礼物和邸店的事情吧?我看这件事的确应该好好查查,我今年才13岁,还没有成丁,好些事情也不明白,倒是真想请朝廷给我上一课,告诉我那些财物和房产是从哪里来的,是某人的俸禄,还是另有生财妙策?"

    王峻的老脸一阵红,一阵白,一阵青,一阵黑,脖子都鼓起来了。

    过去真的小瞧叶华了,以为他就是个无名竖子,给点好处就乖乖上道,听从摆布。现在看起来,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这小子比谁都滑,听听他说什么吧,才13岁,没有成丁,换句话说,就算打官司,也没法把他怎么样,最多申斥惩戒。

    倒是王峻,身为枢密使,朝廷重臣,给叶华送礼,还送了那么多,东西从哪里来,有什么打算?

    王峻能说得清楚吗?

    沉默了好一会儿,王峻突然仰天大笑,红着眼睛道:老夫倒要看看,你还能得意到什么时候!

    说完,他转身上马,带着手下离开。

    望着王峻的背影,柴荣轻蔑一笑。有些人就会倚老卖老,早晚要把王峻这块绊脚石搬开,咱们走着瞧!

    没有了王峻添乱,柴荣和魏仁浦检查了御道工程,他们都很满意。花钱不多,只用了五百工匠,没有惊动百姓,就把工程做好了,应当给叶华记上一功。

    说吧,要什么赏赐,我们去和监国讨要。

    叶华笑了笑,我们是订了约书的,拿钱做事,干干脆脆,怎么能再要赏赐呢!不过若是觉得我们做的不错,能不能给写两句话,几个字就行。

    魏仁浦皱眉头,叶长史,你让我们写什么?

    就是写你的评价,觉得我们做得怎么样,哪里好,哪里还需要改进,全都写下来,下次我们会努力做得更好!

    魏仁浦想了想,还真提起毛笔,给叶华写了八个字:匠心巧布,进展神速。

    写完,他递给叶华。

    这样行吗?

    叶华看了看,笑着说道:多谢魏学士好评。

    说完,叶华扭头,把魏仁浦的条幅交给了手下工匠,吩咐道:去,给裱好了,挂在咱们的客厅里,回头谁再来谈生意,就让他看看魏学士的评价!

    手下人立刻笑嘻嘻点头,请长史放心,就冲着八个字,也要涨一成工钱!手下人扭头跑了。

    作为郭威的谋主,力主造反有功的魏仁浦,一直觉得自己脑袋足够聪明,数一数二,可就在眼皮子底下,愣是让叶华给坑了八个字,老脸无光啊!

    魏仁浦仰天长叹,这一世英名就给叶华毁了!

    倒是柴荣,他微微一笑,这个叶华小家伙,还真是个妙人。

    听你的意思,不只是修御道,还有不少生意了?赚钱吗?

    叶华懒洋洋道:赚个辛苦钱呗!这一个月,我们已经揽了3万贯生意,大约能赚8000贯,其实给朝廷干活,我们赚得真不多,可用的心却最多,生怕有半点差错,回头一定要和监国说说!

    叶华对天发誓,他讲得都是心里话,绝没有半点掺假!




第26章 站在风口的猪
    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

    叶华很瘦,所以一头瘦小的猪飞起来的更快。

    他揽下了整修御道的工作,从工部拨给了他500名工匠,免费交给他使用,甚至都没有想过讨回去。

    谁不知道叶长史义薄云天,救了监国郭相公的公子!

    就连王峻那样嚣张跋扈的老军头都要巴结叶华,送去了侍女仆人,他们还有什么好矜持的!

    他们告诉叶华,不管要多少人,只要一句话!

    终于,叶华体会到了权势的好处。

    只要他愿意,很快就能靠着深厚的背景,聚集廉价资源,发展出庞大的事业,然后就能日进斗金,快速发财,当然这是最容易的路,可也是最危险的,一旦靠山倒了,就会迅速打回原形,从此万劫不复!

    叶华还是想靠着真本事赚钱,任凭风云变幻,我自岿然不动!

    他问了石匠们,大家告诉他,只要全力以赴,半月就能完工。

    叶华觉得没必要那么赶工,可也不能浪费时间和人力。叶华就告诉陈石,让他去军营里宣传,尤其是那些得到了赏赐,需要装点门面的将领们。

    谁家需要石狮子,石鼓,石桌,石墩,石栏杆总之,一切和石头有关的东西,都可以找他订货,保证货真价实,童叟无欺,能修好御道,还有什么能难得住他们!

    还真别说,广告打出去,立刻有了效果。

    首先下单子的就是韩通,他刚当了都虞侯,赏赐了宅子,正需要整修,他一口气订了500贯的货。

    赵匡胤比韩通要的还多,除了家用的石器之外,赵匡胤还订了许多石锁,石柱,用来打熬力气。每天清晨,赵匡胤就在自家练功,几百斤的石锁在手里就跟玩似的,陈石,还有叶忠叶孝叶仁叶义叶勇叶武六个小乞儿,也都跑去,跟着赵匡胤学武,他们还没法玩石狮子石锁,只能从最基础的拳脚学起,练得十分卖力气。

    叶华每天忙御道的事情,全然不知道家里的几个货都被赵匡胤收买了,成了赵大的徒弟了。

    像韩通,赵匡胤这样的将领不在少数,以往跟随着郭威南征北战,现在郭老大当了监国,他们也都荣华富贵,谁不想安下一个家!谁不需要装潢房子,这时候卖石器,想不赚钱都不行!

    我让一半的工匠负责御道,另外一半负责打造各家订购的石器,就这样,差不多用了一个月,我就卖出了3万贯的石器,赚了8千贯!事实上,如果石料充足,我能打造更多的石器,每月卖出5万贯一点不难。

    叶华说着,他发现柴荣的眼睛越来越炽热,吓得他连忙道:我可是按照规矩缴税的,值百抽十,该给朝廷的一分钱没少,可以去开封府查,我觉得朝廷应该给我个纳税积极个人的称号,而不是打我荷包的算盘!

    看着叶华警惕小心的眼神,柴荣突然哈哈大笑起来。

    他一屁股坐在叶华的身边,然后道:我早年也走南闯北,做过生意。柴荣不是撒谎,他们柴家就是商人出身,后来因为郭威的官越来越大,柴荣才投奔义父的,所以他很了解商业经营的事情。

    叶华,工部那边估算,要修好御道,需要5000工匠,扣除运输石料的人,也需要1000人才能把御道修好。可你只用了200多人,还完成的游刃有余,居然有精力接别的活儿,真是不可思议!

    我可没有偷工减料啊!叶华急忙辩解。

    柴荣笑道:这个我知道,我只是好奇,你们为什么能比别人强那么多?

    叶华认真道:这是商业机密不过我可以告诉你。

    柴荣谦虚道:愿闻高论。

    叶华招呼一个石匠过来,这个人脸色黑红,双手粗糙,骨节粗大变形,一看就是常年在外劳作的结果。

    柴使君,你猜他多大?

    柴荣看了看,皱着眉头道:应该年过不惑?或者更大?

    叶华摇头,他让石匠自己说。

    小人28!

    柴荣不敢置信,怎么会,他居然和自己一样大,怎么看起来比义父还老啊?这位到底受了多大的折磨啊?

    你能说说自己的经历吗?

    石匠点头,他扬起脸,眼中有泪光闪过,真是一段不堪回首的记忆他是后梁贞明六年生人,他的父亲是石匠,祖父也是石匠,再往上,或许还是石匠!

    他的父亲先是给长安的大唐皇室雕刻石器,后来黄巢杀进长安,他爹落到了黄巢手里。后来朱温击败黄巢,他又成了朱温的战利品。参与修建开封皇宫,这是他一生当中,最太平的时候,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年。

    石匠的爹娶了媳妇,生下了石匠,紧接着,李存勖灭了后梁,他们又成了后唐的匠人。就是石匠十岁的时候,他爹病死了,他继承了父亲的位置。

    从后唐,到后晋,再到后汉,期间他还给契丹皇帝制作过石像!

    一个28岁的人,有18年,几乎天天在日头下面劳作,没有休息过。

    他曾经娶了另一个石匠的女儿,他们生了3个儿子,全都死了,第四胎是个女儿,侥幸保住了,可妻子却死了。

    好容易将孩子养到了3三岁,结果又被拍花子拐走了丧父,丧子,丧妻,失女,人世间最不幸的事情,不断落到可怜的石匠身上。

    他的背越来越弯,脸上的皱纹越来越深,他变得像是那些石头一样,顽固而麻木,他只是机械地劳动,什么都不奢望,死对于他来说就是解脱,终于可以安安稳稳睡下去了,但愿来生幸运一点吧

    柴荣听得心里冒酸水,很不是滋味。民生艰难,岂止一个石匠!自己一时也想不出办法,只能安慰道:打起精神,以后的日子会更好的!

    提到了以后,石匠突然笑了,脸上的颓丧一扫而光,仿佛换了一个人!

    没错,叶长史订了规矩,每件石器,我们能拿到一成手工费,教会一个学徒工,5年之内,他收入的一成归我,我,我这个月赚了50贯哩!石匠激动地浑身颤抖,我们家几辈子都没有这个月赚得多,我能娶媳妇,能传宗接代了,我们家又能有后了

    这块沉默的石头,突然开了窍,絮絮叨叨说个不停,伏地痛哭,滚烫的泪汇成小水洼,仿佛要把闷在心里的苦水都倾斜出来!

    柴荣若有所思,他让石匠继续发泄,悄悄叫着叶华到了一边,沉吟道:你是想说,只要给了足够的赏赐,他们就会卖力气干活?

    准确说是适当的激励,至少要让他们觉得付出和收获是相当的,未来是有希望的,他们才会卖力气干活,才会爆发出几倍的效率,创造出更多的财富,快速实现富国裕民!

    柴荣深吸口气,微微闭上眼睛,思索了一会儿,终于露出了笑容。

    你说的很好,我知道要怎么办了!柴荣说完,拔腿向政事堂奔去



第27章 从减税开始
    叶华耸了耸肩,他只告诉了柴荣一些表面的东西,其实真正关键的还是分工!他把石匠分成了不同的等级,然后按照等级,分配不同的工作。

    简言之,以往是每个石匠负责一块石头的全部工序,从切割到雕刻,都由一个人完成,因此一些雕刻复杂的地方,比如龙鳞,龙须,祥云等等,必须使用最好的石匠,其他人不能插手。

    叶华改了规矩,他让最高明的石匠负责最难的部分,其余部分交给学徒工去做。

    这样一来,一块石头,可能就要几个,甚至十几个石匠来共同完成,每人只负责一道工序,效率大大提高。不过很多石匠担心手艺被人偷走,坚决反对,叶华也没有客气,凡是不愿意配合的石匠都被无情剔除,然后从工部换来一些听话的。

    他这一个月忙了很多事情,核心的一条,就是变传统的手工艺人为合格的产业工人!

    必须进行合理的分工,完善的激励规定,更重要的是严格的纪律!

    没有纪律,就谈不上协同配合,如臂指使!当然了,愿意配合的,就会得到丰厚的回报。

    从朝廷那里赚了3000贯,外销赚了8000贯,这里一共是1万1千贯,我要拿出1000贯,来奖励大家伙!

    叶华的面前,堆着小山一样的铜钱,叶忠等六个乞儿一字排开,站在叶华的身后,看起来有些滑稽,可每一个石匠全都神色凝重,丝毫不敢怠慢。

    带来威严的不只是权力,还有处事公平。

    大家伙是不是觉得我要把剩下的1万贯都装进自己的腰包?叶华笑道:大家放心,我一文钱都不会要,我要用这笔钱,做一件更重要的事情,关系到你们几辈子的大事情!

    叶华在和石匠谈命运,而郭威和柴荣也在商量着帝国的命运。

    屈指算来,他们进京快三个月了,过去的时间里,郭威的所有心思都在恢复开封秩序,奖励安抚手下将士,同时还要拉拢分化各地的军头,防止他们作乱。

    总而言之,都是一些火烧眉毛,只顾眼前的事情。

    对于未来如何,除了和冯道的那次谈话之外,郭威思索的并不多。

    现在他已经坐稳了监国的位置,冯道也送来消息,说刘赟答应进京继位,郭威终于能长出一口气。

    该革除弊政了!郭威笑着问柴荣,你有什么想法?

    柴荣微微一笑,以往我只有一些念头,可是见过了叶华的一些作为,还真是触动不小。

    郭威笑了,那小子的确机灵,不过到底是小孩子,他能懂什么国家大政?

    不然!柴荣摇头道:父亲,他能用二百多名石匠,做出1000人的活儿,能短短一个月,卖出3万贯的石器,获利8000贯,这就不简单!试问朝中文武,有这个本事的可真不多!

    怎么那么多?

    郭威吃惊不小,一个月之前,叶华信誓旦旦告诉他,要替郭幸哥理财,每年能获利几倍,郭威更多的是一笑了之。小孩子不知道挣钱的难,让他碰几次头,也就明白了。

    可现在看来,分明是他小觑了叶华!

    那小子不简单!

    给朝廷修御道不用交税,但是出售石器就要交税,其实以叶华的身份,没人敢管他要钱,不过叶华觉得,既然做生意,就要守规矩,他是郭威的亲戚,又代表郭幸哥,无论如何,也不能为了一点钱,给郭家父子抹黑,断送自己的前程。

    反正叶华有一肚子赚钱的点子,不在乎一点商税!

    他是这么想的,也如数上缴了。

    3000贯,一文不少!

    郭威简直要哭了,眼下郭威只控制了中原一带,其中商税的主要来源是开封,占了九成以上,一年能收100万贯左右,叶华一个月交了3000贯,一年就是3万6千贯!

    再扣除半个月修御道的时间,让叶华一整年都用来制造石器,就能产生7万2千贯的商税!

    占了总税收的百分之72 !

    开什么玩笑啊!

    要知道石材根本不是主要的产业,那些粮行,绸缎庄,车马行,邸店,瓷器店,牲畜市场,盐铺,酒庄能产生多少的税,又有多少流失了?
1...1213141516...44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