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邻居是皇帝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青史尽成灰
魏仁浦从屏风后面转出来,板着脸道:你们难道不知道,大周已经抓捕了十几万蛮夷,都放在河东和幽州呢!
徐铉还真没听说,抓蛮夷干什么?他们除了打打杀杀,就没别的本事了。
身为绣衣使者的李煜倒是很清楚,他给徐铉解释道:河东有很多矿产和农场,需要苦力,每年大周边军都会越过长城一线,前去扫荡蛮夷,抓捕劳力!
啊!
徐铉都傻了。
大周也太生猛了!
以前不都是蛮夷掠夺汉人,去草原做奴隶吗?
什么时候,汉人去抓蛮夷了?
不说不知道,一说吓一跳,徐铉的眼神中,敬畏之色更加强烈了。
叶华道:草原的蛮夷毕竟有限,而且他们不断向大漠深处迁移,抓捕起来非常困难。所以最好的奴隶来源,就是南方。从安南抓人,男的送去河东的矿产,送去水泥军械作坊,女人呢,就送到金陵的纺织作坊。
叶华又道:织工很苦的,抽丝剥茧的时候,要把手伸到滚烫的热水里,取出蚕丝,手指的皮,一层层脱落,十分可怜。这样的工作,让咱们自己人做,还不给多少工钱,能不民怨沸腾吗!
李煜和徐铉互相看了眼,那叫一个感触颇深啊!
谁这么干来的?
不就是李弘冀吗?
织工累死累活一天,买不上二斤粮食,连自己都养不活,更遑论家人。民怨沸腾,人心离散,叶华带着五千骠骑卫过江,江南就土崩瓦解,教训真够深刻的!
他们这些江南的臣子,怎么就没有想到用外人充当苦力呢?
真是该死!
魏仁浦又道:把安南的人充作奴隶,运回大周,土地就空下来了,我们就可以安顿百姓过去。等我们的百姓站稳了脚跟,一边耕种,一边抓捕更多的奴隶要不了几年,他们的日子就会蒸蒸日上,非比寻常啊!迁移到海外,也不是什么苦差事,反而是发财致富的好机会!
叶华也补充道:开拓了海外之后,就能拥有大量的粮食运回来,有了粮食供应,我们的城市才能发展,从海外购粮,再把我们的商品卖到海外,一来一回,经济就能高速运转,不断扩张,富国强兵,也就不远了!
惭愧,真是惭愧!
从叶华住处出来,徐铉老泪横流,他感觉自己白活了。
过去光知道反对,怎么就没有好好想想办法呢?以南唐水师的强盛,去攻打安南,胜算不会小。
然后抢夺安南的人口和土地,填补南唐金陵的所有问题都会消失不见,而且还会越发强盛,说不准还有机会逐鹿中原,真正和大周较量一番呢!
说起来,南唐轰然倒塌,也不能全怪李弘冀,也是我们这些大臣无能!
惭愧,真是惭愧啊!
徐铉不停摇头感叹。
李煜突然轻笑道:徐学士,你觉得这事情很容易吗?他很不客气道:韩相公提出均田,都落实不下去,提出这种主张,满朝的群臣,又有几个能答应的?他们会说上国仁义之师,不能欺凌弱小,劳师远征,胜败难料,圣天子要修德怀远,以仁义教化,感动蛮夷,攻城为下,攻心为上徐学士以为然否?
徐铉无奈叹气,谁说不是啊!
南唐就是被各种虚伪的主张绑住了手脚,没法大开大合,才落得国破家亡。如今他们都是大周的臣子,所幸大周天子,雄才勇毅,无所不为。
正是他们臣子大展拳脚,报答皇恩的好时候。
徐铉仰望了一会儿灰蒙蒙的天空,从嘴角吐出两个字:抓人!
大周向来雷厉风行,一声令下,抓捕行动就展开了。
前后有一百多位官员,连同家人,都被拿下,五天的时间,金陵的大牢就被塞满了,不得不在城外单独开辟一块空地,搭上草棚,用来关人。
在众多的官吏当中,李德明也没有跑了,要知道,他手里可握着第三块象牙牌,本来的救命符,变成了催命符,李家上下,就跟热锅上的蚂蚁,拼命想着救命的法子。
现在能说上话的人不多了,徐铉和李煜下的手,陈乔和潘承佑又记恨李德明等人,就剩下一个韩熙载,貌似还有可能。
偏偏韩熙载去巡视抚州等地,劝说各地的官吏归顺大周,人不在金陵。
他们就把主意打到了任夫人的身上。
正巧,任夫人又和冠军侯的夫人是好友,通过夫人路线,能直接通天。
三天之后,一个韩家的仆妇,拿着一封礼单,走进了夫人的房间。
姑娘,姑爷刚刚成婚,就远征而去,留下姑娘一个人,实在是可怜,我们这些下人看着,也心中不忍!
韩姑娘淡然一笑,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小时候背这首诗,总是不明白,封侯拜相,难道有什么不好!可现在我懂了,两个人能守在一起,比什么都强。不过相公说了,他这次出海,会全力栽培几个人,等过些年,他们能独当一面,相公也就不用那么辛苦了。
老婆子笑道:别看姑爷是个粗人,但要说起来,是真的知疼知热,把姑娘捧在了手心里,奴婢看着都羡慕。
老婆子说着,坐在了韩姑娘的身边,低声道:姑爷这么出息,想必在圣人的心里,也很有份量吧?叫,叫简在帝心!
韩姑娘嘴角微微上扬,大周没有海军将领,不得不如此。
老婆子似乎得到了鼓励,更加肆无忌惮了。
姑娘,这么说,以姑爷的地位,想让谁活,也就是一句话的事情呗?
韩姑娘听出了不对劲,把眉头一皱,警觉起来,你,你这是替谁说话?
老婆子慌忙道:姑娘,奴婢可不敢吃里扒外,只是有人找到了奴婢,说李天官有冤情,他被徐铉给陷害了!想找人帮他讨个公道。
韩姑娘脸色阴沉,什么讨公道?我一个妇道人家,不懂什么朝廷大事!
哎呦,我的姑娘啊,姑爷英雄了得,老爷又深受陛下赏识,姑娘现在也是叶夫人的好友,随便说句话,比旁人的十句百句都管用!老婆子语气夸张。
住嘴!
韩姑娘一甩袖子,怒冲冲道:我怜你长了年岁,让你伺候在身边,朝廷大事,岂是你这个老婆子能掺和的!
说完,韩姑娘气得头也不回,直接走了出去,她满腔怒火,穿过了月亮门,走出去不远,就是花园。
符三正在凉亭休息,韩姑娘迟疑了一下,就迈步走过来,气鼓鼓,把事情说了一遍,她抱怨道:这些朝臣都是怎么回事,居然把主意打到了我的身上,真是无孔不入!
符三静静听着,这就是她把韩姑娘接进府里的原因。
李德明是南唐旧臣,又是吏部尚书,眼下许多旧臣,都出自他们的门下他和徐铉,陈乔不一样,那俩人是孤臣,陛下可以放心大胆使用。可李德明不同,他无论如何,也要倒台!
符三道:当然,以令尊,或者任将军的地位,或许能保住他,可这笔账就要算在令尊和任将军的头上了!
韩姑娘脸色泛红,胸脯一起一伏,惶恐道:若非夫人指点,奴家哪能想通这些事情,冒然说话,真是会贻害无穷。韩姑娘越发佩服符三,别看比自己小,人家的见识,是自己拍马也赶不上的。
回头我就把那个老仆妇给逐出府中,这样的奴婢,我是万万不敢用了。
符三颔首,这身边的人,傻点笨点都不怕,就怕想法太多,心思太花哨,逐出去也就是了。
符三又道:那个李德明求你说情,可是拿了什么礼物?
韩姑娘一愣,忙道:我气急了,没有问。
符三道:没关系,他既然求到了你的头上,那我就要给他送一份大礼!
韩姑娘突然感觉到一阵寒意,符三外露的虎牙,闪闪发光,简直像是小恶魔附体!她会怎么收拾李德明啊?
城外军营,李德明,还有一些犯官,正在草棚下面坐着,躲避外面的太阳突然有一队士兵冲来,每个人手里都提着一条木棍。
全都站出来,从现在开始,你们就是第一批武装移民,所有人要接受三个月的军训!
第573章 未来的财神爷
李德明年过五十,多年来养尊处优,一听说要三个月的军训,他都疯了。
干脆杀了我算了!
李德明一副引颈就戮的悲壮模样,其他人纷纷嚷嚷,我们是文人,死也要死得体面,无论如何,我们也不能像武夫一样训练。
不行,就是不行!
瞎叫嚷什么!
韩山黑着脸,愤怒训斥,告诉你们,陛下降旨,三个月之后,你们就要上船去安南。你们可以不训练,到时候,去了安南,你们手无缚鸡之力。安南遍地的蛮夷,跟猴子差不多,他们可是会吃活人的!不想成安南人嘴里的肉,就给老子起来,好好练!
韩山反复说了几遍,这帮人都跟吃了苦瓜似的,那叫一个难受啊!
谁出的损主意?
发配安南,还让我们跟土人拼命,这心是什么做的?别人的心扎进去流红色的血,这位的心扎进去,流的是黑血!
他们一肚子怨气,但是不管怎么说,谁也不想死。
多数的文官还是站起身,按照士兵的要求,排成一队,绕着场地开始奔跑。
倒是李德明,他想好了,反正都一把年纪了,死也就死了,安南我是不会去的,训练也不参加,土人我也不在乎。
一句话,干脆点,给老夫一刀算了!
李天官,你放心,陛下的象牙牌是做数的,你只是贪墨,没有叛逆,陛下不会让你死的,不过你要是打量着,装死就能混过去,你可想错了!
来人!
他一声令下,有人冲上来,就把李德明的两条腿给绑了起来,然后大头朝下,吊在了草棚的横梁上,要么训练,要么就一直吊着,没有别的话讲!
韩姑娘跟着符三到了城外,看到的就是这一幕!
啊!
她轻声低呼,眼中充满了骇然!
李德明在南唐也是重臣,比起老爹的地位差不了太多。所谓士可杀不可辱,这么对待他,未免太过了!
她偷眼看看符三,似有疑问,却又不敢说。
你是不是觉得他很冤枉?符三轻笑道:你知道五年来,他家里的田产增加了多少吗?
整整八十万亩!其中桑田就有三十万亩!他为了兼并土地,让士兵办成土匪,去攻击百姓的村庄,一共灭了两个村子!
什么?韩姑娘吓得面无人色,怎么会,怎么会呢!他就不怕王法吗?
南唐还有王法吗?符三讥诮道:李弘冀带着头鼓励种桑,下面人什么干不出来。这件事情是发生在两年前,并非大周治下,不然他就该万剐凌迟了!
韩姑娘彻底被吓傻了,接下来她很少开口,只是听符三介绍李德明终于扛不住了,韩山揪着他,跟在队伍后面跑。
还没跑两百米,李德明就大口喘气,嘴巴一张一张,好像从水里捞出来的鱼。
韩山不想放过他,继续用木棍驱赶,朝着屁股和大腿猛抽棍子,打得他龇牙咧嘴,鬼哭狼嚎。
韩姑娘真的有些看不下去,如此糟蹋一个文人,太不应该了,李德明如此,那父亲会不会也有这么一天?
都说大周对待士人刻薄残忍,今日一见,果然没有冤枉!
但李德明要真是干出了灭村的事情,也是咎由自取,不值得同情。可要处置他,有朝廷律法,明正典刑,这么干未免不妥当
韩姑娘低着头,手指不停搓来搓去,显示着内心的纠结。
她又忍不住想起来叶华,两个人初次相见的时候,叶华少年得意,鲜衣怒马,对待李谷,就很不客气。
当初还没觉得怎么样,直到后来叶华废了孔圣人一脉,跟天下文人作对韩姑娘的心态,就渐渐变了。
所谓美人配英雄,她希望自己的郎君能文武双全,才貌无双,天下人人都称赞,竖大拇指,要温文儒雅,要谦恭有礼,要聪慧仁爱,要要求越多,她就越发现叶华跟她想得不一样,也是由于心态的变化,她才没有继续找叶华,现在想起来,主动放弃的人是她。至于叶华,根本就没有开始,更谈不上什么遗憾了。
符三嘴角带笑,月牙一般的眸子,轻松穿透韩姑娘的外表,把她的心看得一清二楚。
很吃惊对吧?符三笑道:文人总觉得万事万物,都要有一个理,不能坏了规矩。李德明这样的人,或是明正典刑,或是恩待荣养,就是不该如此折磨他?对吧?
不等韩姑娘说话,符三就笑道:可是啊,我没有法子!拿了那么多钱,去买作坊,买劳力,买土地要是不好好训练他们,我的钱岂不是白花了!
韩姑娘一头雾水,她只想问一句,同样都是女人,叶夫人,你到底在干什么啊?
陛下,金陵的纺织作坊已经盘点过了,这里面大致可以分成三部分,其一是皇商,也就是李弘冀直接控制的,其二呢,就是世家豪门控制的,像冯延己啊,宋齐丘啊,这些人手上都有不少田产,也有作坊,其三,就是普通商人控制的作坊。前两种规模最大,实力最雄厚,特权也最多,第三种呢,数量大,规模小,有些就是家庭作坊,两三张织机而已,基本上是母亲带着女儿,或者婆婆带着儿媳在做。
柴荣点头,叶卿,前两种作坊,一定要收上来只是该收归官营,或者是转给商人,朕还没有想好,你有什么建议?
陛下,臣以为要保留一部分官营,最好直接挂在宫里,让皇商负责。
柴荣轻笑道:怎么,叶卿瞧朕穷,要往朕的手里塞钱?
叶华笑道:陛下手里的钱再多,也只好拿出来干一些利国利民的事情,不会像商人那样,拿去吃喝挥霍了。叶华正色道:臣以为海外开拓,不能都交给商人,朝廷也要分一杯羹。自己手里掌握生丝,掌握作坊,掌握船队,就能调控市场,避免商人垄断利益。
叶华的建议可是有道理的,郑和船队就是典型的官方贸易,永乐大帝能干出那么多的大事,没有钱怎么能行得通!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