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我的邻居是皇帝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青史尽成灰

    在这一刻,王溥气场全开,正义凛然!

    不愧是朝廷宰相,有担当,有骨气!

    叶华沉吟片刻,向王溥深深一躬,王相公主持正义,我佩服的五体投地!

    王溥苦笑着摇头,最多是亡羊补牢罢了!

    说完,王溥起身去桌案前,在站起来的时候,身躯一晃,险些栽倒。

    孔家干出了这样的事情,让王溥万分难受,也十分无奈,他能想得到,朝堂之上,依旧会不乏包庇纵容之徒,他们甚至会把矛头对准自己。

    可是非摆在那里,不容半点混淆。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王溥反复念着论语,一颗心越发坚定下来!

    圣贤在上,弟子非是残害圣人后裔,而是替圣人铲除不肖子孙!

    纵然夫子在世,也会同意弟子这么做的!

    王溥坚定了念头,挥动手里的大笔,洋洋洒洒,一份奏疏写好,让人用600里加急,送进京城。

    此时的郭威,刚刚凯旋而归,正准备犒赏有功之臣,大周上下,都沉浸在一片喜气洋洋之中。

    这个王溥,真是不会办事!

    政事堂的几位相公,面对着王溥的奏疏,脸色铁青,李谷率先道:普天同庆的时候,他却跳出来,要让朝廷处置孔家,这,这算什么事?

    魏仁浦老神在在,李相公,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何况是孔家人,怎么还不能管了?

    李谷白了他一眼。

    魏相公,朝廷重士人,要扩大科举,广揽贤才。这时候处置孔家,让天下士人怎么看?他们会说朝廷残暴不仁,不敬圣贤。

    那就任由孔家逍遥法外,鱼肉乡里,杀害官员吗?魏仁浦提高了声音,怒气冲冲质问。

    唉,老夫没有那么说,我的意思是,事有轻重缓急,总不能因为曲阜一地,坏了全局吧?刚刚战败南唐,是吸收江南士子的最好机会,若是错过了,你我怎么向陛下交代?

    他们两个吵得不可开交,最后没法子,只能看向首相范质,还要请他做决断!

    范质苦笑了两声,他怎么决断?

    曲阜可不只是一个王相公,还有个冠军侯呢!

    王溥上这道疏,没准就是叶华逼的。

    他们能压下去王溥,能压得住叶华吗?

    那小子又不是读书人,他才不会把孔夫子放在眼里呢!

    唉!范质长叹一声,我现在总算是明白了,冯太师为什么想收冠军侯为弟子,假如他现在归入老太师门下,就是孔孟弟子,下手的时候,也会客气三分。

    范质感慨了几句,突然眼前一亮!

    对啊!

    怎么没想到呢!

    他们没办法,去找有办法的。

    别人不行,冯太师一定行!

    正所谓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冯道的价值终于体现出来了。范质对着李谷道:李相公,你去拜会冯太师,请他拿个主意!




第179章 硕鼠硕鼠
    冯道就是这样,很多人仰慕他的威望学识,也有一些人私下鄙夷他,诅咒他,说他青史之上,必留骂名。

    可遇到了难事,特别特别难的事,还是要请老太师帮忙。

    即便是和冯道很不合的范质,也不敢小觑老太师的本事。

    冯道年纪越来越大,自从随着王峻出征归来,老太师就落下了老寒腿的毛病,即便是春天,也要围着厚厚的皮垫子,不然一双老腿就跟木头棒子似的。

    李谷前来拜见,冯道脸皮干瘪清瘦,颧骨突出,比起以往,少了几分神采,人都会老,冯太师也难逃岁月这把刀啊!

    十位皇帝奈何不了他,也只有老天爷能收了这个妖孽了!

    不过在收他之前,还是先给我们解决点难题吧!

    太师,刚刚王相公从曲阜来了奏疏,弹劾孔家,要求彻查,你老以为此事该如何处置?

    冯道突然眉头紧皱,王溥不是和叶华一起去的曲阜吗?叶华什么意思?

    李谷苦笑着摇头,冠军侯没有动静,也正是因为这个,事情才变得难办。

    冯道立刻心领神会,他抓着稀疏的胡须,做思索状。其实他想得根本不是孔家,而是叶华!

    那个小崽子,才两年的功夫,不但成了冠军侯,还是青年一代将领的领头羊。这次征南唐,叶华不但出谋划策,还冲锋陷阵,立下了赫赫功劳。

    以那小子的聪明劲儿,想压住他,原本就很困难。现在更是没有半点可能。

    而且叶华那小子似乎对士人没什么尊敬,哪怕名满天下的几位宰相,他也是半点不客气。想让他心存顾忌,对孔家手下留情。

    几乎不可能!

    至于王溥,那是个老实人,可老实人一旦上来倔脾气,九头牛拉不回。

    有这么两位在曲阜,孔家估计是难以幸免了。

    唉,前朝明宗皇帝下旨斩杀孔末等人,老夫当时正好在朝。冯道没有直接说怎么办,而是讲起了以前的事情。

    孔家的确没什么人了,可张家却是当地一霸,如果老夫没料错,许多事情,应该是张家干的。

    李谷苦兮兮的,不管是孔家还是张家,这个案子查下去,都会动摇根本,伤损圣人名望,还请老太师出手才是。

    李谷用近乎哀求的语气说道。

    却没有注意到冯道嘴角那一抹高深莫测的笑容。

    见李谷不上道,老冯道只能咳嗽两声,唉,老夫身体不好,精力大不如前,也拿不出什么办法,此事涉及到了冠军侯,你还是去找晋王拿主意吧!

    晋王!

    李谷欢天喜地,怎么把柴荣给忘了!

    真是该死啊!

    晋王愿意出面,自然能压得住叶华,也能说服陛下,找他比找冯道有用多了。李谷好像抓到了救命稻草,急匆匆离去。

    老冯在心里暗笑。

    这个李谷真是差着火候,老夫都告诉你了,把张家处置了,把孔家摘出来,事情也就完了。

    可你非要袒护到底,一点也不懂取舍之道。

    别说叶华了,就算王溥也不能答应。

    至于找晋王,保证又是碰一鼻子灰。

    柴荣早年经商,后来从军,他对儒家士人根本没什么好看法,只是利用而已,绝不会真正心悦诚服。

    而且以柴荣的处境,他和寻常的储君不同。

    通常情况,一个重武的皇帝,往往会有一个重文的太子,刚柔相济,水火调和,才能让帝国长久延续可柴荣不行,他半点不能跟郭威唱反调,既然陛下没有去祭祀孔子,意思已经很明白了,柴荣还傻乎乎庇护孔家,收买文臣,那不是给自己惹祸吗!

    柴荣只会比郭威更狠!

    瞧着吧!

    冯道沉吟一会儿,立刻吩咐下去,对外宣称他病了,而且还病得非常严重,谁来拜访,一律挡着。

    冯太师彻底装咸鱼了。

    再说李谷,兴冲冲找到了柴荣,把事情简单说了一遍,晋王殿下不但没有答应帮忙,还把脸沉下来了。

    李相公,你负责三司,为国理财,父皇从去岁降旨,要在各地推行授田,我问你,哪里做的最差?

    李谷很尴尬,是,是兖州,济州,青州,登州等地。

    没错!柴荣板着脸道:这些地方何以推不下去?一言以蔽之,就是地方豪强反对,而地方豪强当中,又以曲阜孔家为主!阻挠国策,还敢杀害命官,形同造反谋逆!如此大罪,还不处置,居然要庇护,李相公,你把我大周的法度放在哪里?你让朝廷以后如何治理天下,如何让百姓信服?

    柴荣毫不留情面,把李谷说的都不敢坐着,他鬓角汗水直流。

    殿下,老臣知罪,只是老臣担心,担心此事会损及圣人名声,也破坏了朝廷重视士人的美意

    柴荣不耐烦摆手,既然是士人,首先就要明理,就要知道是非对错,不能一味纵容。王相公和冠军侯,都是懂分寸的人,你们政事堂立刻给他们下令,让他们彻查此案,务必做到铁证如山,经得起检验。

    柴荣一番话,彻底断了诸位相公的念想,这个案子想压都压不住了。

    李谷是五味杂陈,没法子,只能去告诉范质,让他给王溥和叶华下令。

    京城的众人,忐忑不安。

    丝毫不知道事情会发展到哪一步?

    而叶华呢,他也没有闲着。

    许县令死了,洪参军也死了。

    但是他们和孔家斗了那么长时间,能一点东西没留下吗?

    叶华撒出去人手,四处调查。

    还真别说,他找到了洪参军的叔祖,此老已经七十有六,在多年前,他曾经担任过刺史,后来看不惯官场黑暗,才请辞回家。

    洪参军就是受此老的影响,行事正直勤勉,得到了许县令的看重,引为心腹。

    许县令遇害,也是洪参军通过关系,将血书送到了登州知府那里,才惊动了郭威,最终派遣两位钦差驾临

    洪老,洪参军遇害,我万分痛心,他的仇不能不报,任何害死他的凶手,都要付出代价!

    洪老头阴沉着脸,质问道:什么代价?

    杀人偿命,欠债还钱!叶华断然道!

    你敢杀吗?

    叶华指着自己的鼻子,我连契丹皇帝都能杀,还会在乎所谓圣人后裔吗?

    洪老头看了看叶华,眼中露出惊喜之色!

    他仰头大笑,老夫几乎忘了,冠军侯可是我大周的少年英雄,不过你要是做了此事,可就同天下的读书人为敌了!他们早晚要跟你算账的!

    哈哈哈!这回轮到叶华发笑了,洪老就是读书人,洪参军也是读书人,还有许县令,更是读书人!你们这些读书人,会跟我为敌吗?

    洪老头愕然了半晌,老泪流淌下来。

    唉,冠军侯,我们都是老实人,不顶用的!这不,一个个都被杀了,如果不是冠军侯找到老朽,只怕我也是死路一条!

    叶华笑道:洪老,我也不说没用的话,只问老先生一句,你可相信叶华?

    洪老头笑了,除了冠军侯,老朽还能信谁的!

    他低下头,把袖子举起,用力撕开上面的线,从里面掏出一份绢书的账册,放在了叶华面前。

    这是我那侄孙用命查出来的,许县令死了,他就知道自己活不长,才把东西偷偷送给了我。这上面记载了孔仁玉重新执掌孔家之后,曲阜一带有多少田亩落入他们的手里,请冠军侯过目吧!

    叶华抓起绢书,仔细看去,一边看,一边默默计算,到了最后,叶华气得一拍桌子!

    十万亩田!孔仁玉真是能演戏!

    洪老笑了,这还只是流到孔家奴仆手里的,至于流到张家的,则是数倍之多!孔仁玉表面上只有300亩薄田,穿醋衣,吃粗粮,和农夫一般不二,可背地里,他还有多少产业,只怕连他自己都不清楚!

    硕鼠硕鼠,孔家,还有背后的张家,就是最大的硕鼠!



第180章 泰山贼
    洪老头在曲阜几代人,也是当地的世家大族,又考过进士,当过官,孔家不敢随便把他怎么样。这么多年,洪老头知道太多孔家的秘密。

    面对叶华,老头倾尽肺腑,把所知的全都说了出来。

    从他小时候,甚至听上面几辈人说,孔家就仗势欺人,横行乡里,无恶不作。当年孔末原是孔家的奴仆,他是受欺压不过,就勾结山贼,一起灭了孔家满门。

    当年跟随着孔末一起杀进孔府的可不在少数,许多都是本地的乡亲。他们忍受不了孔家敲骨吸髓的盘剥,趁着大唐灭亡,梁晋争锋的乱世,将孔家给灭了。

    孔末还把孔家侵占百姓的田产还给了原主,又拿出孔家的钱财存粮,接济困难的乡亲,受到了许多人的拥护。

    因此孔末被推举为孔府的继承人,有他盯着,防止朝廷秋后算账。

    洪老头告诉叶华,那个孔仁玉是不是孔光嗣的儿子,他是半点都不知道。

    只是孔末掌握孔府十几年后,也变了一副嘴脸,所作所为,和原来的孔家相差无几,弄得天怒人怨。这时候,张家突然站出来,说他们保护了孔府的遗孤,并且走通了朝廷的门路,将孔末处死。

    孔仁玉就顺利接掌孔府,当时孔家都没人了,孔仁玉又年轻,基本上孔府的大权都在张家的手里。

    他们吸取教训,最初老老实实,安分守己,老百姓也都接受了。

    可渐渐地,露出了狰狞的面目。

    别人不说,光是张家,他们为了帮孔仁玉,就出了很大的力气,能没有所图吗?

    从十几年前开始,孔仁玉就和张家扮黑白脸。

    孔仁玉勤勤恳恳,安贫乐道,当他的圣人后裔。而张家呢,暗中兼并土地,霸占各种产业,经营商铺,豢养打手。

    总而言之一句话,无恶不作!

    当有人要收拾张家的时候,孔仁玉就会利用孔家的地位,帮着他们躲过危险,然后再进行报复。

    这些年被张家弄死的人就有上千口子,连衙门里都难以幸免。人们私下里都说,宁得罪阎王,别得罪张家!
1...96979899100...44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