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唐图书馆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华光映雪

    但是大唐的不然,大唐时期事实上还是一个遵奉男权无上的时期,杀全家的罪责其实就是杀全家的男丁,使之断了香火就够了,家里的媳妇女儿等等是都不杀的,顶多就是从刑流放。

    而灭三族比杀全家广些,还要杀些亲戚朋友,比如说同宗族的之人,当然,也是全指的是男子,女人不杀。

    如此的话,恐怕就有人质疑说留下女子岂不是没有斩草除根?

    这话有些许道理,但不尽然,因为当世的大环境就是如此,古代男尊女卑,事实上在普遍大唐人的意识之中,女子不重要,比货物强不了多少,说难听些就是生育工具,即便是史书记载大唐风气开放,女子穿着等等都跟后世程朱理学那一套不一样,但是这仅仅是风气的一方面,大环境的女子没地位是根本。

    就比如最简单的一个规矩,古代青楼妓馆是合法的必不可少的,还有百姓家中女子是不上桌吃饭的,女子有名无字等等,更别提什么个人权利,历史上也就是武则天真正敢站出来公开要给女子从政的权利。

    大唐也就白凡这个异类站出来说女子应该有人权,应该追求爱情等等,可是他一人之力也只能做到这里了,这几年来他还是没能从根本上提高女子的地位。

    历史上的唐代在刑律方面,对女性是特殊对待的,可以说是历代之中对女性最为尊重的一朝,从《唐律疏议一书中就能见到这种改观,可是这也只是刑罚对女子轻罢了,并不是说女子地位就上来了,而对女子量刑从轻也是有另外原因的。

    而这种大环境是因何造成的?这就是历史原因了,可以说历史积累而来,一者是历史的风俗习惯传承,二者是因为世上人少。

    据历史记载三国初年整个大汉天下有六千万百姓,等到三国终结归为晋朝的时候就剩下两千万了,后来晋朝又有恢复,等到五胡乱华之后,全国汉人只剩下小几百万,快灭绝了,然后前隋又有恢复。

    当今大唐也仅有两千万百姓罢了,仅仅恢复到三国末年的景象,所以人口在大唐十分被重视,能不杀就不杀,历史上贞观年间,曾有一年全国判死刑的不过二三十人,因此被计入史书,说是皇帝李世民的功绩,每一个死刑犯的叛处都要慎之又慎。

    全国缺人,若再滥杀,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恢复生产了,其实这时候不杀女子一方面是留下国力人力,二来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女子能生育,对朝廷而言就是生育工具,杀了就是损失。

    虽然这个说法很难让人接受,可这就是当时的社会现实,天地为棋众生做子,在大部分挣扎在温饱线的百姓心中能活着就不易了,还说什么人权荣辱?

    白凡当年提出为了降低百姓生育的死亡率,全国执行保育孕婴措施得到了朝廷的大力支持,就是因为这样可以增加人口。

    此时再说这些被屠了满门之后,仅剩下各家女子存活会不会有隐患,会不会有女子日后造反复仇等等,其实一般不会,即便是有,也只是极个别的,这不是空说,而是真的。

    还是那句话,在刚过了乱世的大唐年间,女子的等级地位不高,甚至许多女子自己都没把自己当成一回事,认为自己没有地位可言,又怎么会去想用自己的能力复仇呢?在普遍女子心中,女人仅仅是三从四德就是一生了,听过一个女子培养自己儿子去为家族一代代复仇的,没听过女子培养女儿一代代复仇的,就是这个道理。

    高句丽平壤大战收尾完成,战绩圆满,战报送到李靖案头的时候,还让这位近来有些担忧的老帅稍稍诧异,随后看过战报心中大定,跟军师对视一眼,就派人去请博陵崔氏之人前来大营,同时传令兵准备前往大军各部传令。

    今日第四章补上昨日欠更,感谢大家的支持。

    推荐都市大神老施新书:




第七百八十章 长安的复仇人
    博陵崔氏的崔敦义来到李靖大营的时候,看到的情景是李靖怒发冲冠,正在破口大骂。

    混账,真是混账的老程,目无军纪擅自行动,绝不可饶恕,来人,带一千兵马,速速给本帅提右武卫大将军程知节过来,若有反抗,直接格杀勿论。

    崔敦义一时间有些摸不到头脑,怎么李靖大帅看起来是个儒将,对自己手下的将军也这么辣手吗?肯定是朝中有名的滚刀肉程知节做了什么天怒人怨的事情了。

    大帅,崔敦义拜见。

    李靖一看人来了,几步离开桌案上前拉住正在行礼的崔敦义,悲痛道:本帅无能,治军无方,手下出了个夯货,竟然不等帅令擅自行动,一股脑将平壤王城屠了个干干净净。

    连我们的内应高句丽崔氏一族也遭遇了毒手,实在是惭愧。

    这这这

    崔敦义连退三步不知道说什么好了,怎么会这样?

    旁边的杜如晦上前帮腔给解释了一切,原来这一切要从大战前程知节撕毁圣旨说起,一个为了报仇雪耻,连圣旨都敢撕毁的夯货,更何况屠杀一个异族王城?

    是我李靖治兵无方没能保住投了我大唐的高句丽崔氏一族,大战过后,本帅当亲自去博陵崔氏解释一切并给无辜的死难者道歉。李靖诚恳的说道。

    崔敦义经过杜如晦一番细致的解释,已经回过神来,按住激动的李靖道:大帅不必如此,一切都是那程知节一人所为,跟大帅何干?我博陵崔氏就算要讨要说法,也当是非分明。

    且当日大帅当着我的面派出去各方传令兵,已然是给了我崔氏面子,他程知节犯过怎能算到大帅头上。

    军方的军法如何我们不敢探析,但是程知节杀我崔氏苗裔一事,我们博陵崔氏绝对不会罢手,定当在圣上面前讨个说法。

    族中出了如此大事,崔某不便久留,这就告辞了。

    说完,给李靖和杜如晦一拱手,崔敦义含怒大步而去。

    老李靖看着来人疾步走出帅帐,当即收住了表情和眼泪,一脸的怒气瞬间化为了三月春风,恐怕再没有比这时候更加得意的了。

    杜如晦在旁边笑道:今日你这一场戏,恐怕会给知节带来一个巨大的麻烦,你不会撒手不管吧。

    呵呵,知节是朝中出了名的滚刀肉,别说博陵崔氏,就是五姓七家齐上,我都不为他担心的,大不了我让我家外甥出面说句话的事。

    倒是你老杜,博陵崔氏肯定会拿撕毁圣旨大作文章,你就没点表示?李靖反将一军。

    怎么会?我可是大军的军师,一直都是跟整个军部站在一起的,之前不过是吓吓老程罢了,免得他太出格没人约束。

    你放心,圣旨不过是小事,且不说陛下在不在意,就算群臣不依,我也给老程争辩回来,犬子杜构都能舌战群儒,作为他的老子还不如儿子吗?杜如晦也不谦虚,直接揽过了一桩麻烦,显然程咬金办事利索,大帐内的两人都非常开心。

    呵呵,别的我不知道,不过这吹牛的本事你是比你儿子强的。李靖笑道。

    杜如晦:

    暂且不提高句丽一战圆满结束,李靖等人如何收拢士卒记功善后。

    说一说如今长安的形势,自从秋收之后起大战到如今已经是深冬了,几个月了,大唐长安城几乎每日都有捷报传来,弄得长安百姓都习以为常了,天天都要放爆竹庆祝,若是哪天没有个捷报信息,百姓们都有些不习惯了。

    当初侯君集海军练兵初战,迅雷不及掩耳的灭了百济一国,将百济君臣全都送到大唐安置,巧的是新罗联合高句丽来攻百济,侯君集当场擒下了新罗公主金胜曼,以犯人的身份也送往了长安。

    长安的天牢之中,这天来了一人探视金胜曼,正是新罗长公主金德曼。

    金胜曼年纪只有十几岁,虽然如此,但出去历练几年,身上却一丝稚嫩之气都没有了,现在身陷牢狱,有的只是满腹委屈和倔强。

    看着一脸苍白脸上愤愤不平的妹妹,金德曼上前想要给她抚一抚纷乱的秀发,却被金胜曼无情的躲开了。

    你来做什么?来看我一个失败者的笑话吗?

    我告诉你,只差一步我就能够给父亲报仇了,可惜让那贼子借着大唐的庇护躲开了,要不然我肯定会亲手杀了他。说起这个,金胜曼一脸的仇恨。

    金德曼心疼道:妹妹,这些年让你受苦了。

    哼,苦?比起父亲死不瞑目,这算什么?真是可笑,父亲在世的时候最是疼爱你,而你却只知道流连长安富贵,连报仇的勇气都没有,我没有你这样的姐姐。

    为了报仇,把自己都搭进去了,你认为这样做值得吗?你忘记父亲临终前说的,不要报仇,只要我们好好活下去了吗?金德曼劝解道。

    提起这个,金胜曼更加激动了,对,我没忘,可那是父亲的想法,作为他的女儿,父仇大于天,生身之恩尚未报答,纵然苟活又有什么意义?

    所以你就一意孤行的离家出走?

    不,这里不是家,我的家在新罗,我是回家。

    不,你错了,这里才是家,是父亲给我们安的新家,有父亲在的地方才是家。金德曼平静而坚定的说道,语气中带着一股不容置疑。

    不过金胜曼倒是没有再反驳了,也许她说的是对的吧,作为一个女儿,有父亲的地方才是家,而新罗若是没有了父亲和姐姐,不过是个权利场罢了。

    你要复仇我没阻止你,可是你千不该万不该对大唐出手,你以为你暗中支持倭国和高句丽的事情没人知道吗?你这是拿着大唐的东西资敌,特别是春天时候进攻草原,你犯了大唐的忌讳,这是在找死知道吗?金德曼想起城中的传言,有些痛心的呵斥道。

    我知道,我什么都知道,为了报仇我连死都不怕,还怕什么大唐?

    我更加知道的是,我们的敌人不仅仅是那个百济的夫余义慈,还有一直拿我们做工具的大唐人,大唐皇帝,大唐百官,还有你那个可笑的心上人蓝田侯,如果有可能,我真想将他们一个个全都灭掉

    够了!

    金德曼怒声喝道,在大唐天牢中公然喝骂大唐国君和百官,即使此时狱卒因此直接动手诛杀也是无罪的。

    怎么?说到你的心上人你怕了?心疼了?可惜啊,人家连正眼看你一眼都没有过,你不过是个单相思的可怜人罢了。金胜曼有些疯狂,似乎忘记了眼前的是自己至亲的姐姐,而是一个冷漠的仇人。

    不,我是在心疼你,姐姐就剩下你一个亲人了,姐姐不想你死。看着自己十几岁的妹妹成了这样,金德曼含泪哽咽道。

    今日第一章,请大家支持。



第七百八十一章 复仇进行时
    金胜曼虽然嘴上不饶人,但是心里也知道姐姐是为自己好,一时间两姐妹都陷入了沉默。

    良久之后金德曼主动开口了:当年父亲被逼惨死之前,就已经说过了,是他鬼迷心窍舍不了新罗富贵跟百济订下了婚约,后来也是我这个做女儿的不孝,为了追求自己的爱情不顾一切,这才让父亲进退两难。

    我等为了求个平安而放弃新罗投降大唐,本来就受人排挤非议,处处如履薄冰,偏偏还给大唐招来百济的麻烦,都是姐姐我惹的祸。

    百济王子逼死父亲,你找他报仇无可厚非,但是你不该将一切算在大唐皇帝身上,也不该波及其他人。

    大唐贪图我新罗地盘和财富,只当我们是政治博弈的工具,不该我们恨吗?

    还有你那个心上人,已经跟我们说要娶你了,可是为什么临时反悔?还见死不救?以他的本事,哪怕是只说上一句话,百济人敢逼上门来吗?

    我就是恨,恨这天地不公,恨他们太过绝情,一群只知道利益的伪君子。金胜曼争辩道。

    金德曼拉住妹妹的手说道:大唐皇帝乃至大唐朝臣因为我新罗而政治博弈,这难道错了吗?你别忘了,新罗不是我们金家的私产,我们也不过是接过了一块政治基业罢了,成王败寇,力量不足被人争夺走我们无话可说。

    至于说蓝田侯白凡,当初姐姐在长安城外河边与他相遇的时候就发现了他的不凡,后来听说他是长安至贵之人,就想着可以借助他的身份上位,或者委身于他求得我们新罗的生存,若说我们之间真的感情,那是后来慢慢接触我才爱上他的。

    他是个聪明的人,又怎么会看不懂我所作的一切?

    同时他又是个高傲的人,一个比大唐皇帝都傲气之人,又怎么会甘心让自己成为一个女子政治博弈的工具?即便是被借用一句话。

    所以他拒绝了我,即便是后来明知道我真的喜欢上了他,或许在他心中,不愿意要一个心机深沉的女子吧。

    可惜我明白的太晚了,如果遇到他之前就了解了他,我想我们也并不是没有可能,即便他的两个妻子都不是凡人,姐姐也从未心服过,只是可叹聪明反被聪明误,是我急功近利了。

    长安城中尊号他为大唐情圣,这些年的接触我才知道,他是个重情重义的痴情之人,可是他要的情却不能掺杂任何其他,当年的我身负家国重任给不了这些,所以姐姐我不后悔,也不恨他。

    我们一直以好友相称,父亲的事情,大义占在百济手中,蓝田侯作为友人,帮我们是情分,不帮我们是本分,怪不得他。

    可是,可是难道父亲的仇我们就不报了吗?金胜曼红着脸争辩着,姐姐说了这么多,她又是个心思玲珑之人,怎么会不明白这些大道理。

    摇了摇头,金德曼叹息道:报,杀父之仇自然要报,所以我当年明知道你要离家出走也没拦住你,现在我好后悔。

    我当初在想,哪怕你举新罗全国之兵复仇百济,我都全力支持你,可是你万万不该站错地方与虎谋皮,跟倭国跟高句丽合起来坑害大唐。

    大唐支持新罗是因为我们举家投唐的名分,大唐皇帝和朝廷最是忌讳投敌反复之人,而大唐跟异族作战又是蓝田侯的禁区,在大唐谁都知道蓝田侯杀异族最狠。

    我当年也恨过他,恨他的无情,可是我非常知道他的可怕,根本不敢跟他为敌,大唐皇帝做不到的事情,兴许都是他一句话的事情,这样的人,不是我们两个女子可以敌对的,甚至整个新罗都不行,所以我没有选择回到新罗,而是留在了大唐。

    我没想到你却惹到了他,可能是看在我的面子上,这些年他才没出手吧,要不然,早在你回国自立的时候就被他的人灭杀了。

    这么说,你留下难道就是为了求他保护我?这样的说法,恐怕你自己都不信吧,父亲他都能看着死,非亲非故的,人家为什么会保护我们?

    金德曼点了点头道:你说的不错,不是为了这个。

    我留下也是为了报仇,你以为我作为大女儿,就真的忘记了父仇吗?那百济夫余义慈必须死,还要我亲手所杀,所以我留在了这里。

    因为我明白一个道理,只有跟强者在一起你才能越来越强,报杀父之仇靠政治博弈太过困难了,我要强大自身,以一人之力报仇。

    留在大唐这几年,我跟随大剧院的姐妹加入了大唐峨眉派,习得了一身武艺,现在已经得到真传,突破二流步入一流高手的水平了。

    这次百济王子被带回长安就是个机会,等着吧,我会亲手杀了他的。

    你

    金胜曼这才明白,原来自己的姐姐是有自己的苦衷,是要留下习武成为游侠报仇的,是自己错怪姐姐了。
1...354355356357358...394
猜你喜欢